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运输效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419
颗粒名称: 四、运输效率
分类号: U23
页数: 4
页码: 544-5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在旧中国的铁路运输组织方法繁琐,生产方式落后,运输能力很低。新中国成立后,广大铁路职工在运输组织工作上破陈规,走新路,勇于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独具特点的运输组织、经营管理办法,并出现了大批创造先进经验的先进人物和班组的内容。
关键词: 山东省 运输 铁路运输 运输效率

内容

三十六年来,山东的铁路工作尽管出现过一些失误,遭受过一些挫折,但仍然获得了很大发展,运输效率逐步提高。据统计,济南铁路局已有半数的技术经济指标跨入了全国铁路系统先进行列;一九八四年在全国各个铁路局的评比中,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总分名列第一名,一九八五年实现利润2.63亿元。一九八五年同一九四九年相比,完成的换算周转量增长20.5倍,旅客发送人数增长3.7倍,货物发送量增长16倍多,货车日平均装车增长7倍,日平均卸车增长6.4倍,货车周转时间由4.44天压缩到1.45天,机车牵引总重由1159吨提高到2673吨。反映运输生产质量的安全正点工作也明显进步,事故率大幅度下降。一九八五年各种事故的总件数比一九八〇年下降了72.7%;每十万公里事故率也由一九八〇年的2.3件,下降到一九八五年的0.53件,下降了77%。一九八三年消灭了行车重大事故和大事故,实现了客、货列车出发、运行正点95%和90%,扭转了由于十年动乱造成的安全情况不好、列车经常晚点的混乱状况。一九八五年第一次实现了安全一周年,创出了山东铁路安全历史最好水平。
  旧中国的铁路运输组织方法繁琐,生产方式落后,运输能力很低。新中国成立后,广大铁路职工在运输组织工作上破陈规,走新路,勇于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独具特点的运输组织、经营管理办法,并出现了大批创造先进经验的先进人物和班组。其中突出的有:全国先进生产者、全路劳动模范王震等首创的“列车紧密运行图”;路局先进生产者刑宝福创出的“货运车长接车紧密作业法”;出席全国、全路先进代表会的王宝琦包乘组创出的“机车安全正点爬坡操作程序”和“一次出乘作业计划”;全路先进生产者朱长颐创出的“提高信号灯显示距离”的经验等,都为提高运输效率、扩大运力作出了贡献。著名的铁路“运输方案”,是山东铁路职工的一项重大创新。五十年代中期,青岛铁路分局管段内设备陈旧,列车运行秩序混乱,运输任务完成不好,运量与运能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扭转被动局面,急需寻求新的运输组织方法。经过不断摸索,反复实践,开始试行了五日安排,把淄博矿区到本分局管段内的煤炭等大宗稳定货源,组织基本固定的循环车底,这就是“运输方案”的雏型——“拉运方案”。它为改进运输组织工作开拓了新途径,减少了调车作业,加速了车辆周转,缓和了编组站的紧张局面。一九五七年六月以后,这项新经验被推广到其他铁路分局,并开始编制全铁路局的运输方案。后来经过多年不断地总结、改进、充实、提高、完善,逐步形成了较完整的“运输方案”。它包括以“货运工作方案”为基础、“列车工作方案”为核心、“机车工作方案”为保证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一种大力组织始发、直达、阶梯直达、组流上线、均衡运输的运输方案。这一新生事物受到了铁道部和山东省政府的重视。一九五八年铁道部在上海召开全国铁路工作会议,决定在全国推广“运输方案”,并统一定名为“铁路运输综合作业方案”。一九五九年铁道部在庐山召开第二次全国铁路运输方案会议,正式公布了《运输综合作业方案编制与执行规则》,并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一九七八年铁道部在济南召开第四次全国铁路运输方案会议,肯定了山东铁路在“十年动乱”中仍能基本上实施“运输方案”,并有一定的发展,决定继续在全国推广。
  这项由青岛铁路分局首创的、经过几十年发展日臻完善的优秀成果,分别受到全国,山东省科技大会的奖励。“运输方案”的价值,就在于它可以有效地组织铁路内外的社会主义协作,把产、供、销全过程与运输生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紧密衔接起来,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综合布署,更好地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对铁路运输的需求。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运输方案”又有了新的发展,铁路部门把计划运输、合理运输、均衡运输、直达运输有机地组织起来,对缓和运量与运能之间的矛盾起了重要作用。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

《当代中国的山东》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的自然环境和行政区划情况,并有着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还有反帝反封建的光荣传统。山东省在曲折前进的二十七年中,创造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反动过土地制度改革、抗美援朝及镇压反革命以及“三反”、“五反”的运动,取得了“三反”、“五反”运动的胜利。完成了社会主义的改造,进行了“大跃进”的挫折和国民经济的调整,十年动乱的山东发生过全省大动乱,局势出现起伏以及大反复大倒退的时期。接下来中国山东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