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能源工业概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399
颗粒名称: 一、能源工业概貌
分类号: TK01
页数: 4
页码: 466-46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
关键词: 山东省 自然环境 社会

内容

山东近代工业是从发展轻纺工业开始的,能源工业基础薄弱。在旧中国,全省没有石油工业,仅有少数小煤矿、小发电厂,生产和技术十分落后。新中国诞生以来,经过三十六年的建设,能源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石油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原油不仅供应国内,而且出口国外。能源工业已成为山东的主要工业部门之一。
  (一)能源工业的资源条件。
  山东能源资源丰富,具有发展能源工业的有利条件。据地质勘探预测,全省三分之二的县(市)有煤炭资源,在已探明的储量中,被开发利用的仅占60%多,开发的潜力很大。石油资源遍及东营、惠民、德州、菏泽、潍坊等地,分布范围广,后备储量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此外,全省还蕴藏着丰富的风能、潮汐能、太阳能等能源资源。
  丰富的一次能源资源,是二次能源工业发展的必要前提。随着一次能源资源的开发,山东电力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形成了全省统一调度的电网,成为全国各省、市中电力工业基础较好的省份之一。
  (二)能源工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从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八五年,全省能源工业总产值增长115.8倍,平均每年递增14.2%。在全省工业总产值中,一九四九年能源工业产值仅占4.8%,一九八五年增加到15.6%,已成为全省重要的支柱工业。能源工业是基础产业部门,它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燃料、动力,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一九八五年,全省每消耗1吨标准煤①(①按每公斤发热量7000大卡的标准燃料计算。)的能源,实现社会总产值2410元,创造国民收入1015元,其中工业生产每消耗1吨能源实现产值1745.68元。在农业生产中,全省每亩耕地用电达到40.27度,比一九七五年增长4.8倍,对于保证农业的稳定增长起了重要作用。全省直接用于人民生活的能源消费量也有较大增长。能源工业已成为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赖以前进的重要阵地。
  (三)能源的生产和消费。
  山东的能源工业产值,一次能源工业产值和二次能源工业产值约各占二分之一左右。在生产构成上,一九六四年以前,煤是山东的主要能源。一九六五年以后,随着胜利油田的开发,原油、天然气产量增加,使能源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原煤在全省能源生产构成中的比重有所下降,原油比重有较大提高,从一九八四年起已超过煤炭,形成了以石油、煤炭为主的能源生产结构。一九八五年全省一次能源生产总量,折标准煤为7531.7万吨,其中石油占51.3%,原煤占46.7%,其他一次能源仅占2%。
  能源工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全省经济的发展和保证了人民生活的需要,而且使山东成为出口能源和调出能源的省份之一。一九八五年出口和外调能源总量占全省资源分配量的43%,而能源调入量只占资源分配量12.57%。全省一九八五年能源消费量为4876.92万吨(折标准煤),占能源分配量的57%,占能源生产总量的65%。一九八五年山东的能源消费构成是:用于物质生产部门占78.8%,人民生活占10%,原料、材料占5.2%,运输和转换损失占3.6%,非物质生产部门占2.4%。
  三十六年来,山东能源工业虽有很大发展,但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从一九六五年到一九八五年,全省工业总产值增长8.4倍,而能源生产总量只增长5.4倍,低于社会需求量的增长。长期以来,煤、油、电供应十分紧张,特别是电的供需矛盾更为突出。全省一九八五年缺电100万千瓦左右,致使大约有25%左右的工业生产能力,因为缺电而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能源短缺已成为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

《当代中国的山东》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的自然环境和行政区划情况,并有着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还有反帝反封建的光荣传统。山东省在曲折前进的二十七年中,创造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反动过土地制度改革、抗美援朝及镇压反革命以及“三反”、“五反”的运动,取得了“三反”、“五反”运动的胜利。完成了社会主义的改造,进行了“大跃进”的挫折和国民经济的调整,十年动乱的山东发生过全省大动乱,局势出现起伏以及大反复大倒退的时期。接下来中国山东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