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德州教育事业的变化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772
颗粒名称: 二、德州教育事业的变化发展
分类号: G527.52
页数: 6
页码: 53-5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德州教育事业自晚清至一九八五年全市的变化发展情况。
关键词: 德州市 发展 教育事业

内容

晚清,德州的教育分三类:即私塾(包括义学)、书院和州学。
  私塾又有村塾、家塾、门馆之分。村塾是由农村一村或数村兴办的;家塾是富贵人家把教师请到家中,教育自己子弟;门馆是由塾师自己设馆,学生来塾师家学习,没有明确的学制。上述三种类型,城乡皆有,至于私塾的处数,无文字记载。自清末至民国,虽屡令取缔私塾,改立学堂,但一直未杜绝,延续到德州解放。
  自一八二五年(清道光五年)至一八七五年(清光绪元年)共建义学十一处,就是用官款或地方公款设立的私塾。私塾和义学,每处学生多则一二十人,少则数人。
  清末德州书院有三处:繁露书院,建于一七五三年(清乾隆十八年),地址在城内东北角;州卫书院,建于一八五八年(清咸丰八年),地址在吕家街;正谊书院,建于一八九○年(清光绪十六年),地址在卢家井街。书院本是讲学、藏书之所,至清末,有名无实。仅州卫书院,为州学生童考试场所。
  州学,是德州的官学,凡本州考取廪生、增生、附生的三种学员,均入州学学习,由训导检查辅导,准备参加高一级的考试。自清咸丰十年规定,州学岁科考取生员三十六名,其中州二十一名,卫十五名。
  清末停止科举,废除私塾,创办学堂。一九○四年(光绪三十年)德州就州卫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名为“德州高等小学堂”。即后来的吕家街小学。以三十六名秀才的名额招收三十六名学生,学制四年。一九○五年(光绪三十一年)将繁露书院改组为师范传习所。之后数年间,城区将义学改组,庙宇寺院改设初级小学二十处,乡区设初级小学三十二处,其规模均为一班,每班学生多者三十余人,少者十数人。因师资缺乏,仍类私塾。一九一一年改组劝学所,增设劝学员,增设模范小学(今市人大常委会处),又值本籍毕业于省立师范的学生回籍,推动了新教育的整顿和发展。随之在城内仓楼建立高等小学堂,后改为第二高等小学堂;在城外镇武庙(今百货三另商店处)设初级农业学校,又称乙种农业学校,并恢复已停办的师范传习所。德州的教育渐入轨道。
  民国元年,儒学裁撤,学田改充教育经费。同年美国教会在南关设立崇真小学,城乡私塾逐步改为初级小学。一九一六年(民国五年)美国教会在恩县庞庄办的学校迁来德县城东郊,男校为博文中学,女校为卫氏女子中学,并附设修真小学,后两校并为博卫中学。一九一七年(民国六年)运河决口,农校被淹没,后迁至城内古关帝庙,改为职业学校。之后,军阀连年混战,德州的教育陷于停顿。至一九二八年(民国十七年)局势始趋稳定。城内小学进行整顿,农村各区先后建立完全小学。一九二九年(民国十八年)建立山东省立第十二中学,校址在城内永庆寺(今一中处)。一九三五年(民国二十四年)——按今市的区划计有:省立中学一处,教会中学一处,共十五班,学生五百零二人;师范讲习所一处,二班,学生六十五人;完全小学二处(原县境内九处),学生约五百四十人;城区初小六处,村立小学二十二处(原县境内一百六十五处),城乡初小学生一千一百四十一人。另有教会小学二处,铁路小学一处。按当时的县境区划,德县学龄儿童五万三千五百八十六人,在校七千三百七十四人,入学率13%。学生男女比数城区为4比1,农村为10比1。
  成人教育:一九二八年成立民众教育馆,附设民众学校一处,师范讲习所附设民校一处,国民党县党部内设“工友夜校”一处,学员共一百六十余人,学习期限四个月至半年,招收十四至四十五岁青壮年文盲。学员均为贫苦民众,为生活所迫,难以坚持,因而人数极不稳定。
  一九三七年(民国二十六年)“七·七”事变,十月德州沦陷,学校解散。第二年春,日伪县政权建立,各校先后开学,德县中学设日语学院,分高初两班。各校课程增设日语。教学内容宣扬“神道”、“中日亲善”、“大东亚共荣圈”,进行奴化教育。一九四一年(民国三十年)太平洋战争暴发,美国教会的博文中学和崇真小学被关闭,部分师生归并德县中学,德县中学随之增设高中班,增设女子中学(女中初设德县中学内,后迁南关教堂)。马神庙街初级小学改为完全小学,名为“模范小学”。吕家街小学分校改为女子小学。在马家溜口(今商业街)建立日本小学。随着人民抗日力量的发展,中共地下党员随来到德县中学、吕家街小学进行秘密活动,德县中学在学生中建立了“抗日民族先锋队”秘密组织。一九四五年九月日军投降,国民党反动派进驻德县城,社会混乱,教师薪金长期拖欠,学校遭受兵匪的破坏。建立的简易师范,不到一年,迁校四次。
  一九四六年六月,德县城解放,建制德州市。人民政府令各校迅速开学,增设南门里、东门里、南关、西方庵四处初级小学,动员工农子女入学,并开办识字班、干校、夜校。一九四七年冬,因战局紧张,德县中学停办,师生并入渤海区青年学校,小学人数减少。一九四八年秋:贯彻益都教育会议精神,恢复德州中学,整顿小学,扩充教师队伍,动员学龄儿童入学。至一九四九年建国时,德州市有:中学一处,并附师范部(一九五○年并入平原师范);小学八十九处,学生六千七百七十三人,占学龄儿童的50%;工人夜校五处,学员三百二十余人,并设会计补习班。街道、农村成立夜校、冬学。
  一九五○年至一九五七年,除原有学校增加班级、人数外,先后建立德州二中、教师轮训班(后改速师)和农校。航运小学,两处初小改建为完小。业余教育推广速成识字法,掀起扫盲运动,继而举办业余高小、业余中学和干部文化补习学校。教育稳步发展。
  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年,先后新建德州师范、德州市工读师范、第三中学(设曹村)、第四中学(设黄河涯)、德州技工学校,农校改为山东农机学院,农村的红专学校、农业中学也随之兴起。因超越客观条件,经费不足,师资缺乏,有些单位一轰而起,难以巩固。中小学教育也因运动加劳动,打乱了教学秩序,削弱了教学质量。
  一九六○年至一九六六年,贯彻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将德州师范、德州市工读师范、四中(黄河涯)、五中(陈庄)先后撤销,红专学校随之解散。同时,在部分学校试行中小学学制改革,即六年制改为五年制。贯彻烟台教育会议精神,提出“学校以教学为主”,教育出现良好局面。此间,农机学院迁往张店,新建德州卫校、农职中学(在东郊),青年路小学、东风小学。按照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些企业部门如建筑公司、汽运公司、十三局、针织厂、齿轮厂、电厂、交通运输公司、机床厂等先后办起了职工子弟学校。另外还办起了旭升民中……
  “文化大革命”首先冲击了学校,教师受批判,领导被夺权、制度破坏,秩序混乱。一九七二年吕家街小学、光明街小学分别改为第四中学、第五中学。原农职中学改为第三中学。德州工读师范改建为德州师专。一九七四年建立十三局技校。
  一九七六年粉碎江青反党集团,教育随之拨乱反正。相继恢复考试制度和高考制度。重新颁布中、小学生守则和工作条例,使用全国统编教材,整顿民办教师队伍,调整中等教育结构,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德州市的教育出现了新的局面。自一九七七年以来,跃进路小学、交通局职工子弟学校、分别改建为第七中学、第八中学,新建第九中学。先后建立德州供销学校、德州粮校、德州纺织工校、德州公路技校、德州市科技职工中学等。第六中学改为农业技术学校。四中、五中、八中高中改招职业班。调整郊区社办、民办中学。取销社办中学的高中班,加强初中教育。电视大学班、业余大学班、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基础班、职工文化补习学校均迅速发展。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德州教育学院、农业大学德州班先后建立。
  至一九八五年,全市幼儿园、所(组)三百另四处,入托幼儿一万另九百二十五人,占幼儿总数的56%。小学一百六十八处,在校学生二万九千一百九十人,入学率99.5%。城乡均普及了小学教育。聋哑学校一处,学生十六人。普通中学一十九处,农业技术中学一处,在校学生一万六千二百七十二人,市区普及了初中教育。中等专业学校五处,技工学校三处,在校学生二千八百九十八人。大专院校(班)三处,在校学生一千六百七十七人。成人教育也在迅速发展,工厂企业设职工文化补习学校二十三处,一万四千零十四名职工文化补习考试合格。职工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六处,在校学员八百六十二人。教师进修学校学员二百二十六人。电视中专和农业广播学校共学员六百三十四人。电视大学班、业余大学班和函授共学员一千九百四十三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合格者三百三十七人。全市已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渠道的成人教育体系。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本书收录了,纪念德州解放四十周年、德州船民架桥支援解放大军过运河、德州市水利建设四十年、山东新华印刷厂德州厂发展概况、德州老电厂始末、德州市教育沿革、山东省立第十二中学、德州校史最长的吕家街小学、我所知道的德县博文中学、德州文化娱乐场所概述、解放前的德县商会等30多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田宝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德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