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六、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643
颗粒名称:
六、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分类号:
K297.11
页数:
4
页码:
301-304
摘要:
本篇记述了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山东省文联),系山东省各文学艺术团体的联合组织,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团体会员。
关键词:
山东省
群众团体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内容
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山东省文联),系山东省各文学艺术团体的联合组织,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团体会员。
一九四九年七月,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之后,在中共山东分局领导下,以济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筹备会为基础,开始了组建山东省文联的筹备工作。一九五一年四月二十二日,山东省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济南召开,正式成立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推选王统照为省文联第一届主席。在这次代表大会上,还分别成立了山东省文学工作者协会,山东省戏剧工作者协会,山东省美术工作者协会,山东省音乐工作者协会和山东省曲艺改进协会筹备会。一九五四年六月,在省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更名为山东省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改团体会员制为个人会员制。王统照为省文联第二届主席。一九五九年七月,召开山东省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又恢复原来的名称和团体会员制。成仿吾当选为省文联主席。在这次大会上,还分别成立了中国作家协会山东分会、中国戏剧家协会山东分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分会、中国音乐家协会山东分会、中国曲艺家协会山东分会、中国舞蹈家协会山东分会和山东省民间文学研究会。“文化大革命”期间,山东省文联被迫停止活动。一九七八年八月,山东省文联第三届全委会第三次扩大会议在济南召开,正式宣布山东省文联及所属各协会恢复活动,补选王众音为省文联主席。一九八〇年六月,山东省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在济南召开,王众音当选为省文联主席。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先后又成立了中国书法家协会山东分会、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山东分会、中国摄影家协会山东分会、中
国电影协会山东分会、中国电视协会山东分会。到一九八五年底,山东省文联共有12个分会,省分会会员5631人,全国文联会员683人。全省有11个市地、5个县及部分企业都建立了文联组织。
三十六年来,山东省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十年“文化大革命”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时期三个阶段。
“文化大革命”前的十七年,山东省文艺工作尽管有“左”的和右的干扰,但总的说来,是坚持了党的文艺方向,比较好的执行了党的“双百”方针和有关政策,成绩是显著的。刘知侠的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王希坚的长篇小说《地覆天翻记》、王安友的中篇小说《李二嫂改嫁》以及改编后的吕剧《李二嫂改嫁》、肖平的短篇小说《三月雪》、叶楠的电影《甲午风云》、蓝澄的话剧《丰收之后》、京剧《奇袭白虎团》、山东快书《一车高粱米》、歌词《众手浇开幸福花》、摄影《考考你》等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较大反响。其他艺术门类,如美术、音乐、曲艺、舞蹈、书法、摄影、杂技等也有很大发展。
“文化大革命”期间,山东省文联属于被彻底砸烂的“重灾区”。作家艺术家有的被关押或下放劳动,有的被拷打致残,剥夺了创作和演出的权力。
一九七八年山东省文联恢复工作后,认真贯彻了“双百”方针,大力开展文艺活动,组织创作,积极举办各种形式的座谈会、研讨会、观摩会、展览会等学术交流活动,调动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使文艺界呈现出大发展的新局面。
一是扩大了文艺园地。“文化大革命”前,山东省文艺刊物只有《山东文学》(前身为《前哨》)和《海鸥》两种。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五年,陆续创办了《泉城》(后改为《当代小说》)、《淄流》、《抱犊》、《胶东文学》、《群众艺术》(后改为《艺术天地》)、《戏剧丛刊》、《电影介绍》(后改为《时代电影》)、《农村文艺》(后改为《故事大观》)、《牡丹》、《当代企业家》、《新聊斋》、《文学评论家》、《山东歌声》(后改为《音乐小杂志》)、《黄河诗报》、《作家信息报》等20几种文艺报刊,以及山东省第一个大型文学期刊——《柳泉》。文艺园地的扩大,对于发现和培养文艺新人,丰富和繁荣文艺创作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二是文艺队伍的壮大和尖子人才的涌现。一九七八年以来,山东省文艺队伍不断地发展和壮大。据不完全统计,在省以上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的作者全省达1500人左右;同时,还涌现了一批文艺尖子人才,象青年作家李存葆、王润滋、张炜、矫健、李延国,剧作家辛显令、袁学强、孙月霞,画家张白波、陈全胜,诗人陈显荣、纪宇,篆刻新秀陈威光,摄影家于保平等。
三是文艺创作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文学创作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诗歌、各类小说、报告文学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也逐年提高。在全国评奖中,山东省的文学作品多次获奖。《卖蟹》、《内当家》、《拜年》、《声音》、《一潭清水》、《老霜的苦闷》等相继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海滨的孩子》、《微山湖上》获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奖;《高山下的花环》、《山中,那十九座坟茔》、《老人仓》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在废墟站起来的年青人》、《在这片国土上》、《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获得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辣椒歌》获得全国优秀新诗奖。此外,民间故事集《聊斋汊子》在文坛上引起较大反响;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大小剧本400余部,其中《画龙点睛》、《命运》等6部作品获全国奖;音乐作品有30首获全国奖;美术、曲艺、书法、摄影、舞蹈等也多次在全国获奖。(见表40)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城市建设的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