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中等职业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52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中等职业教育
分类号:
G649.2
页数:
5
页码:
90-94
摘要:
本篇记述了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非常落后。一九四九年,全省仅有中等专业学校34所,中等职业教育的情况。
关键词:
山东省
中等职业
教育
内容
新中国建立初期,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非常落后。一九四九年,全省仅有中等专业学校34所,专任教师441人,在校生13738人。其中,中等技术学校12所,在校生1688人,中等师范学校22所,在校生12050人。
五十年代初,全省对中等专业学校进行了适当调整,确立了各科类的专业方向,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学制和教学管理制度。一九五三年开始创办技工学校;一九五七年为满足农民子弟学习农业科学的要求,开始创办农业中学。到一九五七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共达166所,在校生70289人。其中,中等专业学校86所,在校生40738人;技工学校6所,在校生2300人;农业中学74所,在校生27251人。
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〇年,山东为探索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道路做了有益的尝试,在改革中等教育“单一化”和使职业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上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但由于存在盲目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的倾向,加上劳动过多,教学质量不高,大部分学校没有巩固下来。经过一九六一年至一九六三年的调整,盲目发展的倾向基本得到克服,但又因压缩过大,农村中等教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自一九六四年起,根据中共中央关于“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的指示,恢复、发展了农业中学,大力兴办半工(农)半读职业学校,山东职业技术教育进入了昌盛时期。到一九六五年,全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发展到5388所,在校生367871人,分别比一九五七年增长了31倍和4.2倍。其中,中等专业学校275所,在校生72974人,教职工9197人;技工学校18所,在校生6662人,教职工1214人;农业中学5095所,在校生288235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山东中等职业教育遭到极大破坏。中等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大部分停止招生达六年之久,半工(农)半读职业学校被摧残殆尽,农业中学几乎被砍光。到一九七六年,全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仅剩777所,在校生只有89665人,高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比例锐减为4.6%。加之普通中学的迅猛膨胀,形成了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和内部比例的严重失调。
粉碎“四人帮”后,山东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经过几年的努力,全省的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初步形成了城乡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网。到一九八五年,全省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共达1088所,在校生324923人,分别比1976年增长了40%和2.62倍。其中高级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264621人,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748021人)的比例由一九七六年的4.6%上升为35.4%。
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得到了初步恢复和发展。一九八五年,全省共有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208所,在校生100176人,比一九四九年增长了6.3倍,共设置专业230余种。其中,中等技术学校141所,在校生62915人;中等师范学校67所,在校生37261人。新中国建立三十六年来,全省共有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556032人,其中,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生254791人,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生301241人。随着事业的发展,教师队伍也不断壮大。一九八五年,中专学校共有教职工24511人,其中专任教师11333人;教师中讲师以上职称的共计1815人,占教师总数的16%。由于师资力量加强,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状况改善,中等技术学校中涌现出了一批科研成果。例如,山东省水产学校的“水产品综合利用——农用乳代剂和代面浆”项目,获一九七八年全国科学大会和省科学大会两项奖励;菏泽农业学校的“小麦单培体育种愈伤组织越夏”和昌潍农业学校的“夏玉米丰产栽培理论及技术”等,先后获得省科技奖和科研成果奖。
山东省的技工学校创办于一九五三年,一九六五年发展到18所。“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部分学校停办,至一九七二年,全省仅剩2所,在校生380人。粉碎“四人帮”后,进行了整顿、恢复,到一九八五年,全省技工学校已发展到134所,在校生达到35163人,教职工14142人,其中专任教师4213人。在专业设置上,增设了部分短线专业,填补了10几个空白专业。到一九八五年,技工学校共设有铸、锻、车、铣、机、钳、铆、焊、电等30余个工种,150余个专业。从一九五三年创办到一九八五年,全省技工学校共向社会输送毕业生98400人。
城市职业中学和农业技术中学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山东省城市职业中学自一九七九年开始在济南、青岛两市进行普通高中附设职业班的试点,一九八〇年开办了第一所职业中学——济南第一职业中学(后改办为济南第二职业中专)。农业技术中学是一九七九年开始由农村普通高中改办的,是年改办30所。经过几年的努力,城乡职业技术中学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一九八五年,山东省共有职业技术中学357所,在校生121915人。其中,城市职业中学59所,城市普通高中附设的职业班264个,在校生共计34507人;农业技术中学298所,在校生87408人。从一九七九年到一九八五年,职业技术中学共有毕业生49095人。
城市职业中学旨在为城镇企事业单位培养既有文化科学知识又有一定劳动技能的中级管理人才和劳动后备力量;农业技术中学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科学知识、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农村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才和新型农民。在专业设置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到一九八五年,城市职业中学已开设专业120余种,其中环保、法律、文秘档案、经营管理、卷烟、家俱等10余种专业,填补了山东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的空白。农业技术中学突破了传统农业中学只设单一农业知识课程的模式,根据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需要,各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设置了农业、畜牧兽医、果林、水产、机电、商业、财会、木工、建筑、电器维修、照相,以及适应农村文化教育发展需要的幼师、文艺等50余种专业。山东职业技术中学从创办起,就注意解决专业课教师奇缺的问题,除分配部分大学毕业生到职业技术中学任教、从有关部门和单位选调科技人员作专任教师、培训文化课教师改教专业课和聘请技术人员作兼职教师外,自一九八三年起,先后在17所对口普通高等学校设立了30个专业的职业教育师资班。到一九八五年,全省共有职业技术中学教职工14446人,其中专任教师8324人。同时,各地还加强了教材、实验室、实习基地的建设。到一九八五年,省里已编印4个专业、30余种教材,各市(地)从教学实际出发,编印专业教材100余种。全省农业技术中学有实习农场、林场约2万亩。另外,各种教学仪器设备也得到了一定的充实。山东省共有18所城市职业中学被批准改办为不包分配的职业中专;有143所农业技术中学,经检查验收达到省定合格标准,其中15所学校部分专业的毕业生承认中专学历。这些学校办学方向端正,师资力量较强,办学条件好,教育质量高,培养出来的学生有的被企事业单位录用,有的当了农业技术员,有的对口升入高等院校,有的回乡劳动,成为农村专业户和科技带头户。他们在城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受到了社会的普遍欢迎。为了促进职业技术中学的发展,各地陆续进行了“先培训、后就业”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其中,济南、青岛两市起步较早,职业中学毕业生的录用率均达到90%以上。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城市建设的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