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外贸易的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474
颗粒名称: 一、对外贸易的发展
分类号: F125
页数: 3
页码: 26-28
摘要: 本篇记述了山东省当时进口的商品主要有纸烟、面粉、火柴、糖、橡胶制品、石油制品(汽油、煤油、柴油)以及一些食品和日用品;出口的主要商品有食盐、金矿砂、丝类、花生、手工艺品等初级产品和农副土特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的情况。
关键词: 山东省 对外贸易 发展

内容

山东省的对外贸易历史源远流长。早在上古时期,山东就开辟了通往日本、朝鲜的航线,开始了对外贸易活动。从秦朝到清朝,对外贸易时起时落,但始终没有停止。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侵占山东,自一八六二年起,烟台、青岛、济南、威海、龙口、济宁、潍县、周村等地先后开埠通商,以帝国主义经济掠夺为主要内容的对外贸易也得以发展。据大清海关统计,清朝同治年间(一八六二——一八七四年),经山东口岸进出的商品年进出口值约100万关两白银。一九三〇年,山东进出口商品总值约为1亿关两白银。一九四五年,全省进出口总额为1700亿元(旧国币)。当时进口的商品主要有纸烟、面粉、火柴、糖、橡胶制品、石油制品(汽油、煤油、柴油)以及一些食品和日用品;出口的主要商品有食盐、金矿砂、丝类、花生、手工艺品等初级产品和农副土特产品。
  新中国成立以后,山东省的对外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出口商品不仅数量增加,而且质量不断提高。一九五〇年,全省出口商品收购只有9557万元,仅占全省工农业总产值的2%;出口额只有3500万美元,进口只有700万美元,仅相当于一九八五年出口、进口额的七十六分之一和六十六分之一。主要出口商品是粮油、食品及原料产品。
  “一五”时期,虽然面对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但仍然同一些友好国家和地区发展了贸易往来,出口商品的生产、收购和出口都有了较大发展。一九五七年全省收购额达4.5亿元,出口1.1亿美元,分别比一九五〇年增长3.7倍和2.1倍,出口国家和地区由10多个发展到近60个。
  “二五”时期和调整时期,由于苏联政府撕毁合同,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山东省的外贸遭到严重挫折。一九六〇年出口商品收购由一九五九年的6.1亿元下降到4亿元,一九六一年再度下降到2.6亿元。一九六一年全省出口额仅为4700万美元,下降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低水平。一九六三年至一九六五年期间,贸易额开始回升,收购和出口回升到5.2亿元和1.2亿美元,超过了一九五七年的水平。
  “三五”和“四五”时期,山东省出口商品额虽有增长,但由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干扰破坏,有好几个年份徘徊不前,甚至下降。一九六九年比上年度下降22.7%,一九七四年比上年度下降21%。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外贸易有了较大的发展。从一九七八年到一九八五年,山东省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由8.71亿美元增长到31.33亿美元,增长2.6倍。其中进口额由4200万美元增长到4.66亿美元,增长10倍;出口额由8.29亿美元增长到26.67亿美元,增长2.2倍。(见表33)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城市建设的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