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行统筹兼顾,调整比例关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446
颗粒名称: 二、实行统筹兼顾,调整比例关系
分类号: K992.252
页数: 3
页码: 589-59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在基本建设前进中的探索里实行统筹兼顾,调整比例关系的内容,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确定之后,还必须正确确定投资的使用方向。山东省在进行基本建设的过程中,注意遵循“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和农、轻、重为序的原则,有计划、按比例地对生产性与非生产性建设和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建设的投资分配作了积极的安排。
关键词: 山东省 基本建设 统筹兼顾 比例关系

内容

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确定之后,还必须正确确定投资的使用方向。山东省在进行基本建设的过程中,注意遵循“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和农、轻、重为序的原则,有计划、按比例地对生产性与非生产性建设和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建设的投资分配作了积极的安排。
  1.生产性与非生产性建设投资的分配。生产性建设投资是用于建造和购置生产性的固定资产,它是维持和扩大再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非生产性建设投资是用于建造和购置非生产性的固定资产,它是发展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和改善人民生活必需的物质条件。正确安排生产性、非生产性建设的投资比例,是正确安排经济建设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相互关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把两者妥善地加以安排,国民经济才能协调地向前发展。山东省三十六年的基本建设,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建设投资总和分配率为:生产性建设占78.8%,非生产性建设占21.2%。从“二五”时期开始的一九五八年,到“四五”时期结束的一九七五年,非生产性建设均在10%左右,最低的是“三五”期间,即“文化大革命”的前期,仅占8.4%。这表明两个问题:一是基本建设长期以来的原则是“先生产,后生活”;二是在“左”的思想影响下,从一九五七年反右派斗争到十年动乱,对科教、文体、卫生事业建设的投资分配比例最低。在广大农村,教育事业校舍简陋,有些学校是“土台子、黑屋子”;卫生事业落后,许多地方“缺医少药”;城市住宅紧张,有些家庭“几代同堂”。这种不合理的状况,直到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非生产建设投资分配的比例才有了提高,“六五”期间上升到32.3%。
  2.农、轻、重的比例关系。农业、轻工业就其最终产品来说,主要是提供消费资料,重工业主要是提供生产资料,所以在安排农、轻、重的投资比例时,不应当相等,而是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山东省三十六年的基本建设,投资总和分配比例是:农业占11.7%,轻工业占6.4%,重工业占48.9%。农业建设投资从“一五”到“四五”期间,都在14.8%以上,其中最高的是一九六三年至一九六五年调整时期,占34.9%;“五五”、“六五”期间均在10.1%以下。这表明,长期以来,为了解决人民的吃饭穿衣问题,山东省以农业为基础的指导思想比较牢固,对农业的发展是重视的。特别是三年调整时期,为了恢复被“大跃进”损伤的“元气”,加快大批水库保安全工程的建设和整治河道、理顺水系等工程建设,大大增加了农业的投资比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工业建设投资的比重,除恢复时期和“一五”时期分别为37.5%、44.1%外,大都在46.2%以上;最高是“三五”时期达62.1%。这表明,山东省在投资分配方面,较好地贯彻了“以工业为主导”的方针。轻工业的投资比例,从一九六三年到一九七五年一直比较低,都在5.1%以下;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〇年最低,仅为3.3%,投资总额为1.07亿元;“五五”、“六五”期间分别为7.7%、6.3%,轻工业投资比重有了提高。
  总之,在基本建设投资分配的比例关系上,单就一个省来说,国家投资安排起着主导作用。特别是全国统一安排的每一批大的项目上马,都会相应的增加十几亿、几十亿的投资,必然引起建设项目所在地区投资比例的急剧变化。因此,一个省的投资比例关系总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做到相对合理。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

《当代中国的山东》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的自然环境和行政区划情况,并有着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还有反帝反封建的光荣传统。山东省在曲折前进的二十七年中,创造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反动过土地制度改革、抗美援朝及镇压反革命以及“三反”、“五反”的运动,取得了“三反”、“五反”运动的胜利。完成了社会主义的改造,进行了“大跃进”的挫折和国民经济的调整,十年动乱的山东发生过全省大动乱,局势出现起伏以及大反复大倒退的时期。接下来中国山东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