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焰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964
颗粒名称: 德州焰火
分类号: K892.24
页数: 3
页码: 251-253
摘要: 本篇记述了山东省德州市焰火,是一种火药点燃光响交织的民间艺术形式、深受群众欢迎。特别是德州盒子灯以色泽鲜艳、图案清晰、不落火称著,德州焰火的情况。
关键词: 德州市 焰火

内容

焰火,是一种火药点燃光响交织的民间艺术形式、深受群众欢迎。特别是德州盒子灯以色泽鲜艳、图案清晰、不落火称著。
  焰火流传德州已百余年。由于制作复杂,造价昂贵,且有一定危险,不能轻易燃放。解放前,商家大户、豪门望族为招揽生意或炫耀富有,于新春佳节燃放焰火,借以成交定货、扬威传名。故有“焰火会”、“正月十五放洋花”之说。先后曾在水官驿、城隍庙、二郎庙角、四牌楼角、火车站、大寺广场、东地广场以及邻县平原、恩城、武城等县城燃放。解放后共燃放4次,都是政府筹款祝贺节日,1948、1958、1960、1962年,分别于国庆节和五一国际劳动节在大寺广场、(今一中操场)东地广场(今东方红体育场)燃放。燃放时,整个市区,万民空巷,四里八乡,闻讯赶来,人山人海,熙来攘往,广场暴满,鱼贯街头,观众之多,难以数计,盛况空前,无法形容。
  1958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德州盒子灯应选进京。焰火艺人郭春田,美工许丙午、纸扎工李尚武由当时市博物馆黄钧铭带领,在首都北海公园、颐和园为中央首长、应邀赴京观礼的全国劳动人民代表及首都观众燃放了八节盒子灯。三节字:“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毛主席万岁”;五节图案:有“九连灯”、“葡萄架”、“高粱地”、“珍珠塔”、“铁树开花”。
  得到中央首长和首都观众的赞赏。
  德州焰火艺人,只有税务街(今前进街)郭春林(1908—1956)、郭春田(1914—1971)一家,系祖传,已四世,专事瓦工、架工、兼制焰火。现郭氏兄弟已相继谢世,其子弟无人袭承。全市会制做焰火者尚有三人,李永江(德中街)、杨书亭(小营胡同)、孙邦升,都已年逾花甲,深受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焰火,濒临失传,急待抢救。为抢救民间艺术,不使失传,兹将焰火的制做工艺和材料配比记叙如下:
  盒子灯的制做,首由美工按客户要求绘制图案或字体字形;再由纸扎工按图形用铁丝扎制框架、图、字;后由焰火艺人涂贴火药。
  字,通常用仿宋体,楷、行、篆、隶、草书均可制做。常用的图有:“高粱地”、“葡萄架”、“珍珠塔”、“四级塔”、“四级花亭”、“九连灯”、“万盏灯”、“鲤鱼跳龙门”、“铁树开花”、“炮打连城”、“打棍书箱”、“和尚变驴”、“炮打荷花缸”、“王大娘锯缸”等。
  框架和字、图,有单线与双线之别,双线多用于框架和字,图多为单线平图。框架有方有圆,有大有小,一般在一米左右。
  火药的涂贴配制。首先涂贴硫磺,硫磺以面糊调制成膏,涂贴于构成框架、字、图的铁丝之上,晾干,刷上稀浆糊或桃胶水,再刷上火药,火药有红、白、绿、蓝。红:氯酸钾10、硝酸锶2、硫磺1、木炭0.5。白:氯酸钾10、银(铝)粉2、硫磺1、木炭0.5。绿:氯酸钾10、硫酸钡2、硫磺1、木炭0.5。蓝:氯酸钾10、硫酸铜2、硫磺1、木炭0.5。
  每一套字或一幅图为第一节,由火药芯子连接。火药由硫磺、木炭、火硝配制,用棉纸搓裹成条。若干节用大绳吊于七
  米高的橛杆上,节与节之间隔以涂有胶泥的防火纸,并缀以响鞭。点燃时,橛杆放下,点着芯子,一挂响鞭过,展现五彩图或字,一节燃尽,再现二节,每节出现,都博得热烈掌声。
  花药配比:火硝10、煤3、镁1、铁砂3,将花药置于花筒,装上芯子,点燃时,火花迸飞,高达数丈,绚丽多彩,光耀夺目,非常壮观,值得一赏。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第二辑

《德州文史第二辑》

出版者:山东新华印刷厂德州厂印刷

本篇记述了山东省德州文史、历史人物、人物春秋、文物古迹、民间艺术及传说故事、特产与风味名吃、文史纵横、德州新貌的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孙世英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德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