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沿革及组织形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791
颗粒名称: 一、沿革及组织形式
分类号: D665.9
页数: 2
页码: 100-101
摘要: 本文记述了解放前德县商会的沿革及组织形式情况。
关键词: 德县 解放前 商会

内容

据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李树德编修的《德县志》中有关商会的情况有如下记载:
  “商会于清末成立,初设之时以南门城上关帝庙为会址。其组织形式为正副会长及文牍、会计、庶务等员。凡商号入会者皆为会员。民国十八年改为委员制。有执行委员、监察委员。于执行委员中推选主席一人,均任期二年,期满更迭。又有候补执行委员、候补监察委员为递补缺额之设。于民国二十一年在南门西空基建筑房舍为会址焉。”
  另据掖县林修竹编纂的《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中有关德县商业的记载如下:
  商业
  商会:县商会于民国四年成立。
  商号:共八百七十余家。
  商业状况:甚属发达。
  出入商品:
  输出品:花生,每年运往天津、济南共一百余万斤。
  输入品:煤油,洋线、洋布、纸烟、煤炭、糖、纸、豆油等。
  金融;尚称流通。
  根据上述材料记载。可知德县商会成立于清末至民国四年之间。其组织形式原为会长制,后改为委员制。据解放前曾任商会常务理事的蔡澄林同志谈:日伪时期,商会共有理事(即委员)二十七人,皆系各行业中较大的商号的经理。在这二十七人中推选出主任委员一人,副主任委员一至二人,常务理事四人,主持日常会务。当时的主任及副主任仍按习惯称为会长、副会长。
  民国十年以前的会长、副会长据说有曲廷相、马四官、杨善舫等人,但有关他们的材料一无所知,故无法核实。民国十年以后的商会组织情况,详见104页附表。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本书收录了,纪念德州解放四十周年、德州船民架桥支援解放大军过运河、德州市水利建设四十年、山东新华印刷厂德州厂发展概况、德州老电厂始末、德州市教育沿革、山东省立第十二中学、德州校史最长的吕家街小学、我所知道的德县博文中学、德州文化娱乐场所概述、解放前的德县商会等30多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宝恒
责任者
关家利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德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