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开创新局面的阶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582
颗粒名称: (四)开创新局面的阶段
分类号: G229.27
页数: 3
页码: 189-191
摘要: 本篇记述了山东省山东的出版工作经过拨乱反正,在迅速恢复与发展的基础上,进入了健康稳定发展的新阶段,开创新局面的阶段的情况。
关键词: 山东省 开创 新局面

内容

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山东的出版工作经过拨乱反正,在迅速恢复与发展的基础上,进入了健康稳定发展的新阶段。突出标志是:
  首先,建立了完整的出版体系。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山东省政府通知将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出版局改为山东省出版局。一九八三年二月,在机构改革中,山东省出版局撤销,改为山东人民出版社,成为厅局级事业单位。一九八四年七月五日,又由山东人民出版社改为山东省出版总社,并按照不同的条件,将一九七五年八月成立的14个市地出版办公室分别改为出版分社、办事处和设在市地新华书店内的出版科。与此同时,以原山东人民出版社的政治经济理论部为基础,组建成专业性的山东人民出版社;并在此前后,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齐鲁书社、山东地图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山东文艺出版社、山东美术出版社、明天出版社、山东大学出版社、山东友谊书社相继建立;山东画报社也恢复出刊,从而结束了全省只有一家出版社的历史。截至一九八五年底,全省共有10家各类出版社和1家画报社。书刊印刷厂已由五十年代的1个发展到5个,连同山东省印刷物资公司统由山东省书刊印刷公司领导。发行单位除了130个省市地县新华书店外,又成立了山东省外文书店、东方图书公司、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山东分公司。此外,还建立了山东印刷技工学校、山东出版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和山东印刷技术研究所。为了加强全省的出版和版权管理工作,还在山东省出版总社内设立了山东省出版管理处和版权处,代省人民政府行使管理职权。至此,在全省形成了一个门类和功能齐全的编辑、印刷、发行、物资供应、出版管理的出版体系,为出版事业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确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出版工作总方针。在这个方针指引下,山东省出版总社联系地方出版工作的特点,提出了“立足本省、面向全国”的原则,把为本省服务作为整个出版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坚持以出版通俗读物为主的同时,出版一些具有较高学术、艺术价值的专门著作,从而发挥了出版潜力,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格局。八十年代以来,山东每年出版的图书有55%以上销往省外或国外,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的好评。
  第三,在改革中迅速发展。一九八四年,在全面改革的新形式下,山东省出版总社经过调查研究,适时地提出了正确处理立足本省与面向全国、质量与数量、通俗读物与学术专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四个关系,狠抓提高图书质量、缩短印刷周期、扩大图书发行量三个突破口,坚持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四、三、一”改革要求,使山东省的出版改革工作得以健康顺利地进行,收到了实效。一九八五年下半年,山东省出版总社针对当时全国图书库存上升,订数萎缩的现象,以“坚持改革、狠抓质量、协调发展、稳步前进”为指导思想,积极协调编辑、印刷、发行内部关系,合理调整内部经济政策,调动了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出书的品种和数量成倍增长,图书的内在质量和印装质量显著提高,图书的发行量大幅度增加。
  山东出版工作之所以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归结到一点,就是把党的出版方针同山东出版工作的实际结合起来,做到坚持“立足本省、面向全国”的方针,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标准,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坚持进行出版改革。这是山东出版工作的基本
  经验,也是今后山东出版工作应该遵循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城市建设的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