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宗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633
颗粒名称: 二、宗教
分类号: [K825.15]
页数: 4
页码: 275-278
摘要: 本篇记述了山东省山东省有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和道教5种宗教。宗教的情况。
关键词: 山东省 宗教

内容

山东省有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和道教5种宗教。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这些宗教受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统治阶级的控制、利用,起过消极的作用。一九四九年以后,天主教和基督教逐步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影响,走上独立自主办教会和“三自”(自治、自养、自传)的爱国主义道路,伊斯兰教、佛教和道教也从根本上摆脱了封建地主阶级、反动军阀和官僚资产阶级的控制和利用。
  新中国建立初期,全省有寺、观、教堂6000余座,宗教职业人员近万名,信教群众约50万人。“文化大革命”前,有寺、观、教堂1150多座,宗教职业人员2800余名,信教群众50余万人,并有三个省级爱国宗教组织:山东省天主教爱国会(一九五七年成立)、山东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一九五八年成立)和山东省伊斯兰教协会(一九六四年成立)。“文化大革命”时期,全
  省宗教界受到严重冲击,各地寺观教堂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一九七八年以后,各地经过拨乱反正和落实各项宗教政策,逐步纠正了宗教界人士的冤假错案,对其政治和生活待遇进行了适当安排和照顾。全省有宗教职业人员1100余名,其中有390人当选为各级人大代表和各级政协委员;各地开放寺观教堂约420处、宗教活动点近1300处。济南兴国禅寺、青岛湛山寺和崂山太清宫、泰山碧霞祠,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寺观。国家每年都拨一定款项用于寺、观、教堂的修缮。一九八一年,又相继成立了山东省基督教协会、天主教教务委员会、省佛教协会和省道协筹委会。一九八五年,各市、县(区)的各教爱国组织约有80个,信教群众约80万人,宗教生活已基本恢复正常。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宗教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坚定地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巩固和扩大各民族宗教界的爱国政治同盟,加强对他们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为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共同奋斗。
  山东省的各级爱国宗教组织和教务机构,积极协助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维护了宗教徒的合法权益。他们组织正常的宗教活动,培养了一批年轻的爱国宗教职业人员。此外,他们在保护宗教文物胜迹,搜集、撰写宗教史料,开展宗教学术研究和交流,举办公益事业,解决自养问题以及联系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国外侨胞,开展国际友好交往活动等方面,作出了一定的成绩。
  山东省宗教徒分布在农业、工业、商业、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各行各业。在城市,各宗教团体顺应发展第三产业的趋势,利用临街房屋、房租收入和宗教徒中善经营的人才,兴办公益事
  业,既方便了群众又增加了收入,较好地解决了自养问题。潍坊市潍城区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于一九八三年建起了“三自商店”,次年营业额达22.8万元。青岛市天主教爱国会办的“金鲁公寓”,当年纯利10万余元。该市伊斯兰教协会办起了清真海味餐馆,解决了青岛穆斯林多年来“吃饭难”的问题。各地由信教群众兴办的饭店、旅馆、商店、诊所等,不下千处。在农村,宗教职业人员和广大宗教徒,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富民兴鲁”方针的鼓舞下,冲破旧思想的束缚,勤劳致富。平阴县胡庄村是天主教徒聚居村,该村在抓粮食生产的同时,大搞乡镇企业建设,一九八四年的工农业总收入比一九七七年翻了两番半,全村面貌为之一新。济阳县的一名阿訇,带头承包责任田和发展家庭养牛业。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全村穆斯林很快承包了土地,迅速恢复和发展了传统养殖业。定陶县一个清真寺的七位乡老自办“馍馍店”,打破清真寺向穆斯林摊派的旧俗,为农村清真寺解决自养迈出了新步。
  随着对外开放,山东宗教界与国外宗教界加强了交往,先后五次接待了日本和美国的佛教访华团,接待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宗教团体20多个、宗教界人士1000多人次。一些来自伊斯兰教国家的穆斯林,与青岛、烟台、济南、淄博、济宁等地的穆斯林一同礼“主麻”和欢度节日。各地已开放的寺、观、教堂,为来鲁和驻鲁的外国友人过宗教生活提供了方便。山东基督教人士还应邀访问了日本、印度、联邦德国、瑞典、荷兰等国家,参加了亚洲宗教和平会议。伊斯兰教人士和信教群众曾三次随中国朝觐团赴麦加朝圣。山东宗教界十分关心世界和平事业,各级宗教团体在国际和平年普遍开展了祈祷活动,在为非洲灾民募捐活动中也表现出较高的奉献热情,对中东地区穆斯林的正义斗争予以积极的声援。所有这些活动,对于各国宗教界的相互了解和增进友谊,对于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城市建设的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