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荟萃话陵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4020
颗粒名称: 文物荟萃话陵县
分类号: F762.7
页数: 11
页码: 415-425
摘要: 本篇记述了山东省德州市汉置安德县,隋唐以来,它是平原郡的治所,宋、元时代,即为德州驻地,从西汉到明初的一千五百年间,它一直是郡和州的所在地。以上寥寥数语,勾划出陵县是一座历史悠久、历尽沧桑、文化古迹丰厚斑斓可考的历史古城,文物荟萃话陵县的情况。
关键词: 德州市 文物荟萃话 陵县

内容

陵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远在夏、商、周时代,这里就封有鬲氏国,春秋属于齐西偏地。战国旧志以为地并于赵,封公子胜(平原君)于此。秦始皇东游厌气次其地,故后置厌次县(即今神头镇)。汉置安德县,隋唐以来,它是平原郡的治所,宋、元时代,即为德州驻地,从西汉到明初的一千五百年间,它一直是郡和州的所在地。以上寥寥数语,勾划出陵县是一座历史悠久、历尽沧桑、文化古迹丰厚斑斓可考的历史古城。
  解放后,文物工作者在陵县、禹城、齐河、济阳、临邑、乐陵等地,先后出土过大量鹿角、兽骨、石斧、石刀等新石器,以及多处原始社会遗址。陵县近二十年来通过文物普查也发现了早期遗址。如在碱场店乡金傅寨村北德惠新河河段上,就是一处文化层深厚,集多朝代遗迹于一地的古文化遗址。在300米长的河段上,遍布着鬲足、豆柄、口沿,及早期陶片瓦砾,并出土了战国至汉陶瓶,陶罐等文物。在河道北岸约五六米深处,还出土了鹿角、兽骨、石刀、石斧、石镰、埠镰、陶纺轮等文物。石器石质坚硬,磨制光滑,刃部锋利,是典型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存、遗物,从以上出土文物考证,中层为商周、战国至汉遗址,下层为原始社会遗址,特别是石器的发现,带来了远古的回声,证明了远在四五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陵
  县这块大地上辛勤劳动、繁衍生息,世代相传。那时就已经开始有了原始农业,渔猎并学会了制陶和纺织。他们以劳动和汗水滋润着这块大地,改变着自然。推动人类社会向更文明、更高级的阶段发展。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王朝也在陵县留下了明显的痕迹。夏朝时,陵县所属的第一个封国一鬲氏国也在陵县境内。据有关史料载“古鬲氏国,鬲县故城,在今德州东南二十五里之武家庄”(今已属德州的抬头寺)。清叶圭缓著《续山东考古录》载:“夏鬲国汉青城平原郡鬲县,后汉、魏、晋因之,鬲县故城在德州东南二十五里”。《齐乘》载:“东南二十五里武家庄掘井得城墙一段,为当时古鬲氏国城墙。”《魏书·地理志》记载的更清楚:“鬲县,两汉、晋属平原,后属渤海,后属安德郡,治在临齐城(今陵县城)”。按刘昭著《后汉书集注》载:“鬲县境内有‘盖节渊’城南有‘蒲台’,高八十尺,秦始皇所顿处,在台下萦蒲系马”。经考查,武庄村南确有一片洼地,方圆二、三十亩,这可能是“盖节渊”的原址了。关于“蒲台”遗址,经过二千余年的风雨侵蚀和多次洪水泛滥,该遗址已不见踪迹了。
  1972年,出土于于集乡孟家庙村西北的“北齐安德郡功曹史明湛墓志铭”,也证实了古鬲国在我县境内。墓志载:“明湛字文渊,青州平原鬲人也,又置安德郡鬲县属焉,复为安德县”。《陵县志》也载:“天保中(北齐),鬲县并入”。从此,夏王朝第一个封国——鬲氏国,便汇入了陵县大地,他的脉络一鬲津河,至今仍流淌在陵县大地上,述说着远古的故事。
  战国时期,陵县地处燕赵边境,又是南北交通要道,是齐国北境有战略地位的重镇。
  将军寨战国遗址,位于马颊河畔。1969年春,陵西开挖马颊河岔河时,在将军寨村下洼南侧,约在地表以下二米深处,发
  现多处古墓砖券,出土了上千枚齐国刀币。1980、1982年,又在该处附近河道中,先后两次出土齐国刀币三十余枚。该地位于陵县城西北十三里,为一片洼地,北面约200米处是二、三米高的断崖,绵延十余里,马颊岔河自南侧穿过。在长约900米,宽300米地面上及河道边沿,遍地散布着早期的(战国至汉)碎砖、瓦砾、陶瓷残片,北坡断崖有明显的灰土层。根据实地考察,又多次出现战国墓葬和齐国刀币,由此定为战国遗址,很可能是齐国北边境的一座古城镇。《德县志》载:“齐桓公救燕经由今县地”。这就使我们想起“霸主救燕的故事”。所以不难设想,在战国时,陵县地处燕赵边境,又是南北交通要道,他不仅是齐国北境具有战略地位的重镇,在经济及文化上也是比较繁荣的地区。
  李冲天战国遗址。该遗址位于刘泮乡李冲天村公路东侧的南北灌渠内。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数十米。1986年11月开挖神头至刘泮乡灌渠时,约在五米深以下,发现早期遗址和墓葬群。大批文物毁于泥水之中,事后仅收集到出土文物十余种。从调查了解到,遗址分上中下三层,下为战国,中为汉,上为唐。地层关系较为复杂,四至六米深处墓葬较多,多为砖室墓,并有瓮棺葬。瓮棺葬多为埋葬儿童,是新石器时代延伸至汉代的一种葬俗。大部分文物都在下层,仅收集到的有:青铜剑二件、陶马三件、陶俑四件、陶罐三件、盖豆一件。青铜剑铸造工艺精良,剑刃锋利,无锈蚀,是战国时期典型的青铜剑。陶马造型匀称,线条流畅,栩栩如生,如秦陵兵马俑之陶马极为相似。该处是面积较大,埋藏较深的古遗址和墓葬群,文物代表性最典型的战国遗址。
  糜镇田冢古墓。田冢古墓也是一座较典型的战国墓葬。该墓位于田冢村北的二百五十米处,田冢村以墓得名。该墓直径
  约46米,高约4米。1959年该村打井用砖曾将墓南侧挖开,下有墓道走廊,走廊北去便是墓室,规模较大,有壁画。出土文物有青铜兵器、偃月刀、陶器等,移交平原县文化馆(当时平、陵合并)。战国时期,陵县位于齐国北边境,是自古以来的战略要地。时为齐国田姓,田儋、田荣均征战于此,田荣败走平原(今陵县)时在此被杀。该墓称为田冢,从墓室的结构形式和出土文物分析判断,为齐国王室墓葬。
  秦汉时期,是陵县发展史上第一个高峰时期。这个时期秦置厌次县,汉置安德县,王莽设安定公国。这里既是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故里,又是秦汉名公巨卿的受封之地。车骑大将军张安世,汉武帝外祖母臧儿,汉皇室最后一个皇帝孺子婴均封于此地。规模恢宏的汉墓群(七十二冢)即行成于此时,这一切把陵县古代描绘成一帧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
  古厌次(富平城)秦置。“秦始皇东游至此,厌天子气曾次于此而得名”。传说秦始皇称帝后巡幸天下至此,见神头一带晓气缭绕,问方士知为天子气,非常震惊,认为自己已是天子,岂能再出天子,随在此置厌次县,意在压住天子气。
  厌次古城今在陵县神头镇西南一里许,北依笃马河,连绵起伏的汉墓群分布在笃马河北岸,东方朔墓,祠座落在它的周围。1978年文物普查时,在神头镇先后发掘收藏出土文物有:佛龛、汉陶罐、陶勺、耳杯、铜纺、王莽制币“大布黄千”,以及汉五铢等文物三十余件。在后石庄以南的断崖上,有明显的灰土层,“大布黄千”,汉陶罐等就是在此发现的,为此,把这一带定为古厌次遗址。
  神头汉墓群,俗称七十二疑冢,位于神头笃马河北岸。在长约五华里,宽约三华里地面上,绵延起伏,星罗棋布,排列着雄伟高峻的古墓群。晓气缭绕,神秘莫测,十分壮观。1973
  年经实地勘查,尚存古墓38座。1978年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东方塑墓。1978年德州地区组成考古队,将四号、十一号、十五号墓进行发掘,出土文物三十五件。以陶器为主,有少量铜器、石雕。不少文物都是稀世珍品,如:陶器绿釉八联灯,造型高大,古朴典雅,视为文物珍品,博山炉形似荷花,含苞欲放,造型美观,以上二件为国家一、二级文物。还出土有贴塑器物座,陶仓、陶井、弩机、石猪、石蝉、汉五铢等,通过以上出土文物的鉴定,始知汉代古墓。《陵县志》载:“相传以为皆秦汉以来名公巨卿之墓”。由于在发掘中没有发现文字记载,故难以考证为谁之墓群。为探索古墓之迷,陵县有关文史学者,查阅了大量史料,初步定为西汉张安世家族之墓群。史载:张安世西汉昭帝(前86—74年在位)时为右将军,始封富平侯,一直传子孙到东汉安帝(公元107—122年在位),共传九代二百余年。《陵县志》载:富平爱侯张延寿下云:“汉书父安世,以右将军光禄勋辅政,与大将军光(霍光)定策,徙封九万三千六百户。元康四年(西汉宣帝)爱侯延寿嗣,十一年薨。据《汉书》载:“汉以来封侯者百数,保国持宅未有若富平者也”,由于富平世家在神头受封二百余年之久,且极尽豪华,挥金如土,故有条件在厌次境内构筑巨大的家族墓群。根据以上史料所载,神头“七十二冢”,是张安世冢族的墓群,看来是比较可靠,这千古之迷的破译,对研究陵县的汉代历史和文物考古,都有重要意义。
  南北朝时期,安德县历属北魏、东魏、北齐三朝。北魏置安德郡,后并入渤海郡,复置,属沧州安德郡。于集乡孟家庙明氏墓群,即东魏至北齐之墓。其一,在该村西,俗称“高台庙墓”,墓上原建一小庙,为东魏辅国将军琅琊太守明赉之墓。1967年被该村群众将墓挖开(该墓早年被盗),仅出土墓志一
  方,文物五件(镇墓兽、陶屋等),均收藏于省博物。墓志方柱体,三面刻,魏书。志载:“魏辅国将军琅琊太守明赉,东魏兴和二年(540)卒,晚年做为博平令,故后人也称博平墓。”该村小王沟以北,南北并列二墓,相距三十米左右,俗称“双冢子”,靠南一墓为北齐明湛之墓(明赉之子)。1972年开挖小王沟时出土墓志一方,高43,宽58厘米,志26行,行20字,共520字,魏书。墓志载:“大齐冀州安德郡功曹史故人明湛墓志铭。1985年5月,小王沟加宽,将墓全部挖开,墓顶早已塌陷,墓内文物掩埋在泥水之中,据民工反映文物之多可推一小车,但大部流失。时后仅搜集保留下来的十四件。有陶俑、陶仓、陶狗、陶羊、执柄绿釉瓶等。东魏、北齐在历史上时间短促,文物稀少,出土文物较为珍贵,尤其两方魏书墓志,更是难得之文物珍品,如明湛墓志详细记述了夏鬲氏国,鬲县的演变及后来并入安德县的情况,它为考查北朝、陵县的历史演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随着兴修水利,农田基本建设的开展,及多次文物普查,埋藏在地下的文物更多的被发现。仅举几例:如邓集乡李塔汉墓,黄集乡王集唐代墓群,城关镇马家,唐汉白玉石雕佛像,以及城关西街宋元瓷器窖藏等,真可谓丰富多彩,光怪陆离。邓集乡李塔村的“陶塑春谷图”,展现出两千多年以前,劳动人民的春谷景象。这一碓的发明,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黄集乡王集唐代墓群,由于其中一墓砖券塌陷,出土文物有:海兽葡萄铜镜二件,荷花铜镜一件,三彩炉一件,双鼻黄釉罐三件,黑陶瓶一件,开元通宝七枚等十余件文物。如海兽葡萄镜、高浮雕、无锈蚀、龟钮,五只海兽栩栩如生,外环有八只飞鸟形状各异。工艺精湛,古朴典雅,是典型的唐代前期铜镜。又如三彩炉:鼓腹、兽足、施黄绿白釉色,釉色光亮,润泽如酥,
  是唐三彩中的珍品。城关马家,在整平土中,出土唐代汉白玉石雕佛像五尊,其中两尊铭文为:“垂拱(武则天),永淳(唐高宗李治)年,王留行妻刘敬造‘弥拖’。雕琢精美,体态匀称,衣纹流畅。它反映了石雕大师精湛的雕琢艺术和唐代佛教在陵县的传播情况。
  宋代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繁荣昌盛时期,从陵县出土的宋元瓷器中,也折射出当时这里经济文化的繁荣景象。1980年冬,在陵县城西南侧,西街农民张明德起土盖房时,约在地表一米深以下,挖掘出一大陶瓮(陶瓮已破),内藏瓷器等文物十余种。其中有宋代影青瓷盘四个,宋影青瓷盆三个,元白釉黑花大盘一个,白瓷斗笠形小圈足小碗三个,梅瓶、影青钵各一个,鸡心铜镜一个,铁器四件,铜钱一枚(皇宋通宝)。该窖藏就瓷器来说有钧窖、磁州窖、龙泉窖、湖田窖之佳品。如影青瓷盘、釉色青中透紫,晶荣润泽,足边釉厚垂若泪,是典型的钧窖产品。宋影青盆(亦称洗),釉色青中透绿,内壁刻蔓草花纹,底饰荷花纹,造型精美,润泽如酥,是典型的龙泉窖产品。宋白釉瓷碗,亦称“芒口碗”,碗壁斜出,窄边小圈足,斗笠形,通体施白色釉,伏烧,壁薄如纸,光泽晶莹,秀丽挺拔,是宋景德镇湖田窗佳品。元黑花白釉大盘,器形较大,口沿微敛,盘底平坦,统体施白釉,饰黑色莲花纹,体大厚重,古朴素雅,为元磁州窖佳品。该窖藏瓷器的出土,不仅反映了当时陵县人民的民情风貌,同时对研究考察宋元瓷器有着极为重要的文物价值。
  古货币的出土,也反映了陵县悠久的历史及各个时期经济文化的概貌。陵县收藏的古货币,更是名目繁多,琳琅满目。1970年将军寨战国遣址,出土大量齐国刀币(约千余枚),从已收藏刀币来看,为三字刀和四字刀(齐圆化、齐之圆化)两种,为齐桓公时期铸造之都城货币。这一刀币的出现,不仅对陵县考
  古有重要意义,在鲁北地区也是少见的。陵西小王沟出土汉半两150余枚,这是汉文帝时铸造通用的货币,至武帝时废除,改铸汉五铢。半两钱也是较为稀少的古货币之一。1989年,于集乡徐庄汉遗址出土汉五铢千余枚,包括西汉、东汉,并含有少量汉半两,新朝王莽货币一货泉,大泉五十等,据闻,在这之前,该处曾出土汉五铢60余斤,但全部流失。1982年丁庄小刘庄出土新朝王莽货币八枚。1981年丁庄苑庄出土宋代货币窖藏350余斤,1986年陵县北关出土宋代货币窖藏90余斤,这两次出土的宋代货币,其数量之多,门类之全,都是空前的。经过部分检选整理,除大部为宋代(北宋、南宋)货币外,并含有唐、金、元少量货币。北宋历九帝,共35个年号,我们已发现26个年号的北宋货币,从宋太祖赵匡胤“宋元通宝”直至宋徽宗的“宣和通宝”,每个皇帝的不同年号的货币大部都有。南宋仅有宋高宗赵构的“建炎”、“绍兴”通宝。宋代货币的特点是:铸造量大,种类繁多,这也反映了宋代经济繁荣,货币广泛流通的一个侧面。每代皇帝更换一个年号几乎就铸造一次货币,而且每个年号又是多种书体,真、草、隶、篆,不一而足。有不少货币都是皇帝亲书,如宋太宗赵炅亲书三体书“淳化”、“至道”元宝,宋仁宗赵祯的三体书,“天圣”元宝,宋神宗赵顼三体书“元丰”通宝,其书体,均为篆隶行书。最为珍贵的是,宋徽宗亲书瘦金体,“崇宁通宝”和“大观通宝”,该二币钱身厚重体大,书体端庄秀丽,刚劲质朴。世为大观在徽宗诸钱中,书法以此为第一,工于八分,铁画银钩。古货币收藏家都把“崇宁”、“大观”视为珍品。唐开元“通宝”为后世铜币以“通宝”或“元宝”为名的由来,“开元”意为开辟新纪元,非指年号。金“正隆元宝”,元“至元通宝”,也是较为稀少珍贵之货币,“正隆元宝”以“字文峻整”,制作颇精著称。仅以上所收
  藏的古货币,它反映了中华民族货币文化的一个缩影,记载了陵县的经济文化历史源远流长。
  陵县文化馆现收藏诸历史文物千余件,分有铜、铁、玉、石(石雕)陶、瓷等十多类,青铜器中有:剑、炉、钫、壶。陶器中有:豆、罐、俑、壶、佛龛等。瓷器中有:北齐釉钵,唐“三彩炉”,宋影青大盘、元白釉黑花大盘、以及明成化铁龙瓶等等,造型古朴,风韵典雅,工艺精湛,流光溢彩,都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它不仅反映了陵县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而且也可相见,他们与外地的交流来往。
  陵县风景秀丽,气候宜人,自古就是土地肥沃,五谷繁茂的宝地,因而也出现了不少历史名人。他们的轶事遗迹,描绘了一帧斑斓光辉的历史画卷,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和记载了陵县的历史和文化。战国名将廉颇,其故里是陵县廉家寨,至今已传七十三代。陵县志载:“廉家之西北约半里余有砖瓦砌之大坟,相传即廉颇将军之墓,该庄百余户,均系廉姓,按时祭祀,至今不衰。”并载,在该村附近有放马场二处,饮马井一处,当年廉颇在此操练饮马,这些古迹尚依稀可见。廉颇战国时赵国大将,惠文王时,将兵破齐,拜为上卿,后多次败齐、魏,歼敌立功,以勇敢善战闻名于诸侯。前251年,他大破燕军,任相国,封信平君。晚年悒郁不得志,愤而奔魏,后又离魏适楚,死于寿春(今安徽寿县)。据闻该处亦有廉颇墓。
  滑稽大师东方朔,其故里平原厌次(即今陵县神头镇),西汉武帝时太中大夫,他不仅是滑稽家,而且也是一位文学家。晋夏侯谌自洛阳来乐陵郡探亲,又专程来厌次,游历东方朔故里和瞻拜东方塑画像。见先生之遗像,慨然有怀,写了一篇音韵铿锵,文彩斐然的赞文一《东方塑画赞》,赞颂他高尚的情操和渊博的学识;歌颂他不畏权贵,戏弄万乘,玩世不恭的消极反
  抗精神,高度评价东方朔“雄节迈伦,高气盖世”,可谓拔乎其萃,超拔同类的精华。这篇赞文曾被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收入《文选》。唐天宝十三年由平原郡太守大书法家颜真卿刻石立碑。厌次城内原有东方朔祠,祠内前后二殿,前殿塑有东方朔像,后殿有塑母像。院内碑石林立,松柏参天。去城西南二里许,位于笃马河泮,有东方朔墓,并有颜真卿撰书的“东方先生墓碑”,墓区“树影溪光,古木萧森”。祠墓皆为陵县古今闻名的名胜古迹,不幸的是,朔祠于抗日战争中毁于战火,但朔墓依然存在,于1978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不少文人学士,一到陵县就想起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而且不观赏一下《东方先生画赞碑》,视为憾事。颜真卿和画赞碑反映了“安史之乱”的一段史话:颜真卿受奸相杨国忠排挤,于天宝十一年出任平原郡太守。此时安禄山叛迹已显,颜真卿早有察觉,在平原郡“阳会文士,阴筹武备”,他一面修竣城池,训练丁壮,一面泛舟外池饮酒赋诗,故作懈怠。安禄山对颜真卿有所疑虑,于是派四名使者探听虚实,颜真卿陪同使者游览古厌次名胜一东方朔祠,并与使者在祠内周旋,颜真卿即兴挥毫,重书赞文,并撰写碑阳和题额,命人刻石立碑。麻痹了使者,安禄山也受蒙蔽,认为颜真卿乃一介书生,不足为虑。然而安禄山叛乱后,“河朔尽陷,独真卿所守平原郡,城防森严,不能下”。颜真卿也就成了抵御安禄山叛乱的中流砥柱。
  颜真卿此时正值盛年(45岁),所书《东方朔画赞碑》,遒劲秀拔,雄健浑厚,气势磅礴,为颜碑中珍品。1200余年来,世人尊为楷模,争相拓临,倍受欢迎,该碑已列为国家一级文物藏品。
  颜真卿为防御安禄山叛乱,还修建了规模浩大,雄伟壮观平原郡古城墙,烧制了无数的“绊马石”。城墙高五丈,周长二
  十余里,城墙筑有楼、橹、女墙、炮台等,易守难攻,十分坚固。虽然千余年风雨剥蚀,兵焚战乱,城墙旧迹仍岿然迄立,目前保护较好的尚有三段,长千余米。为抵御安禄山叛军设置路障,烧结陶土制成“绊马石”,至今陵县周围时有发现,从这古老的城墙和众多的“绊马石”,可以想象当年颜真卿率领军民奋勇抗击安禄山叛乱的壮观场面。
  陵县这座古老郡城的名人名胜,举不胜举,如战国平原君赵胜,他的墓就座落在县城西北隅护城河边;赵宅乡还有战国兵家孙膑的名胜古迹,这就是孙膑庙和他的衣冠冢;县城西关有颜子钓鱼台、看花寺;南街东侧是一处罗织有序的古建筑群,那里有明代弘治年建规模宏大的孔庙,庙内设有历史悠久的三泉书院;孔庙西侧有享有盛名的颜公祠和赵公庙。这些名胜古迹,不仅吸引了历代文人学士,达官贵人,瞻仰观赏,而且也反映了陵县的悠久历史和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随着岁月的流逝,不少文化古迹已顷圯废弃,但陵县人民素有保护文物的优良传统,陵县党政领导,更加认识到文物古迹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投资数百万元,进行发掘、修复、保护和新建。随着城镇建设,它们正以其古老雄姿与新的建筑群相映生辉,给陵县城以古朴美丽的点缀。
  总之陵县土地肥沃,物产富饶,历史悠久,文物荟萃,名胜古迹遍布,但我阅历浅薄,水平有限,以上所写,也只不过是凤毛麟角,更多的地下文物的埋藏和文化古迹还有待于我们去发掘考察,即是这样,也足以证明,陵县不愧为是一座文化历史悠久的古城,让它的灿烂文化,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更加闪烁璀灿的光辉。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第二辑

《德州文史第二辑》

出版者:山东新华印刷厂德州厂印刷

本篇记述了山东省德州文史、历史人物、人物春秋、文物古迹、民间艺术及传说故事、特产与风味名吃、文史纵横、德州新貌的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谢龙堂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德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