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悠久文明的历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66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悠久文明的历史
分类号: D693.62
页数: 4
页码: 344-347
摘要: 本篇记述了山东省济南市济南境内发掘的“龙山文化”遗址表明,早在五千多年前,这里就有比较发达的农业、畜牧业、制陶业和纺织业,悠久文明的历史的情况。
关键词: 济南市 文明 历史

内容

济南因地处古济水南岸而得名。她有六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济南境内发掘的“龙山文化”遗址表明,早在五千多年前,这里就有比较发达的农业、畜牧业、制陶业和纺织业。相传远古时代舜曾在济南的历山之下耕作,所以历山又被称为舜耕山。历山下还有舜井,现济南市新建高级宾馆——舜耕山庄和新建舜井商业街,就是传说中当年舜耕种和吃水的地方。春秋时期,济南是齐国的西境。齐国为了防御,筑长城千里,就经过济南的南山地区,今长清、历城、章丘各县均有遗迹。西汉置“济南郡”,属青州,是“济南”地名的最早记载。公元一八四年,曹操因镇压黄巾军有功,被任为济南相。隋唐时期,济南被称为齐州,那时佛教盛行,济南地区留存了许多这一时期的佛教史迹。宋、金时期,济南距北宋首都东京开封府较近,成为东京的游览胜地,文人名士来济者甚多,文化成就十分突出。济南在金代曾有几十年的稳定时期,作为金朝重镇,城市建设有所发展。明清以来,济南为山东省首府,领4州26个县,不仅是山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是南京与北京之间的最大都会。鸦片战争以后,德帝国主义侵占胶州湾,后又强修胶济铁路,直达济南。光绪三十年(一九〇四年),清政府在济南开商埠,“准各国洋商并华商于划定界内租地杂居”。一九一二年津浦铁路黄河大桥建成,全线直达通车,济南成为南北交通中枢。在此前后,德、日、英等国相继在济南设立领事馆,并开办银行、商店、教会、医院、学校等,济南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重要立足点之一。
  济南自古以来就是人才辈出的地方,著名诗人杜甫曾留下“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赞誉佳句。历代在济南出生或活动过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等名人有200多位。叱咤风云的政治、军事人物有:西汉的终军,隋末唐初的农民起义领袖杜伏威,唐朝开国元勋、著名军事将领秦琼,东汉末年曾任过济南相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此外还有房玄龄、范仲淹、王守仁等。著名学者有:战国时稷下学派代表邹衍、名医扁鹊,汉初保护传统文献《尚书》的伏生,宋代泰山学派徐遁,元代考察黄河之源的《河源志》作者潘昂霄,元代史学者张起岩,清代数百卷《玉函山房辑佚书》的著作者马国翰,纂修《四库全书》的骨干人物周永年等。在文学艺术方面有:三千年前的济南诗人、《诗经》中的《大东》诗篇作者谭国大夫,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唐宋八大家的苏轼、苏辙、曾巩,以及元好问、赵孟頫、王士祯、施闰章,还有宋代名士李格非、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杰出的爱国词人辛弃疾,元代散曲家杜仁杰、张养浩,词人刘敏中,明代诗杰边贡、殷士儋,奇才李开先,“后七子”之首的李攀龙,清代诗人王渔洋、翁方纲、王平,女诗人赵慈,“短篇之王”《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杰出的书法家和诗人何绍基、铁保以及《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历史上这么多的名人生活和活动于济南,并在此写下了不少千古流传的杰作。特别是被称为“济南二安”的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辛弃疾(字幼安),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高的位置。
  济南风景秀丽,尤以独具众多的天然涌泉而闻名中外,素有“泉城”之称。“齐多甘泉,甲于天下”,“家家泉水,户户垂杨”,这是古人对济南景色的生动描写。济南名泉通常有72泉之说,实际上名泉有117处。市区内就有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泉群。趵突泉泉势汹涌,三窟并发,翻若巨轮,声若隐雷,有“天下第一泉”之称。黑虎泉深居崖下,水色苍苍,“深处浑如黑虎藏”。在黑虎泉周围有白石泉、九女泉、玛瑙泉、五莲泉等十几处名泉。珍珠泉泉池面积1300多平方米,串串珍珠从池底涌出,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如珠如玑,错落有致。五龙潭传说为唐朝开国元勋秦琼的府第,是济南最深的泉水,它附近散落着20多处泉池。被称为济南明珠的大明湖,以“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景令人陶醉。十三世纪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描写大明湖是“园林美丽,堪悦心目,山色湖光,应接不暇”。济南的屏风千佛山,海拔285米,悬崖峭壁镌刻佛像,数以千计,故称千佛山。站在千佛山上向北俯视,便可望见被称做“齐烟九点”的众多山峰和济南市新建的环城公园。环城公园象一条玉带把众多的泉群串了起来,使大自然的美和城市建设的新景象尽收眼底。此外,济南近郊有古刹灵岩寺,寺内存有称为“海内第一名塑”的40尊宋代罗汉象;国内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建筑——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建筑于隋朝的“四门塔”以及龙洞、佛峪等,都是游览胜地。
  济南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清末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较早兴起于济南附近的长清、齐河、平阴一带。辛亥革命时,济南的革命党人积极响应,迫使山东巡抚孙宝琦宣布山东独立。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以前,济南人民就举行了国民请愿大会,要求恢复山东主权,严惩卖国贼。五月二日,济南3000名搬运工人举行收回青岛演说大会,成为工人阶级参加五四运动的先声。济南是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最早的城市之一。以王尽美、邓恩铭为代表的先进分子于一九二〇年创办励新学会,一九二一年春成立济南共产主义小组。同年,王尽美、邓恩铭代表济南党组织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济南人民同国内外反动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为中国人
  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九四八年九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许世友、谭震林、王建安的指挥下,发动了济南战役。经过八个昼夜的激烈战斗,全歼守敌10多万人,生俘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九月二十四日正式宣告济南解放。济南解放后,立即成立了特别军事管理委员会,谭震林任主任,曾山任副主任。一九四九年五月济南特别市改称济南市,姚仲明任市长,谷牧任市委书记。济南解放不久,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军区先后由青州移往济南。从此以后,济南一直是山东省党、政、军首脑机关的驻地,是全省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指挥中心。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城市建设的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