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高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965
颗粒名称: 德州高跷
分类号: K892.24
页数: 6
页码: 254-259
摘要: 本篇记述了山东省德州市高跷历史悠久,战国时期列御寇著的《列子·说符》中即有高跷记载,相沿至今,已两千余年,德州高跷的情况。
关键词: 德州市 高跷

内容

高跷是我国分布较广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之一,以脚踩木跷得名。高跷历史悠久,战国时期列御寇著的《列子·说符》中即有高跷记载,相沿至今,已两千余年,传入德州时间,未见文字记载,据老人追忆,最晚始于明朝。明洪武年间,德州州署由陵县移此,置署衙,筑砖城,设卫置屯,增建廒仓,屯兵移民,垦荒储粮,兴集立会,发展贸易,城乡面貌,变化迅速。永乐年间,曾晋入全国三十三个大工商业城市之列。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社会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高跷、舞狮、龙灯、彩车、旱船、跑驴、竹马、花棍、云灯、地秧歌等民间艺术形式,蓬勃兴起,城区的小锅市、小营(今市府街)、二郎庙角(今育新街)、柴市街等街村,先后建立了高跷会,继承发扬了高跷艺术,形成了德州的高跷阵容与表演程式。其中,小锅市兴起较早,据曾扮演过头佗的七十五岁老人曲贵生,扮演过青蛇的七十九岁老人曲贵来,出任过高跷会会头的七十三岁老人杨文来等谈,他们听老人讲:小锅市的高跷是运河漕运通航后随船由河北省通州坝学来,至今已五百余年。逢年临节,喜庆吉日,高跷健儿,擂鼓上跷,浓抹艳妆,涌向街头,尽情欢舞,饱居民眼福,增古城光彩,谱写了德州高跷的光荣史。民国时期,城乡闹元宵,二郎庙角高跷队张金荣扮演头佗,倒蹲舞棒,以一百单八下,打上、打下、高十二米多的
  南门城楼坡道,居冠夺魁,誉满城乡。八十年代,小锅市、柴市、育新街等单位的高跷,分别由省、市电视台录像播放。
  高跷致胜于高,其高仅次于芯子,别于其他一切街头艺术形式,出人头第,于人海中先收眼底,加之服饰鲜艳夺目,道具奇巧美观,节奏明朗欢快,技巧新颖动人,场面活跃,气氛热烈,雅俗共赏,使人百看不厌,深受群众欢迎,为祝贺喜庆、欢渡佳节必不可少的民间街头艺术表演形式。
  高跷的形成与现有阵容。高跷的形成,其说不一。一曰:以渔、樵、耕读为主体,伴以即兴,逗趣人物(俗称混混);一曰:由武松打店、刘海砍樵、打渔杀家、白蛇传、老少换、小老妈等戏〓拼凑;一曰:梁山好汉化妆踩跷攻城陷镇演变。那说为准,难予定论,看登场人物与表现内容,似乎三者都有,又不尽然,究服饰妆扮,系历代充实增删,古今并存。登场人物,七、八、九对不等,一般为头佗、英哥、樵夫、皂婆、渔翁、渔婆、公子、青蛇、二混、三姐、妈妈娘、傻小、瞎子、瘸子、马古伦、丑婆等八对。有的扮有醉老道,皂婆或和尚,县官、书童等。表现内容主要为打棒、肩担、捉鱼、捕蝶等民间生活片断,间以调情逗趣、抓哏打诨。头佗、英哥首当其冲,舞棒对打,棒分上三路、下三路、前三路、后三路、左三路、右三路等十八路、三十六路或七十二路。上下逢源,前后呼应,左右开弓,舞姿刚劲有力,棒花变幻无穷,加以倒蹲、探海、抱月、背剑、跳涧、剪子股等技巧,展示了人物的萧飒英俊,武艺的精湛娴熟,让人目不暇顾,拍手叫绝。樵夫、皂婆配合默契,一个肩荷柴担,担杖摇晃甩动,一个手持翎扇,扇子慢摆轻舞,以鹞子翻身、大鹏展翅,猛虎跳涧、大闪腰等技巧,显现攀山越岭、穿谷跨壑的艰险。渔翁、渔婆,欢腾跳跃,再现渔家生活,渔婆架鱼,以折腿腕、水蛇腰、抖肩耸膀、剪子股等技巧,把鱼的
  动作摹拟的唯妙唯肖。渔翁见鱼,精神抖擞,手指目视,甩发捋髯,撩衣挽袖,翻筋斗,撂地叉,前抓后摁,捉鱼入笼,摇头抖髯,缓缓起叉,把渔家的欢乐心情,描绘的淋漓尽致。捕蝶是高跷中最活跃的场面,青蛇拤腰架蝶,公子举扇提襟,彩蝶上下翩飞,公子雀跃追捕,剪子股、大闪腰、翻筋斗、撂地叉、鹞子翻身、大鹏展翅、猛虎跳涧、张飞骗马、夜叉探海、倒蹲等多种技巧,巧使广用,博得阵阵掌声。其余人物,系一般过场,也运用一些技巧,表现一定内容,相比之下,不及前者给人印象深刻,却具逢场逗趣,即兴抓哏的本能,故称“混混”,同样是高跷队中受欢迎的角色。
  高跷的功底与技巧。踩跷是高跷的固有技巧,也是高跷命名的根本依据。跷系4×6厘米方木制做,高80、100、120厘米不等,上扁下圆,底径3至4厘米,自下而上,于三分之二处,开卯榫,楔脚蹬,以麻辫缚于腿,演员双脚着跷,奔跑跳跃,灵活自如,并能做出:夜叉探海、苏秦背剑、怀中抱月、鹞子翻身、大鹏展翅、张飞骗马、猛虎跳涧、剪子股、大闪腰、翻筋斗、撂地叉、倒蹲等动作,叉又有悬叉、实叉、急起、缓起之分,更有甚者,着跷窜桌越凳,若履平地,加以折腿腕、水蛇腰、抖肩膀、甩担子、摆头甩髯等身上功夫,跷功腿力、身段眼神揉合一起,形成高跷独特的艺术风格与表演程式,历代流传,相沿至今,年复一年,百演不衰。
  高跷的服饰造型。高跷着戏装,古今并用,古多于今。其中:头佗罩篷头,卡月牙头箍,穿青色打衣打裤,和尚坎肩,丝绦板带扣胸束腰,持3厘米直径、50厘米长的木棒两根,或一手抱棒,一手随脚步前后甩动,或手各一棒,手随脚步前后甩动,棒依节奏上下旋转。英哥亦然,唯衣着为红色,绿绣绦坎肩,有的持尘甩。樵夫戴罗帽,衬草帽圈,穿白豹衣豹裤,扎
  丝绦板带,肩担长150厘米红绸扎裹的木质或竹质象征扁担;皂婆头包黑布,穿墨绿底、银边、绣花、肥袖偏襟褂,彩裤蓝裙,手持翎扇。渔翁鹤发银髯,挽顶髻,戴露顶矮沿草帽圈,穿杏黄豹衣豹裤,扎丝绦板带,外罩黄老斗衣,身背鱼篓;渔婆头戴银白渔婆罩,穿白战衣战裙,左手卡腰,右手架由150厘米长的藤条挑动的金鱼。公子头戴小生巾,内穿小生褂、彩裤,外罩粉红底绣花道袍,手持折扇;青蛇头戴翠绿色盘龙式小额子,穿翠绿战衣战裙,左手卡腰,右手架由150厘米长的藤条挑动的彩蝶。妈妈娘头戴发套抓髻,老旦头箍,穿紫色彩旦褂,肥脚彩裤,左手持彩巾,右手摇蒲扇,青布腿带扎腿;傻小头梳朝天锥顶辫,上穿蓝茶衣,下穿红背带彩裤,挎篮摇扇。二混梳后长辫,穿浅灰长衫,罩青坎肩,持尘甩;三姐梳后长辫,蒙头红盖顶,穿绿长衫,持彩帕。瞎子戴青帽垫,着墨光眼镜,卡黑色鼻胡,穿长衫,罩坎肩,手持竹竿;瘸子戴礼帽,穿长衫,一手架长烟袋,一手持竹竿另端为瞎子引路。马古伦头戴红缨凉帽,着白五绺胡须,穿白长衫,罩毛朝外白羊皮坎肩,背行李,挂串铃,持白穗马鞭;丑婆头梳老鸹纂,耳挂红辣椒,黑布蒙头罩面,穿彩旦褂,肥脚彩裤,手持绿穗马鞭。醉老道头戴八卦道巾,穿蓝道袍,扎丝绦,背酒壶,持蝇甩。和尚着青色僧衣、僧帽,挂念珠,持蝇甩。县官头戴黑色圆翅纱帽,挂黑三绺胡须,穿蓝袍,扎玉带,抱印授。书童头戴娃娃发,穿红茶衣茶裤。除公子、傻小、丑婆、县官脸上分别画蝴蝶、蝎子、点麻子、涂小花脸外,其他一律为净面粉妆。
  高跷节奏明朗欢快,系锣、鼓打击乐器伴奏。乐器计两套,一套是堂鼓一,大钹二,小钗二,铜旋一,锣一,敲打“急急风”等在队前开路。一套是高跷鼓二,鼓系木帮,鞔牛皮两端径30厘米,中径25厘米,长50厘米。旋锣四至六个,均系高
  跷专用乐器,分为紧点、慢点,在紧、慢点中又有阴、阳点之别,伴以反复、花点,一般紧点用于撂场,慢点用于行进和表演。间隙中加唱、说、数板。唱系清唱,唱腔高吭有力,粗犷淳朴,俗称秧歌调,说、数幽默风趣,即兴抓哏,逗人捧腹。(音乐唱词略)
  高跷的组织与演出。高跷的组织解放前叫高跷会,设会头,会头由有名望人士出任,下设文场、武场、事务三套班子。文场十七至十九人,领伞一,演员十六至十八人;武场十五人,鼓三,大钹二,小钗二,铜旋一,锣一,旋锣六。事务人数不等,分工联络,架鼓、拉车、抬凳等。解放后改称文娱队,由基层领导班子或责成专人负责。经费来源,解放前由商家大户或群众自愿集资支付。解放后由公益金和群众自愿集资支付。演出活动分拜场与应邀。拜场系高跷队主动到客位演出,应邀是应客位邀请,不管那种演出,高跷队到达前由高跷队派出专人下帖联络,客位摆桌凳,置烟茶,有条件的备糖果、糕点,以至酒饭。高跷队到达时放鞭炮迎接。
  演出顺序分行进、小场、大场,行进是高跷队进村、进街的路途行进,双行前进队形,有时以扒皮、别篱笆略加变换,小场即一般撂场,用于主要街头、路口和较大单位门前与观众稠密处,紧点、跑园场,略施技巧,一晃而过。大场为正式演出场,首先演员集体跑场,即打场子,随即分场表演,称为过对。集体跑场,紧点,领伞引路指挥,队形花样有:单行行进、二龙吐须、剪子股、转8字、走方社、四门斗、双扒皮、单扒皮、滚绣球、盘蜗牛、龙摆尾等。跑场间隙加唱,有领有合,有独有对。分场演出由一对对演员分别登场表演,顺序是:头佗与英哥,樵夫偕皂婆,渔翁伴渔婆,公子对青蛇,妈妈娘领傻小,二混跟三姐,瘸子搀瞎子,马古伦配丑婆,醉老道戏和尚,县
  官带书童,表演中竞相发挥技巧,尽情表达内容,即兴抓词,抓哏逗趣,以吉祥嘉言,致贺祝福,最后以狮子骆驼象造型告终收场。自始至终,场面活跃,气氛热烈,情趣盎然,让广大群众始终沉浸在愉快欢乐之中。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第二辑

《德州文史第二辑》

出版者:山东新华印刷厂德州厂印刷

本篇记述了山东省德州文史、历史人物、人物春秋、文物古迹、民间艺术及传说故事、特产与风味名吃、文史纵横、德州新貌的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孙世英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德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