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三、妇女联合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640
颗粒名称:
三、妇女联合会
分类号:
D442.8
页数:
5
页码:
290-294
摘要:
本篇记述了山东省根据中国妇女第三次代表大会章程,定称为“山东省妇女联合会”。
关键词:
山东省
群众团体
妇女联合会
内容
山东省妇女联合组织成立于一九四〇年八月。一九五七年九月,根据中国妇女第三次代表大会章程,定称为“山东省妇女联合会”。一九八五年底,全省共有14个市(地)妇联,137个县(市、区)妇联,165个街道妇联,2735个乡镇妇联,84447个村妇代会和1999个(居委会)妇代会,4870个乡镇企业妇女组织,94个农场妇女工作委员会。此外,省及各市、地还建立了女科技者协会,女教师联谊会,妇女人才促进会和个体劳动者协会妇女委员会等组织。全省共有妇女专职干部4930人。
(一)山东妇女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各级妇联贯彻了“以生产为中心”的妇女工作方针,把动员和组织妇女参加社会劳动作为自己的中心任务,从思想发动到组织生产,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妇女逐步摆脱了封建思想的束缚,大规模地走向社会,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山东省各级妇联发动和组织广大妇女参加土改和经济恢复工作;动员妇女积极投入国家工业化建设及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农村,各级妇联贯彻“男女一齐发动”的方针,使广大农村妇女和男农民一起参加了土改运动,获得了土地所有权,从而改变了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为她们从事经济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从一九五三年开始,各级妇联认真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带领广大妇女走互助合作的道路。农业合作化以后,大多数妇女参加了社会集体劳动,出勤率达到60—80%,妇女劳动日占总劳动日的30%左右。妇女的劳动价值和作用大大加强,有力地保证了农业生产计划的完成。
在城市,各级妇联配合工会,不断对女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动员组织女工参加企业的民主改革、生产改革及爱国主义劳动竞赛,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帮助女工解决参加生产的具体困难。随着妇女就业的发展,全省女工人数成倍增长,工作领域也由纺织、被服、印刷等行业扩大到机械、建筑和交通运输等行业。在广大女工中,涌现了大批的劳动模范和优秀分子。一九五一年出现了全国闻名的郝建秀工作法和魏秀英等创造的“五一”织布法。她们的创举,对纺织工业是一重大的贡献。据一九五六年各地不完全统计,全省有1473名女工被评为先进生产者。此外,全省广大女手工业者积极参加了手工业合作化运动;民族资产阶级家属同丈夫一起参加了社会主义改造,开始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消灭了妇女受压迫的社会根源,从而使全省妇女运动大大地向前迈进了一步。
一九五八年十月,省妇联召开了第五届妇女代表大会,确定妇女工作的总任务就是发动和组织妇女贯彻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加速山东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各级妇联的带动下,大批妇女走出家庭,参加社会生产、组织集体福利事业,为各项建设事业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在农业领域,妇女劳动出勤率达到90%以上,比一九五六年合作化高潮时提高30%左右;妇女的劳动工日,由合作化时期占总劳动工日的30%左右提高到40—50%。妇女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一支重要力量。例如在农田基本建设中,就有30%的妇女劳力同男劳力一起修建水库、水井和塘坝。在劳动实践中,广大农村妇女学会了农业技术,增长了才干,涌现了很多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在工业领域,女职工人数有很大增长,一九五八年比一九五六年增长了8倍多。她们同男职工一起,发挥高度的劳动积极性,完成和超额完成了工业生产计划。这个时期,家庭妇女大批走向社会,成为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但是,也存在着忽视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照顾妇女生理特点的现象。
一九六二年以后,全省各级妇联认真地总结经验教训,本着“勤俭建国、勤俭持家”的原则,整顿了基层妇女组织,解决了一些关系到妇女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从而调动了妇女生产积极性,对调整国民经济作出了贡献。
“文化大革命”时期,全省各级妇联组织被取消,妇女干部、劳动模范、积极分子受到迫害。直到一九七五年省第六次妇女代表大会,省妇联的领导机构才重新恢复。一九七六年,山东省妇联召开了妇女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1233名。大会宣传了青岛国棉六厂郝建秀小组、荣城县大渔岛大队“三八”渔船、胜利油田女子钻井队、枣庄煤矿“三八”女子掘进队等一批典型。
(二)山东妇女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特殊重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山东的妇女工作重新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一九八三年省妇联召开的第七次妇女代表大会,通过清除“左”的影响,将妇女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级妇联认真贯彻中共中央书记处提出的妇女工作方针,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抚育、培养、教育儿童少年健康成长,充分发挥了妇女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为妇女参
加劳动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全省广大农村妇女冲破了几千年来小农经济的束缚和“男尊女卑”封建观念的影响,在种植、养殖、加工、传统工艺、乡镇企业、商业、服务业等广阔领域施展才干,成为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一九八五年,全省各行各业涌现出妇女先进人物25.5万多人,占全省先进人物总数的三分之城镇女职工队伍不断壮大,妇女专业技术人才迅速成长。一九八五年全省女职工发展到167万多人。她们和男职工一样,勤奋学习,忘我劳动,积极参加企业管理和经济改革,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一九八五年,全省工矿企业评选出妇女先进生产者29.4万名,占先进生产者总数的31%。全省女科技人员由一九七七年的7.7万人增加到一九八五年的19万多人,占科技人员总数的32%。她们当中涌现出了一批才华出众的女科学家、女教育家、女农艺师、女作家和女工程师。她们刻苦钻研,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在科技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的高级工程师万珊珊就是其中的一个。她参加设计的“济南黄河公路大桥”,全长2023.4米,主桥跨度居世界第八位,为亚洲之首,荣获了国家七十年代优秀设计项目奖和一九八二年国家优质工程奖。
在人民群众当中宣传建立新型家庭关系,是妇联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全省各级妇联深入开展了“五好”家庭活动,“五好”家庭的内容不断充实、丰富,由助人为乐、团结和睦型的大家庭向崇尚文化科学知识、奋发进取的事业型核心家庭发展。一九八五年,全省县以上妇联共评出“五好”家庭181万多户,这些家庭体现了新时代特点,成为其他家庭效仿的楷模。
为了有效地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全省各地突出抓了打
击贩卖妇女、买卖儿童、弃溺女婴等残害妇女儿童的违法犯罪行为。从一九八四年省妇联法律顾问处成立,到一九八五年底,全省县以上妇联全部建立了法律顾问处(室)。各级法律顾问组织积极为受害妇女儿童提供法律咨询等帮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九八五年,全省县以上妇联法律顾问处(室)共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2808件;代写诉讼书219份;代理参加诉讼案37件;配合政法部门查处刑事、民事、非诉讼案1343起。与此同时,各级妇联还广泛开展了普法宣传教育活动,使全省广大妇女的法律知识有了很大提高,开始自觉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根据党和政府的具体部署,妇联承担了协调儿童少年工作的任务。全省各级妇联广泛宣传、发动全社会关心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争取对儿童少年事业的支持。一九八五年,全省幼儿园、托儿所发展到6.6万多处,收托儿童252万,三岁以上儿童入托率达66%;全省有儿童歌舞团、艺术团、木偶剧团8个,少儿图书馆69处,出版少儿读物118种,1163万册;全省有150处儿童保健站,3处儿童医院,5115张小儿科床位,儿童保健医务人员和专业人员7300多人。全省各地积极开辟儿童活动场所。一九八五年建成县以上儿童乐园23处,另有72处正在筹建中。各级政府部门及社会各方面对儿童少年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仅托幼事业总投资即达1.5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拨款达2179万元。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城市建设的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