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蓬勃兴起的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67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蓬勃兴起的文化
分类号: D693.62
页数: 4
页码: 351-354
摘要: 本篇记述了山东省济南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济南市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方针,蓬勃兴起的文化的情况。
关键词: 济南市 蓬勃兴起 文化

内容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济南市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方针,加强科学技术研究,重视人才开发,大力发展科学、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事业,使全市的“两个文明”建设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济南教育事业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二十世纪初,济南就兴办了一批中学、小学,还创建了山东最早的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一九四九年,全市有高等院校5所,中等专业学校6所,中学18所,小学1234所,在校学生12万多人。经过新中国建立后三十六年的发展,到一九八五年,全日制高等院校发展到16所,中学和中专525所,小学2232所,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达62.16万人。其中仅高等学校学生,就从一九四九年的2900多人增加到30212人,增加了9倍多。市区学龄儿童的入学率由一九四九年的50.6%上升到99.78%。三十六年来,全市各类大专、中专学校共培养出各种专业人才35万人,有力地支援了社会主义建设。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结构日趋合理。全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生已占整个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46%;成人教育也有较大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济南市的科研机构也蓬勃发展起来。一九八五年,全市有科研机构96个,其中部属和省属的72个,市属的24个。形成了一个以部、省、市科研机构为骨干,大专院校为依托,厂办科研所(室)为补充,有科技服务作保障,具备中等以上科研攻坚能力,能够进行多学科协同攻关的科学研究体系。从一九四九年到一九八五年,共取得科技成果1542项,其中,工业1286项,农业139项,医疗卫生73项,其他44项。这些成果中荣获各级奖励的有516项。一九八五年,市属科技人员已达2.5万多人,相当于一九五二年的49倍。科研事业的发展,为开发新产品,推进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济南向有“曲山艺海”之称,戏剧、曲艺等项文化事业有一定的基础,更以山东快书、山东琴书而闻名。一九八五年,济南市有专业艺术团体21个,其中省属14个,市属7个,专业文艺工作者有4000多人。济南市专业剧团的表演水平和演员素质都比较好。一九六二年市吕剧团去北京汇报演出《逼婚记》,首都观众给予了较高评价,朱德、董必武、李先念、彭真等中央领导人亲切接见了该剧的演职员。由邓宝金、孟燕等7人组成的“蹬板凳”表演小组,刻苦训练,锐意进取,一举攀登了世界杂技艺术的高峰,在国际国内比赛中多次夺冠,为祖国赢得了荣誉。济南画院创作的《台湾怀乡诗意画》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并由廖承志题词出版了大型画册。群众文化活动日益活跃。一九八五年,全市有艺术馆、文化馆、文化宫、文化站115处,文艺骨干近3000人。市区有工人业余艺术团、泉城合唱团、泉城话剧团。一九八五年成立的山东省大学生艺术团、济南市中学生歌舞团、济南儿童歌舞团,进一步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济南儿童歌舞团赴英国演出获得很大成功,被称为“东方神童”、“最精湛的艺术”。这个团进京汇报演出时,受到各界人士称赞,并受到万里、杨得志、段君毅、康克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济南市的文博事业也有一定发展。一九八五年,有文博事业单位14处,仅市博物馆就收藏文物2万余件,其中一级藏品36件,善本书2309册。三十六年来,累计收购文物110万余件,为国家博物馆提供铜器、玉器、陶器、书画等各类文物600余件。济南经国家和省核定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8处。象章丘县城子崖遗址是首先发现龙山文化的地方,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四门塔、灵岩寺、大辛庄商代遗址、汉平陵故城等,都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
  济南市的卫生、体事事业发展较快。一九八五年,全市有卫生机构1093个,床位1.3万余张,卫生技术人员2.46万人。济南是全省医疗卫生、防疫、医学教学和科研的中心。山东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山东中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以及省立医院、千佛山医院等都设在济南。省级医疗机构人才集中,科室齐全,仪器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市级各综合性医院的专业分科也比较齐全,并设有传染病、职业病、皮肤病、结核病、口腔病和中医、儿童、妇幼等专科医院。由于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全市人口平均期望寿命已由一九四九年的35岁,提高到一九八五年的69.2岁。
  济南是全国民间武术、棋类、田径等体育运动开展较早的城市之一。早在一九三三年,济南女子师范附属小学教员朱天真曾跳过1.355米的高度,创造了当时女子跳高的全国纪录。但在济南解放前,全市体育运动的物质条件很差,从总体上看,体育运动相当落后。新中国建立三十六年来,济南的体育事业得到很大发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日益普及。到一九五七年,济南市运动员全部刷新了解放前省、市各项田径运动的最高纪录。其中,跳高名将郑凤荣成了新中国第一个创世界田径纪录的运动员。一九八五年,全市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占人口总数的30%以上,参加游泳活动的群众每年达上百万人次,中小学生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10万多人,占受测学生总数的58.2%。从一九八〇年以来,每年举行的区县以上的运动竞赛都在120次左右。通过竞赛,体育运动水平不断提高,纪录不断刷新。以济南50中学排球队员为主组成的中国中学生男队,在一九八二年世界中学生排球锦标赛中夺得冠军。市业余体育学校航模队,在一九八三年全国通讯比赛中获团体总分第一名。1984年,济南在省以上体育比赛中,获14个团体冠军,184个单项第一名,共获奖牌695枚,其中金牌284枚,银牌230枚,铜牌181枚。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城市建设的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