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人才是发展经济的先决条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717
颗粒名称: 八、人才是发展经济的先决条件
分类号: D693.62
页数: 4
页码: 439-442
摘要: 本篇记述了山东省山东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有许多有利条件,也有许多不利因素,譬如资金缺乏,水资源不足,人才是发展经济的先决条件的情况。
关键词: 山东省 发展经济 先决条件

内容

山东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有许多有利条件,也有许多不利因素,譬如资金缺乏,水资源不足,技术和管理落后等等,而人才缺乏则是最重要的制约因素。长期以来,山东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偏重于资金、材料、设备、基建项目等“硬件”的开发,忽视人才、信息、管理等“软件”开发的作用。三十多年来,全省的教育事业虽然取得很大成就,但是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一九八五年,全国每万人口平均有在校大学生16.3人,山东省只有10.8人;山东全省总人口占全国的7.4%,而自然科技人员却只占全国的4%;全国每万农业人口中平均有农业技术人员5.4人,山东省只有4.2人,这与山东这样一个有着比较雄厚物质基础的大省,与山东在全国经济建设中所处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山东自然资源条件和经济基础都是比较优越的,但是经济的发展却落后于江浙等沿海兄弟省份,忽视智力的开发是造成这种结果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三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经济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代,面临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智力在发展生产力方面的作用就更为突出。现代的竞争,不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人才的竞争,智力的竞争。
  有了足够数量的、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研究人才,有了适应现代化生产的劳动者,才能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而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要作到:
  一是,必须把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放在首位,同经济建设的发展相适应,保持合理的比例。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文化教育科研单位的基建投资占全省总投资的7%,教育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22.3%,占的比重较高,经济建设与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比较快。但是,后来文化教育和科研基建投资的比重却一直下降,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占总投资的2.8%,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占1.6%,第四个五年计划只占1.3%,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也降到13.4%。这反映了在十年内乱期间,完全破坏了文教科技事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正常比例。粗略估算,“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间,全省少培养大学、专科及中专毕业生约10万多人,使山东科学技术队伍及管理干部队伍的组成上,出现了一个长达十年以上的空白。教育事业与经济发展比例严重失调的后果,在八十年代暴露得日益明显。
  二是,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需要与可能的统一。一定时期的智力结构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按照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把科技教育作为全国战略重点的部署,建设投资、事业经费的投入,都有明显的增加。一九八五年全省高等学校已有47所,比一九七六年的22所增加一倍多,在校学生人数比一九七六年增加2倍多。但大学生中,本科生多,专科生少。一九八五年,中等专业学校的在校学生人数仅比历史最高水平的一九六五年增加15%左右,与大学生不成比例。这就不得不用一些本科毕业生去干应由专科生、甚至中专生承担的工作。这种现象,反映在发展教育事业中,仍然没有解决好与经济建设的需要紧密结合的问题,注意了数量的增加,忽略了结构的调整。因而出现了一方面人才缺乏,另一方面人才使用上的浪费。所以,教育结构和专业设置、科学研究的课题选择及科研部门的发展方向,都必须紧密结合山东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真正做到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
  三是,开发智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必须依靠群众,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中国人口多,底子薄,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科学水平,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完成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任务,完全依靠国家包下来的办法是行不通的,必须发挥国家和群众集体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多年来,山东省广大农村,小学基本上都是民办的,初中95%以上也是民办的,国家只给少量的经费补助。对这种办法,曾议论纷纷,几经反复,一会儿要都改为公办,一会儿又都改为民办,由于认识不统一,政策不稳定,使农村教育的发展受到影响。粉碎“四人帮”后,认真总结了多年来农村办教育的经验,肯定了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使农村中小学教育有了较大发展。另外,全省2.8万多所各类成人教育学校,及一大批厂矿企事业单位办的技工学校、职工子弟中小学等,都是在教育部门的协助下,依靠各部门、厂矿、企事业单位以及群众集体力量办起来的。这些学校对于发展山东省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应用,也是同样的道理,必须坚持从实际需要出发,充分看到群众的积极性,不能只是眼睛向上,向国家伸手,采取等、靠、要的态度。
  四是,科学研究要以实用技术为主,密切注视新技术的开发。省内的科研力量,应主要进行与工农业生产紧密相关的实用技术的攻关和推广,以发展本省经济为己任。在这个前提下,有条件地进行一些基础研究,同时从省内的实际出发,进行新技术开发。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城市建设的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