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发挥优势,初具特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502
颗粒名称: 三、发挥优势,初具特色
分类号: F590.3
页数: 4
页码: 49-52
摘要: 本篇记述了山东省山东旅游业之所以能较快地发展起来,主要是坚持从山东的实际出发,发挥优势,初具特色的情况。
关键词: 山东省 发挥优势 初具特色

内容

山东旅游业之所以能较快地发展起来,主要是坚持从山东的实际出发,不把眼光仅仅局限在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上,而是开
  阔视野,积极开发和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东旅游。如潍坊风筝会、春节花灯会、书法绘画交流、烹饪技术交流、民俗旅游等等,既是文化资源,也是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补充,使山东省的旅游业具有更大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山东省的旅游资源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西部内陆旅游区有“一山(泰山)、一水(济南泉水)、一圣人(孔子)”。泉城济南与五岳之首泰山和历史文化名城曲阜紧密相连。全省11处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这里就集中了8处,其中有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遗址,举世无双的“三孔”古迹等等,这些著名文物古迹,足以反映出山东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突出地体现了“古老”的特色。而这许多文物古迹同雄伟锦秀的泰山、美丽如画的泉城等自然风光融合在一起,又集中地代表了山东历史文化古迹同自然景观浑然一体这一特点。
  在济南,对主要的风景名胜点都进行了整修;在泰安,一个综合开发治理泰山上下游览区的规划正在扎扎实实地实施;在曲阜,国家每年都拨出大量资金用于整修和保护“三孔”等文物古迹,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一九八四年,重塑孔子像工程已经竣工,恢复了被破坏前的面貌。一九八五年交付使用的曲阜阙里宾舍,其建筑形式与“三孔”游览区周围环境和谐统一,把民族传统形式与现代建筑技术融为一体,为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新的光彩。
  (二)东部以青岛、烟台为一线,构成了海滨旅游区。山东省濒临黄海、渤海,海岸线长,海洋性气候宜人,海产丰富,海上交通便利,这是山东具有另一特色的旅游区。青岛、烟台两市利用独有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了以避暑、疗养、度假为目的的旅游,游客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从接待日本日中友好访华船开始,
  发展到接待大型的国际游船,如“北欧宝珠号”、“沙卡海湾号”、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号”、瑞典“新探险家号”、英籍“亚里安娜号”、联邦德国“欧洲号”、希腊“世界开发号”等,每个航次少则几百人,多则上千人,并且航次逐年增多。另外,还开始接待一些比较大的国际会议和体育比赛,举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青岛、烟台已被列为全国进一步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旅游业将会有更快的发展。
  (三)民俗旅游。山东旅游部门针对大部分国外旅游者对中国人民的生活、风俗习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十分感兴趣,创造性地开展了民俗旅游。开始,首先组织旅游者到城市居民家中进行家庭参观访问,逐步发展到在普通工人家中做客,同工人一起在工厂食堂就餐、联欢,后来又发展到在农村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联欢”。这种形式的旅游活动别开生面,受到广大旅游者的热烈欢迎。一九八三年十一月,日本三重县联合青年团“第十四次国际交流讨论会”团,到安丘县石家庄大队同农民“四同”。他们同那里的群众仅仅相处了两天时间,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前夕,日本朋友多数都激动得无法入睡,同主人亲切交谈至深夜,回国后还经常保持书信往来。这种别开生面的旅游活动,还吸引了来自美国、荷兰、联邦德国等国的旅游者,引起国内外旅游界的广泛注意。民俗旅游已在省内外推广,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一个旅游项目。
  (四)多种形式的专项旅游。利用本省独具地方特色的资源来发展专项旅游,是山东发展中国式旅游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临朐山旺古生物化石自然保护区,古生物化石蕴藏量极为丰富,种类繁多,生物形象完好精美,是研究古生物的“万卷书”,于是就开展了“研究、参观古生物化石旅游”;山东自秦代以来的历代碑
  刻非常多,其中属于全国有名的重要碑刻不下百处,这些“稀世珍宝”令日本书法爱好者为之倾倒,于是就开展了“学习交流书法旅游”;孔子这位世界性的历史人物,对于渴望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人们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于是就开展了“孔子诞辰故里游”;山东菜独具一格,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名噪海内外,于是就开展了“学习烹饪品尝山东菜旅游”;传统的潍坊风筝引起了国内外旅游者的极大兴趣。一九八四年举办了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到会的外宾达170余人,有4家外国通讯社的11名新闻记者参加现场报道,盛况空前。风筝这项蕴含着奇特魅力的国际旅游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客。潍坊风筝协会还应邀出访了美国、英国、荷兰、新加坡等国家,不仅与各国交流了文化,缔结了友谊,而且也使这项旅游资源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总之,这些多姿多彩的专项旅游活动,适应了旅游者的不同兴趣和爱好,同时把旅游和学术文化交流、贸易、科学考察等各项业务紧密结合起来,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城市建设的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