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风光秀丽 资源富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67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风光秀丽 资源富饶
分类号: D693.62
页数: 3
页码: 364-366
摘要: 本篇记述了山东省烟台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据出土文物考证,早在一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垦殖开发,风光秀丽 资源富饶的情况。
关键词: 烟台市 风光秀丽 资源富饶

内容

烟台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据出土文物考证,早在一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垦殖开发。《尚书·禹贡》中记载:“莱夷作牧,厥篚檿丝”,表明商代以前这里的畜牧业、养蚕业已经很发达了。西汉桓宽所著《盐铁论》中说:“莱黄之鲐,不可胜食。”足见当时这里水产业的兴盛。富饶的物产,秀丽的风光,吸引了历代帝王来此巡游。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经三次东巡来到这里。如今市区的芝罘岛、荣成的成
  山头等处,还保留着当年秦始皇东巡时留下的古迹。烟台的航海事业在历史上就占有重要地位。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这里就已经成为中国南北航线上的重要停泊点。到了唐代,烟台的海运事业更加兴旺。公元六三〇年,日本第一任“遣唐使”就是先到达胶东的。当时,中国的丝绸、制铁、造纸等技术,大都是由这里经海上传到日本、朝鲜等国。因此,胶东海口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一八五八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烟台已经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国际贸易港口。
  烟台市幅员辽阔,资源富饶。全市海岸线长达1305公里,是全国海岸线最长的城市。沿海可供养殖的浅海、滩涂有36万公顷,周围海域有四大渔场,盛产各种经济鱼类和海参、对虾、鲍鱼、扇贝等海珍品。海产品总产量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其中对虾、扇贝产量居全国首位。全市地下矿藏丰富,种类之多、储量之大、分布之广,在全省各地、市中名列前茅。已探明可供开采的主要矿产有金、银、铜、铅、锌、铁、钼、煤、滑石、大理石等40余种,其中黄金、滑石储量居全国首位,大理石储量居全国第二位,钼矿也是全国的重点矿床之一。烟台市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是国内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花生、水果的重点产区。一九八五年,粮食产量约占全省的十一分之一,花生产量约占全国的九分之一,果品产量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其中苹果产量约占全国的七分之一。其他农副业土特产品,如莱阳梨、烟台大樱桃、龙口粉丝和柞丝、柞丝绸等,也早已驰名中外,久负盛名。
  烟台市三面环海,一面连陆,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理想的旅游避暑胜地。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在摄氏12度左右。在漫长的海岸线上,美丽的港湾星罗棋布,迷人的海水浴场比比皆是,大大小小的岛屿如撒落的串串珍珠,突兀奇特
  的礁石充满着诗情画意。在沿海时常出现的人间胜景——“海市蜃楼”,更给烟台增添了诱人的魅力。横卧于渤海海峡之中的长岛,古称“蓬莱、方丈、瀛洲海上三神山”,由大小30多个岛屿组成。岛上先人遗迹随处可见,已经发现或发掘的古遗迹、古墓群、故城、墩台、摩崖石刻等30余处,出土文物一万余件,并且可以按照历史年代序列起来,堪称海上天然的历史博物馆。风光旖旎的半月湾、妙趣天成的宝塔礁、望夫礁、钓鱼礁等,更是常常使游人流连忘返。烟台市名胜古迹众多,西部有中国书法艺术的珍品——掖县云峰山魏碑石刻、举世闻名的人间仙境蓬莱阁、国内现存最早的古代海军基地——明代蓬莱水城;中部有秦始皇三次登临过的芝罘、风景别致的毓璜顶、雕梁画栋的福建会馆、风光秀丽的牟平养马岛,东面有清朝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刘公岛、人称“天尽头”的荣成成山头等等。始建于宋朝嘉祐年间的蓬莱阁,是一座双层木结构建筑,雕梁画栋,气派非凡,登阁北眺,碧海无垠,海风扑面,使人有身临仙境、超凡出世之感。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八仙过海”中的八仙,传说就是从这里飘洋过海的。美丽的神话更给蓬莱阁增添了虚无缥缈的神秘色彩。烟台是著名的温泉之乡。全市已开发利用的温泉达13处,绝大多数储水丰富,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健体爽神,适合疗养休息。烟台又是有名的烹饪之乡,是中国八大菜系之首鲁菜的发源地之一。风味独特的烟台烹饪,名扬海内外。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城市建设的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