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省会城市——济南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668
颗粒名称: 第二十九章 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省会城市——济南市
分类号: D693.62
页数: 12
页码: 343-354
摘要: 本篇记述了山东省济南市位于山东中部,南倚泰山,北临黄河,地势要冲,交通发达,饶有名泉湖山之胜,又是齐鲁文化荟萃之地。
关键词: 济南市 政治 经济

内容

济南市位于山东中部,南倚泰山,北临黄河,地势要冲,交通发达,饶有名泉湖山之胜,又是齐鲁文化荟萃之地。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化在这里留下了众多的文物遗迹,是一座著名的历史古城。从明代开始,她一直是山东省省会,是山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一九八五年,济南市辖有历下、市中、天桥、槐荫、郊区5个区和历城、章丘、长清、平阴4个县,总面积5775平方公里,人口383万(市区143万)。新中国建立三十六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济南市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城市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打破封闭、保守的状态,积极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坚持贯彻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方针,使济南市的各项建设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泉城济南正朝着一个开放型、多功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阔步前进!
  第一节 悠久文明的历史
  济南因地处古济水南岸而得名。她有六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济南境内发掘的“龙山文化”遗址表明,早在五千多年前,这里就有比较发达的农业、畜牧业、制陶业和纺织业。相传远古时代舜曾在济南的历山之下耕作,所以历山又被称为舜耕山。历山下还有舜井,现济南市新建高级宾馆——舜耕山庄和新建舜井商业街,就是传说中当年舜耕种和吃水的地方。春秋时期,济南是齐国的西境。齐国为了防御,筑长城千里,就经过济南的南山地区,今长清、历城、章丘各县均有遗迹。西汉置“济南郡”,属青州,是“济南”地名的最早记载。公元一八四年,曹操因镇压黄巾军有功,被任为济南相。隋唐时期,济南被称为齐州,那时佛教盛行,济南地区留存了许多这一时期的佛教史迹。宋、金时期,济南距北宋首都东京开封府较近,成为东京的游览胜地,文人名士来济者甚多,文化成就十分突出。济南在金代曾有几十年的稳定时期,作为金朝重镇,城市建设有所发展。明清以来,济南为山东省首府,领4州26个县,不仅是山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是南京与北京之间的最大都会。鸦片战争以后,德帝国主义侵占胶州湾,后又强修胶济铁路,直达济南。光绪三十年(一九〇四年),清政府在济南开商埠,“准各国洋商并华商于划定界内租地杂居”。一九一二年津浦铁路黄河大桥建成,全线直达通车,济南成为南北交通中枢。在此前后,德、日、英等国相继在济南设立领事馆,并开办银行、商店、教会、医院、学校等,济南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重要立足点之一。
  济南自古以来就是人才辈出的地方,著名诗人杜甫曾留下“海
  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赞誉佳句。历代在济南出生或活动过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等名人有200多位。叱咤风云的政治、军事人物有:西汉的终军,隋末唐初的农民起义领袖杜伏威,唐朝开国元勋、著名军事将领秦琼,东汉末年曾任过济南相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此外还有房玄龄、范仲淹、王守仁等。著名学者有:战国时稷下学派代表邹衍、名医扁鹊,汉初保护传统文献《尚书》的伏生,宋代泰山学派徐遁,元代考察黄河之源的《河源志》作者潘昂霄,元代史学者张起岩,清代数百卷《玉函山房辑佚书》的著作者马国翰,纂修《四库全书》的骨干人物周永年等。在文学艺术方面有:三千年前的济南诗人、《诗经》中的《大东》诗篇作者谭国大夫,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唐宋八大家的苏轼、苏辙、曾巩,以及元好问、赵孟頫、王士祯、施闰章,还有宋代名士李格非、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杰出的爱国词人辛弃疾,元代散曲家杜仁杰、张养浩,词人刘敏中,明代诗杰边贡、殷士儋,奇才李开先,“后七子”之首的李攀龙,清代诗人王渔洋、翁方纲、王平,女诗人赵慈,“短篇之王”《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杰出的书法家和诗人何绍基、铁保以及《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历史上这么多的名人生活和活动于济南,并在此写下了不少千古流传的杰作。特别是被称为“济南二安”的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辛弃疾(字幼安),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高的位置。
  济南风景秀丽,尤以独具众多的天然涌泉而闻名中外,素有“泉城”之称。“齐多甘泉,甲于天下”,“家家泉水,户户垂杨”,这是古人对济南景色的生动描写。济南名泉通常有72泉之说,实际上名泉有117处。市区内就有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泉群。趵突泉泉势汹涌,三窟并发,翻若巨轮,声若隐雷,有“天下第一泉”之称。黑虎泉深居崖下,水色苍苍,“深处浑如黑虎
  藏”。在黑虎泉周围有白石泉、九女泉、玛瑙泉、五莲泉等十几处名泉。珍珠泉泉池面积1300多平方米,串串珍珠从池底涌出,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如珠如玑,错落有致。五龙潭传说为唐朝开国元勋秦琼的府第,是济南最深的泉水,它附近散落着20多处泉池。被称为济南明珠的大明湖,以“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景令人陶醉。十三世纪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描写大明湖是“园林美丽,堪悦心目,山色湖光,应接不暇”。济南的屏风千佛山,海拔285米,悬崖峭壁镌刻佛像,数以千计,故称千佛山。站在千佛山上向北俯视,便可望见被称做“齐烟九点”的众多山峰和济南市新建的环城公园。环城公园象一条玉带把众多的泉群串了起来,使大自然的美和城市建设的新景象尽收眼底。此外,济南近郊有古刹灵岩寺,寺内存有称为“海内第一名塑”的40尊宋代罗汉象;国内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建筑——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建筑于隋朝的“四门塔”以及龙洞、佛峪等,都是游览胜地。
  济南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清末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较早兴起于济南附近的长清、齐河、平阴一带。辛亥革命时,济南的革命党人积极响应,迫使山东巡抚孙宝琦宣布山东独立。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以前,济南人民就举行了国民请愿大会,要求恢复山东主权,严惩卖国贼。五月二日,济南3000名搬运工人举行收回青岛演说大会,成为工人阶级参加五四运动的先声。济南是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最早的城市之一。以王尽美、邓恩铭为代表的先进分子于一九二〇年创办励新学会,一九二一年春成立济南共产主义小组。同年,王尽美、邓恩铭代表济南党组织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济南人民同国内外反动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为中国人
  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九四八年九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许世友、谭震林、王建安的指挥下,发动了济南战役。经过八个昼夜的激烈战斗,全歼守敌10多万人,生俘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九月二十四日正式宣告济南解放。济南解放后,立即成立了特别军事管理委员会,谭震林任主任,曾山任副主任。一九四九年五月济南特别市改称济南市,姚仲明任市长,谷牧任市委书记。济南解放不久,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军区先后由青州移往济南。从此以后,济南一直是山东省党、政、军首脑机关的驻地,是全省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指挥中心。
  第二节 迅速发展的经济
  新中国成立三十六年来,济南市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到一九八五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70.73亿元,为解放初期的69倍。济南解放初期,全市工业只有9个行业、16种产品,百人以上企业不过30家,固定资产仅有3000万元。一九八五年全市工业企业已发展到1769个,能生产138大类产品、3600个品种,拥有固定资产41.4亿元,是解放初期的100倍。产品质量明显提高,经济发展后劲大大增强。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市有30种产品荣获国家金银奖,296种产品获部、省优质产品称号,固产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7.4亿元,新增发电机容量20万千瓦,汽车3000辆,机床2300台,水泥38万吨,纱锭7.7万枚,机制纸3.1万吨,洗衣机40万台,啤酒5万吨;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的项目有300多个,资金1.05亿美元。同时,发展了横向经济联合,全市已形成各种经济
  技术联合体527个,其中以名优产品为龙头的企业群体59个,参加经济联合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70%以上。济南已成为工业门类比较齐全、交通通讯比较便利、经济技术具有相当基础的城市。
  机械行业是济南工业的支柱行业,重型汽车、精密车床、锅炉、仪表等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生产黄河牌载重汽车的济南汽车制造总厂,年产量占全国重型汽车产量的70%,被国家定为重型汽车主要生产基地。济南第一机床厂生产的高速精密车床,有3个品种、23个规格,质量达到同类产品国际先进水平,产品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济南第二机床厂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重型机床制造企业。这个厂生产的223个品种中,有76个品种填补了国内机械产品的空白,其中大型压力机远销世界四大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此外,60吨万能材料试验机、轴承、柴油机、外圆磨床、汽轮发电机等产品,在国内外都享有较高的声誉。济南是山东三大钢铁生产基地之一,钢、钢材、生铁、机焦的产量在全省同类产品中均占首位。济南生产的氟化物、有机硅、铬盐、银粉浆、高分子合成材料等化工产品,在全国均占重要位置。济南造纸工业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产品品种多、质量好,是全国特种纸、高级纸的主要生产基地。常年生产的机制纸有70多种,其中高级纸品种占一半。薄画报纸、字典纸、电报条纸、电子计算机纸等9个品种为全国独有,并行销国外。电子计算机纸、字典纸获国家金、银质奖。济南市纺织工业历史悠久,门类齐全,已形成化纤、棉纺织、印染、针织、毛纺、丝纺等综合性纺织工业,是山东省纺织产品出口的主要基地之一。其中,金鱼牌毛巾被、精梳弹力衫裤、30支和40支精梳棉纱等产品,在国外市场上很受欢迎。济南的塑料工业品种齐全,产品结构合理,一九八五年年产能力为4万吨,产品品种有110多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济南市有丰富
  的建材矿产资源,尤其是“济南青”辉长岩和“柳埠红”花岗石,质地优良,储量大,是理想的建筑装饰材料。济南泉水水质甘美,发展饮料工业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体。济南市的“趵突泉”、“北冰洋”啤酒,酒色淡黄、清爽透明、泡沫洁白细腻、持久挂杯,堪称上等佳饮,荣获轻工业部酒类大奖赛银杯奖。济南南部山区盛产山楂、核桃、梨、杏等干鲜果品,年产量达4亿多斤,发展果品加工工业有丰富的原料资源。济南市辖的平阴县是有名的“玫瑰之乡”,这个县生产的玫瑰花大色艳、香味浓郁纯正,可入药、酿酒,提取的精油是极佳的芳香原料。平阴玫瑰露酒,芳香适口,别有风味,曾荣获民主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银质奖。此外,济南的电子工业、服装加工工业、医药工业等,也都具有相当规模和技术基础。
  济南自古就是“商贾荟萃”之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齐国西部的一个重镇。元、明时期,便成为山东最大的商业城市,铁业、盐业经营规模庞大,丝麻布帛市场繁荣。清朝末年,济南市场进一步扩大,棉花行业尤为活跃,省内外46个县的棉花集于此地出口,成为鲁、豫、晋三省货物集散地。一九四八年济南解放后,商业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商品流通领域里清除“左”的影响,打破单一的、封闭的旧模式,逐步形成了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和少环节的开放式新体制,城乡市场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济南的商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一九八五年,全市社会商品零售额完成23.47亿元,比一九八〇年增长95.6%,是一九四九年的22倍。为了搞活流通,全市新建7处贸易中心,三级批发和零售商店,进货打破行政区划,自行选点选购。供销合作社由“官办”转为“民办”;零售商店实行责、权、利相结合的各种形式的经济承
  包责任制。市区550多个小型国营零售店和饮食服务店,90%以上转为集体经营或租赁给个人经营。商业网点迅速发展,到一九八五年,市区商业服务网点已达1.04万个,从业人员7.18万人;恢复建立了24处农副产品和小商品市场,新开辟了9条商业街;外地来济办厂办店的已有300多家。另外,还与鲁西南9个地、市建立了经济协作区,一九八五年成交额达7.6亿元。随着经济的发展,济南市的饮食服务业更加兴旺。一九八五年,市区有宾馆、饭店、招待所、旅社294家,床位3.7万多张,设备现代化的有南郊宾馆、齐鲁宾馆、济南饭店、舜耕山庄等。济南是鲁菜发源地之一,名菜佳肴繁多,具有地方风味的达100多种。象“清汤鱼翅”、“九转大肠”、“糖醋鲤鱼”、“活鱼三吃”、“奶汤蒲菜”、“清汤银耳”等久负盛名。新挖掘的“孔府菜”,更是独具风格,深受顾客欢迎。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济南市的对外贸易日趋活跃。全市出口商品已达12类、280多种,远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20种出口商品为省内独有。一九八五年全市出口商品收购总值完成3.3亿元,比一九八〇年增长79.3%。另外,济南市先后与日本的和歌山市、山口市,英国的考文垂市,美国的萨克拉门托市结为友好城市,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贸易关系,对外经济技术、科学文化交流空前活跃,发展对外贸易具有很大潜力。
  济南市城市建设发展很快,城市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济南市在城市建设工作中,大胆探索,勇于改革,变独家设计、独家施工为放开设计建筑市场,招标投标;变分散零星建设为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拆迁、统一施工、统一配套;变单纯依靠国家投资搞建设为广泛聚集社会资金,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建设城市,使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一
  九八五年与一九四九年相比,各类房屋建筑面积增加2.4倍,其中住宅面积增加1.6倍,人均住宅面积达5.2平方米;高级道路总长度增加9.7倍,自来水供水能力增加40倍,管网长度增加8.4倍;公共汽车、电车线路长度增加95倍,营运车辆增加25.5倍。
  济南市在城市建设工作中,以建成“具有泉城特色、环境优美、文明整洁和经济繁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为目标,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已建成的环城公园长4.7公里,面积26.3公顷,突出了泉城特有的风貌,形成了以湖山泉水为特征的园林绿化中心。新建的集中供热工程,供热面积已达46万平方米,拆除了几十个高烟囱,改善了环境。一九八〇年以来,拓宽、改建了28条道路和9座桥梁,打通了4个重要交通卡口,使市内交通拥挤的状况有明显缓和。综合治理“工商河”的第一期工程已经完成,使这条被人们称做济南的“龙须沟”的臭水河,变成了第二个环城公园。济南市在抓城市建设的同时,还注意抓了城市管理,对环境卫生、城市绿化等进行综合整治。一九八五年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23%,人均占有公共绿地3.2平方米。济南市在城市建设中,还注意将文化与园林艺术融为一体,先后建成了李清照纪念堂、辛弃疾纪念祠,以及著名国画家李苦禅纪念馆、著名书法家武中奇书法篆刻展览馆。这样,游客不仅可以游览泉城的自然风光,同时还可鉴赏古今名士的文化艺术珍品。
  第三节 蓬勃兴起的文化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济南市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方针,加强科学技术研究,重视人才开发,大力发展科学、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事业,使
  全市的“两个文明”建设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济南教育事业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二十世纪初,济南就兴办了一批中学、小学,还创建了山东最早的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一九四九年,全市有高等院校5所,中等专业学校6所,中学18所,小学1234所,在校学生12万多人。经过新中国建立后三十六年的发展,到一九八五年,全日制高等院校发展到16所,中学和中专525所,小学2232所,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达62.16万人。其中仅高等学校学生,就从一九四九年的2900多人增加到30212人,增加了9倍多。市区学龄儿童的入学率由一九四九年的50.6%上升到99.78%。三十六年来,全市各类大专、中专学校共培养出各种专业人才35万人,有力地支援了社会主义建设。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结构日趋合理。全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生已占整个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46%;成人教育也有较大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济南市的科研机构也蓬勃发展起来。一九八五年,全市有科研机构96个,其中部属和省属的72个,市属的24个。形成了一个以部、省、市科研机构为骨干,大专院校为依托,厂办科研所(室)为补充,有科技服务作保障,具备中等以上科研攻坚能力,能够进行多学科协同攻关的科学研究体系。从一九四九年到一九八五年,共取得科技成果1542项,其中,工业1286项,农业139项,医疗卫生73项,其他44项。这些成果中荣获各级奖励的有516项。一九八五年,市属科技人员已达2.5万多人,相当于一九五二年的49倍。科研事业的发展,为开发新产品,推进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济南向有“曲山艺海”之称,戏剧、曲艺等项文化事业有一定的基础,更以山东快书、山东琴书而闻名。一九八五年,济南市
  有专业艺术团体21个,其中省属14个,市属7个,专业文艺工作者有4000多人。济南市专业剧团的表演水平和演员素质都比较好。一九六二年市吕剧团去北京汇报演出《逼婚记》,首都观众给予了较高评价,朱德、董必武、李先念、彭真等中央领导人亲切接见了该剧的演职员。由邓宝金、孟燕等7人组成的“蹬板凳”表演小组,刻苦训练,锐意进取,一举攀登了世界杂技艺术的高峰,在国际国内比赛中多次夺冠,为祖国赢得了荣誉。济南画院创作的《台湾怀乡诗意画》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并由廖承志题词出版了大型画册。群众文化活动日益活跃。一九八五年,全市有艺术馆、文化馆、文化宫、文化站115处,文艺骨干近3000人。市区有工人业余艺术团、泉城合唱团、泉城话剧团。一九八五年成立的山东省大学生艺术团、济南市中学生歌舞团、济南儿童歌舞团,进一步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济南儿童歌舞团赴英国演出获得很大成功,被称为“东方神童”、“最精湛的艺术”。这个团进京汇报演出时,受到各界人士称赞,并受到万里、杨得志、段君毅、康克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济南市的文博事业也有一定发展。一九八五年,有文博事业单位14处,仅市博物馆就收藏文物2万余件,其中一级藏品36件,善本书2309册。三十六年来,累计收购文物110万余件,为国家博物馆提供铜器、玉器、陶器、书画等各类文物600余件。济南经国家和省核定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8处。象章丘县城子崖遗址是首先发现龙山文化的地方,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四门塔、灵岩寺、大辛庄商代遗址、汉平陵故城等,都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
  济南市的卫生、体事事业发展较快。一九八五年,全市有卫生机构1093个,床位1.3万余张,卫生技术人员2.46万人。济南是
  全省医疗卫生、防疫、医学教学和科研的中心。山东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山东中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以及省立医院、千佛山医院等都设在济南。省级医疗机构人才集中,科室齐全,仪器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市级各综合性医院的专业分科也比较齐全,并设有传染病、职业病、皮肤病、结核病、口腔病和中医、儿童、妇幼等专科医院。由于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全市人口平均期望寿命已由一九四九年的35岁,提高到一九八五年的69.2岁。
  济南是全国民间武术、棋类、田径等体育运动开展较早的城市之一。早在一九三三年,济南女子师范附属小学教员朱天真曾跳过1.355米的高度,创造了当时女子跳高的全国纪录。但在济南解放前,全市体育运动的物质条件很差,从总体上看,体育运动相当落后。新中国建立三十六年来,济南的体育事业得到很大发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日益普及。到一九五七年,济南市运动员全部刷新了解放前省、市各项田径运动的最高纪录。其中,跳高名将郑凤荣成了新中国第一个创世界田径纪录的运动员。一九八五年,全市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占人口总数的30%以上,参加游泳活动的群众每年达上百万人次,中小学生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10万多人,占受测学生总数的58.2%。从一九八〇年以来,每年举行的区县以上的运动竞赛都在120次左右。通过竞赛,体育运动水平不断提高,纪录不断刷新。以济南50中学排球队员为主组成的中国中学生男队,在一九八二年世界中学生排球锦标赛中夺得冠军。市业余体育学校航模队,在一九八三年全国通讯比赛中获团体总分第一名。1984年,济南在省以上体育比赛中,获14个团体冠军,184个单项第一名,共获奖牌695枚,其中金牌284枚,银牌230枚,铜牌181枚。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城市建设的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