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普通高等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52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普通高等教育
分类号:
G649.2
页数:
7
页码:
84-90
摘要:
本篇记述了山东省解放区在中共中央华东局和山东省人民政府的直接领导下,也建立了一批新型大专院校,普通高等教育的情况。
关键词:
山东省
普通高等
教育
内容
解放前夕,山东省国民党统治区共有5所高等学校;解放区在中共中央华东局和山东省人民政府的直接领导下,也建立了一批新型大专院校。一九四九年,老解放区的大专院校分别与新解放区的高校合并,成立了7所高等学校,即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学院、山东农学院、山东医学院、山东工业专科学校(一九五一年七月更名为山东工学院)、山东会计专科学校和私立齐鲁大学,在校生3969人,专任教师484人。这些学校为全省建立新的高等教育体系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九五二年,山东根据国家“加强综合性大学、工科、师范科院校和发展专门学院”的精神,对高等学校进行了院系调整。山东大学取消了院级建制,私立齐鲁大学撤并。到一九五七年,全省高校仍为7所,在校生发展到12532人。
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一年,由于“左”的错误影响,采取老校支援、中专“戴帽”等方式,盲目发展了一批高等学校。到一九六〇年,高校增至63所,在校生增至34744人。由于不顾条件地盲目发展,造成了教育质量严重下降。一九六一年至一九六三年,对高等学校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到一九六五年,山东省高等学校减至16所,在校生下降为22164人。
十年动乱期间,山东的高等教育同全国一样,遭受了一场空前的浩劫。从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〇年,全省高校停止招生长达五年之久。一九七〇年又采取合并和缩小规模、分散下放厂矿和农村的办法,对全省高校布局和专业设置进行了部分不适当的裁并和调整,使高校的师资、校舍、教学设施、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都遭受了严重损失。到一九七六年,全省共有普通高校22所(含省批准的3所),在校生21340人。一九七一年至一九七六年,直接从工人、农民、解放军中招收学员43146人。
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从根本上扭转人才数量少、质量差的被动局面,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认真研究了全省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初步制订了规划,提出了措施,并在学校领导管理体制、教学和科研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高等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增设部分新校,加速人才培养。到一九八五年,全省普通高校已发展到49所,比一九四九年增长6倍。其中综合大学3所,理工科院校12所,农业院校2所,医科院校9所,师范院校16所,财经、政法、体育、艺术院校各1所,职业大学3所。按隶属关系分,中央部委属院校8所,省属院校41所。门类比较齐全、结构比较合理的新的高等教育体系业已形成。随着学校数量的增加,通过老校挖潜、委托培养、设立校外教学点、开展校际协作等多种形式,提高了学校招生能力。一九八五年,全省普通高校招生32745人,在校生达到85296人(含研究生1729人),在校生比一九四九年增长了20.5倍,招生和在校生数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自一九七七年恢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到一九八五年,全省普通高校共毕业本、专科学生89566人,比“文化大革命”以前的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六年十七年间毕业生54317人增长了65%。
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调整科类比例和层次结构。在专业设置和科类比例上,新建了一批社会急需专业,提高了财经、政法、管理等应用文科及轻纺、通用机械、建筑等科类的比重,压缩了部分供过于求的长线专业,对原有的“计算数学”、“半导体器件”、“海水养殖”等一些专业性强、适应面窄的专业,拓宽了知识面,部分专业调整了专业方向。一九八五年,全省普通高校共设置205种专业、436个专业点,其中理科29种、40个专业点;工科68种、113个专业点;农科23种、35个专业点;医科10种、18个专业点;师范18种、146个专业点;艺术体育20种、23个专业点;文、法、财经、管理等应用性文科37种、61个专业点。原来比较薄弱的文、法、财经专业的在校生已达到10525人,占高校在校生总数的12.5%。在各类专业中,山东省高等学校的许多专业,如山东大学的文史专业、山东海洋学院和华东石油学院的某些专业,都有自己的特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为了适应理、工、医、文各门学科互相渗透、交叉发展的新趋势,山东海洋学院增设了工科类的海洋机械工程专业,山东工业大学增设了应用数学专业,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山东矿业学院等院校专门成立了语文教研室,开设大学语文课。在办学层次上,改变了忽视专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倾向,通过在本科院校增加专科层次、新设专科学校等措施,重点加强了专科教育。一九八五年,全省高校招
收本、专科生的比例已调整为1∶1.23,其中省属院校本、专科生的比例为1∶1.66,初步改善了高等学校本、专科比例倒挂,文、理科比例失调的状况。在研究生教育中,一九八五年,全省已有4所高校、13个专业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1所高校、107个专业取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在校研究生达到1729人。自一九七八年恢复招收研究生以来,到一九八五年,全省高校共毕业研究生822人。
增加教育投资,改善办学条件。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建设总投资为3.86亿元(学校自筹0.35亿元),其中部属院校2.09亿元,省属院校1.77亿元。省属院校投资由一九八一年的2092万元增加到一九八五年的4190万元,平均每年递增19%,高于省财政增长的比例。据一九八五年统计,全省普通高校共占有土地12664亩,校舍建筑总面积为300.1万平方米,平均每个学生占用面积为35.2平方米。为了改善教学和科研条件,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添置了大量的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一九八五年,全省普通高校图书馆藏书已由一九八一年的930万册增加到1583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金额已由一九七九年的6000多万元增至2.3亿元;全省高校共有实验室1282个,各种仪器150514台(件)。由于实验条件得到改善,实验课开出率有很大提高。一九八五年,全省高校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的实验课开出率,分别达到92.4%、88.2%和82.6%。
重视科学研究,提高科研水平。自一九七八年全国科学大会以来,山东高校科研工作贯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一方面注意尖端技术的研究,另一方面调整了科研方向,加强应用和开发技术的研究。一九八五年,全省高校共设有94个科研机构。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五年,高校共取得1830项科研成果,其中受到国家级奖励的112项,受到省级奖励的509项。例如,山东大学晶体研究所研制的“KTB”等6种晶体,其尺寸、生长技术及倍频转换率等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五磷酸钕”获国家发明奖;曲阜师范大学激光研究所研制的15种系列激光偏光器件,其主要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八十年代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其中可调分束角棱镜及微分角分棱镜获国家发明奖,并获得第十四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会银牌奖。另外,山东工业大学研制的“球化白口铁及SG变质剂”,山东医科大学耳鼻喉研究所的人工喉技术等,也都跨入了国际先进行列。一九八五年,全省高校共建立9个科研一生产联合体,并与100多个单位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据20所高校的不完全统计,一九八五年共签订成果和技术转让合同225项,转让费金额达337.22万元,签订技术服务合同224项,合同金额178.14万元,开展技术咨询服务120人次。高校科研工作的蓬勃开展,科研技术和成果的转让,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高校教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一九八五年,全省普通高校共有教职工36383人,其中专任教师14974人,比一九四九年增长了30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40人,副教授821人,讲师5481人。讲师职称以上的占教师总数的比例已由一九六五年的27.8%上升到43%。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改变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破坏造成的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知识老化、学科学术带头人和中年骨干匮乏、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学术水平跟不上发展需要的状况,高等学校通过校际协作、出国深造等途径,加强了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随着高等学校中青年教师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省已经初步形成一支学科门类比较齐全、政治业务水平较高、基本适应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
并涌现出了一大批学术造诣较深、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山东大学潘承洞教授对于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国内外数学界的高度评价;肖涤非教授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研究,为国内所著称;已故王仲荦教授是对中国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中取得显著成就的专家之一;王祖农教授是创建中国微生物学科的带头人之一;蒋民华教授专长晶体生长和晶体物理的研究,曾多次参加国际晶体学会议和学术活动,一九八三年在斯图加特召开的第七届国际晶体学会议上,被聘为国际咨询委员会成员。山东师范大学管梅谷教授从事图络最优化、图论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成绩卓著,是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博士研究生的指导教师。山东海洋学院赫崇本教授是中国从事海洋学和科研工作的先驱者,是组织创建中国现代海洋科学的重要科学家之一;薛廷耀教授是中国海洋微生物研究的开拓者,领导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海洋微生物实验室;文圣常教授从事海洋学研究和教学,是中国著名的物理海洋学家和海浪学科的权威之一。华东石油学院杨光华教授,从事化学工程学科中的反应工程学研究,在催化动力学方面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在国内外有一定声望。曲阜师范大学李国华教授,从事激光偏光镜的研制工作,创建和领导了国内第一个激光偏光器件科研生产基地——曲阜师范大学激光研究室,研究的激光偏光镜的主要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城市建设的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