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路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422
颗粒名称: 一、公路建设
分类号: U4
页数: 4
页码: 548-55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公路是发展公路运输的基础。新中国建立后,山东省积极贯彻“民工建勤”和“民办公助”的方针,加快了公路建设的进度。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六年,主要是积极修复并开始新建公路。一九五七年至一九六五年,主要是改建、新建主要干线公路,开发山区和革命老根据地的公路。 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六年,重点是修建沥青公路面和桥梁。到一九八五年,全省通车的内容。
关键词: 山东省 运输 公路建设

内容

公路是发展公路运输的基础。新中国建立后,山东省积极贯彻“民工建勤”和“民办公助”的方针,加快了公路建设的进度。
  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六年,主要是积极修复并开始新建公路。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二年,首先重点修复烟台至青岛、烟台至潍坊、潍坊至新安镇、临沂至兖州、惠民至沧县、惠民至张店等主要干线公路,新建张店至博山第一条碎石路面公路和烟台至青岛公路的外夹河钢筋混凝土大桥。一九五三年以后,继续修复了沂水至博山公路,改建了张店至北镇、益都至红花埠、济宁至菏泽、烟台至莱阳等公路的路基、桥涵,并全部铺上碎石路面,同时新建烟台至青岛公路的内夹河大桥。至一九五六年,全省通车公路已达10669公里,其中晴雨通车1489公里,中级路面974公里。
  一九五七年至一九六五年,主要是改建、新建主要干线公路,开发山区和革命老根据地的公路。至一九六〇年,改建了禹城至聊城、济南至聊城、平原至临清、莱阳至海阳、临沂至岚山头、临沂至枣庄、禹城至惠民、诸城至高密、辛店至佛王庄、博山至南麻等重要公路干线,新建了潍坊至石岛公路的潍坊至文登段。一九六三年至一九六五年,又相继修建了辛店至东营、商河至禹城公路的沥青路面。这一期间,开发山区和革命老根据地的公路,也取得较大进展。如,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四年,栖霞县共修建县乡公路24条,343公里,基本上形成了一个以县城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公路运输网,使全县18处公社都通了汽车。这一时期建成的主要公路桥梁有,潍坊至石岛公路的潍河大桥,临清至博平公路的临清先锋大桥,博山至沂水公路的淄川大桥,兖州至兰考公路的济宁跃进大桥,岚山头至兖州公路的沂河大桥,徐州至连云港的高峰大桥,济南至新海连的黄前大桥,济南至邯郸公路的冠县七一大桥等。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〇年,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在公路建设中只追求数量和速度,修了一些质量低劣的路线。有的以透水路堤代替小桥涵,在宽河上建短桥,后被雨水冲垮;有的路修得过宽,多占耕地,或者修路未修桥,甚至修了许多断头路,后又平毁为田;有的缺少统筹规划,在山区修水库,截断公路32条。经过三年调整,才使公路建设又得到发展。到一九六五年,全省通车公路达到22176公里,其中晴雨通车5669公里,有路面里程6925公里(内有次高级路196公里),桥梁1891座,共44569米。
  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六年,重点是修建沥青公路面和桥梁。首先是在平原地区的干线公路和由省会济南通往各地、市驻地的公路上修铺沥青路面。一九七〇年,全省沥青路增至3679公里。一九七二年,惠民、德州、聊城、菏泽等平原区的干线公路基本沥青化后,沥青路即向全省所有公路干线和县乡公路发展。一九七五年,全省沥青路增至8610公里。这一时期,还新建了枣园至徐州、莱芜至胶南、东阿至西刘庄等重要干线公路。在桥梁建设方面,先后在济宁运河、卫运河、沂河、沐河、汶河、泗河等主要河流上,改建、新建了多座大桥。其中在黄河上修建了全长963.52米的平阴公路大桥和全长1391米的北镇公路大桥,使黄河天险变通途。一九七六年,全省通车公路32978公里,其中晴雨通车21645公里,次高级路面9688公里,桥梁6163座,共205931米。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使全省公路建设遭到严重破坏。许多沥青路面质量低劣,浪费很大,长期存在病害,给养路工作造成被动;有的桥梁发生倒塌事故。
  一九七七年至一九八五年,是山东公路建设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沥青路面的修建,由平原遍及全省所有地区和县乡公路。一九七七年和一九七八年,全省修建的沥青路面都在1500公里以上,路面宽度由6米、7米增加到10米、15米、20米,面层厚度由1.5-2厘米增加到4-6厘米和8-10厘米。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要求修沥青路的积极性增高。德州地区采用国家补贴、县市投资、乡镇和群众集资的办法,加快了沥青路建设。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四年,全区新修沥青路812公里,平均每年修建148.7公里,使全区沥青路增加到1123公里,占总里程的69.7%;全区257个乡,有219个通了沥青路;宁津、庆云、临邑、禹城、德州5个县实现了乡乡通沥青路。至一九八五年底,全省有沥青路面里程30251.5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83.3%,其中高级、次高级路面17526.8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48.2%。全省通沥青路面的县、市125个,占总县、市数的97.7%;通沥青路的乡镇1567个,占总乡镇数的58.5%。
  这期间,还相继建成崂山马戈庄至大沽河公路的大沽河钢筋混凝土斜拉桥,岚山头至兖州公路的临沂沂河钢筋混凝土梁桥,烟台至潍坊公路的昌邑潍河钢筋混凝土梁桥。特别是一九八二年建成的全长2023米、宽19.5米、主孔跨径220米的济南黄河公路斜拉桥,从根本上改变了历史上过黄河靠轮渡的状况。这项工程是由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李守善、万珊珊为主设计,山东省交通工程公司施工的。大桥结构合理,形式美观,工艺先进,荣获七十年代国家优秀设计奖、一九八二年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和一九八五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到一九八五年,全省通车公路已达36327公里,比一九四九年增加10.5倍,晴雨通车公路30119公里,占通车公路里程的82.9%,比一九四九年增加462倍,全省有93.3%的乡镇和65%的村庄通了公路,其中晴雨通车乡镇2232个,占总乡镇数的83.2%;全省已有一级公路59公里,二级公路2707公里,三级公路11542公里,一、二、三级公路占总通车公路里程的39.4%。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

《当代中国的山东》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的自然环境和行政区划情况,并有着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还有反帝反封建的光荣传统。山东省在曲折前进的二十七年中,创造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反动过土地制度改革、抗美援朝及镇压反革命以及“三反”、“五反”的运动,取得了“三反”、“五反”运动的胜利。完成了社会主义的改造,进行了“大跃进”的挫折和国民经济的调整,十年动乱的山东发生过全省大动乱,局势出现起伏以及大反复大倒退的时期。接下来中国山东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