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治内河航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427
颗粒名称: 一、整治内河航道
分类号: U697.31
页数: 3
页码: 558-56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东的通航河流,分布在鲁北、鲁西、鲁西南、鲁中南广大平原地区。新中国建立后,为了发展内河运输,重点对黄河、小清河、济宁运河进行了整治。
关键词: 山东省 海河运输 内河航道整治

内容

山东的通航河流,分布在鲁北、鲁西、鲁西南、鲁中南广大平原地区。新中国建立后,为了发展内河运输,重点对黄河、小清河、济宁运河进行了整治。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条大河,也是世界闻名的含泥沙量最多的“地上河”,河槽航道经常变化,碍航河段特别多。它的下游起自山东东明县斜辛庄,流经省内菏泽、聊城、泰安、济南、德州、惠民、东营等7个地、市的20个县,至垦利县东南注入渤海,全长477公里。山东从一九五四年开始整治航道,连续数年不断。其中一九五七年投入大批劳力、运力,扫除航道内多处木桩和古通口航段的石坟、石碑等障碍物,固定了深槽,打通了航道。一九六一年枯水期,在长清县顾小庄浅滩,挖出一条宽20米、长1000米的引河,保证了枯水期的船舶航行。据一九七七年至一九八三年统计,共扫除河道障碍物1352立方米,港口清淤107471立方米,打捞沉船14艘,车辆4部。通过历年整治,省内河段已具有通载500吨船舶的能力。
  小清河是山东唯一能直接航行出海的内河,西起济南市玉符河,东经历城、章丘、邹平、高青、桓台、博兴、广饶、寿光等县境,至羊角沟河口注入渤海,全长237公里,通航里程216公里,从黄台板桥至羊角沟的营运里程为197公里。新中国建立后,山东从一九五七年至一九七一年,断断续续用了十五年的时间,在航道内清除了大量乱石、木桩,拓宽和挖深了航道。从一九六六年开始进行渠化工程,建成历城县柴庄、邹平县水牛韩、桓台县金家堰、博兴县金家桥4座船闸和4座节制闸,使航道水面增宽,水位加深,水流平稳,因而缩短了往返航行时间约十天,延长了通航期二至四个月,改善了船员劳动条件,提高了航运量,并使沿岸农业生产得到一定效益。从一九七八年开始整治河口航道,初步打通了羊角沟至拦门砂段23公里,可用大马力拖轮拖带800吨货船出海,实行海、河联运。
  济宁运河是京杭运河的中段。自从一八五五年黄河改道后,京杭运河山东段即被截成两段。南段从黄河南的清河门经梁山、汶上、济宁、微山、枣庄的台儿庄,与江苏连接。这段航道被称为济宁运河,也叫中运河。它的通航里程自梁山至黄道桥,全长244.7公里。从一九五八年开始扩大治理济宁运河,按新定路线开挖展宽50米、水深4米的航道,并在二级坝西端建筑二级标准的微山船闸1座,使航道条件有了显著改善。但因长沟以北只是按新线走向挖个河形,其他均未治理,京杭运河工程只好中途下马,致使通往江苏的航道被闸坝切断,部分船舶截在省外,省内船舶也堵在南四湖内,运输量急剧下降。一九六七年,为了排除济宁以南河段的航运障碍,恢复鲁、苏水上交通,首先在济宁至梁山河段的郭楼建起1座船闸,疏浚闸的下游航道,利用南四湖水倒灌,满足航道水深;还在东平湖老堤上建八里湾引水闸1座,利用柳畅河将东平湖水引到梁山至济宁段航道,补助郭楼船闸过闸用水。为了使济宁以南河段复航,选择了干扰少、两岸土质较好的伊家河作为解决韩庄节制闸的复航路线,从一九六八年开始,用四年的时间,先后建成了韩庄、刘庄、台儿庄3座船闸、2座节制闸和3座闸带桥工程。从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二年,疏浚了上级湖的济梁运河和洙赵新河、新万福河等河口;从一九八三年开始,又用一年多的时间,基本上疏通了下级湖50公里航道。
  在重点整治以上3条河流的同时,对其他通航河流也进行了疏浚。到一九八五年底,全省内河通航里程已达1840公里,比一九四九年延长758公里。
  内河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在兴修水利与开发航运方面缺乏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再加天气干旱,致使一九五九年前曾经通航的徒骇河聊城至禹城段以及沂河、乌河、卫运河等航道条件逐渐恶化,相继被迫断航,减少通航里程779公里。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

《当代中国的山东》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的自然环境和行政区划情况,并有着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还有反帝反封建的光荣传统。山东省在曲折前进的二十七年中,创造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反动过土地制度改革、抗美援朝及镇压反革命以及“三反”、“五反”的运动,取得了“三反”、“五反”运动的胜利。完成了社会主义的改造,进行了“大跃进”的挫折和国民经济的调整,十年动乱的山东发生过全省大动乱,局势出现起伏以及大反复大倒退的时期。接下来中国山东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