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一)基础理论研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539
颗粒名称:
(一)基础理论研究
分类号:
G322.7
页数:
4
页码:
111-114
摘要:
本篇记述了山东省基础理论研究、数学、化学、气象学等情况。
关键词:
山东省
基础理论
研究
内容
数学。山东大学潘承洞教授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引人瞩目的成果。此外,山东省在泛函分析、复变函数、
运筹学控制论、计算数学、微分方程等方面的研究成就,在国内外都有一定影响,不少方面在国内居领先地位。
物理学。山东在磁学、高能物理及功能材料物理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在磁学研究方面,一九七六年至一九八五年,国内外刊物上共发表40余篇学术论文,山东还多次派出代表参加3M及LGM国际专业会议。一九八一年研制成功的Royer变换器,填补了国内空白。山东大学郭贻诚教授著有《铁磁学》、《非晶态物理》等,对磁学研究做出贡献。在高能物理研究方面,全省已取得20余项研究成果。其中,参加国内外合作的西藏甘巴拉山乳胶实验室的研究、进行1014EV以上的强子物理研究,曾获得一九七九年科学院科研成果二等奖和一九八五年国家教委技术进步奖。山东大学王承瑞教授曾先后参加中美离子注入学术座谈会和第十六届国际宇宙线会议,并任高能分组主席。功能材料物理研究,如深井声幅、声速测量用压电陶瓷换能器、压电陶瓷变压器和用于声表面波器件的钛酸铅陶瓷材料,分别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委科技进步奖、电子工业部和山东省科研成果奖。
化学。一九七八年前,化学研究成果主要有配位场理论、薛定谔方程的精确解、求近似波函数的近似方法和以分子轨道理论分析均杂核共轭分子及其有周期性的共轭分子。特别是配位场理论的论文,得到了国际上的注视。在无机化学研究方面,胶体化学、高分子、分析化学、溶剂萃取化学以及某些化学反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九七八年以后,研究领域扩大,不少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系列性增强,有些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山东大学校长邓从豪教授对量子化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气象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山东省气象科技队伍不断
壮大,仪器设备逐年改善。早在五十年代就已实现仪器配套国产化,伴随着技术进步,新仪器新技术的使用加速了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七十年代气象雷达投入使用,建立了地面卫星接收站,进行连续监测和跟踪强对流气流的活动和演变,实现了传真电讯传输,提高了专家预报的准确性。由于计算机的使用,实现了气象观测数字化、自动化,加速了气象科学现代化的进程。五十年代,气象预报引用了峰面气旋、气旋发展、长波、平流动力等理论结合实际预报经验进行预报;六十年代推广环流分型模式配套预报方法;七十年代开展了统计预报方法,后期开展动力学诊断分析,利用气象雷达探测资料和卫星云图,扩充了气象信息量,加深了对天气演变物理过程的认识,提高了对强对流天气和风暴预报的能力;八十年代随着人工智能电子计算机的推广应用,天气预报专家系统也开始研究应用,实现了多渠道资料兼容,多规格综合预报系统,更客观地反映了天气变化的机理。此外,三十六年来对大风、暴雨等灾害天气不断深入研究,提高了预报的准确性。
地学。新中国建立三十六年来,山东省在地质科学研究方面,共取得175项地质科研成果(包括基础地质、矿床地质、水文地质、探矿工艺技术、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实验分析、测量绘图等),其中有31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三级以上奖励,有9项科研成果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通过大量的地质科研工作,打破了一些传统的找矿理论和找矿方法,突破了找矿难关,创立了新的成矿理论。如对金刚石原生矿的突破、“焦家式”特大型金矿的发现等,为成矿理论增加了新的内容。“郯城—庐江深大断裂”是五十年代发现的,它严格控制着山东的东部和西部的地质发展,是典型的“大陆裂谷”,这项研究成果为世界瞩目。地理学研究,特别在人文地理研究方面,配
合建设需要,先后编写了《山东地理》、《山东农业地理》、《山东国土资源》、《山东经济地理》、《山东人口地理》等学术著作,为科研和社会提供了比较系统的山东人文地理资料。另外,在历史地理、工业地理、旅游地理、乡土地理等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生物学。山东省在植物分类学方面,开展了地区性的或全省性的植物调查,出版了《山东中草药手册》、《山东经济植物》、《山东树木志》等。在深入研究山东植物资源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种和在山东的新分布。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正式发表的新种44种、新分布40种。在解剖学方面,对十字花科植物苗端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并写出《大白菜形态学》一书。
有关动物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从分子生物学、细胞学、遗传工程等微观到宏观生物学,都已建立和发展起来,特别是在海洋动物、动物胚胎、动物分类生态、动物形态、生理等领域的研究,已在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中崭露头角,得到了好评。益鸟招引与饲养,已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在微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自五十年代山东即进行了纤维素微生物学的研究。关于“城阳盐碱土中需氧性纤维素细菌的研究”,特别是关于噬孢粘菌(cytophaga sp)的分离培养技术,迄今仍为国内外研究者所利用。
经过海洋调查,查清了山东沿岸海域各类菌种空间分布、活性以及随季节变化消长的规律,发表了许多在国内外有影响的论文,为研究海洋自然净化能力提供了科学数据。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城市建设的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