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旱魔 灌溉良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761
颗粒名称: 战胜旱魔 灌溉良田
分类号: F407.9
页数: 5
页码: 14-1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德州市过去“十年九旱”,“春旱、夏涝、晚秋又旱”成为发展农业生产的严重威胁。旧社会全市灌溉面积仅有几千亩,全靠辘轳和撅杆提水浇田。建国后,遵照毛主席“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肥、土……”农业八字宪法的指示,党和政府领导人民群众,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拦蓄地表水,合理开发地下水,大量引用黄河水。围绕“三水”大兴水利设施,大大发展了水利灌溉事业的情况。
关键词: 德州市 水利建设 干旱

内容

过去“十年九旱”,“春旱、夏涝、晚秋又旱”成为发展农业生产的严重威胁。旧社会全市灌溉面积仅有几千亩,全靠辘轳和撅杆提水浇田。建国后,遵照毛主席“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肥、土……”农业八字宪法的指示,党和政府领导人民群众,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拦蓄地表水,合理开发地下水,大量引用黄河水。围绕“三水”大兴水利设施,大大发展了水利灌溉事业。在井灌方面,50年代,发动群众投砖、投资、投木料,开展了群众性的打砖井运动。提水工具也有了改进,由辘轳头发展到马拉水车,以后又发展手摇水车,当时每眼井可浇粮田10亩左右。60年代开展了井中下泉,井中打井,继后开始打机井。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民办公助的办法,全市适宜打机井的10万亩地,基本上实现了“百亩方田一机井,一井一屋,三井一组”。每眼机井都配备了电机、柴油机双配套。
  在河灌方面,过去没有水利设施,没有提水能力。50年代初期,国家投资在运河西岸,魏庄村修建了一个20马力的柴油机扬水站,当时是全市唯一的先进事物,轰动城乡百姓。60年代初连续遭受三年涝灾,洼碱地全部绝产。党和政府根据人民群众的要求,大种水稻,将旱田变水田。从此,使河灌又迈出了新的一步。陆续在运河两岸建了18台机器1170千瓦的电力扬水站,在国营站发展的带动下,社队自办扬水站也同时有了发展。总计提水能力为21.5秒立方米/秒。对当时全市3万亩稻田和3万亩旱田灌溉,发挥了很大的作用。3万亩水稻一般亩产300多公斤,高产地块达500公斤。陈庄乡的张庄村400亩洼碱地的水稻收稻谷12万公斤,连续吃了7年的统销村,一跃变成了余粮村,向国家贡献稻谷5万公斤。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随着引黄工程的建设,河灌又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岔河建国营站8处,安装电机18台、1538千瓦,提水能力为16.8立方米/秒,乡村自建站10处,装机12台、518千瓦,提水能力3.45立方米/秒。减河新建国营站4处,安装电机10台,1065千瓦,提水能力9.4立方米/秒。乡村自建站8处,装机14台,565千瓦,提水能力4立方米/秒。横河乡村自办小型扬水站8处,403千瓦,提水能力2.7立方米/秒。现在,上述四河上的扬水站共58处,总计提水能力58.6立方米/秒,可供17.8万亩良田正常灌溉。再加上井灌面积1.2万亩,现在全市已有19万亩良田实现了水浇稳产高产,比解放前扩大水浇地36倍。同时,为了增加蓄水量和扩大引黄灌溉面积,借“引黄济津”有利之机,于1983年秋在运河天衢桥下建成尼龙袋拦水坝(简称尼龙坝),该坝宽2米,高2米,长达40米,可蓄5~60万立方米的水量。这样,不仅对陈庄乡引用黄河水达到引得进、蓄得住、用的上,每年多灌农田1万亩次,而且自来水西水厂每年也多用几十万立方米水。
  随着水利化的不断发展,我市农田的平整化、畦田化也随即不断发展,不断改进和提高。60年代初,随着种植水稻的发展,全市有4万多亩土地实现了平整化、畦田化,后来运河断了水,水田又变成了旱田,所以,又从石家庄学习推广了“四六”(4米宽、6米长)式的小畦田化。搞农田基本建设,如其他事一样,只有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才能把事情在实践中取得成功。推广石家庄式的小畦田化也是如此。当时小畦田的好处的确是节省水量,浇地均匀,但是只适合井灌,不适应河灌,更不能大水压碱冲碱,所以,在70年代中期随着河灌条件的发展,石家庄式的小畦田逐步改成了“4×10、4×20、6×30”直至适应河灌为止的大畦田化。它的好处是省劳力,浇地快、大水压碱、保苗齐全,实践证明完全适合我市条件。由于实现了农田水利化,解放前的9万多亩盐碱地,已有8万多亩改造成良田。
  现在全市已有19万亩土地基本上实现了旱涝保收,稳产高产。自1978年到1984年连续干旱7年,各种水利设施7年提供了56000万立方米水,虽连续7年干旱,但连续7年丰收。1977年,全市总产粮食3133.75万公斤,总产棉花29.9万公斤;到1984年全市总产粮食6597万公斤,比1977年增产3463.25万公斤,总产棉花821.5万公斤,比1977年增产761.6万公斤,两者比解放初期分别增长6倍、9倍。其中小麦1984年单产361.5公斤比1977年的131公斤增230.5公斤,平均亩增35公斤,棉花1984年单产102公斤比1977年单产11公斤增91公斤。农民的农业收入由1977年人均收入155元到1984年人均收入增加到751元,每人增收596元。过去水利条件最差的宋官屯乡,全乡7.6万亩耕地,解放初期只有井灌千余亩,单产粮食百公斤,棉花仅几十公斤。现在全部实现了井灌河灌畦田化,1984年粮食单产380公斤,总产1737万公斤,比建国初期增长3倍;棉花单产107.5公斤,总产308万公斤,比建国初期增长5.5倍。1984年人均收入710元,超过了建国初期的15倍。全乡储蓄已达377万元,平均每户存款572元。解放初期,市民只有3万余,吃运河水只有靠小车推、人肩担。水浑浊,须沉淀,工业生产因缺水不能发展。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城市用水,在50年代初首先在运河东岸修建了第一个日产1万吨的自来水厂,当时为城市用水解决了很大问题。但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和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在70年代初又在城南小于庄修建了日产1.5万吨的第二个自来水厂,并打了6眼深机井,国家投资50万元。同时还发动较大的工厂企业单位打了深机井,解决本单位用水。80年代初,随着引黄灌溉的发展,国家又拿出了千万元,在引黄济津(引黄河水供给天津)时开挖的东七里铺水库上修建了日产5万吨的第三自来水厂,该水厂能通过横河,东借减河水,西借岔河水,水库本身还能蓄水300万立方米。这样可以保证正常供水。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本书收录了,纪念德州解放四十周年、德州船民架桥支援解放大军过运河、德州市水利建设四十年、山东新华印刷厂德州厂发展概况、德州老电厂始末、德州市教育沿革、山东省立第十二中学、德州校史最长的吕家街小学、我所知道的德县博文中学、德州文化娱乐场所概述、解放前的德县商会等30多篇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