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古道与杜甫等人的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第五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4192
颗粒名称: 石门古道与杜甫等人的诗
分类号: K825.6
页数: 6
页码: 137-14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石门古道位于平阴县城西南三十里的东阿镇小屯村石门山,古时为平阴赴东阿的交通要道、历史古迹、杜甫漫游时拜访张叔明为之题诗二首、明代平阴人嘉靖甲辰年进士何海晏、也有一首石门诗等情况。
关键词: 杜甫 平阴县

内容

石门古道位于平阴县城西南三十里的东阿镇小屯村石门山,古时为平阴赴东阿的交通要道。据《续山东考古录》云:“济北卢县西南六十里,有故石门。”平阴在三国魏时属济北国卢县(治所在今长清县境内)。据此书考证,石门当为东周时期由人工开凿,凿山为洞,车马行人穿洞而行。春秋隐公三年(公元前719年),齐郑两国曾在石门会盟。(《四书五经·春秋·隐公三年》,北京市中国书店影印出版)旧《平阴县志》亦载:“石门山在城西南三十里,为赴东阿大道。巅有石门通往来。薄暮时,日色返照,赤霞从孔中透射,似长虹”。此为平阴八景之一,称之曰“石门晚照”。
  现在,石门仍存。洞高三米,宽五米,长十九点五米。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平阴至东阿的石门古道,已被山下宽畅的济兰公路所替代,成为历史古迹,渐渐被人遗忘。但是,历代名人题写吟咏石门的诗篇,却被保存下来,被人们所喜爱和欣赏。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青年时代漫游齐鲁时,曾写有关于石门的诗,即《题张氏隐居》二首。张氏即被称之为“竹溪六逸”之一的张叔明,旧《平阴县志》言其曾在石门山隐居。杜甫漫游齐鲁时曾专程登门拜访张叔明,并为之题诗二首。现将其一全录于后: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余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这是一首对仗工整的七律,为杜甫第一次访张叔明所作,亦是杜甫诗中最早的几首诗之一。该诗前四句言景,后四句言情。首句“春山无伴独相求”,是说张叔明,次句是以反衬法言张氏隐居。三、四两句则以景喻张氏隐居地之僻远。五、六句是称颂张叔明廉静,最后两句则曰杜甫和张氏宾主两忘,情与境俱化,真正达到了情景水乳交融的境界。
  有些注家在注杜诗时,说此诗是指曲阜县石门山。而清仇兆鳌则以阴铿和谢惠连等人的诗为例,说杜诗中的石门不必确指地名。
  明代嘉靖年间邵宝之《杜诗集注》中则说,石门在兖州府平阴县。平阴在夏商周时期属兖州,后曾一度归郓州、济州等。明朝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起复属山东布政使司兖州府。故邵氏以为杜诗《题张氏隐居》是写平阴石门。旧《平阴县志》亦持此说。
  明代平阴人嘉靖甲辰年进士何海晏,也有一首石门诗。他官至四川顺庆府推官,礼部主事,文选司朗中,河南左参政等。何退归乡里后的三十年间,遍游故乡山水,题写了许多名词佳句,有《敬庵斋集》、《候虫鸣集诗》存世。他在石门山题有《赞石门晚照》诗一首。诗曰:
  木落万山秋,石门晚照幽。
  残霞拂远树,斜日下荒丘。
  驱马穿云入,停尊待月游。
  平生耽野兴,到此倍淹留。
  前四句好似一幅静谧的山水画,呈现在读者面前。幽,深远僻静之意。拂,轻轻地擦过。此二字用在此处格外精当。五、六两句写动,以动衬静。最后两句则直抒胸臆,发出由衷地赞美。读罢此诗,何海晏对石门的赞叹之情跃然纸上。
  明朝著名文学家、诗人于慎行,也曾写有一首关于石门的诗。于慎行(公元1545年——公元1607年),字无垢,东阿镇人。隆庆二年进士,曾参于修撰《穆宗实录》。官至礼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卒时赠太子太保,谥文定。他学贯百家,朝廷大礼多其裁定。有《谷山笔崖》、《谷城山馆诗集》、《谷城山馆文集》等著述,与冯琦并称为“文学一时之冠”。
  于慎行与首辅张居正同朝为官。于刚正不阿,后因事忤张居正,遂称病辞官归隐故乡东阿镇。于慎行归隐故乡时,行于千年石门古道之中,恰遇连日风雨,再加以心情抑郁,故题写了一首与前述何诗内容和风格迥然相异的诗:
  风雨石门道,凄凄衣袖单。
  人家烟树隔,山径草花寒。
  萧索前朝寺,荒芜何代坛。
  千年来往路,立马一长叹。
  “景语即情语也”。此诗没有难懂的字句,然仅其所用“凄凄、萧索、荒芜、隔、寒叹”等词来看,于慎行当时那种辞官隐归的凄凉心情,也被表达得淋漓尽致了。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第五辑

《平阴文史资料第五辑》

本史记述了平阴县的文史资料第五辑、其中包括吴鸿渐烈士纪念、碑揭碑典礼纪实熊善隆当选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和任职、我县第一个村党支部的建立及其活动情况、智勇双全的武工队长张杰同志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宋俊忠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平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