二、军阀张宗昌滥发军用票,对济南金融业的摧残,及所谓“会王钱庄”对劳苦大众的坑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4490
颗粒名称: 二、军阀张宗昌滥发军用票,对济南金融业的摧残,及所谓“会王钱庄”对劳苦大众的坑害
分类号: K825
页数: 3
页码: 46-4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军阀张宗昌滥发军用票,对济南金融业的摧残,及所谓“会王钱庄”对劳苦大众的坑害等情况。
关键词: 济南 张宗昌 金融业

内容

一九二四年二次直奉战争后,张宗昌来济南统治山东,曾设立山东省银行。钱业公会会长张子衡一心投靠张宗昌,被任命为山东省银行经理。省银行发行纸币,并代理省金库。当时军政开支,奢侈无度,横征暴歛,予征田赋,寅吃卯粮,财政仍感拮据,入不敷出。同时成立了山东军用款管理局和山东国库善后公债局,发行了军用票和公债票各两千万元。并屡向银行银号强迫借款。济南中国银行经理汪楞伯和交通银行经理陆廷撰均因借库存现洋贰拾万元充军饷而不同意,遂被张宗昌扣押在督军署(现在的珍珠泉)内达两三天之久。致使各行、号苦于应付,危在旦夕。由于省银行滥发纸币,准备不足,屡有限制兑现之事。倘遇挤兑,就派军警弹压。各商店一开门,就有兵痞拿军用票来抢购货物,稍一怠慢,就骂声喋喋,拳打脚踢。同时通令中国、交通、山东商业等行予以兑换,以致各家损失甚大,结果省银行票及军用票均日益贬值,特别是军用票形同废纸。当时积存该票较多的银行、号和商号大受亏累。最突出的是山东商业银行和丰年面粉厂被迫倒闭。两家均与张子衡有密切关系。
  在军阀统治时期,因官府不管,当时曾有不正当的钱业组织,所谓“会王钱庄”。先是以摆会为名,三十人或五十人为一个会,随会的每月交纳会金七吊或八吊(铜元五十枚为一吊)不等,一月一摆,十个月满期,可得本利一百吊。所以利息优厚,易于招揽。每天在大小饭馆摆会,动辄一二十桌酒席,最初还能按期按数履行,逐渐扩大。还私设钱庄滥发纸币,在魏家庄及偏僻街巷,櫛比林立,俗称“满天飞钱庄”。会王乘坐包月车,招遥过市,在饭馆里一见就知道是“会王”。一般银行号知道是骗人的不与交往,正当的工商业户也没有上当的。受坑害欺骗的多为劳苦大众,如拉洋车的、当媬姆的(旧社会叫老妈子)最初受点小利,就纷纷入会。约二、三年后,政府一加取缔,就纷纷倒闭逃亡,无处追索欠款。
  这个时期,济南市的银行号多以存、放、汇、贴现、兑换为主,所有存放利率、汇兑行情,兑换价格,均由关上决定(前已述及)。存款利率自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二八年间,由于物价平稳,利息涨落亦悬殊不大。至一九二一年后,逐年上涨,但放款利率也不超过二分。自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七年,没有法定利息的规定。一般银号放款利率,多超过年息二分的规定。
  汇兑业务,银行号的汇兑业务,分电汇、票汇、信汇三种。以上海、天津、北京、青岛、烟台为主。电汇、票汇一般数额较大,多由银行承做,以中国、交通、山东商业、东莱、大陆、上海及日商的正金、朝鲜等行最活跃。其他一般银号,各于每日上关交易时,根据需要头寸程度,及资金力量,买卖迟期或即期汇票,以图盈利。当时英美帝国主义的美孚油行、亚细亚煤油公司、英美烟草公司、谦信洋行(经营颜料)、卜内门洋碱公司等,在中国、交通、上海、山东商业等银行立有往来账户,常存巨额存款,并做上海电汇,每汇一笔,辄为二、三十万元不等,汇水每千元收费二元。从各公司大量存汇款中,即能看出英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剥夺。仅就英美烟草公司在胶济路的坊子、二十里堡一带,诱迫农民种植黄烟,成熟后,设厂收购,利用廉价工资,剥削工农劳力,加工制造香烟,销售各地,吸收大量资金。中国银行特在潍县设支行,益都设办事处,通过银行存汇业务,随时调走。而坊子、二十里堡一带的农民,则因种植黄烟,而遭到缺粮的困难。
  民国初年,山东财政厅发行有息金库券,每三个月一期,按期收兑,持券人可于期前向银行号折扣兑换,也就是贴现业务的一种。折算标准以月息二分至二分五厘为度,较一般放款利率稍高。但只限于有门市兑换的银行号,并非普遍经营。

知识出处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本史记述了济南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其中,有人民政协的文史资料工作,是敬爱的周恩来同志倡导的,是我国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在人民政协的整个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济南是山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省会所在地。

阅读

相关地名

张宗昌
相关人物
济南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