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全面防治初见成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453
颗粒名称: 二、全面防治初见成效
分类号: D922.682
页数: 5
页码: 598-60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贯彻“以管为主,以管促治,管治结合”的环保方针,运用行政、立法、经济和宣传教育等多种手段,加强了环境监测管理。在污染治理方面,实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采取工业“三废”治理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单项工程污染防治与区域、流域污染防治相结合;环境污染治理与资源、能源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乡镇企业污染治理与大自然保护和生态农业相结合。全省上下密切配合,共同努力,环保防治已初见成效的内容。
关键词: 山东省 基本建设 环境保护 全面防治

内容

山东省贯彻“以管为主,以管促治,管治结合”的环保方针,运用行政、立法、经济和宣传教育等多种手段,加强了环境监测管理。在污染治理方面,实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采取工业“三废”治理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单项工程污染防治与区域、流域污染防治相结合;环境污染治理与资源、能源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乡镇企业污染治理与大自然保护和生态农业相结合。全省上下密切配合,共同努力,环保防治已初见成效。
  1.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是全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山东省在进行城市建设的同时,加快了消除城市“四害”(即污水、烟尘、废渣、噪声)治理的步伐。
  城市污水。济南市积极整治城市的小流域,重点治理了工商河沿岸的20家工厂的污染,疏浚河道,砌筑岸堤,新建了环城公园。青岛、潍坊、枣庄3市也开始分别对湖岛河、白浪河、东沙河城区段进行综合整治;烟台、青岛、威海进一步建设和改善了海滨公园;威海市、即墨县建设了城市污水处理厂。
  城市烟尘。全省各城市更新改造锅炉、工业窑炉和茶水炉,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一九八五年全省共有1蒸吨以上的锅炉12517台,改造率为63%;工业窑炉有6945台,改造率为24.9%;茶水炉10921台,改造率为63%。结合城市建设,建成了一批煤气、采暖、供热工程和型煤生产线。济宁、泰安、枣庄等城市初步建起了煤气工程;济南、淄博、烟台等城市建设了集中供热工程;大多数城市搞了联片采暖,解决了1000多台锅炉的烟尘问题。济南、临沂等市基本上实现了居民生活用煤型煤化,菏泽、济南等市研制了商业型煤及配套炉具,对控制城市烟尘起到了积极作用。
  城市噪音。各市、地对噪声进行了控制管理,有的城市落实了噪声管制责任制。济南、青岛、烟台等市于一九八四年制订了加强交通噪声的管制办法,使部分区域和路线的交通噪声降低了3-5分贝(A)。省政府一九八五年公布了《山东省城市交通噪声管制暂行条例》,全省各城市和部分县城都加强了对交通噪声的管理工作。淄博市结合机动车辆年审,将车辆喇叭全部更换成低音响喇叭,并拆除了沿街店铺的高音响设备,使全市平均降低噪声7.5分贝(A)。
  城市工业废渣。经过努力,铬渣的综合利用获得成效;钢渣水淬和赤泥水泥已经变废为宝;粉煤灰用作水泥掺合料或其他建筑材料,还被用于改良土壤、磁选铁矿粉和提取微珠等方面。
  对污染严重的城市进行了重点治理。淄博市是一个新兴的石油化工基地,也是七十年代全省工业污染危害最严重的城市。一九七五年至一九八五年,该市治理了200多个污染项目,年处理废水2000多万吨,减少废气中的有害物质1.3万多吨,利用废渣9300吨,回收各种原料和产品5.29万吨,综合利用产值710万元。经过治理,朱龙河水质年均含酚量下降55.8%,氰化物下降55.6%;大气中的硫化氰、硝基氯苯等,已经初步得到控制。
   2.工业污染防治并举。对于已有企业和新建企业的污染源,山东省采取防治并举的做法,取得了显著效果。
  严格管理已有企业的老污染源。一是通过技术更新改造,增加或改进环保设施,进行有效的治理。到一九八五年,工业重复用水量为47.77亿吨,重复用水率达78.7%。全省共有废水治理设施531套,其中正常运行的有444套;共有废气治理设施292套,日处理能力为3.83亿标准立方米;共有固体废弃物等处理设施320套。二是通过工业调整,关停并转了一些分散的污染点源;通过工业技术改造,减少了部分企业的排污量;结合城市规划,调整了部分不合理的工业布局。“六五”期间,全省减少了1000多个污染点源,关停并转了一批国家明令禁止的小造纸、小化工、土硫磺、土炼油企业。全省还重点解决了一些位于生活居住区、水源保护区、风景游览区的工厂的严重污染问题,建设了一批电镀、铸锻造、热处理协作中心。据统计,一九八〇年至一九八五年,全省企事业单位用于污染防治的投资达2.99亿元。“六五”期间,全省共安排各类治理项目3254个,其中已竣工投入使用的2698项,新增处理能力为:废水190万吨/日,废气2250万标准立方米/时,废渣210万吨/年。到一九八五年底,全省工业废水处理率为22.4%;工业粉尘回收率为41.8%;工业废渣综合利用率为27.8%,处理率为35.1%。
  严防新污染源点产生。在新建项目中,实行新建工程与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建成投产)。一九七七年,全省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全部实行主体工程与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的规定的项目占58.4%,“五五”期间占65.65%;“六五”期间实行“三同时”的比例逐年上升,一九八一年全部实行“三同时”的占71.4%,一九八五年达到了100%。“六五”期间建成投产的小型项目有1533个,其中全部实行“三同时”的有1093个,占71.3%;部分实行的有184个,占12%,有效地控制了新污染源的产生。一九八五年,胜利油田建成两座含油污水处理站,新增废水处理能力3.5万吨/日;张家洼矿山公司采选矿中对选矿废水处理后循环使用,新增废水处理能力7.3万吨/日,废渣处理能力为14万吨/年。
  3.乡村建设环保开始起步。全省开展了乡镇企业环保状况的调查和污染严重单位的典型调查,基本上摸清了乡镇工业的“三废”排放、治理水平和主要污染行业产品状况,总结了一批典型经验,为全面开展乡镇企业的环境保护提供了依据。全省乡镇企业的环境管理不断加强,到一九八五年底,已有30%的乡镇配备了环保助理员。全省建立了7个农业生态试验点,开展了试点单位生态模式的研究。全省农村已建立沼气池30多万个。省划定了6个自然保护区、10个鸟类自然保护区和5个风景名胜区。
  4.科研监测喜结硕果。科研、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先导,这两个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
  环保科研方面,“六五”期间取得了41项重点成果。济南、青岛两市的环保科研所共有8个科研项目获省科技成果奖;被列入国家重点科研课题的胶州湾污染状况及自净能力研究,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船舶处理含油废水超滤器和小型渔船油水分离装置,处理后的废水均能达到国家规定标准,获省科技奖;DK-12型大气采样器,已在全国22个省、市推广使用。
  环境监测方面,“六五”期间有了新的进展:一是扩大了监测领域;二是初步建立了监测质量保证体系;三是初步形成了三级监测网络。全省13个市、地级站已全面开展履行监测工作;64个县级站的监测工作已逐步展开。一九八五年,各市、地对地面水监测了省控制的25条主要河流、6个湖泊、18座水库,共91个断面;监测了省控制的13个市驻地的城市大气,分别在清洁区、居民区、工业区各设1个点,共39个点;监测了省控制13个市、地驻地的自来水、工业企业自备井、民用井,共37个样点;监测了11个市、地驻地特殊住宅区、居民文教区、工业集中区、交通干线道路两侧等功能区的环境噪声,共49个监测点;监测了国家酸雨控制点19个、省控制点5个。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

《当代中国的山东》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的自然环境和行政区划情况,并有着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还有反帝反封建的光荣传统。山东省在曲折前进的二十七年中,创造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反动过土地制度改革、抗美援朝及镇压反革命以及“三反”、“五反”的运动,取得了“三反”、“五反”运动的胜利。完成了社会主义的改造,进行了“大跃进”的挫折和国民经济的调整,十年动乱的山东发生过全省大动乱,局势出现起伏以及大反复大倒退的时期。接下来中国山东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