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923
颗粒名称: 文物古迹
分类号: K250.652
页数: 90
页码: 157-246
摘要: 本篇记述了山东省德州市的文物古迹的情况。
关键词: 德州市 文物 古迹

内容

禹王亭
  禹王亭,是大禹治水留下的一处古迹,同时又是一处龙山文化遗址,是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它的具体位置:在十里望村东南400米,东距故城4100米,距徒骇河1650米,西距津浦铁路625米,南距火车站3500米。遗址现状,原为台状土丘,多年水土流失与群众用土冢丘逐渐缩小,周围夷为平地。现冢丘东西长60米,南北长52米,总面积为3120平方米。
  作为古迹,源于《史记》。尧舜时(约4000多年前),洪水滔天,波涛滚滚,百姓无处安身。鲧奉命治水,九年而无功,舜帝将鲧处死以谢天下,并起用鲧之子禹继承父业。禹察看天下水势,采用堵与疏相结合的治理方法,披星戴月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开九州,陂九泽,度九山,终于战胜洪水恶浪,从此沼泽变良田,水乡成沃土,而禹之功绩,则如日月之行空,万民共仰,千代传颂。
  大禹治水率众曾到禹城,为察看水势,在城西十里处聚土成丘,留下一块“高十仞广倍之”的土圪垯,后人称之为“具丘山”。后人为纪禹功,在其驻足的具丘山修庙建亭,取名禹王亭。
  禹王亭始建于唐代。后诸朝扩建修补,至明代改建禹迹亭,翰林院刘士骥作《禹迹亭记》记之。亭毁后,禹城知县张克宽于明万历十二年捐资置地改建禹王庙。禹王庙雄伟壮观,但由于年久失修,墙宇倾欹。中州姚邑,于明天启四年重修之。清
  康熙五十年,禹城知县曾九皋重修禹王庙,改称禹王亭,亭内塑禹王全身坐像。
  清末民初,禹王亭香火兴旺,春秋庙会常在此举行,民众社团祭祀活动频繁。由于战乱和长年失修,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禹王亭亭毁屋塌,仅剩下一个满目荆棘,杂树丛生的荒冢了。
  1996年初,市委、市政府决定,弘扬大禹精神,重修禹王亭,让世代思大禹美德,承大禹功业。工程于96年5月29日奠基,97年12月竣工,累计完成投资850余万元。主要建筑有具丘山、禹王亭、禹王殿、配殿、山门、湖泊和二期将建设的拜殿、钟鼓楼、碑亭、碑廊、牌坊等建筑。主建筑禹王殿为五开间的清式建筑,重檐、歇山、九脊顶。殿内神龛,雕龙贴金,金光闪耀。3.2米高的禹王塑像威坐龛中。殿后扩建了具丘山,山上建有八角重檐双排柱亭。整个修复工程占地100亩。集园林绿化、水泊、古建为一体,成为凭吊古风,激励后人的教育基地。
  (禹城文史委供稿)
  董子读书台
  孙象九
  清代硕儒田蒙斋(即田雯)编著的《长河志籍考》载:“读书台者,董生下帷(注1)之所也。原其东望长乐(注2),西临广川(注3)、蓨县(注4),错齿于安陵、长河,同源夫德水(注5),沉碑符于载籍,摩碣等于按图,繁露常滋,非有淮南之感,玉杯自在,宁谓垣乎之诈哉”。这一段记载,指出了“董子读书台”的地理位置。
  董子,即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年),广川人,专治《春秋公羊传》,有“三年不窥园”之说。
  汉武帝建元元年(—140年)下诏,要各地推荐“贤良文学之士”,到京城长安,以备朝廷策问。董仲舒应诏前往,以“天人三策”相应对,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为武帝所采纳,开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
  “董子读书台”始建于何时,《史》、《志》均无明确的记载,不敢妄断,兹就现有的零星材料,整理如下: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董仲舒侑食(注6)于孔庙。正统六年(1441年)知州韦景元修学宫(注7),掘地得石碣于庙庭东庑之下,大字清晰,文曰:“董子读书台”五字,“石如玉板,字若琅书”(《长河志籍考》语),询其故址复焉。《长河志籍考》
  按:“董子,广川人,德州者,唐元和十年所徙之长河县,汉信都国之广川县也,夫汉之所谓广川者大矣,有城郭焉,有郊垌焉,百里之内,正值其地,或即董生下帷处,按图考碣,适相符契”。这一段记载,进一步证实了董仲舒以广川人而在德州读书的可靠性。成化二年(1466年)封董仲舒为广川伯,从祀孔子。成化九年(1473年)知州王缙及庾事户部主事毕孝,于“读书台”后,营建祠堂八楹,名为“董子祠”,又称“繁露祠”,合以乡贤祀之,曰:“聚贤”。
  清田山薑(即田雯)题“繁露祠”一绝云:
  公羊一卷至今存,千古醇儒道自尊。
  繁露何缘传异术,阴阳水火闭城门。
  弘治八年(1495年),山东参政林先甫,按察佥事钮清,行部(注8)德州,以旧祠圮陋,供奉大儒,从祀不便,请于巡抚都宪熊翀登,命济南府同知王从鼎,建专祠八楹,前后厢房十二楹,重筑“读书台”,竖故碣于寝堂之下,作亭覆之。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知州马明瑞移“董子祠”于西门外(注9),名“醇儒书院”,又名“董子书院”。
  明陈凤梧咏《董子书院》七律中赞董仲舒
  “道谊两言传世教,天人三策致君才”。
  清康熙中,督粮道朱廷桢于醇儒书院筑亭,种柳,又名“柳湖书院”。时延文士较艺其中,卢见曾致仕后,与德州的名士文人结社于“读书台”,定期进行学术研讨,或饮酒赋诗,即景唱和。卢死后,诗社解体,借为义塾(注10)。
  道光拔贡马洪庆有咏《董子台即事一绝》,
  诗曰:
  旧河曲绕董生台,台畔黄花寂寞开。
  文苑销沉诗社冷,村童侵晓抱书来。
  到了清末,曾经煊赫一时的“董子读书台”,因年久失修,多处已经坍塌,宽敞中呈现出一种荒凉的景象,令人不胜今昔之感。
  清田凤图有咏《“董子台”五律》一首,录下:
  屯氏河边柳,年年飏大堤。
  昔贤不可见,芳草与台齐。
  怀古寻残碣,登高策短藜。
  广川人物尽,惆怅夜鸟啼。
  此时,醇儒书院早已不复存在了,只有“董子读书台”,迎着西风,卓立于州治西门之外。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在此成立了一所小学,名为“董子读书台小学”,直到1937年七月七日“芦沟桥事变”时止。也有人说,解放以后董子读书台还在,后来为了建设的需要而拆毁。小学移至水馆驿,改为水馆驿小学,后又改为三联小学、反帝路小学……。总之,“董子读书台”这一历史文物古迹在德州已荡然无存了。
  注:
  ①下帷,即读书之处。
  ②长乐:故信都地,东据方山,其地本为汉厌次之境。即今陵县神头镇。
  ③广川,即汉信都国广川县,辖境:今河北武邑、景县以南,南宫,故城以北,滏阳河西岸以东,山东德州市地。
  ④蓨县,即今景县。
  ⑤德水,秦时称黄河为德水。
  ⑥侑食,侍食于所尊曰侑食。
  ⑦学宫,旧指各府县的孔庙。
  ⑧行部,即定期巡视所部,查核官吏治绩。
  ⑨据《德县志》载:“万历四十三年,知州马明瑞移董子祠于西门外,名“醇儒书院”。《长河志籍考》载:“醇儒书院,在城西门外。”《会典》载:“成化二年,封董仲舒为广川伯,从祀孔子,此书院之所以设矣”。成化二年与万历四十三年相差一百多年,不知孰是,根据两论并存的原则,故附记于此。
  ⑩义塾,即免费的私塾。
  来禽馆
  (来禽馆)座落在临邑县城东关。为明代大书法家邢侗所建。邢侗,万历二年(1574)进士,万历三年授南宫知县,九年巡盐河东,十一年巡按三吴,十四年擢太什少卿,当年五月辞官还里,年仅36岁,乡居后,在故乡修建了“泲(jǐ)园。园内置山景,来禽馆此其一,是邢的读书处。所以命名为来禽,是因邢侗书法宗王羲之。而羲之《十七帖》中有“青李·来禽”字样,而园内相继完成了《右军画像》及王帖诸种的石刻。其中尤以《唐人双钩十七帖》最为世人所珍。近几年来,临邑县委县政府已拔出专款,对这一名胜古迹再次进行修茸保护,并对其周围环境进行统一规划设计。
  (临邑文史委供稿)
  恩城文昌阁
  甄湘鲁
  恩城文昌阁座落于现平原县第二中学院内恩城镇,它是我县境内现存的唯一的明代古建筑,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附照片)
  恩城文昌阁古朴典雅,端庄大方,结构精巧,总高十二米,座北朝南,整个建筑系砖木结构,下方上圆尖顶,呈金字状。文昌阁可分两大部分,底部是青砖垒砌的两层高台,一层十五米见方,二层十二米见方,两层各高两米,周围是青砖平砌的十字花栏。高台上面便是两层的木结构楼阁。下层呈正方形,四周用七根直径约三十公分的红漆圆柱支撑,圆柱间是用青砖砌起的墙壁,墙壁的磨砖对缝十分严整,并用雪白的石灰抹缝,兰白相间,线条分明。镶嵌于四周的玻璃窗可供室内采光。上下层之间翘檐飞角,翼然如飞。雕饰在四角的龙头栩栩如生,恰若真龙下人间。上层是十二根红漆圆柱和玻璃窗构成的六角形阁楼,圆柱擎起的绿色琉璃瓦圆顶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迷人的绿宝石般的光彩。阁顶端那白色葫芦状“朝天锥”将整个文昌阁点缀成一个庞大的金字形。
  在阁西北角有一座四角翘起,小巧玲珑的朝北角门,过角门循铺砖坡道缓步而上,幽雅的情趣,怀古的心情,登临高阁的兴奋,促使你在阁门前十平方米的凉台上驻足片刻。室内有四根直径约四十公分的红漆圆柱撑顶,红漆木板铺就的屋顶在粉白的墙壁衬托下,愈发鲜艳,格外夺目。北墙冲门处有楼梯
  可登攀而上,进入上层,透过明亮的玻璃窗极目远眺,方圆十数里鳞次栉比的农舍,肥沃的田野,潺潺的流水,葱郁的树木,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文昌阁是古代倡导文化的象征地,是祭祀“文昌君”的专用场所。“文昌君”即“文昌星”,又曰“文曲星”,传说是天界主管文运科名的星宿。古文人都很崇敬它。为取得“科名”,步入“仕途”,用拜谒“文昌君”的方式祈求保佑,寄托自己的意愿。这种祭祀“文昌君”的习俗,兴于明,而盛于清,到了民国,这种习俗逐渐消逝了。
  据旧志记载,恩城文昌阁始建于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悠悠岁月,文昌阁也饱经了历史的沧桑。
  文昌阁建在古恩县城的文庙旁,在历史上,它的周围是由崇圣祠、大成殿、明伦堂、钟楼、奎星楼等组成的占地约五十亩,雄伟壮观的古建筑群。参天的松柏,遮天蔽日,护城河在文昌阁的东侧辉映着典雅的建筑倩影,似在为古代人民的勤劳智慧佐证。然而,这些壮丽的景观在历史的变迁中大都已荡然无存,唯有文昌阁巍然屹立。在它的历次修葺中,吸收了不同年代的建筑特色,使它的造型艺术日臻完美。据重修恩县志记载,清康熙三十五年(1697年)和康熙六十年(1722年),恩县知县孙秉彝、陈学海分别作过一次修葺。建国后,恩县古文庙作了恩县师范的校舍。1953年春,恩县师范将文昌阁当成图书馆作了一次较大规模的修缮,也就是从那次维修,文昌阁基本上形成了现在的样子。楼阁的底层从圆形改为方形,变得更为实用,将楼阁的木棂窗改为现在的玻璃窗,室内变得更为明亮,阁南冲门而上的楼梯迁到了阁西,由“阶梯式”改为“马道式”坡道,青砖高台上也砌起了十字花围栏,使文昌阁更壮
  观了。阁西北角的角门是到1977年县第二中学建革命烈士纪念室时才修上的。
  历史发展到今日,文昌阁早已失去了它原有的功能,现在我们只能从文物的角度来研究它存在的价值了。它是明代古文化的产物和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标志,但愿大家都能正确认识它存在的价值,将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一宝贵文化遗产完整地保存下来。
  古运河与九达天衢坊
  明成祖(朱棣)夺得帝位之后,定都北京,并疏浚了大运河以利南粮北运。并于德州城西北设置“递运所”以备陆运。这时,德州已有“神京门户”之称,又是南北九省的运粮要道,因此又有“九达天衢”之美誉。
  在明初至清雍正年间,大运河依傍德州西城垣而曲折北行。陆行官道则是沿着运河东堤并排北行。不知在明朝哪个年代,在德州大西门外迤北的官道上兴建了一座骑道牌坊名为“九达天衢”坊。
  明代在北京建都以后,只有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九省对北京有运粮任务。因为这九省的广大水系都是和这条纵贯南北唯一的运输干线——大运河相通的。“九达天衢”即因此得名。据清代蔡绍江所著《漕运河道图考》载:明代政府,把九省河道所经过的地方设四十三卫另一十六所。用武装保卫漕运畅通。据清代乾隆年间的统计,这些卫、所共拥有白(细粮)、糙(粗粮)运粮船一百二十一帮,共计船只六千四百二十六艘。
  明清时代的漕运,并不是所有粮船都直接到达京东通县,而是分段递运重点储存的。所以德州既是储存站又是转运站。在城北北厂筑仓储存漕粮,同时又是九省四十三卫之一。德州卫有正卫七所计五十六屯(村),左卫六所计五十五屯(村),共计一百一十屯(村)。这些军屯都分布在沿运河两岸。德州卫拥
  有正帮船五十二只,左帮船二十四只,共有漕船七十六只,担负着漕运任务。管理方面有卫守备署和户部分司,清代又把山东督粮道署设在这里代替户部分司。在官道的渡河处,用船搭浮桥一座,用于车马人行之用,南来北往的船只,集中一个时间开船,到时把浮桥船只抽出两三只,船过之后即行合拢。大运河里,有运粮漕船,进出京的官船,来往的客、货船,到德州都要停泊,每天日日夜夜,帆墙如林,夜间河上灯火通明,小贩叫卖声和船工号子声不绝于耳。靠运河附近的街道,如,桥口街、小锅市、米市的客店和饭馆,彻夜都不止火,迎送来往的官员和客商。因此,殷实的商店也都集中在顺城街和北厂街,成为德州的商业中心。
  明代的漕船、官船、货船在德州码头拥挤到什么程度呢?有一段长诗是明宏治年间礼部侍郎程敏政写的,诗题是《德州舟中》,诗曰:
  出逢漕舟来,入逢漕舟去。
  联樯密于指,我舟无着处。
  沿流或相妨,百诟亦难御。
  有如暴客至,中夜失所据。
  平生凡几出,苦口戒徒御。
  忍后莫争先,宁缓勿求遽。
  今兹畏简书,刻日觐当宁(Zhù)。
  而况河防严,衣冠重相惧。
  危坐郁成晚,少寝惊达曙。
  萧萧傍水村,隐隐隔城树。
  缅怀古贤哲,高卧得深趣。
  愧我行路难,推篷赋长句。
  这位明朝官员,在这首诗中,写出他每次出京入京,在德
  州总是遇到来往的运粮船,使他这只官船难以靠岸。当时各船互相争吵,抢夺泊位,就好象遇到土匪抢劫一样的骚乱。他还表白他每次出差,总是告诫自己的随从凡事相让,不要仗势欺人。可是这一次实在不能怪罪自己的随从,因为皇帝的诏书很紧,限期进京觐见。因此这位诗人在船上终夜危坐,愁的不能入睡。使他想起古代先贤哲士,不求利禄,终日隐居,是何等自由自在。他深愧自己为了一顶乌纱帽,终年奔波宦途是自寻苦恼,因而推开舷窗,写出这首动人的诗篇。
  由于大运河贴西城向北流去,风景优美,明清两代有许多古迹名胜和风景都集中在运河东西两岸。如运河东岸附近,有富丽堂皇的清乾隆皇帝行宫,西门外运河外堤上有汉董仲舒的读书处——董子台;董子台附近有风景区——柳湖、繁露书院(又名柳湖书院);有清康熙年间德州诗人田霡的鬲津草堂和数帆亭。再往北就是古行宫——皇殿遗址;河西堤上有唐贞元元年(785)兴建的古刹——慈氏寺。在德州城两个西门之间的城头上有明万历四十年(1612)修建的振河阁。城北面运河东岸附近有明永乐十五年(1417)埋葬的苏禄国东王墓。王墓的北面则是明初著名战役——“靖难之役”屯兵的兵营——十二连城遗址。
  明清两代的运河,从明永乐到清代道光,经历四百多年,应该说这是它的黄金时代。在这期间,“九达天衢”牌坊矗立在运河东岸的官道上,以显示德州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重要地位。到了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改由今道入海,漕粮改为海运,经由运河北上的只余一小部分。光绪二十七年(1901),漕运停止,临清南段运河淤为平地。自此德州运河的商运船只,只能上溯河南新乡北至天津,航行古卫河的全程。光绪二十五年(1899),袁世凯署理山东巡抚时,虽然对“九达天衢”坊又进
  行一次重修,但从此漕运停止,铁路修通,已非复当年的盛况,它寂寞地树立在野草丛生的古驿道上,直到德州解放前才被拆除。
  选自《德州风物志》
  雁塔
  孙寿昌
  雁塔(俗称题名塔),位于州城的东南城角上,明万历四十年(1612)知州孙森所建,系八角七层楼阁式空心砖塔,高约20公尺。塔的第一层,西面壁一拱券门,门宽1公尺,高2公尺,塔基每面长3公尺。向上每层逐渐收缩,呈锥形轮廓。塔身每层外挑短檐,檐下用砖制斗拱,造型十分简洁轻巧,每层交错开窗,以便采光和观望。塔刹(塔顶)呈宝葫芦状。塔身内部为空筒式结构,无登道,但有铁锔钉内壁,年轻人可攀登而上。塔基是砖砌八角形台基,无“须弥座”、无“地宫”。塔刹也无“相轮、园光、仰月、宝盖、宝珠”等舍利塔所具有的塔刹装饰。塔身内外部自然、古朴,并无雕塑的佛龛、佛像、花草、鸟兽等图案花纹。
  雁塔纯属一座“登高眺览,装点河山”塔,虽然塔身并不太高,但建在古城墙之上,就显得孤高挺拔,直插云天了,十里之外,便可望见。该塔整体造型古朴玲珑,挺拔秀丽,稳重简洁,轮廓优美。旧时每逢秋高气爽的九月九日重阳节,州城游人,登塔远眺,古城、原野、村庄、林木、河湾……尽收眼帘,令人心旷神怡。
  据《德县志》载:孙森,慈溪举人,明万历四十年,任德州知州时,期以三年,镪需五万,森随宜擘画,增陴浚隍甃以砖石,建雁塔,振河阁,敌楼戍舍,无不周备,城外筑回龙坝,
  期月而成,省费四之一,工既竣,以劳积疾,致仕州城人祀之。
  据说孙公来德接任后,游览了州城名胜古迹,对古老的城池非常喜爱,但是感到不足的是城之四周,系一望无垠广袤的原野,所少的是耸之山石,游人无山无高可登,于是孙公便召集本邑乡绅名士商议,在城之东南角上,修建浮图一座,以弥补古城之缺欠。工程落成后,雁塔将州城装点得确实更加美丽了。塔之内壁镶嵌一块长方形青石版,清康熙中复嵌二石以续之,明清两代凡德州籍士子,乡试中举者,殿试中进士者,回籍均在雁塔内青石版上刻名留念。随着时光的推移,州城人俗称雁塔为“题名塔”。
  千佛塔
  在平原县城西北2公里,津浦铁路西侧,崔家庙村东,有一座青砖垒砌、叠檐斗卷、轩伟峭姿的七级宝塔,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千佛塔,俗称崔家塔。
  据记载,这座塔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塔高7级26米,塔身为八棱柱形,四面有窗,塔门朝南,门额镶嵌石刻“千佛塔”三字。游人进入塔内,可在半明半暗中幽幽登级而上,三层过后,只能容一人上下,不论晓晨或夕暮,四面塔窗中,均有光线射入,亮中有雅,暗内有意,生游人攀登之兴,助弱者心虚之胆,越上越有兴趣。
  登塔顶凭窗眺望,四季均可悦赏晨曦晚霞,村舍炊烟,城池楼台和一望无际的原野,使人有神魂飘逸之感;如夜晚而登,晴天赏月,风中听雨,更有一番妙不可言的情趣。
  很早之前,这一带自然环境很美。天然浅泊,碧波清流,映着云影天光;水中芦苇掩着游鱼野鸭;陆岸杨柳,卸着芳草野花;村郊草舍,牧笛鹅黄,犹似一幅风景秀丽的图画。
  在建塔的同时,重修了弥勒庵(俗称崔家庙)。旧志有《新建弥勒庵并千佛塔碑记》:佛者,天竺有道人也。其姓氏不传,芥子藏须弥世界茎草,化丈六金身,其亦奇特灵异也哉!然而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世,其功、其德、其著于西土极乐者,不知何如?要之,中国无传焉。迎于天竺,自汉明始,延及晋、魏、梁、隋间,君臣上下,熙然以事佛成风矣。吾不知当日所迎者,是何名号,相传包含遍覆纳一世于度内者,无如弥勒焉。是佛,为中国所礼也,久矣。邑西北四里许,素有弥勒庵,无所志记,亦不知昉自何年。赵氏以孤寡之妇,修居于此,自言是弥勒后身。吾始闻而惑焉,恒不以为然也。厥后,相传始降而为文王,历数十传,而有此身,言皆确乎?可据噫异矣。之女子何知口吐数千言,以得佛家之旨趣,非弥勒之后身,焉能为此也耶?今而后,弥勒不可知,知文王,则知弥勒焉;弥勒之功德不可知,知文之功德,则知弥勒之功德焉。以故感及四方,久发善愿,功侈前人,以广后观。于是,画栋雕梁,鸟草翚飞,桷白楹赤,轮换一新,并建千佛宝塔,巍然可观,卓尔盛概也。使不勒石志之,佛之奇特灵异不传,并诸善人之工业,亦皆湮没不彰也。所以,城东北二十里许,杨庄付文科等共发虔心,使石上刻石志之,以并传不朽云。
  三百多年来,这座砖塔由于遭受风蚀、雨淋、日晒,积水浸泡及地震等原因的影响,加速了塔体的老化。为了保持古塔的原貌,平原县政府于1989年,从山东曲阜请来古建队,投资2万余元,对该塔进行了全面维修,使远近闻名的古佛塔再现昔日风彩。
  (平原文史委供稿)
  长官镇清真寺
  坐落在宁津县长官镇东街,清真寺。它是以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形式建成的一座伊斯兰教寺院。该寺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5),历经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雍正八年(1730)两次扩建,及后世维修,才具有如今的规模。
  寺院分二进三院,占地2729平方米,规模宏伟,楼、台、殿、堂,疏密得宜,形成了一组比较完整的古建筑群。大门楼为砖木结构,高约十三米,灰色琉璃瓦盖顶,飞檐斗拱,上面雕塑的有龙、鱼、猫、狗、麒麟、狮、虎等兽,栩栩如生,颇为壮观。
  大门洞高约3.5米,宽约3米。里面存放抬亡人的“架子”和“流子”。大门一般不开,逢三大节和有人亡故的时候才开启。大门两侧有东西两个小掖门,大门前分列两个石狮和两个方形石门蹲。大门横额悬有“清真寺”门匾。二门为油漆花窗的屏障门,两根红明柱,匾额中心书有阿文,原来悬书有“率由旧章”匾一块,1956年摘下未曾再挂。过二门进二进院,是坐西朝东的礼拜大殿。殿高20米,面宽七间,进深九间,面积有550平方米之大,可容八百余人作礼拜用,雄伟庄严。登上十级台阶进大殿,大殿内门上方悬挂书有“西域祠宗”,“真有无相”和“教重纲常”的三块大匾,背面也有“真主能知”的木匾一块。殿内天棚藻井、素帐白幕,显得异常肃穆,为中国伊斯兰教寺院独特之处。殿内有一方悬门和一小楼梯,传说这
  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讲经和逃往麦加的西门。正面和四周墙壁上,悬挂着书有阿拉伯文的条山五幅,横批四幅、条幅四张。整个大殿为砖木砂石结构,十六根明柱,大理石柱基。十三排毡毯,屋上有雕塑的鸟兽和红绿琉璃瓦点缀,非常壮观。北房是五间讲经堂,东西两头是阿訇和海里凡居住的地方。此堂原挂有一块清康熙皇帝的“圣旨”匾,现已摘。南房是三间讲堂,是清真寺接待宾客和经办公务的地方。西北院是八间浴室,大殿对面有厅式影壁,布置雅致。寺院前后之砖砌围墙,环绕大殿,建筑结构巧妙得体。充分体现了先人建筑艺术才华。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占据了清真寺。他们在此屯兵作恶,杀害我抗日干部、游击队员和无辜百姓。很多精美的建筑被破坏,整个寺院,险遭毁灭。
  建国后,人民政府将清真寺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十年浩劫中,大殿的部分雕刻被捣毁,图书经卷遭焚烧,穆斯林同胞,无法开展宗教活动。
  近年来,全镇回民自动捐款,又从双鸭山、鹤岗、鞍山、大连、天津、北京、呼和浩特、银川等地,发来了“乜帖”维修清真寺(乜帖:伊斯兰教中自愿捐赠钱物)。如今,寺院一新,宗教活动正常。
  选自《德州风物志》
  石家村清真寺
  出临邑城,沿济德公路南行十五里许,放眼东眺,隐约可见一座蔚为壮观的高大民族建筑拔地而起,巍然耸立于绿树丛中。这就是驰名鲁北的石家村原名林家井,是明初大军北上扫荡元军残余所设的明军兵站[注一],居有林、常、冯三姓回民,户数不多。穆民们为过宗教生活,在村北建了一个小清真寺。翌后,石姓众多居民迁来,原来的小寺不能适应宗教活动的需要了,石、林、常、冯诸族共同协商,将清真寺迁建至路南。这是在明万历年间的事,同时村名也改为石家村。至今,本村居民都知道“先有林家井,后有石家村”。
  石家村清真寺建成到今已有四百多年了,始建二百年左右的清乾隆四十年,在著名经师先贤常杰[注二]主持下,对大殿进行了扩建,才最终形成了目前的规模。“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广大穆民一体维护和当地少数民族政策落实,清真寺幸运完好地保存下来了。一九七九年村党支部鉴于寺院历经二百多年的风雨沧桑,已有若干损毁之处,又发动穆民集资进行了第二次较大规模的维修。石家村清真寺又得以重放光彩,在临邑县已成为一处群众争相瞻仰的古迹名胜。
  清真寺是一座具有明代建筑风格的砖木结构古建筑,主殿挑角叠檐,雕梁画栋,屋面十字形脊上有金顶美观。殿内大柱廊庑,配以缕花窗棂,颇为美观。殿内大柱多有阿文楹联,其间则悬以木质匾额,并置放宗教仪式器具等诸多文物。整个大
  殿规模宏大,形象庄穆,身历其境,令人肃然。殿宇面积计四百八十平方米,称九九八十一间,可同时容纳千人礼拜,为我县仅有,邻邑少存。大殿以西为尊,南有讲堂五间,东有对厅五间供穆民沐浴,此外尚有配房九间,其北向的大门二门虽非十分雄伟,但亦系清朝所建的垂柱抱厦建筑,古朴幽雅,亦颇称壮观。寺院总面积为二千七百零四平方米,院内始建石碑已于早年被毁,但乾隆年间重修之匾额及殿前古井尚存。加之庭院内遍植花木,且有乾隆古松及民国初年移来之刺松兀立其中,又显得十分幽虚静秀,令人流连。本寺经堂珍藏有錾刻阿文经名的宣德炉一具及大量的经文,尤其珍贵的是尚保存有先贤常杰在乾隆四十一年到四十五年间手抄的波斯文注解卅部《古兰经》的四大册《太夫西雷扎西底》和三大册手抄波(斯)阿(拉伯)字典及其它手抄经典。
  几百年来,石家村清真寺一直开学,为伊斯兰教培养了许多开学阿訇。至今在冀、鲁、豫及东北三省,它仍是规模较大、教学水平较高的清真寺之一,在广大穆民中有很大影响。
  注一:据史:元朝末年爆发的反元斗争中,回族是一支强大的力量。朱元璋军即有常遇春、胡大海、沐英、蓝玉……等回族名将。石家村这样的兵站在临邑还有一些。
  二:常杰,字秀实,著名经师。其弟子遍布华北、东北各地,对推动我国经堂教育起了很大作用。临邑一带尊称常吧吧,意即同族长者。石家村南有常吧吧墓。
  (临邑县政协供稿:杨宝泉 文稿 张文学 整理)
  夏津孔庙
  孔庙原是夏津县规模宏大的古老建筑,始建于南宋时期金朝大定年间。其遗址是在县城老东门内,现在中共夏津县委党校所在地。据旧志载,孔庙原有先师庙五间,东庑十二间,西庑十二间,南戟门九间,南棂星门三间,东西两庑的南角门各一个,庙的东北祠启圣公,南祠名宦和乡贤各三间。孔庙历代曾多次修缮,1942年为最后一次。五十年代初,尚保留有大成殿(先师庙)南戟门、东西两庑等建筑,迄今仅存大成殿。
  大成殿座北朝南,进深三间13.2m,东西宽五间19.65米,高9.4m,绿色琉璃瓦歇山顶,大背两端各饰离头。垂脊和四个翼角飞檐饰狮、马等动物。殿顶木构架、九檩殿内八根直径45公分的圆柱,周围十六根30公分的圆柱,檐下四周共有云头斗拱38个,并有雕刻,局部可见彩绘痕迹。由于历代修缮,仅殿内大柱和足仍为宋代之物,余者均已改造。1982年,省文物管理处对大殿进行了全面勘查,认为该殿是省内建筑时间较早,建筑结构较完整的一座大殿,实有保留和研究价值。
  (夏津文史委供稿)
  乐陵文庙大成殿
  乐陵文庙大成殿,位于市开元中大道北侧,其址相转为唐初于富平镇(今乐陵市)东南隅所建之一处寺庙。1369年(明洪武二年),乐陵县城由咸平镇(今郑店乡旧乐陵村)徙至富平镇,同年,即在原寺庙遣址兴建文庙。洪武十七年、清康熙二十年、乾隆二十年、光绪八年,历经扩建维修,拥有大成殿、东西两庑、明伦堂、兴贤斋、育才斋、名宦祠、崇圣祠、忠义祠、节孝祠、戟门、棂星门等建筑,曾是一组错落有致、规模可观的建筑群。今仅存大成殿、东西大庑及崇圣祠四座建筑。清乾隆十年(1755年)于大成殿前所立之御制《平定准噶尔告成太学碑》保存完好;四株千年唐槐和三株明松,仍枝叶繁茂,生机勃勃。
  大成殿是一座庑顶殿式明代建筑。宽11米,长20.8米,高9.88米,成一大菱形图案,正脊中有五条金龙戏珠,两端翘起有鸱吻、垂脊、戗脊,尽端有鱼跃,蹲兽相间排列。大殿共五楹,殿前东西两庑各七楹,大殿东北侧约20米,有崇圣祠三楹,大殿及其附属建筑,精致的设计,细密的组合,砖瓦图纹的造型,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大成殿不仅是现存完整的一处古建筑,而且是一处重要的革命纪念地。1938年9月,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八路军115师343旅政委肖华率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抵达冀鲁地区之中心——乐陵,“挺纵”举办军政干部训练班,整编地方抗日
  武装,肖华、符竹庭等“挺纵”领导人接见边区各界知名人士都曾在这里进行。
  1956年,乐陵县人委曾拨款对大成殿进行维修,1979年,省拨专款再次对其进行维修,使大成殿恢复了本来面目,焕然一新。大成已载入《中国名胜词典》。
  (乐陵文史委供稿)
  汉槐北冢
  据旧志载:“双槐南北冢,在秦老庄南,二冢相距半里,上有古槐故名。俗传有损枝叶者,举家有殃,故此旷野,其树独茂。”
  现北冢位于禹城市人民路东汉槐路北交叉路口《汉槐公园》,北冢上的古槐生长正常。原在一个四米多高的土台上,由于水土流失,半壁树根坦露,盘龙交错,大有坍塌倾欹之势。在1991年7月,县政府拨款囤土砌石加固。砌石10平方米铺底,渐次收缩,上顶仅有4米见方。现古槐茂郁葱葱十分旺盛,树粗两人合拢不及,夏季远远望去,象个园顶的绿色凉亭。
  南冢古槐的岁数在秦汉时代、北冢古槐年轻几百年,约在东汉时期。依据南冢出土器物鉴定,属于龙山文化遗址。而北冢在石油公司建设施工时,发现一座庞大的汉墓。1954年10月27日,山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了发掘清理工作。通过清理出土器物证实了为1800年前的东汉墓。
  该墓早年被盗。清理出土了40余件文物,其2件十二连灯,全国仅有。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馆。
  1996年春,以古槐为核心,向四南开发,搬迁了石油公司等几个单位与家属居区和秦老庄半村居民宅,辟建成南北长135米,东西长150米总面积为2.7万平方米的“古槐公园”。
  (禹城文史委供稿)
  唐枣及《唐枣碑》
  张连生
  庆云是金丝小枣的重要产区之一,闻名全国的千年古枣树,就生长在本县后张乡的周尹村。
  据《史记》苏秦传载:“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粟之利,民虽不佃作,而足于枣粟矣”。清咸丰五年《庆云县志》载:“邑民以莳枣为业,青畴绿野,弥望尽是枣林”。可见,春秋时期已大种枣树,延至明清,种植更盛了。周尹村现存的千年老枣树,世称唐枣,龙斡虬枝,耸立于大片枣林之中,就象子孙满堂的枣寿星。足以证明庆云种植枣树,历史之悠久。
  唐枣,在县之西北隅,周尹村东北一里许。北傍漳卫新河,东临漳马河。相传为隋末唐初所植,其绿荫红果惠及人间历千余载而不衰,实乃世之奇珍。据八十年代初期,全国树论文集所载资料,唐枣为中华枣树之最,当受之无愧。
  据传,瓦岗英雄罗成曾于此树系马息鞍;明代燕王扫北,军行至此,忽浓雾弥天,凡匿于树下之百姓均免于难。民间传说尚多,均无籍可考,然而世人皆不以寻常树看待。抗日战争期间,日寇实行“三光”政策,一片片枣树毁于一旦。日军欲伐“唐枣”树时,村民聚于树下,冒死相护,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使敌不敢妄为。
  唐枣,寿逾千年,虽饱经沧桑,屡罹兵燹,仍然根固叶茂,每年可收长红枣(俗称躺枣)百余斤。现在,树高约六米,胸
  围四米,坐北南观,贞斡似镂龙雕凤,苍劲俊逸;由南北视,铁躯已腹鼓腔空,大可容人,偏枝虽多枯槁,主枝仍甚繁茂。得春,抽芽吐绿,生机透于苍穹;初夏,星花耀金,招得蜂飞蝶舞;仲秋果熟,含紫滴红,似玛瑙悬于树上,谁人能不垂涎;若至严冬,钢躯铁枝,傲风斗雪,益显其坚贞。四方游客,慕名而来,或以丹青,或以词赋,写其状貌,颂其寿永者代不乏人。此树已载入《中国名胜大辞典》。
  1979年,庆云县人民政府曾砌围栏,立钢架,予以佑护。十年之后,于建国四十周年之际,又加以修葺,加强管理措施,并立石一方,是为《唐枣碑》。
  《唐枣碑》乃由庆云县筹措资金,该县文化局督办,泰山石料厂刻制。碑料为济南粟山花岗岩,高两米、宽八十公分。正面“唐枣”两个大字,由山东大学教授、中国著名书法家蒋维崧先生书写。篆书雍容典雅,遒劲灵秀,实为书法珍品。背面,碑文由笔者撰写,领导及诸位同仁多次商榷修改,最后由蒋维崧先生过目并修改定稿。碑文共三百二十五个字,乃山东艺术学院宗维成教授所书。宗老虽已七十六高龄,三百余字楷书,一丝不苟,笔意到,平正峭劲,清新俊逸,是不可多得的书法佳品。树碑并立,相得益彰,必将为庆云这块古老的土地增光添彩。
  附:《唐枣碑》碑文
  唐枣,亦称枣寿星,位于后张乡周尹村东北一里许,北傍漳卫新河,东临漳马河。相传为隋末唐初所植,其清荫红果惠及人间历干余载而不衰,实乃世之奇珍。据载瓦岗英雄罗成曾于此树系马息鞍;明燕王扫北至此,忽降大雾,凡匿于树下百姓均免于难。民间传说虽无籍可考,然世人
  皆视唐枣为奇木。抗日战争期间,日军欲伐此树,村民冒死相护,中华之浩气,使敌不敢妄为。唐枣虽饱经沧桑,屡罹兵燹,仍根固叶茂。今树高约计二丈,胸围丈二有余。坐北南观,贞斡似镂龙雕凤,苍劲俊逸,由南视北,则腹鼓腔空,可以容人,偏枝虽多枯槁,主枝仍甚繁茂。初夏花开,蜂飞蝶舞;仲秋果熟,叶碧珠红,年可收长红枣百余斤。四方游客,慕名而至,或以丹青,或以词赋,写其壮观颂其寿永者代不乏人,此树已载入《中国名胜大辞典》。公元一九七九年曾砌围栏、立钢架,予以佑护。今逢建国四十周年,复加修葺。以期千秋古树,与世恒昌。公元一九八九年十月一日立石。
  中共山东省庆云县委员会
  山东省庆云县人民政府
  泰禹晓钟
  泰禹晓钟系禹城八景之一。此景是指老城文庙东,有一座砖木结构的古钟楼,内悬一巨大铁钟,“重数千斛,声闻三十里”。黎明敲响古钟,嗡嗡然发人遐想,成为一景。现钟楼已毁
  (钟楼照片尚存),铁钟悬挂在禹城一中亭内。
  根据钟的铭文辨认:“铁钟系大金(南宋)泰和二年(公元1202年),济南府禹城邑黎吉寨踌造。该钟古朴庄重。钟高1.85米,钟身厚8.5厘米,下唇外移,周长4.9米,钟身周长4.5米,内身厚2—3厘米。饰有八卦图案及铭文。铭文年久风蚀模糊不清。铁钟体重贰仟余公斤。钟顶制作奇特,为二龙盘踞吊环挂头,高0.52米,该钟原在黎吉寨永庆寺内。
  (禹城文史委供稿)
  德州恩泉井
  王耀荣
  德州城区为鲁北重镇,紧濒京杭大运河,为元、明、清三朝皇帝自北京南巡必经之路。山东巡抚爱必达为了孝敬皇帝,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在德州南关外西侧僻壤地带,兴建了一处宏伟壮观的德州行宫。
  据志书记载,乾隆出巡九次路过德州,就有五次驻跸德州行宫,这与德州行宫居住舒适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这里的水源充足。据传,乾隆每次出巡都率众多人马,每到一处就把当地的井水喝干。爱必达得知这一消息后,便在德州行宫外附近专门挖了一口直径约6尺的特大型砖辟水井,井口上方安装有十字木架,便利多人提水,并建六角形金碧辉煌的井亭一座,亭顶双檐挑脊,雕梁画栋,黄、绿琉璃瓦铺顶,亭脊各有蹲兽、跃鸟相间排列,新颖精致,蔚然耸立于砖石砌筑的井台上,显得宏伟壮观。
  乾隆二十二年(1757)第二次南巡,就驻在新建成的行宫里,其随行人马的饮用水都从行宫外西北角新建的水井内提用。饮用后发现该井水不但水质纯净,清爽甘甜,口感舒适,味道清淡,而且还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功能,无论多少人提用,水面始终保持在原来的水平线上,随臣及侍从们无不感到惊奇而赞口不绝。乾隆得知这一消息后便微服前往观察,他发现该水井口大、水深,泉眼旺盛,设计美观,布局合理,实属罕见,
  正在龙颜大作之时,即刻面谕:“此乃恩泉井矣!”又传乾隆为该井御书“恩泉井”匾额一方,悬挂在井亭面南的花棂上方。
  爱必达自从兴建了德州行宫,又挖了这口水源充足的水井,深得乾隆宠爱和重用,后来便由山东巡抚提升为湖广总督。
  德州行宫这一富丽堂皇的古典建筑群,早已消逝,只留下恩泉残井一口。该井解放前座落在马市街以南一片无人居住的荒丘盐碱地带,由于地面低洼井台四周常年有大片浅水积存。解放后,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原来的地面已建起了楼房,开辟为街道,已成为商贾云集的闹市区。据推测,恩泉井现在的位置应是马市街南头十字路口由中间向北三米处偏西的路面之下。
  龙门石刻
  焦力军
  平原县,传说上古时代是氏族“有穷氏”居住的部落,是我国古老的县城之一,它地处鲁西黄河冲积平原,马颊河贯穿境内,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后汉刘备任平原县令,因“勤政”、“恤民”留下的传说更是脍炙人口。刘备因张飞鞭打贪官督邮,怕得罪上官,造成杀身之祸,兄弟三人夜间由“水门洞”中逃走。后人在其逃跑的遗址修建了“龙门”。其实,修建“龙门”之今城,则是北齐天保二年(551)徙城后所建,已经原非故地了。
  “龙门”原建筑在城垣东南角水门桥上,外通“莲花池”,内通“琵琶湾”。它初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又重修一次。乾隆二十七年(1762),乾隆帝南巡路经平原时,
  留下一首《平原行》的律诗,诗中有:“大都龙门务辞工,传奇乃至失平公”之句,因而对“龙门”又重新大修一次。
  “龙门”建筑分上下两层,上层是“文昌阁”,下层便是“龙门楼”。楼上之洞,圆壁起拱,因外连环城河的小桥流水,故有清朝御史平原人董讷之弟董调题的“起龙桥”三字石刻小碑,立于桥端之上。
  “龙门楼”的建筑,虽不是雕梁画栋,层台耸翠,却具有重檐叠阁,居高临下之姿。每当天气晴朗,登上雉堞,凭栏眺望,极目四野,颇有心旷神怡之趣。
  “龙门楼”正面,有一青石刻的龙门碑,嵌在洞楣之上,异常醒目。这块碑高152厘米,宽64厘米,厚17厘米。碑无花边,质朴无华,中间刻有高100厘米,宽50厘米,一笔而就龙飞凤舞的狂草“龙门”两个大字。起笔之处形似“龙头”,笔力苍劲,气势雄伟,别具特色。
  “龙门”二字究竟出于何人手笔?传说很多。有人说系刘备手迹,又有传说是张飞所书,旧志中有“内阁中书平原邑人张栻题碑”之说,但这两个挥笔潇洒的连体大字,却倍受历代文人的嘉许。
  早在二百多年前,除四方游人拓印远携之外,当地有不少人将其拓捶下来,四处售卖,也颇获利。十年前,由工艺美术单位,将“龙门碑”拓片请北京“荣宝斋”用细绢裱衬后,在广州交易会上展销,不但国人争购,并且流入日本。由此可见,“龙门”二字,确是一件碑刻书法中的艺术珍品。
  如今,“龙门楼”虽遭破坏,而“龙门碑”却完整无损地保存在平原县图书馆。
  八棱碑石刻
  八棱碑,俗名“铁树”。位于禹城市张庄镇黎吉寨村北路西,紧靠一条南北土路。
  据旧志载:“八棱碑石刻,为最古文书,陀罗尼经;字画遒劲,为欧阳公书。太平天国元年(公元976年)甲申十月建立。
  八棱碑石刻是我市唯一的唐代欧阳询之亲笔遗书,宋代金石笔刻,为我市珍贵古迹之一。碑高6米,方形底,由2块20公分厚的长板石拼对而成。莲花空座,上有八大罗汉,蹲式卡腰,肩杠八棱经幢。上接石刻莲花宝座、立佛、盘旋雕龙、云纹等。外形为八棱状,上节有飞天浮雕,八尊佛雕镌嵌在盘龙节下,幢顶为八棱云纹莲花。总观全碑,上下十余节,节节做工细致,雕功精巧,造型逼真生动,标志着宋代金石刻的特色,是文物古迹宝库中的笔刻艺术珍品。
  (禹城文史委供稿)
  紫阳遗碣
  南宋哲学家、著名教育家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卒谥文,人称朱文公。
  “紫阳遗碣”就是他亲笔写的一幅石碣“耕云钓月”,又叫晦翁石刻,都是他的字和号命名的。字大如升,苍劲有力。碣高米余,宽0.7米,无碑座,碣左下方有晦翁落款。旧志载:“此碣镶嵌在孔庙大成殿右壁上,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福建籍教谕王晃令人将碣移置厝门外,任凭风吹日晒。嘉靖四十年(1561年)邑举人杨勘(时任苏州知州)将其移置私邸西关外花园亭上。明万历年间(1581年),禹城知县任宗美索回,复嵌于大成殿内。建国后在禹城一中存放。1986年5月移置禹城市文化馆迄今。
  (禹城文史委供稿)
  “睡狮猛醒”石刻
  武城县文化馆,现收藏石狮一对。石狮呈坐式,底座为长方体,长0.7米,宽0.45米,高0.4米,石狮通高1.31米。石狮背上题有“睡狮猛醒”四个大字,左下方有“十九师吉题”五个小字。大字用双钩刻,落款为深刀刻,均为楷书,庄重淳古,字字雄伟,颇具大将之风。
  石狮背上题字,系1928年夏,吉鸿昌将军率十九师驻武城时,为唤醒广大民众起来革命所题。
  武城文史委供稿)
  五里冢遗址
  任万善 辛鸿洋
  乐陵市五里冢遗址,位于市南郊五里冢村北30米处。冢为台形,遗址底面东西长110米,南北宽约60米,总面积6600平方米。其中,重点保护范围,东西长94米,南北宽45米,台高2.3米,占地面积4230平方米,为一阜状。
  建国前后,此处曾出土过陶俑、陶狗、陶罐、釉瓦、宝剑和铀鼎等,大都流失于民间或被外地文物商贩收购。
  1956年开展文物普查,县文化部门于此处采集到黑陶片、蚌片等,山东省人民委员会确定该遗址为乐陵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1972年9月、1975年7月,山东省博物馆和省社科院考古队,先后两次派专家到此实地考查,通过对出土的石斧、石镰等文物的鉴定,确认该遗址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是德州市发现最早的一处龙山文化遗址。该遗址含有三个以上文化因素,突破了我省新石器时期文化分布的界限,扩大了认识原始社会物质文明的视野,对研究当地历史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和保护价值。1977年2月23日,山东省革委正式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3月,原德州地区文化局组成工作组,再次对该遗址进行了考查,在遗址南侧面进行了局部剖拆,划出了一般保护范围和重点保护范围,并协助五里冢村成立了保护小组,订立了《五里冢遗址保护公约》。
  五里冢遗址出土的文物标本主要有:1971年3月出土灰陶罐2个;1972年8月出土磨制石斧1个;1973年在遗址南侧底部出
  土磨制石镰2个;1975年出土卜骨1个、骨锥2个、鹿角1个、陶环残块2个、鬲足2个、陶纺轮2个等。此外,还有汉砖、唐罐等。遗址西侧和南侧已露出汉砖墓壁,南侧还有明显的灰坑。
  五里冢被确认为龙山文化遗址,彻底纠正了乐陵县名来历因“阿斗墓”得名说的谬误。传蜀汉后主刘禅降魏后,封为“安乐公”于此地,死后葬于今县治南(五里冢)一大高丘上,而县因此得名乐陵县。此说在境内盛传,历时已久,甚至连乐陵旧志也照录不察。山东社科院和河南社科院的考古专家对此说已予以彻底否定。《历代陵寝备考》、《三国志·蜀志卷》等历史文献指出:刘禅降魏后,于景元五年(公元264年)封为安乐县公,但只虚封爵,而无户邑,至泰始七年(公元271年)“薨于洛阳”。《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指出:“安乐县为三国魏置,后封蜀后主刘禅为公国……,故城在今京北顺义县西南”而乐陵自前202年(汉高帝五年)置县,从未改称为安乐县,《洛阳古今谈》载“考:今(洛阳)城东北35里,翟家村东北,约当故洛阳城东北角,有地俗称‘阿斗城’者,想系后主刘禅之墓地也”。河南社科院洛阳考古队考证,阿斗墓在汉魏洛阳故城东北侧,并对其进行过发掘。由上所述,五里冢遗址,绝非刘禅之墓葬,乐陵县名的来历用“阿斗墓得名说”更是完全错误的。五里冢遗址确有古墓葬,但所葬何许人也,有何遗物,尚待发掘考证。
  邢寨汪遗址
  原始社会末期,紧接大汶口文化的龙山文化(距今已四千余年)遗址,在德州市的齐河、禹城、乐陵皆有发现。1979年冬,在禹城市梁家乡,邢寨村西北三华里的“邢寨汪”古瓦砾荒坡上,进行了125平方米面积的重点挖掘(此地南北100米、东西60米,总面积为6000平方米),找到了龙山地层,出土并复原了119件龙山文化先民们使用过的陶、石、骨、蚌器。其中除有较多的黑陶之外,另有蚌刀、刻有符号的骨匕、石刀(收割工具)、骨、石制成的箭镞(狩猎工具)、陶制网坠(捕鱼用物),还有各种类型的鹿角。
  从挖掘地点的土层分列情况看:30厘米以上为垄土,之下为75公分厚的汉代文化层(商代文化层被破坏了),再下便是2米多厚的龙山文化层。
  通过对这些出土文物的鉴定、分析,又从文物式样辨认,生活习惯与鲁东的情况有不少区别,与河南的龙山文化差异更大。但以“喙式鼎足”,黑陶V字形的器足来看,与在平第三期文化的面貌基本相近,和鲁西梁山青堌堆、泗水尹家城的出土文物也有相似之处。尤其是在邢寨汪出土的素面鬲,是在山东龙山文化诸遗物中,继尚庄、尹家城之后的又一次发现。由此认定,它在考古文化分类上,应属于山东龙山文化的鲁西北类型,邢寨汪出土物件的发现,引起了考古学界的重视。
  选自《德州风物志
  平原郡故城墙遗址
  陵县秦汉置安德县,唐设平原郡,唐代最盛时期,正是颜真卿任平原郡太守,这时内外分三道城墙,现外城遗迹依稀可见,内城尚残留西北角一段,唯中层——即唐平原郡故城墙遗址尚存三段:一段在城北不足百米;一段在北侧,长三百八十余米;一段在城南,现陵县公园南侧,约有百余米。该城墙据传为颜真卿所建,城墙高五丈,周长十余里,雄伟壮阔、坚固宽厚,易守难攻。城约有百余雉楼橹女墙(城门上的望楼)还修建若干炮台,当年颜真卿由于敏锐的洞察到安禄山的反叛阴谋,为此,修浚城池,囤积粮草,训练兵马,积极备战。当安禄山叛军已到,河朔尽陷,唯平原郡固若金汤。中国通史记载:“颜真卿募勇士,十天就得了万余人,附近诸郡杀安禄山所置守将,响应平原共推颜真卿为盟主。”一九八二年二月开挖城墙外围护城河时,出土了大量的“拌马石”(陶制圆形器物,重约十余斤)。高大的城墙,及众多的“拌马石”是当年颜真卿反击安禄山叛乱的有力佐证。颜真卿为维护唐王朝封建集权国家的统一,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为了加强文物保护,于1984年,县政府将该故城墙遗址,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陵县政协文史资料办公室供稿)
  苏禄国东王墓
  马长军
  苏禄国东王墓坐落在德州市德城区北部的北营村,南距市区645米,东距解放北路555米,北靠北园路270米,西距陵西路300米,距京浦铁路540米,占地2万平方米,处在北营村的绿树环抱之中。
  古苏禄国故地,即是现今菲律宾共和国的一部分——苏禄群岛,地处菲律宾棉兰老岛和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岛之间,由巴兰西岛、和乐岛、达达岛3个大岛及400多个小岛组成。永
  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苏禄国东王巴都葛叭哈剌、西王麻哈剌叱葛麻丁、峒王巴都葛巴剌卜,以东王为尊,率领家眷官员共340多人,浮海朝贡,敬献珍珠、宝石、玳瑁诸物,受到永乐皇帝的隆重接待,封为国王,赐印浩、袭衣、冠带及鞍马等器物,对其随从人员也赐冠带,根据职务不同有所差别。3位国王登临长城,极目燕山,同明成祖朱棣商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国策,愉快地访问了27天。三王辞归时,永乐皇帝又加封三王各玉带1件、黄金100两、白银2000两、罗锦文绮200匹、帛300、钞万锭、钱2000缗,金绣蟒龙衣、麒麟衣各1套,并派官员专程护送苏禄三王沿京杭大运河南下还国。当船行至山东德州时,东王因感风寒医治无效,病逝于驿馆。
  永乐皇帝得悉东王病故深为哀悼,立即派礼部郎中陈士启前往喻祭,并命有司营葬,以王礼厚葬德州州城以北。封其长子都麻含承袭王爵,率众归国继承王位,留下王妃葛木宁、次子温哈剌、三子安都鲁等10余人留居德州看守坟墓。永乐帝命礼官察例赐〓,除陵庙地基以外,恩赐祭田2顷38亩,永不起科;王裔留德州守墓人员,俱关食俸粮,支给布花、钞、贯;为尊重苏禄王后裔信奉伊斯兰教的传统习惯,又从济南府历城县拨来回族夏乃马当、马丑斯、陈咬住3户相兼守坟,优免杂烦差役。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敕建苏禄王祠庙,建成正殿五楹,供奉苏禄东王画像,东西配殿各3楹,御碑亭1座,仪门1间,大门3间,牌楼1座,神道两侧翁仲马羊如其秩。
  清朝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苏禄国王苏老丹来朝时摺奏礼部批准,王裔留德州守墓人等子孙入籍中国德州,题定温、安二姓,各立奉祀生1名,给照在案。后因时代变迁加之洪水侵袭,陵园建筑荡然无存。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为了保护历史文物,1956年山东
  省人民政府把东王墓列为重点加以保护。1977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把苏禄国东王墓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在东王墓基台周围砌筑了毛石挡土墙,增高加大东王墓和王妃、王子墓的封土挡土墙。1986年,德州市人民政府在王墓前重建棱恩殿5间、东西配殿各3间、大门3间、牌楼1座,维修了御碑楼,复制了“故苏禄国恭定王墓”碑,栽种了松柏等树木。1988年1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苏禄国东王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为加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市文化局和城乡建委联合下文在东王墓四周划定了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1997年,市委、市政府将维修苏禄王墓列为本年度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所办10件实事(第8件)之一,对苏禄国东王墓进行全面维修:一是拆迁御碑楼附近民房、村办小卖部、卫生室、旧厕所共811平方米;二是新建仿古围墙(三七墙、3.5米高)310米;三是新建碑廊1座,立碑24通;四是维修加高王妃、王子墓,扩建墓台1000平方米;五是御碑楼维修,加固了基础;六是新建售票处45平方米,新建厕所1座;七是铺设地下排水管道(〓800mm)450米,路面硬化680平方米;八是栽种冬青、龙柏、蜀桧、石榴、剑麻等10余种花木,绿化面积6400平方米;九是对苏禄王墓仿古建筑群维修、油漆和室内粉刷;十是祾恩殿重新布展,新设展柜4组、展台2件、图版8块,丰富了苏禄王墓参观内容。
  苏禄国东王墓过去历经水灾和战乱,墓前原古建筑荡然无存,御碑楼、神道两侧的翁仲马羊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1965年至1997年间,国家先后11次拨款进行维修,修复后的王墓有两层长方形墓基,第一层长77米、宽55米、高1.2米;第二层长37.7米、宽30米、高0.8米,位于中间的东王墓冢,高4.8米,直径16.4米,墓基和墓冢四周皆以石块砌起护坡,
  王墓周围松柏环绕,一片青翠。1986年东王墓前重新建成大殿、东西配殿、回廊、大门、牌楼,复制了“故苏禄国恭定王墓”碑及石供桌、条几和香炉。大门至牌楼之间长近百米、宽10米的神道两侧,整齐有序地排列着明代留下的翁仲马羊等。古老的永乐“御制苏禄国东王碑”碑楼屹立在神道南端东侧。王妃葛木宁、次子温哈剌、三子安都鲁墓,在王墓东南隅123.06米处,均在1997年加宽墓基,加高墓冢,保存完好。主要文物包括:
  1.御碑楼。在华表以南、神道东侧,楼高4.6米,南北深3.56米,东西宽3.15米,楼基南北各9级台阶与地面相通。通高3.80米、宽1.15米的御碑镶嵌在御碑楼北墙上面,由碑额、碑身、碑趺三部分组成,神龙活现的二龙碑额上篆刻“御制苏禄国东王碑”8个大字,碑身碑文共685个字是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十六年九月初一日撰文。在碑文中,永乐帝称赞苏禄国东王“聪明特达、超出等伦……”称赞苏禄王的此次访问是“光荣被其家国,庆泽流于后人,永世而不磨……显显令闻,垂于无极,后之来者,视此贞石。”
  2.神道两侧石刻群。华表、石狮、石豹、石羊、石马、石人、翁仲各1对,其间距离10米。
  3.原东王墓碑。青石质,高50厘米,宽50厘米,厚14厘米。碑面阴刻楷书:“故苏禄国恭定王墓大明永乐十五年十月初三日立”。
  4.苏禄国东王墓。圆锥形黄土冢,高4.8米,直径16.4米。王妃葛木宁墓,高1.80米,直径4米。次子温哈剌、三子安都鲁墓高均为1.5米,直径3米,在东王墓东南123.6米处。王妃墓、两位王子墓三墓平面呈鼎足形,均以黄土复盖。
  苏禄国东王墓除以上主要文物内容外,还有一处附属文物:清真寺礼拜堂。明代,为便于东王后裔(信奉伊斯兰教)的宗
  教活动,在东王墓西南108米修建清真寺礼拜堂1座,现仅窑殿保留原貌外,其他均已翻建,窑殿建成方形攒尖顶,木质结构。周围加栏杆作为颂经观望的地方。
  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苏禄国3位国王联袂访问中国,在中菲友好交往史上,谱写了新的篇章,特别是在德州留下极其珍贵的遗存——苏禄国东王墓,它既是两国人民漫长的友好交往史的见证,又是两国关系从原来的民间贸易发展为帮交往来相互通好的物证。它不但反映了中菲两国的传统友谊促进了各自的经济技术和文化的发展,而且也反映了中菲两国互相信任、尊重及和平友好的政治关系,同时也证明了两国人民在反殖民斗争中相互同情和支持的情况。在世界多极化的今天,苏禄国东王墓更起到了中菲及东南亚邻国之间加深友谊、拓宽经贸文化交流、加快发展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建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的苏禄国东王墓及古建筑群,至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由于战乱频仍,同时涝灾接踵而至,苏禄国东王墓屡遭运河决口之害,据《德县志》记载:“水绕城垣,仅露七砖”,东王后裔居住的北营村,房屋仅剩9间,御碑陷入泥中,石人石兽东倒西歪,整个北营村一片残垣断壁,给东王后裔生活带来很大困难,有的后裔背井离乡迁移外地。东王墓受到损坏,祠庙也成为荒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苏禄国东王墓予以重视,加强了保护。1956年苏禄国东王墓被列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977年列为省级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多次拨款进行修葺和重建。
  1965年,山东省文化局(厅)拨款1300元,将神道两侧的石人、石马扶正摆齐,对残缺部分进行了修补。
  1975年,山东省文化局(厅)拨款1.4万元,拆除了王墓前的16间民房,填土2000立方米,种大侧柏21株,同时为了加强对东王墓的保护,建立了文物保护小组,小组成员由市文化局、乡村领导和东王后裔代表共5人组成。还在东王后裔中选派了温寿岭、安庆山两位老人看守墓地,每月由市文化局发给他们生活补助。
  1979年,国家文物局直接拨款5万元,在王墓周围修筑毛石挡土墙,台高1.2米,南北长77米,宽50米,在东王墓周围栽种龙柏、侧柏和冬青等树木。
  1980年6月,德州行政公署、德州市人民政府拨款3万元及部分社会捐资,开通了共青团路通向北营村的公路,铺设了水泥路面,命名“北陵路”。同时,将北营村设在清真寺礼拜堂内的小工厂迁出,并修补了礼拜堂。同年,省文化厅拨款1万元,修建了东王墓台上的下水道和王妃墓周围的排水沟,安装了御碑楼铁花棂门,以加强对“御制苏禄国东王碑”的保护。
  1982年,省文化厅拨款5万元,拆迁王墓至王妃墓之间民房77间,使东王墓和王妃墓联成一个整体。同年,省城建部门拨款10万元,修建了连接共青团路和北陵路的单孔石桥——“北陵桥”,并在石桥北面栽种了松柏树;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拨款7.3万元、市委统战部拨款3000元,修葺了清真寺内的礼拜堂,新建了仿古北房4间和清真寺大门1座。
  1985年,德州行政公署、德州市人民政府各拨款25万(共计50万元),于1986年重建了东王墓前的祾恩殿、东西配殿、回廊、大门、牌坊,在东王墓前复制了“故苏禄国恭定王墓”石刻墓碑,新雕刻了石供桌、条几和香炉,在东王墓周围修围墙220米。
  1990年,德州市人民政府拨款14.5万元对王墓仿古建筑
  进行修缮,重新对祾恩殿、东西配殿、大门、回廊、牌坊进行油刷和彩绘。市文化局拨款7000元在王墓周围铺砌了水泥方砖路面。
  1993年,市文化局投资3.5万元、市外事办公室投资1万元,接通了市区至苏禄王墓的自来水,安装了消防栓,新建了水冲式厕所。
  1997年,德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将维修扩建苏禄王墓列为改善城乡人民生活10件实事(第8件)之一,共投资140万元,维修了苏禄王墓古建筑群,扩建了御碑楼、王妃王子墓,使苏禄国东王墓地形成整体,初具规模。
  苏禄国东王墓是德州市惟一一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保护、开发好这一人文景观,我们邀请山东省建委、省文物局、省规划设计院有关专家对苏禄王墓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论证,一致认为:它既要肃穆、安静,又要活泼、有生趣,设想分为三大区域:
  1.墓地教堂区。这一区域的祭庙、清真寺都是明代风格,以苏禄王墓为中心,结合清真寺,加以改造、整修,完善基础设施,使参观游览线路更加明晰、清楚。
  2.办公生活区。在“御园”东北部修建东王后裔民俗村及办公生活区,整体建筑风格、空间结构都采取菲律宾民间风格,格调力求清新、自然。
  3.游览购物区。一是修建菲律宾风格的皇室宫殿——王宫宾馆,融休息、娱乐、参观、购物于一体。二是修建中菲友谊馆(博物馆),通过实物、图片、声像等资料,展示中菲友好交往的历史。三是修建水上游乐园。四是在北陵路两侧中间地段修建苏禄王王室式建筑群,内设中菲民间文艺表演厅、中菲文化艺术产品展销厅、游艺娱乐厅。五是在北陵路两侧修建菲律
  宾建筑风格的购物街和东南亚产品展销馆。六是修建两处停车场、园林和花卉园,栽种林木和珍花异草,增强异国情调、浪漫色彩。
  苏禄王御园整体设计面积是52.62万平方米。
  德州市苏禄王御园的开发已列入德州市1997~2010年的总体发展规划。“御园”开发规划的实施计划将采用“重点建设、分段实施”的方法有步骤地进行。一幅绚丽的苏禄王御园蓝图已展示在人们的面前,现在正通过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逐步变为现实。
  神头汉墓群
  谢龙堂
  陵县历史悠久,文化遗迹较多,仅名人古墓就有六处,神头汉墓群是其中墓塚最多的一个。
  神头汉墓群,又称“七十二塚”,在陵县城东北二十五华里的神头镇(秦汉称厌次故城)。墓群散布在神头笃马河北岸,东西五华里,南北二华里的地面上。墓塚高大雄伟,蜿蜓起伏。一九七二年经测绘还有古塚三十八个,大者直径近四十米,高八、九米;小者直径十四、五米,高三、四米。按其位置绘制了平面图,进行编号,并于一九七八年被列为我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陵县志》载:原称“七十二塚”,相传系“秦汉以来名公巨卿之墓”,又谓“曹操之疑塚”。众说纷纭。一九七九年夏,德州地区文物考古工作队,对座落在张庄附近的十五号墓及四号墓进行了发掘。经过清理十五号墓,发现尸骨零乱,部份器物破碎。在中室上原有一盗洞,说明该墓早期被盗,但仍清理出三十余件出土文物。从出土文物和五铢钱判断为西汉末期墓葬。其文物大部为陶器,有少量铜器石刻,如绿釉陶器“八连灯”,造型别致,古朴典雅,上下两层,可以榫接,是汉墓的稀有珍品;又如堆塑器物座,塑有乐俑、舞俑、翩翩起舞,飞马骑士,互相追逐,一片节日欢乐场面。还有博山炉、陶井、陶灶、陶罐等。铜器有弩戟。另有两件汉白玉石雕:石猪、石蝉等。以上出土文物,对研究汉代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
  资料。
  通过发掘和对两座残墓的清理,初步判明三十八个墓塚应为汉墓,并得出了墓墓有尸,塚塚有物的结论。推翻了认为是疑塚或是古城遗址的说法。该墓群由于数量较多,墓塚较大,时间较长,在发掘中又无文字资料,究属哪些“名公巨卿”?尚须进一步发掘考查。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汉高祖封爰类为厌次候,是否与爰类有关,尚待考证。
  庞家寺汉墓
  庞家寺村位于宁津县城北九公里处。
  1978年5月,庞家寺村农民在村南三百米处挖土时,发现一坐古墓。经德州有关文物工作人员的发掘整理,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
  庞家寺汉墓坐北朝南,墓室系砖室盝顶,由墓道、甬道、前室、前中室、后中室、后中东耳室及后室组成。墓道为土坑斜坡式,长两米许,南北从墓门至后室北壁总长为14.5米,东西最宽处为3.1米,主室内高3.6米。墓门用平砖封堵。前室平面为长方形,进深0.8米,东西宽2.8米,残室两米,东西两壁各有券形墉两个,亦用砖封堵。前中室为正方形,边长1.75米。后中室进深3.25米,东西最宽处为1.9米,西壁弧张。后中室东部有一耳室,南北长1.05米,东西宽0.9米,穹窿顶。后室(即棺室)进深3.85米,东西宽2.5米,西壁亦为弧张。各墓室之间均有券形顶甬道相连,最长者1.3米。铺地砖均为错缝平铺。墓室内壁,自墓底向上两米许,均有一圈10厘米宽、白地红土绘成的波折纹图案。各墓室内壁,间有彩绘菱形纹,钩云纹、交错纹等二方连序图案,券门处另有两圈色泽鲜艳的几何图案。
  后室靠北置一棺,棺木及尸骨已朽。就板座来看,棺木长两米许,宽一米左右。从残存骨架看,头北足南,仰身直肢,四周散落红黑彩绘漆皮及25厘米长的铁钉数枚。骨架下铺有许多
  五铢钱,系用线绳贯穿后盘曲铺置,较完整者达八百多枚。人体骨架左侧有银发钗及银圈各一件,另有一红白相间的玉坠状物。
  该墓五个墓室内均有一米多深的积水和淤泥,所有随葬物均埋于泥水之中。该墓共出土随葬器物69件,东耳随室多为明器,其余各室多为实用器,其中以釉陶器居多。后室棺灰上面有5至10厘米厚的灰色物质,疑为丝绸葬服之类,并有鸡鱼残骨出土。
  在出土随葬器物中,釉陶器计45件,釉质较薄,多为灰绿色,上施云母粉末状物质,有光泽,颇为精致。其次为灰陶器、白陶器及银器、铜器、玉石器等。现将出土器物分述于下:
  一、釉陶器类
  釉陶楼一座。分四层,用两个圈座套叠。通高144厘米,长64厘米,宽30厘米。各层均饰有斗拱及廓沿。楼顶为四阿式,脊部有鸟形陶饰。底部有台阶及立柱一对,柱上亦有鸟形陶饰。每层有小窗三至五个,窗口各有小陶俑一个,作向前招手状。
  釉陶方阙一座,高65厘米,长38厘米,宽27厘米,分两层。底部为方柱形阙座,座上连一平台,平台下沿有6个拱承接。上沿为栏杆一圈,栏杆四角各有一鸟形陶饰。台板四周有一圈梅花形陶饰。平台上承方阙一座,四阿式阙顶。
  釉陶十二连枝灯一件。高77厘米,四周有勾形灯架12个,勾首有灯盏12个,勾上部各有四孔花叶形饰件一个。上为博山炉,炉下有三个勾形架,架端各承一小型博山炉,小炉已残缺,无法粘合。
  釉陶井一件,高49厘米,井上置水桶一个,井圈上有拱形
  圈架,有一滑车,上置两陶鸟,回眸相望,神态生动。圈架两边各有两个四孔花叶形陶饰。
  釉陶碓一件,高9厘米,长19厘米,宽7厘米,由臼、锥、栏三部分组成。
  釉陶磨一件,直径13厘米,内有磨齿和磨脐,并有把手。
  釉陶器座一件,高37厘米,侈口周有心形镂空及3块骑马浮雕。
  釉陶壶一对,高48厘米,口部直径17厘米,两侧各有一陶环。
  釉陶屋,分五式,Ⅰ式高34厘米,长40厘米,宽25厘米。Ⅱ式高36厘米,长47厘米,宽37厘米,前后有门。式高47Ⅲ厘米,长30厘米,宽26厘米,门偏于一侧。N式与V式均高34厘米,长31厘米,宽20厘米。唯N式门中间有一方柱,并有柱础,将门洞一分为二。V式仅右侧有一小条门孔,左侧为大片花棱。
  釉陶扁壶一件,高30厘米,壶口直径5厘米,肩有两耳,底有两长条形足。
  釉陶炉两件,均高7厘米,炉面直径22厘米。其一炉身呈盘状,底有长形孔,有三凸起支架,下为三蹄足。另一件炉身亦为盘状,口有平沿一圈,平面内向,下为三柱足。
  釉陶狗两件,一为立式,一为蜷式,颈、腰均有系索,卷尾,作狂吠状。
  釉陶鸡盘一件,盘内伏一公鸡,展翅卷尾,冠及耳垂均作图案伏,胸部有一三角形孔。
  釉陶鸡鸭各一件,鸡身高10厘米,长14厘米。鸭身高9厘米,长13厘米,造型简陋。
  釉陶奁一件,高24厘米,直径27厘米,三蹄足,周有环
  纹四道及波纹一道。
  釉陶环两式,Ⅰ式4件,高3厘米,长12厘米,宽6厘米。Ⅱ式1件,高4厘米,长14厘米,宽10厘米。
  釉陶灶一件,高12厘米,长13厘米,宽9厘米,由炕、锅、烟突三部分组成。
  釉陶平盘两件,其一直径36厘米,其二直径23厘米,周有沿。
  釉陶深盘4件,分三式,Ⅰ式高6厘米,口径31厘米;Ⅱ式高4厘米,口径26厘米;Ⅲ式2件,高4厘米,口径22厘米。口沿均为方唇。
  釉陶鼎一件,高15厘米,口部直径12厘米,肩部有2圈耳,折腹,三蹄足。
  釉陶鐎壶一件,高8厘米,三蹄足。
  釉陶瓜形匜一件,一侧有短把,平底,有弦纹两道。
  釉陶勺一件,高9厘米。
  釉陶盆两件,一大一小。
  釉陶平底奁两件,一件高22厘米,口径22厘米;另一件略小。
  釉陶案一件,高5厘米,长22厘米,宽9厘米。
  釉陶长圆形器一件,高18厘米,长29厘米,口形似鞋,不知作何用。
  此墓随葬物种类繁杂,与北京顺义县临河村东汉墓有近似之处,如陶楼,狗、鸡、鸭等,均为东汉墓所常见。五铢钱及剪轮五铢两种货币字样一致,“五”字交错两笔弧度较大,“金”字首作三角形,四点较长。“朱”字上部方折,下部圆折,五铢钱直径2.6厘米,孔径一厘米,剪轮五铢直径2.5厘米,孔径一厘米。此种货币乃东汉早期所铸造。
  据此,认定该墓为东汉早期墓葬,距今约一千九百余年。
  选自《德州风物志》
  徐楼汉墓
  徐楼汉墓(俗称东府冢。村人称该墓为冢,因在村东,故名。)是保护较完整的一座古墓葬。位于禹城市前油坊乡西南十五里的徐楼村东100米处。西北距徒骇河1200米。墓冢呈园形,直径约40米,高5米,上植松柏百株,茂郁葱葱。墓内主人无考。
  据旧志载:“东府冢—在七区徐楼村东首,周围面积三亩余,高数丈,夏日树木荫翳,风景颇佳,人不能道其详,据村老人说,有尊贵者歿葬于此地,内修阴宅,外覆冢土。雨后土内时露砖瓦形……”是何尊贵者待考。
  (禹城文史委供稿)
  孟家庙明氏墓群
  陵县城北孟家庙村附近,原有四座北朝古墓(东魏至北齐),分别位于村西和村东北部。村西的俗称“高台庙墓”,因墓上建有小庙而得名。新隔津河北岸,南北并列二墓,群众称为“双塚子”。由此西去百余米,又一古墓,早年已被挖掘。该墓群原规模较大,历史悠久,距今已一千四百余年。1967年该村群众将“高台庙墓”挖开,出土墓志一方,钢剑一把(已锈蚀风化),陶俑、镇墓兽等文物五件,均被省博物馆收藏。志载:“魏故辅国将军琅琊太守明赉之墓。”又载:“明府讳赉字伏赐平原鬲人也,至宣皇帝(北魏宣武帝)正始元年(504年)迁博平令,卒于东魏兴和三年(541年),故后人也称博平墓。”“双塚子”之南塚为北齐明湛之墓,明赉之子。1972年开挖小王沟时,在该墓南侧出墓志一盒(一盖一底),志载:“大齐墓州安德群功曹史故人明湛墓志铭。君讳湛字文渊青州平原鬲人也,又置安德郡鬲县属焉”。又载:“第春秋七十有二,天统五年(569)年卒于安德县。……武平二年(571)年葬于君父‘博平墓’东北百五十步,妻汝南袁氏同葬”。父子二墓相距二十八年。1982年5月小王沟扩建为新隔津河,将该墓挖开,墓顶塌陷,墓内文物掩埋在泥水之中。由于事前没通知文化部门,致使墓中文物损失流失严重。事后仅搜集到陶俑、陶狗、陶猪、陶羊、陶仓、绿釉瓷瓶等14件出土文物。“双塚子”北塚已被河堤掩埋,其位置尚可辩认。
  该墓群(明赉、明湛墓),是我县已发现仅有的北朝古墓,虽已挖掘,且出土的墓志文物有重要考古价值。东魏、北齐是北朝的两个朝代,在历史上时间短暂,东魏公元534—550年,为北齐所代,历17年。北齐公元550—577年,为北周所灭,共历六帝二十八年。均建都邺(今河北临漳西南)。故该两朝代留下的文物古迹较为稀少。我县收藏之墓志文物视为珍品,已定为二级文物。特别是明赉、明湛的两方墓志,均为魏,尤为珍贵。现明赍墓志已被省收藏,县文化馆又有一套拓片。该墓志高60厘米,宽35厘米,厚17厘米,三面刻,呈方柱状,正面17行,行28字,两侧各8行,共924字,字方2厘米,魏书。志完整无损,刻工精湛,字迹清晰,书方峻遒,朴拙庄重,可谓石刻中之瑰宝。明湛墓志,长、宽各为58厘米和43厘米,厚13厘米,长方形,正面26行,行20字,共520字,魏书。墓志完好,功细端止,雄建沉静,虽字大小相悬,而气韵融合,不愧为魏碑之珍品。以上墓志文物,对考察北朝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陵县政协文史资料办公室供稿)
  公主坟
  公主坟。据旧志载:“公主陵亦曰公主坟,在六区石门王村彰德庙前。有祭田。御祭有:翁俑、石猪、石羊,惜碑已残,不甚可辨,查系明成祖永乐皇帝三公主。缘何葬此?待考。谓明代有一营人守墓,营方旧址尚存。系显宦要人,土人皆云公主陵,近村人呼为公主坟云。”
  据说公元1399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他三子朱棣(被封为燕王河北北京一带)率领大队人马和家眷赴南京奔丧,沿驿道南行,途径禹邑境内石门王村(禹城市善集乡),他三公主突染急病而亡,随葬于此。杨御祭:石桶、石猪、石马、石羊、石碑坊与碑刻祭祀,留一营人守墓。现石祭与营房住址尚存。
  (禹城文史委供稿)
  金石史上的瑰宝——德州北魏碑志
  自清代康熙到光绪年间,在德州城北第三屯一带,先后发现北魏高氏墓碑、墓志四件。1969年,又于德州市北郊胡官营村出土北魏高道悦墓志一方。其中高植、高湛的墓志已经遗失,高贞、高庆的墓碑虽然残损,总算幸存下来,高道悦墓志因出土较晚,完整无损。这几幢一千四百余年的魏代碑志,无论就其历史文物价值,或者书法艺术价值,都堪称我国金石史上的瑰宝。
  现河北景县南部及德州的北部,在南北朝时期,属于渤海蓚邑,是北魏贵族高氏的家乡。因此在这一带发现的很多古墓是属于高氏。德州所发现的应是高氏墓群一个分支部分。
  魏高植墓碑,据《德县志》载:“植,字子建,元魏司徒高肇之子。清康熙间,城北第六屯河岸因雨坼裂,得一石碑,高宽各三尺,厚五寸,碑字仅可辨名字官爵,末载神龟元年(518)字句。按魏书外戚传:‘植,中书侍郎,为济州刺史。历青、相、翔、桓四州刺史’。”
  据《德县志》载:“高贞碑,北魏正光四年(523)立,清嘉庆十一年(1806)由城北第三屯出土。孙渊如观察移置学宫。并镌跋语及李斯篆二十九字于碑阴。独山莫友芝《金石笔识》云:‘是碑为石刻最整峭者,与张猛龙一石,同在正光时可称双绝’。”
  孙星衍(1753—1818),字渊如、阳湖(今江苏武进)人,清乾隆进士。当时他在德州任山东督粮道,他得到这幢石碑非常高兴,他用行草写出以下词句,刻在高贞碑阴。词曰:
  碑浮卫水兮,移之学宫。墓崩弛兮其人传。惟贵戚之尚德兮,曷藉勋名之烂然。我无建树于兹土兮,独好古以穷年。愧岘首之羊公兮,庶后人之宁想乎碑前。”
  接着又写了一段跋语是:“嘉庆丙寅岁,王孝廉保训告我,德州卫河第三屯出魏高贞碑。与知州原逊志,库大使沈志水移置学宫。”“赐进士及第山东督粮道阳湖孙星衍撰书刊记”。又过了四年,孙星衍又在高贞碑阴,镌秦朝李斯写的泰山刻石铭文篆书残字二十九字。篆书下面的跋语是:“篆泰山刻石,以乾隆五年毁于火,传书漫漶。余藏有旧拓本,尚可寻求笔意。严君可均通篆法,因嘱双钩上石,勒德州学高贞碑之阴,以永其传。嘉庆庚午上元日兰陵孙星衍记。”
  高庆的墓碑,到清代光绪时才被发现。据《德县志》记载:“碑为正始五年(508)镌。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秋,第三屯河岸崩坼,石沦于水。光绪二十三年(1897)水落石出,邑人移于学宫。碑早建于高贞十余年。以文考之,当与高贞为雁行碑。字如出于一手,惟石质不逮,今移置民众教育馆”。在高庆碑阴也刻有一段文字是:“光绪乙未夏六月,河决第三屯,得之决口。于丁酉三月念六日移置学宫”。
  幸存的高贞、高庆两碑,清代存在学宫,民国时期在民众教育馆,建国后保存在德州市文化馆。
  最后出土的北魏高道悦墓志,只有1979年《文物》第九期一则简报。简报说:“北魏高道悦墓志原石,1969年于山东德州城北胡官营出土,现藏德州市文化馆。如今高贞、高庆两墓碑
  和高道悦墓志已被列为全国一级文物,山东省图书馆于1983年已把这三件珍品运去济南,统一保管。
  选自《德州风物志》
  宋徽宗赐辟廱诏书碑
  原陵县文庙(即一中旧址)大成门右厦,耸立着一座高大宽硕的石碑,这就是具有重要历史文物价值的宋徽宗赐辟廱诏书碑。时过境迁,该碑下落不明。1984年7月,偶然发现一中棂星门台阶上砌一大石板,犹似石碑,难以肯定,后经祁来恒校长介绍:“该石板是一大石碑,在“大跃进”期间,文庙内的碑石大部被毁,我见该碑如此高大宽硕,如不掩藏保护起来,定遭厄运,于是组织学生将该碑砌于棂星门前。为避免磨损,将碑伏卧”。在祁校长的大力支持下,经挖掘,竟然是“宋徽宗赐辟廱诏书碑”。迷失多年的这一珍贵石刻,这样发现并收藏保护下来。这是陵县文物工作的一重大收获。
  此碑高大厚重,分碑身、碑额、碑座三部分,现只发现碑身(碑额、碑座已有线索)。碑高2.8米,宽1.18米,厚0.36米。此碑按内容又分上、下两部分,上部高1.1米,为徽宗赐辟廱诏书,正书,15行,238字,字方寸余,点划纤细,瘦金体,徽宗御笔。书法端庄秀丽,刚劲质朴,虽年久月深,剥蚀磨损,但字迹清晰可见,保存完好,实为徽宗遗存稀有珍贵的书法真迹。四周刻有十公分宽的龙云纹图案,刻制精细,古朴典雅。碑下部高1.7米,为皇帝赐辟廱诏后序,承议郎试大司成兼武骑尉薛昂奉圣旨撰并书,正书29行,881字,书法清娟婉畅,完美无损。四周刻有十公分宽花纹图案,精美古朴。碑额为蔡京所题,据《陵县县志》金石志云:“额亦正书,字方五
  寸,二行,行三字”。又赞其字云:“遒劲不让山谷”。
  所谓“辟廱”,亦作“辟雝”、“璧雍”,周天子所设立之大学。大学之名曰成均,又有辟廱、上庠、东序(亦曰东膠)、瞽宋、为五学,皆大学也。郑铎云:“周五学,中曰辟廱,环之以水,水南为成均,水北为上庠,水东为东序,水西为瞽宗”。清,金鹗云:“五学以辟廱居中为最尊,成均在南亦尊,故统五学可名为辟廱,亦统五学可名为成均。”后汉,蔡邕《明堂月令论》,“辟廱之名,乃取其四面周水,圆如璧”。东汉以后,历代皆有辟廱,除北宋末年为太学之预备学校(亦称外学)外,均仅为祭祀之所。
  此碑《山左金石志》有记载,志云:“碑无立石年月,考宋史徽宗本纪,崇宁三年十一月甲戌幸太学,遂幸辟廱,赐国子监司业吴絪、蒋静四品服学官推恩有差,则此碑当系之崇宁三年十一月也。宋史无赐诏明文,得此可补其阙”。
  此碑现存放文化馆,为加强保护,使这一珍贵石刻完整无损,将继续查找挖掘碑额、碑座,争取早日安放于文博苑内,以供游览观赏。
  宋徽宗赐辟廱诏书碑碑文
  朕嘉在昔善天下之俗,劝功乐事,尊君亲上,莫不受成于学。命乡论秀,比其德行而兴其贤能,崇德黜恶,人有成材。逮至后世,士失所养,家殊俗异,未之有革,惟我神考,若稽先王建置校学,罢黜诗赋训释六艺,首善于京师矣。
  朕追述
  先志,夙兴夜寐,冈敢坠失,思与有德有造之士共承之,遂诏
  所司推原
  熙、丰三舍之令,播告之修诞弥,率士即国之郊作辟廱,废科
  举,以复里选之制,非圣贤之书与元祜术学,悉禁毋习。乃涓日之良临廱视学,延见多士,縻以好爵,朕心庶几焉传不云乎。以善养人者服天下,朕之迪士至矣,其丕应徯志以从上之欲,则将一道德同风俗追成周之隆,以骏惠我神考,岂不韪欤?付辟徯。
  四日
  (陵县政协文史资料办公室供稿)
  颜真卿与《东方画赞碑》
  陵县文博苑的“颜碑亭”,金瓦飞檐,雕梁画栋,玉槛回廊,浑然一体,既有传统民族特色,又有新的时代气息,主亭内矗立着一块高大石刻,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写的《汉太中大夫东方朔画赞碑》复制碑。原碑系唐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刻建,至今已一千二百三十余年,因年久失修,部分字迹剥蚀不清。为了保护原始文物,不使继续损坏,特将其保存在文化馆,另制此碑,以供游人观赏;右前亭中,另一碑刻是《东方先生墓碑》复制品,为颜真卿第二年撰书;左前亭之碑是清同治元年兵部马驾司员外郎王钟霖撰书的《颜鲁公画像赞碑》。
  《东方画赞碑》,是陵县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它既有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又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为使人知其原委,故概述如下:
  一、撰写《东方画赞碑》的背景
  《东方画赞碑》又名《颜子碑》,是晋夏侯湛撰,唐颜真卿书。碑四面刻,碑阳、碑阴各十五行,左右侧各三行,每行十三字。碑阳、碑阴均为大字正书,阳额篆书,阴额隶书,碑文字大六公分,碑额字十公分,共1073字。
  东方朔的故里系平原厌次(今山东陵县神头镇),汉末属乐陵郡,唐代属平原郡。此地旧有东方朔祠庙,内有东方朔画像。晋夏侯湛之父夏侯庄为乐陵郡太守,湛自洛阳来此探亲,游历东方朔祠,“见先生之遗像”,“慨然有怀”,于是写了这篇赞文。
  唐玄宗八年(726年)由德州刺史韩思复刻石建碑。
  颜真卿(709—785年)是山东琅琊人(今山东临沂),唐玄宗二十二年(734年)考中进士,曾任节度使、尚书,殿中侍御史,后进爵鲁郡开国公,故人称为“颜鲁公”。他是唐代一位承前启后的大书法家,他的楷书既继承了魏晋以来王羲之父子为代表的书法艺术成就,又吸收了其他各书法家的优点,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被誉为继王羲之而起的第二位书法革新家,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写《东方画赞碑》时,年四十五岁,是他书法艺术发展成熟的高峰时期。颜真卿留下的碑刻较多,但字体的刚健雄浑,遒劲厚重的风格,当首推《东方画赞碑》为最,且在该碑上额的篆书和隶书,也是其他碑中不多见的。
  唐天宝十二年(753年),他因受奸相排挤,被贬为平原郡太守,治所在今陵县。此时,颜真卿敏锐地察觉到安禄山有叛逆迹象,且其治所范阳三郡距此非遥,须加防范,便以防霖雨为名修浚城池,训练兵丁,积极备战。安闻之便派使臣平冽、李史鱼等,以巡视为名,来此刺探军情。颜将计就计,陪同来使,游览当地名胜东方朔祠,因见原碑已残,故亲书赞文并撰书《碑阴记》,以惑其使者。李史鱼见颜一书而就,便说:“颜大人果然好书法,百闻不如一见,无愧为当代书法名家”。安禄山据报后,“果以为书生不虞也”。第二年举兵叛乱,河北二十四郡多被贼陷,独平原郡固若金汤。由于颜真卿在敌后的战略牵制,使其兵力分散,致安禄山最后一败涂地。他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他的艺术实践为政治斗争服务的行动,至今都是很有教益的。
  石刻者根据颜书柔中有刚的特点,采用雄劲深邃的刀法,完美清晰地表达了原作的笔触美。因此宋代书法家苏东坡称赞说:“颜鲁公平生写碑,唯《东方朔画赞》为清雄,字间栉比而不失清远”。所以它受到历代书法家的推崇和珍惜,争相拓摹,都以
  得到一份拓本,引为幸事。
  这样一块珍贵历史文物,在我国兵燹频仍的历史上,可说是历尽劫难。据《陵县志》载:相传元朝就把碑由神头东方朔祠,移到城内建亭于大堂之侧。康熙六年地震,大堂和碑亭倒塌,碑下半部埋入土中百年,直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县令汪本庄才挖出来,重修碑亭,安置其中。后来碑亭又倒,颜碑复陷泥潭。日寇侵华期间,竟用此碑作厩门口的垫石,人践马踏,严重损坏,如今下部字迹已经脱落,难以辨认了。
  1945年,陵县解放了,历尽沧桑的颜子碑,才回到人民手中,人民政府及时采取了保护措施,1964年省文化局拨款重修碑亭加以保护。“文化大革命”中,将碑亭封闭,未受到破坏,1978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列为国家一级文物藏品。
  二、《东方画赞碑》的复制经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科学文化的春天到来了。县委、人大、政府、政协,除积极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外,对文化事业也非常重视。《东方画赞碑》为我国书法瑰宝,虽部分损坏,但原碑尚存。而颜真卿撰并写的《东方朔墓碑》则已遗失。1982年夏发现《墓碑》拓本,经县委研究,决定影印碑帖。由高登岩、窦金海、尼清云、李效祖、刘玉五位同志负责。后因印价昂贵,便决定复制《墓碑》。随于同年12月5位同志亲赴泰安,与中国建筑石雕公司商妥,并签订了复制合同。1983年1月,县委又认为《东方画赞碑》,系历史珍贵文物,既已剥蚀近半,也应另行复制,永传后世。于是高登岩等五位同志又去泰安,与石雕公司就复制《画赞碑》的方法和价格,达成了协议。为了碑石质地坚韧不易风化,他们选用了泰山花岗岩石。为不失颜书风貌和刀法深邃与原碑相同,推由李效祖同志负责,根据宋拓
  本与原碑字迹对照,进行双勾,并由大家边审、边讨论,然后定稿。李效祖同志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劳动,完成了双勾任务。雕刻开始,为慎重起见,先组织技术人员两次来县参观原碑。然后又采取一边刻,一边检查,逐字验收的办法,一点一画与原碑不同,也要纠正。同时还由谢龙堂同志拓片,再从拓片上检查缺陷,加以修改。石雕公司赵继盛、张广奎、李和勇三同志,也都各自发挥特长,一丝不苟,自始至终与之积极合作。于1983年末复制完成,运回陵县。1984年初,由曲阜古建筑队,修建碑亭,年底竣工。1985年6月10日,举行了隆重的“重修颜碑亭”落成典礼。至此,使《颜碑》这座千余年的书法艺术瑰宝,又恢复了青春,重放光彩。1992年6月,陵县县委、县府拨专款建成《文博苑》,此碑现藏于《文博苑》中。
  《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并序
  大夫讳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也。魏建安中,分厌次为乐陵郡,为郡人焉。事汉武帝,《汉书》具载其事。
  先生,瑰伟博达,思周变通。以为浊世不可以富贵也,古薄游以取位;荀出不可以直道也,故颉颃以傲世;傲世不可以垂训也,故正谏以明节;明节不可以久安也,故诙谐以取容。洁其道而秽其迹,清其质而浊其文。驰张而不为邪,进退而不离群。若乃远心旷度,赡智宏材;倜傥博物,触类多能;合变以明算,幽赞以知来。自三坟五典,八索九邱;阴阳图纬文学,反家众流之论;周给敏捷之辩,支离覆逆之数;经脉药石之艺,射御书计之术。乃研精而究其理,不习而尽其功;经目而讽于口,过耳而暗于心。夫其明济开豁,包含宏大;凌轹聊相,嘲哂豪杰;笼罩靡前,跆籍贵势;出不休显,贱不忧戚;戏万乘若寮友,视俦列如草芥;雄节迈伦,高气盖世;可谓拔乎其萃,游方之外者也。
  读者又以先生嘘吸冲和,吐故纳新;蝉蜕龙变,弃世登仙;神友造化,灵为星晨。此又奇怪忽恍,不可备论者也。
  大人来守此国,仆自京都,言归定省。睹先生之县邑,想先生之高风;徘徊路寝,见先生之遗像;逍遥城郭,观先生之祠宇,慨然有怀,乃作颂焉。其辞曰:矫矫先生,肥遁居贞;退不终否,进亦壁荣;临世濯足,希古振缨;涅而无滓,既浊能清;无滓伊何?高明克柔;能请伊何?视污若浮。乐在必行,处俭冈忧;跨世凌时,远蹈独游;赡望经代,爰想遐踪。邈邈先生,其道犹龙;染迹朝隐,和同不同;栖迟下位,聊以从容。
  我来自东,言适兹邑;敬问墟坟,企伫原隰;墟墓存徒,精灵永戢;民思其轨,祠宇斯立。徘徊寺寝,遗像在图;周旋词宇,庭宇荒芜;榱栋倾落,草莱弗除。肃肃先先,岂焉是居;是居弗形,悠悠我情。昔在有德,冈不遗灵;天秩有礼,神鉴孔明;仿佛风尘,用垂颂声。
  (陵县政协文史委供稿)
  郑焞墓碑
  1860年前后(清咸丰年间),鲁北地区连遭旱灾,庆、乐一带颗粒无收,广大群众饥寒交迫。官府不顾人民死活,横征暴敛,地方豪绅加紧勒索。在此之前,太平军抵山东、直隶一带,又有英法联军两次进攻天津,清政府惶恐万状,咸丰帝令各府、州、县办乡勇团练,团练的头领多由地方绅士充当。乐陵城西北靳家大地主李吉,系咸丰帝二品高官御马快,横行乡里。乐陵按四路组织团练,李吉家的人为西团团总。西团总与城内豪绅史谱勾结,包收全县粮米地税,抬高米价,用大斗勒索劳动人民的血汗。农民无力缴纳,怨愤异常,纷纷到县衙喊冤。知县任天洪与李吉勾结,置之不理。广大群众忍无可忍,爆发了抗漕斗争。1860年,城东孙沂清率众入城。夺取县印,印发了灭漕告示。继之,1861年,郑焞、李文奎等发动了更大规模的抗漕斗争。
  郑焞起义之始,先将其全家分迁至亲戚家居住,然后与军师李文奎率众各持刀枪,首先宣布抗漕不交,继而截李吉家粮车。后又率众三百余人,攻进乐陵城,迫使知县任天洪答应免粮免税,且在县境张贴免粮布告。清廷派兵镇压,双方战于乐陵城东十五里阎集一带,激战一日,义军因寡不敌众而败。郑焞突围出走。全家十余口尽皆逃散。其兄弟盟友大部分被杀被俘。清廷继续派兵剿捕,郑在牛郎山被捕,打入囚车,押往济南遇害,传首乐陵。
  焞公墓在现庆云县坊子村,碑立于清宣统元年(1908)。其碑文记载:“公先葬笃马河南岸,后迁沟盘河北岸……感君德义古今垂,不舍甘棠爱自遗,人到盘河应垂泪,海隅也有岘山碑”。1900年,劳动人民为纪念焞公,借黄河口大水为名,在现庆云县史家阁村西、沟盘河南岸,修了“大王庙”,四时祭奠,历年不绝,当地群众悉称“郑焞庙”。
  (庆云县政协提供)
  大宗家战斗纪念碑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侵华日军改变其战略,放松了对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的进攻,将其主力转向重点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1939年1月,日军集结了第五师团、二十七师团、一一四师团各部共二万多人,“扫荡”冀鲁边区。驻冀鲁边区八路军主力部队(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为避敌兵锋,坚持边区抗日游击战争,分几路行动。五支队队长曾国华率领的支队及所属五团的部分武装,于1939年春节后到达陵县边界。他们在取得消灭于团、改编十八团、魏龙江伏击战、夜袭李元寨等战斗的胜利后,于3月27日到大宗家一带做短期休整。4月1日拂晓,突然遭到来自德州、商河、临邑、济阳、宁
  津、盐山、东光等地日军快速部队二千余人的包围。八路军奋起反击,顽强拼杀,打退了敌人几十次冲击,击毙敌酋安田大佐以下五百余人,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我军也遭受较大损失,五支队五团政委曾庆洪、政治处主任朱挺先、特派员谢家树以下四百余人英勇牺牲。在给敌人以重大杀伤后,我军胜利突围。
  大宗家战斗,是抗日战争期间发生在冀鲁边区一次较大规模的战斗,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军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浴血奋战,打出了军威,粉碎了日军妄图消灭八路军驻冀鲁边区主力部队的图谋,极大地鼓舞了冀鲁边区人民的抗日斗志,打开了陵县抗日斗争的局面,在冀鲁边抗战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92年,陵县县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向山东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申请修建大宗家战斗纪念碑,同年得到批复。
  1995年,为了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颂扬八路军参战部队的光辉业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共陵县县委、陵县人民政府决定修建大宗家战斗纪念碑。7月成立了大宗家战斗纪念碑筹建领导小组,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邹朝荣同志任组长,由陵县县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陵县民政局、陵县城乡建设委员会、陵县土地管理局、陵县碱场店乡人民政府等单位的负责同志任成员。党史办负责碑文撰写,民政局负责工程督检、石碑雕刻等工作,建委负责规划、绘图、组织施工,土管局负责土地征用,碱场店乡政府负责与大宗家村的协调工作。纪念碑预算造价4.5万元,其中县财政拿出1.5万元、山东省民政厅拨款3万元。
  为了切实将这一意义重大的事情办好,各级领导齐抓共管,
  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群策群力。县建委无偿设计、绘图,碱场店乡政府和大宗家村委会无偿划出4亩耕地。经过3个月的施工,这座由杨成武将军亲笔书写碑名的“大宗家战斗纪念碑”终于落成了。1995年9月3日举行了剪彩揭碑仪式。
  纪念碑由碑座、碑身、碑帽三部分组成,碑高4.35米,宽1.1米,其造型端庄大方,古朴典雅,宏伟壮观。纪念碑周围设有广场、月台,便于来者瞻仰。此碑由刘启彦设计、蔡茂顺撰写碑文、李效祖书写碑文,陵县民政局石刻场刻制。
  碑文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侵略中国,沿津浦路南犯相继占领德州和陵县,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苦不堪言,一九三九年一月,以红军为骨干的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五支队奉命由乐陵转战至陵县,开辟抗日根据地。先后在四区魏龙江、五区李元寨歼灭日伪军六十余人,并在三区郑家寨消灭了邱勋白匪团,连战连捷,名声大震。三月底,支队机关及所属特务连、骑兵连、五团两千余人进行短期休整,分别驻扎在大宗家,前后侯家、赵玉枝家和闫福楼村。日军侦知后,遂集结德州、沧县、东光、济阳、商河等地快速部队两千余人,出动汽车六十余辆,战马四百多匹,向五支队发动突然袭击。
  四月一日拂晓,战斗打响。日军将四村分割包围。因联络中断,支队长曾国华、政委王叙坤、参谋长刘正、副支队长兼五团长龙书金、支队政治部主任刘贤权,率部各自为战,奋起反击。驻地村民亦踊跃参战,运送弹药,抢救伤员,战斗最激烈的大宗家,在团长龙书金指挥下,与敌短兵相接,白刃格斗,逢巷必争,逐屋必夺,击退日军三十多次,抗日军民同仇敌忾,
  激战竟日。傍晚,乘敌力竭,胜利突围。是役,击毙日军安田大佐,歼敌五百余人,五支队也付出重大代价,支队特务连一百余人大部殉难,五团政委曾庆洪、政治部主任朱挺先、特派员谢甲树等四百余人为国捐躯,团长龙书金亦负重伤。
  大宗家战斗,是鲁北战场上重大的战斗之一,在八年抗战史上亦占有重要位置。五支队打出了军威,鼓舞了斗志,表现出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从此,陵县成为鲁北牢固的抗日根据地。为纪念此战,上慰忠魂,下励来者,爰立此碑,以铭不朽。
  中共陵县县委 陵县人民政府
  公元一九九五年九月三日立
  (陵县政协提供)
  “忠烈千秋”碑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艰苦的相持阶段。为巩固其后方,日寇对各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大“扫荡”。
  1943年1月25日,日寇纠集济南、济阳、商河、禹城、齐河、临邑等地日伪军五千余人,对鲁北一带进行拉网式大“扫荡”。是时,我二分区和地委、专署的干部集中在济阳县皂户李庄开会,闻讯后我军即分两路突围。其中一路行至临邑县城南王家楼村,与敌遭遇,展开激战。徐尚武副司令员率部阻击敌人,掩护主力及军分区机关突围。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战斗从下午打到傍晚,击退了敌人数十次进攻,掩护主力部队和机关胜利突围。此役毙伤敌四百余人,我军也付出了重大代价,冀鲁边区第二军分区副司令员徐尚武和64名抗日将士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1995年8月,为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临邑县私立光明小学献王楼烈士墓纪念碑一块,由临邑县教委主任张来洲题写碑名“忠烈千秋”,并撰写碑文,山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席文天书写碑文,光明小学校长、泰山石刻店铁笔任长明镌。
  附:王楼战斗纪念碑记
  一九四二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之相持阶段。日寇为巩固其后方,调集兵力采取铁壁合围战术,对我冀鲁边区根据地
  进行了残酷的拉网大扫荡。一九四三年一月二十五日,天降茫茫大雪,日寇纠集了济南、惠民、商河、德州、禹城的日伪五千余人寻我主力。时我冀鲁边二军分区龙书金司令、曾旭清政委率分区机关和基干营三个连突围,徐尚武司令率领一连和一个排担任阻击牵制敌人,另两连得以掩护机关突围成功。我百多战士与数倍于我、装备精良的鬼子激战在王楼北洼地,击退日寇数次疯狂进攻。子弹打尽,勇士们冲入敌阵,有跳上汽车与敌搏斗者,有端刺刀肉搏者,有与敌滚在一起扼死日寇者,有两腿重伤抱住敌人拉响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者,一人对付五六个鬼子,一场恶战,天昏地暗,千古罕见。毙敌二百余人,伤敌亦二百余。我军除赵昌义连长及七名战士外,百余人皆壮烈牺牲。徐尚武司令弹尽被执,日寇悬其头于临邑南门,面目如生,日伪莫敢仰视。赞曰:徒骇滚滚大雪纷纷,中华健儿鏖战漯阴,保卫祖国奋不顾身,宁肯战死不让寸分,徐副司令炎黄子孙,从容就义不辱严尊,英雄殉国浩气长存,时光飞逝山河日新,兴我华夏莫忘战魂,勒石铭事激励后人。
  临邑县教育委员会主任 张亚洲 撰文
  山东省文史馆馆员邢侗纪念馆名誉馆长 席文天书丹
  临邑泰山石刻店铁笔 任长明镌石
  公元一九九五年七月上浣谷旦
   平原八景简介
  康连和
  平原县地处齐鲁之邦,物华天宝,文化灿烂。自西周初年建平原邑,几经易名,有史以来,战事频繁,烽火不断,沧海桑田,造就了众多的名人遗迹,历史的变迁,也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和自然景观。纵观古迹文物、美丽景观,应首推“平原八景”,且因时代之异,又有新八景、旧八景之说。自古以来,“平原八景”吸引着无数的文人游客,揽胜怀古,吟情抒怀,赋诗作画。直至今日,尽管有的景观已随战火的洗劫和沧桑的变迁不复存在,但后人诵诗赏画,仍如一幅瑰丽的画卷展现在面前,闭目遐想,任凭思绪的野马在历史的草原上奔驰,令人心旷神怡,各自享受着遐想的惬意,亦可作为闲时饭后茶余的话题,为谈兴正浓的谈客增加点眉飞色舞的成分,也给听者以浮想联翩,其中又略带羡慕、怅然的味道。
  平原旧八景为“津期驻跸”、“霞衬桃园”、“仙桥阔野”、“禹鉴通天”、“鸠野春耕”、“龙湫响应”、“西寺闻钟”、“暮堞连云”。
  “津期驻跸”又名“津期古迹”、“云凝古渡”,说的是古帝王巡历平原时停留暂住的地方。据传,明太祖朱元璋、清康熙曾驻跸平原的曲陆店(现属三唐乡);而乾隆皇帝驻跸现寇家坊乡李炉庄则有史可查。不管何地,人们总认为皇帝驻跸之处定是风景秀丽的地方,但无确指。《平原县志·艺文志》中记载:
  霁虹天外驾长秋,
  龙准旌旗半野浮。
  万姓只沽双辇毂,
  百年才见一巡游。
  郊圻古渡春常在,
  桑拓新原雨欲收。
  回想此方多世泽,
  故陵还是旧封侯。
  又有诗云:
  明堂华敞岱宗开,
  列圣巡游此地来。
  翠盖一时龙驭肃,
  白云千载雁行回。
  “霞衬桃园”又名“三义停骖”,说的是三国时,蜀汉先主刘备和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的地方,系指距县城西北十五里的现三唐乡桃园站村。《平原县志·艺文志》记之曰:
  三义高踪俗共夸,
  庙前犹自种桃花。
  相看底事徒增慨,
  好向春风醉暮霞。
  又云:
  大义扶刘世共夸,
  岿然庙貌映园花。
  千年生气今犹在,
  灼灼攒成捧日霞。
  古诗句生动地再现了刘、关、张桃园结义共扶汉室的历史画面。其实这是因刘备坐过平原县令的附会之说,刘备坐平原
  县令的县城在现王庙乡张官店,而不是现在的城址。
  “仙桥阔野”又名“榖城怀古”。相传,汉初大臣张良扶助汉王刘邦在巴蜀、汉中之地招兵买马,积草屯粮,礼贤下士,收笼人心,最后,经过长达五年的楚汉战争,刘邦战胜西楚霸王项羽,建立汉朝。而张良则功成隐退,避食俸禄,云游天下,游至平原时,曾不食五谷杂粮,欲修炼成仙,因此,也就出现了在平原镇莲花池和督府营村之间的避谷仙桥。旧志中记载曰:
  青海徐生已惑秦,
  王孙何处复寻真。
  兴嗟汉法忘功议,
  深惧淮阴告不臣。
  芸草蘼芜先避谷,
  桃花溪涧可寻春。
  玉貂不复归城阙,
  望望云霞天外人。
  又有诗云:
  功成早结赤松盟,
  林薮经过紫气盈。
  昨夜天风下杨柳,
  祇疑明月坐吹笙。
  又曰:
  侯爵高辞伴赤松,
  野桥荒径度仙踪。
  风前月下怀空响,
  唯有遥林一片钟。
  “禹鉴通天”又名“马颊思功”。相传,马颊河是夏帝王禹治理洪水而挖掘的九条河流之一,其实,大禹治水的马颊河在
  今河北省东光县,至今仍有遗迹,平原的马颊河是唐朝久视元年开挖的。“马颊思功”不过是古人讹传曲解罢了,但也反映了平原人民有史以来对功垂史册的历史名人怀念敬仰的心情。旧志中有诗写道:
  鬲津西接大河流,
  疏沦千年奠此州。
  安得神功起当代,
  等间销却帝陵忧。
  又有诗曰:
  初判鸿濛疏导通,
  鬲津元属九河中。
  即今已涸桃花水,
  里巷犹称夏帝功。
  “鸠野春耕”又名“曲陆耕耘”,说的是远离县城而西近马颊河,南靠旧官道的曲陆店人民(这里是泛指)辛勤地在田间耕作的景象。过去,这里是一望无垠的好土佳壤,又有临河水之便,更加这里的人民勤劳勇敢、艰苦创业,常年耕作于田间,使得这里逢至春夏之交,风和日丽,碧波粼粼,绿叶葱葱,麦浪滚滚,犹如一幅秀丽的水墨画卷;田间劳作的人们欢快的笑语,喜悦的歌声,布谷鸟善意的鸣叫,春莺清脆的鸣啭,又组成了一部悦耳动听的田园交响曲,向人们诉说着丰收在望的喜悦。《平原县志·艺文志》中记载:
  耕云蓺雨播民和,
  布谷声声柳外过。
  自是劳年艰稼穑,
  还愁侯吏问催科。
  又有诗云:
  荷镰如云遍绿畴,
  水生低壑野烟浮。
  农歌妇饷村村续,
  麦陇春莺啭未休。
  “龙湫响应”又名“青陵祷雨”。古时,在现平原城南寇坊乡韩庄村西,有一青陵寺,寺旁有一方园占地20余亩,高十丈有余的土阜,曰“青陵家”,家上松柏苍劲,杨柳翠绿,阜顶建有“龙神庙”,家下有一大湫(水池、水潭)。龙神庙和青陵寺两相辉映,历年来香火不断,且每年有百姓在此祈雨的乡俗,偶遇祈后雨至,便流传湫内有虬龙,能显灵降雨。《平原县志·艺文志》中有诗为证:
  祷雨雨如霖,
  精灵能感物。
  青草锁泉台,
  人号神龙窟。又有诗曰:
  半潭澄碧郁云停,
  中有潜虬历晦冥。
  时作青陵甘雨沛,
  四郊千亩尽含青。
  “西寺闻钟”又曰“晓钟鸣梵”。淳熙寺(现县第一人民医院处)位于县城西郊。天近拂晓,沉睡了一夜的大地尚未苏醒,万籁俱静,忽然这座古刹里传出清脆的钟声,划破了黎明前的黑暗,接着,便是僧徒的念经声伴着木鱼的鼓点,铿鍧四达,回响在天地之间,奏响了县城一天嘈杂繁忙的序曲。《平原县志·艺文志》中记载道:
  千门杨柳曙生烟,
  古寺钟声云外传。
  欲把尘根寄空寂,
  谁能迟我拾青莲。又云:
  山水清晖古刹间,
  此中别是一尘寰。
  钟声四野皆成响,
  清籁传来任往还。
  “暮堞连云”又名“名城听角”。公元755年,唐朝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管辖现河北、山东、山西、辽宁一带的唐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叛乱。当时,身为平原郡太守的颜真卿因对安禄山的阴谋早有察觉,便暗中准备,并以防汛为名,修筑城墙,挖掘护城河,备草储粮。叛乱发生后,颜真卿亲率平原郡人民联合清河郡在黄河以北地区与叛军展开了殊死战斗,在平原、清河一带为维护唐朝的统一和人民的安定立下了不朽功勋。其实,颜真卿抗拒安禄山的平原郡址在今陵县境内,而不在平原,乃古人讹传而已。
  平原新八景为“古城霭影”、“空潭印月”、“画桥烟雨”、“长堤桃李”、“龙湫响应”、“仙塔插云”、“杰阁晚眺”、“渔舟夕泛”。
  “古城霭影”。平原古城遗址,在平原城南二十五里,现王庙乡张官店村东。今之平原城是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1年)从古城迁建而来,但古城遗址吸引着众人前去游观,直到明、清乃至民国初期,古城遗址尚清晰可辨,而古城轮廓直至七十年代挖沉沙池时,依然清楚可见,还有一直流传至今的歌谣:“先有张官店,后有鄃灵县,没有了鄃灵县,还有张官店”。由于地表变化和黄河的改道,这里渐由一块黄河冲积平原的高阜之地
  变为一片低洼地带。据传,在这里的天空云霓中曾出现过“城廓楼台”的蜃景,并由《续修平原县志》记载:
  古郡徒留麦黍痕,
  蜃楼海市涌朝暾。
  停车一访当年事,
  父老犹传拱岱门。
  “空潭印月”,说的是平原城西打渔李村北一里许、徐桥以南(二村均属现王打挂乡)马颊河中有一水潭,深不可测,据说,即使马颊河水干涸,该潭也是碧水荡漾。每逢万里晴空的夜晚,一轮圆月高悬碧空,把它从太阳那里获得的一份爱毫不吝啬地撒向大地,星星羞涩地躲在一边悄悄地眨着眼睛,马颊河水缓缓北流,潭水轻轻地拥着浪花,偶有几声蛙鸣打破这夜晚的寂静,更增添了几份静的色彩。月光照着水潭,潭水映着圆月,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生活画面啊!旧志中有诗记载:
  月轮悬碧空,
  月影印潭中。
  防有青莲辈,
  捉取驭长风。
  “画桥烟雨”。说的是过去在县城东关外有先农石桥和云梯石桥,桥两侧合抱的垂柳把道路遮成绿荫的走廊,逢至阴雨之际,透过霏微细雨的纱帐,潺潺的流水在桥下流淌,静静的石桥沐浴在茫茫雨雾中,弯弯的垂柳更显得翠绿、生机盎然,大自然恩赐给人间的美景令人陶醉,令人赏心悦目。《续修平原县志》中有诗云:
  名桥列市东,
  桥下众流通。
  细雨烟霏候,
  田禾润泽中。
  “长堤桃李”。马颊河东堤岸,以兴泉寺(现炉坊乡尚家庙村西处)为中心南北十余里,逢至每年九月,桃树梨树,果实累累,金黄的梨和粉红的桃点缀于绿叶之中,报答着人们辛勤的汗水和耕耘,漫漫长堤,一望无际,令人油然而生对丰收的喜悦。旧志中记载有诗为证:
  长堤十里余,
  灿若浣花居。
  小憩游春展,
  吟情纵目初。
  “龙湫响应”,见旧八景介绍。
  “仙塔插云”,说的是平原城北高耸入云的千佛塔。这座距城五里、高26米、八棱柱形的七级宝塔建于清康熙年间,至今已有三百余年。游人可由底层南门进入塔内,并可在半明半暗中循级而上,登塔之顶级凭窗眺望,可悦赏晨曦晚霞、村舍炊烟、云影天光和四野庄田,使人有神魂飘逸之感;晴夜赏月,风中听雨,更有一番妙不可言的情趣。《续修平原县志》中有记载曰:
  浮屠高耸古城西,
  遐迩更无物与齐。
  绝顶凭栏逞一览,
  登天初步此云梯。
  “杰阁晚眺”,此景在平原城东南隅的城头上。夜晚登阁,借着朦胧的月色四处眺望,城头下为因刘备坐过平原(平原古城)县令而附会的龙门胜迹,城外南面是汉代舞阳侯樊哙将军墓(其实未葬于平原),往东望去,是被称为“仙桥阔野”的张良避谷桥风景。诸古迹佳景尽收眼底,触景生情,古人功名,激
  人奋进,热血男儿,当作有志之士。《续修平原县志》有诗曰:
  城头峻阁记文昌,
  结伴登临引兴长。
  脚底龙门留古迹,
  街心马路履周行。
  仙桥阔野通流水,
  孤墓残碑冷夕阳。
  国事阽危需志士,
  男儿讵效接舆狂。
  “渔舟夕泛”,说的是在平原城西南,现炉坊乡大芝坊村西首,傍晚时分,劳累了一天的太阳拖着沉重的脚步,徐徐地落入西山,把最后的一束温柔的晚霞之光撒向这静静的河畔。忽然,渔舟如梭,渔民脸上漾溢着满载而归的喜悦,说笑着聚集村首,晚霞映着笑容,渔歌伴着鱼跳,好一幅鱼蹦虾跳、风光浩然的风景画。《续修平原县志》记之曰:
  芝隍村接大河滨,
  生计多家托钓纶。
  羡煞渔舟轻泛泛,
  斜阳反照数金鳞。
  历史上的平原新、旧八景,本多为牵强附会之说,且大都已湮没无遗,但如“仙塔插云”、“长堤桃李”等胜景至今犹在,不妨可赴地一游,凭栏赏景,拜谒古迹,也可算是工作之余的一种享受:“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第二辑

《德州文史第二辑》

出版者:山东新华印刷厂德州厂印刷

本篇记述了山东省德州文史、历史人物、人物春秋、文物古迹、民间艺术及传说故事、特产与风味名吃、文史纵横、德州新貌的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