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组织海、河运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430
颗粒名称: 四、组织海、河运输
分类号: U612.1
页数: 3
页码: 565-56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新中国建立后的三十六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兴旺发达,促进了山东海、河运输的发展的内容。
关键词: 山东省 海河运输 组织海河运输

内容

新中国建立后的三十六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兴旺发达,促进了山东海、河运输的发展。
  为了发挥海运优势,各海运企业根据国家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从局限于往返本省沿海各港,发展到省际间的沿海运输,开辟了去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辽宁等省的航线,促进了与沿海邻省的物资交流。一九八〇年,青岛海运局首次开辟青岛至香港航线后,于一九八二年又相继开辟了由青岛去日本和东南亚的航线,可到达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的26个港口。交通部直接领导的青岛远洋运输公司,开辟了去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欧洲等航线,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港口进行贸易运输,成为全国第一个以装运大宗货物为主的散装船运公司。至一九八五年,全省海运部门共完成货运量561.5万吨,周转量171592万吨公里,分别比一九五二年增长了15.5倍和23.8倍;完成客运量134.2万人,周转量2254万人公里,分别比一九五二年增长了18.2倍和2倍。
  新中国建立后,为了组织内河运输,首先组建了内河运输管理机构。至一九八五年,全省共有黄河、小清河、济宁运河三个航运局和枣庄市轮船公司,以及分布在各河系的15个集体航运公司(航运社),共有轮驳船702艘,48544个吨位,分别比一九五七年增加了13.9倍和58.9倍。三十多年来,尽管黄河、小清河因水源不足,航道水位下降,给内河航运带来许多困难,但还是完成了大量的运输任务。据一九八五年统计,全省共完成货运量271.6万吨,周转量75245万吨公里,分别比一九八〇年提高了39.3%和141.9%。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

《当代中国的山东》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的自然环境和行政区划情况,并有着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还有反帝反封建的光荣传统。山东省在曲折前进的二十七年中,创造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反动过土地制度改革、抗美援朝及镇压反革命以及“三反”、“五反”的运动,取得了“三反”、“五反”运动的胜利。完成了社会主义的改造,进行了“大跃进”的挫折和国民经济的调整,十年动乱的山东发生过全省大动乱,局势出现起伏以及大反复大倒退的时期。接下来中国山东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