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归国华侨联合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648
颗粒名称: 八、归国华侨联合会
分类号: K297.11
页数: 3
页码: 308-310
摘要: 本篇记述了山东省归国华侨联合会(简称侨联)是归侨、侨眷的群众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联系、团结归侨、侨眷和华侨的桥梁和纽带。
关键词: 山东省 群众团体 归国华侨联合会

内容

归国华侨联合会(简称侨联)是归侨、侨眷的群众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联系、团结归侨、侨眷和华侨的桥梁和纽带。
  无论是民主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山东的归侨、侨眷和华侨都对祖国和人类的进步事业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大批华侨爱国人士和华侨青年回国参加建设和学习,并做了大量对海外宣传、联络的工作。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一九五七年五月成立了山东省归国华侨联合会筹备委员会。
  一九六二年七月,山东省第一次归侨代表大会在青岛隆重开幕,大会选举产生由61名委员组成的山东省侨联第一届委员会,主任是王捷臣。归侨、侨眷较集中的一些市、县也先后成立侨联。各级侨联热心为华侨服务,鼓励和支持侨胞回国投资,在家乡兴办公益福利事业;帮助归侨、侨眷克服生活、学习和工作上的困难,努力投身祖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协助侨务部门宣传、贯彻党的侨务政策,做好回国观光、探亲侨胞的接待工作,并积极配合政府开展各种声援活动,维护海外侨胞的正当权益。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林彪、“四人帮”推行极左路线,广大归侨、侨眷遭受迫害,各级侨联被迫停止活动。
  粉碎“四人帮”后,山东省侨联在中共山东省委的关怀下,于一九七八年春节正式恢复了活动。一九七九年六月,山东省第二次归侨代表大会在济南召开。大会传达了全国侨务工作会议和第二次全国归侨代表大会的精神,听取侨联工作报告,修改通过了省侨联章程,选举产生了由91名委员组成的山东省侨联第二届委员会,王捷臣为省侨联主席。省侨联在中共山东省委的领导下,沿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引的方向,加强各级侨联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以极大的热情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华侨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协助有关部门落实各项侨务政策,加强对外宣传,扩大对外联络,并围绕经济建设开展对外经济活动。
  一九八四年九月,山东省第三次归国华侨代表大会在济南召开。大会总结了五年来的工作经验,研究了新时期的侨联工作任务,选举产生了由94名委员组成的山东省侨联第三届委员会,曾呈奎任主席。在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指引下,山东省侨联的各级组织把为经济建设服务、“富民兴鲁”作为工作的重点,鼓励和帮助归侨、侨眷、海外侨胞通过各种形式参加祖国的经济建设;进一步做好对外宣传和对外联络工作,更好地发挥侨联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并协助有关部门贯彻落实侨务政策,努力维护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合法权益与正当权益。
  山东的侨联组织已逐渐发展到归侨、侨眷较为集中的院校、厂矿等企事业单位和中央驻鲁单位。截至一九八五年底,山东有县(市、区)以上侨联40个,乡(镇)以上侨联小组137个。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城市建设的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