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建立开放型经济结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356
颗粒名称: 三、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建立开放型经济结构
分类号: F121
页数: 2
页码: 360-361
摘要: 本文记述了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入,各地、各部门对发展经济联合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断深刻,增强了搞好这项工作的自觉性。一九八五年成立了山东省经济协作办公室,各市、地也相应建立了经济协作机构,全省上下初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经济协作管理系统。从此,经济联合由过去分散的联合向有领导、有组织的联合发展;由单项的、企业自发的联合向综合的、有计划的联合发展;由短期的、松散的联合向稳定的、较紧密的联合发展;由个别项目的联合向区域性联合发展,无论从深度和广度讲,横向联合都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
关键词: 山东省 城市经济 横向经济联合 开放型 经济结构

内容

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入,各地、各部门对发展经济联合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断深刻,增强了搞好这项工作的自觉性。一九八五年成立了山东省经济协作办公室,各市、地也相应建立了经济协作机构,全省上下初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经济协作管理系统。从此,经济联合由过去分散的联合向有领导、有组织的联合发展;由单项的、企业自发的联合向综合的、有计划的联合发展;由短期的、松散的联合向稳定的、较紧密的联合发展;由个别项目的联合向区域性联合发展,无论从深度和广度讲,横向联合都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
  (一)经济联合开始向省外扩展。在立足省内广泛开展经济协作的基础上,面向全国,与外省、市建立经济联合或协作关系。例如,山东省同上海经济区建立了比较密切的联系;青岛、烟台两市参加了由天津、辽宁、河北等省、市组成的渤海经济圈;德州地区的4个县同河北省的3个毗邻县组成了冀鲁经济区;济宁、菏泽参加了江苏、山东、河南、安徽4省15个地、市组成的淮海经济区;聊城、菏泽参加了山西、河北、河南、山东4省经济区。同时,济南与西宁市、青岛与延边自治州、烟台与昌吉自治州、淄博市与自贡市、潍坊市与海东地区等结成了姊妹城市,建立了密切的经济协作关系。这些区域性的联合,突破了行政区划和部门的界限,在相互需要和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有利于发挥各自的经济优势,开发地区资源,促进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经济共同繁荣。如聊城、菏泽参加晋冀鲁豫经济区后,通过经济联合每年从山西、河北调入20-30万吨煤炭,解决了一部分能源缺口。烟台自行车厂建厂九年累计亏损1000多万元,同上海经济区建立协作关系后,利用上海的技术,联合生产永久牌自行车,一九八五年实现税利577万元。
  (二)省内各区域的经济联合更加密切。全省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东部沿海和胶济铁路沿线经济力量相对雄厚一些,工农业总产值约占全省的56.3%,工业产值占72.1%;鲁西北和鲁南山区经济相对薄弱一些,但资源丰富潜力大。开展地区间经济联合,有利于发挥山东省的整体优势,加快“富民兴鲁”的步伐。在发展省内地区间经济联合中,主要采取了四种办法:一是开展投资补偿和技术输出;二是投资办分厂,扩散产品和零部件生产;三是技术援助,由先进企业派人帮助落后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盈利分成;四是对口支援。济南、青岛、烟台、淄博、枣庄5市同临沂地区和枣庄市的7个较贫困的山区县建立了对口协作关系,一九八五年共签订联合协作项目146项。
  (三)科学技术联合已成为经济联合的主要形式。在各种联合中,科学技术性联合的比重已占60%以上。科学技术性联合的形式,主要有技术成果转让,企业与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建立科学技术合作关系,建立生产科研联合体及开辟技术市场。烟台市与全国93个科研单位和43所高等院校建立了联系,一九八五年通过技术转让、联合进行科研等途径,开发新产品418个。一九八五年,全省已建立市、地以上的技术市场14个,共举办市、地以上规模的技术交易会13次,有12万多人次参加了技术交易活动,组成技术联合或协作的项目有3100余项。济南市还采取技术洽谈会的形式,将企业提报的技术难题汇编成册,发给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进行难题招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仅一九八五年该市企业从科研单位吸收的科研成果就达340项。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

《当代中国的山东》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的自然环境和行政区划情况,并有着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还有反帝反封建的光荣传统。山东省在曲折前进的二十七年中,创造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反动过土地制度改革、抗美援朝及镇压反革命以及“三反”、“五反”的运动,取得了“三反”、“五反”运动的胜利。完成了社会主义的改造,进行了“大跃进”的挫折和国民经济的调整,十年动乱的山东发生过全省大动乱,局势出现起伏以及大反复大倒退的时期。接下来中国山东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