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国民主建国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624
颗粒名称: 三、中国民主建国会
分类号: D665
页数: 4
页码: 261-264
摘要: 本篇记述了山东省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是以从事工商企业和其他经济工作的人士为主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关键词: 山东省 中国民主 建国会

内容

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是以从事工商企业和其他经济工作的人士为主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一九五一年山东省开始建立民建组织,截至到一九五六年,先后建立了济南、青岛、烟台、淄博、潍坊、济宁、德州7个市级组织,共有会员1008人。在此基础上,于一九五六年八月建立了中国民主建国会山东省工作委员会(简称民建山东省工委),作为民建中央的派出机构,领导和推动全省的会务工作。一九五七年民建山东省工委与山东省工商业联合会成立整风领导小组,于一九五九年经两会中央批准合署办公。“文化大革命”期间,各地组织被迫停止活动。自一九七八年以来,省暨各地民建组织逐步恢复会务活动。一九八〇年省民建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了中国民主建国会山东省委员会。一九八四年召开了第二届代表大会。截至一九八五年底,在济南、青岛、淄博、烟台、潍坊、济宁6个市建立了市级委员会,在枣庄、德州两个城市建了支部,有基层支部84个,会员1370人。
  山东省各级民建组织建立以来,同共产党亲密合作,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对国家和地方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发挥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作用。在各个历史时期,组织、推动成员团结所联系的工商界和从事其他经济工作的人士,在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完成八十年代三大任务等方面均做出了贡献。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各地民建组织与工商联密切协作,遵照“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政策,推动私营工商业者在国营经济领导下,迅速恢复生产经营,稳定了市场秩序,教育成员爱国守法,文明经商,在三大革命运动中起骨干、带头作用。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积极贯彻国家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认清社会发展规律,看清祖国前途和个人前途,掌握自己的命运”的教导,拥护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推动私营工商业者通过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逐步接受了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省民建遵照“坚定不移跟党走,尽心竭力为四化”的行动纲领,紧紧围绕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探索出一条以经济技术咨询服务、工商专业培训、对外联络为主要内容的新路子。
  在经济咨询服务方面,主要工作有:(1)推动成员围绕调整国民经济献计献策。这一时期,民建7个市级组织的成员共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建议686条,经综合整理分两次写成《关于国民经济调整工作的建议》,报请省、市有关部门参考,受到有关部门重视。(2)协助有关方面发展集体经济,扩大城镇就业门路。民建推动成员发挥专业技术特长,协助地方兴办集体企业,安置待业青年,为政府排忧解难。(3)为城市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4)开展智力支边活动,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献计出力。
  在培训专业人才方面,民建在“扬长避短,拾遗补缺,稳步前进,讲求实效”的方针指导下,通过创办多种形式的业余学校和举办定期或不定期培训班,为厂矿企业职工进行文化补习和专业培训,培训军地两用人才,均取得较好效果。
  在对外联络工作方面,各地民建组织与工商联密切配合,本着“广交朋友,联络友谊”的精神,以各种途径增进与港澳台同胞及国外侨胞交往,促进业务联系,引进外资和新技术、新设备,为四化建设服务。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城市建设的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