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简政放权,搞活企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355
颗粒名称: 二、简政放权,搞活企业
分类号: F271
页数: 4
页码: 357-360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一九八五年,山东省大中型企业共有433个,占全省工业企业总数的2%。全省大中型企业数量虽然不多,但经济地位突出,其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1%,利税占64%。它在发展生产、提供产品、满足社会需要和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围绕搞活企业特别是搞活大中型企业,省里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简政放权、推行厂长负责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以承包为主要形式的经济责任制不断深化、进行企业工资改革试点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山东省 城市经济 简政放权 搞活企业

内容

一九八五年,山东省大中型企业共有433个,占全省工业企业总数的2%。全省大中型企业数量虽然不多,但经济地位突出,其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1%,利税占64%。它在发展生产、提供产品、满足社会需要和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围绕搞活企业特别是搞活大中型企业,省里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一)简政放权。按照《山东省一九八五年经济体制改革试行方案》规定的原则精神,省各有关部门普遍进一步制定了简政放权的改革方案。一是扩大企业自主权,进一步下放了企业的生产经营、产品销售、价格、资金使用、物资选购、人事劳动、工资奖金、联合经营等权限。针对普遍存在的行政机构中间截留权限的问题,一九八五年五、六月间,全省对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督促各地、各部门将国务院和省关于扩大企业权限的各项规定尽快落实到企业。二是下放企业,实行政企职责分开。一九八五年,省直厅局所属企业已有120个下放到市、地管理,占应下放企业的61.5%。另外,德州、聊城、菏泽、惠民等地区也将所属企业下放给所在市、县管理,地区行署不再直接管理企业。三是对已有各类公司进行清理和整顿。一九八三年至一九八四年期间,省和市、地组建了不少各类公司。其中省31个厅局中,就有各类公司128个,职工7155名,各市、地建立的公司有800多个。这些公司除一小部分是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而组建的以外,大部分是原有的政府职能部门采用行政命令和行政手段组建的。很多公司是集政企于一身,对上要权、对下收权,严重阻碍着企业积极性的发挥。为此,省委、省政府要求对这些公司进行认真的清理和整顿。一九八五年在对各类公司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首先,对原来赋于行政职权的省丝绸、冶金、医药、电子、煤炭、建筑、烟草、陶瓷、农机等省级公司,逐步取消他们的行政职权,实行政企分开。其次,停止或减少公司向企业摊派管理费,并对部分公司着手进行了整顿。
  (二)推行厂长负责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一九八五年,全省已有2160个企业试行厂长负责制。在试行中,一些企业开始推行厂长任期目标责任制,使厂长在任期内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在确定目标时注意了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为企业发展积蓄后劲;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关系,在保证国家多收的前提下,逐步增加企业和职工的收入;坚持了两个文明一起抓,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推行厂长负责制后,生产行政指挥系统得到了加强,出现了信息灵、决策快、指挥有力、办事效率高的新局面。许多企业在实行厂长负责制后,相应地改革了内部机构设置,精简了管理部门,减少了行政人员。党委也从日常事务中逐步解脱出来,加强了企业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三)以承包为主要形式的经济责任制不断深化。在前几年经济责任制的基础上,承包从内容到形式又有新的发展。1.推行了领导干部或经营者承包责任制。由企业领导干部与企业主管部门签订承包合同,小型企业多是厂长个人承包,大中型企业多是领导集体承包。承包的内容是在国家第二步利改税规定的范围内,承包实现利润、上缴利税、产值、产量、质量、产品开发、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安全生产、发展规划等多方面的指标。主管部门按上述承包内容进行考核,依据完成情况确定对承包者的奖惩。全省实行领导干部责任制较早的济南、潍坊两市,一九八五年有640多个企业实行了这种承包形式,占市、县属企业的86%。2.强化了技术和经营部门两个薄弱环节的责任制。主要是围绕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在工程技术人员中实行课题承包、项目承包、设计承包。针对市场调节增大的新情况,在经营部门中推行了联供联销承包责任制。如潍坊市一九八五年通过市场调节购进煤炭、钢材、木材等物资,价值1亿元以上,缓解了企业原材料燃料供应不足的矛盾。3.把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纳入经济责任制。许多企业面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局面,开始注意研究和确定自己的经营发展战略,确定产品开发、质量创优、技术引进和改造、管理现代化、人才开发等方面的战略发展目标,并将战略目标按年度分解,纳入经济责任制体系,使企业的经济责任制不再单纯只是围绕当年经济指标,而且还着眼于企业发展的后劲。4.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完善责任制。主要包括运用系统工程健全经济承包的指标体系;运用控制论原理加强指标的检查和考核;运用信息论原理完善生产计划和购置经营,使经济责任制在系统化、标准化、定量化方面不断趋向科学合理。
  (四)进行企业工资改革试点。一九八四年下半年,根据中共中央有关企业工资改革方面的指示精神,在51个国营企业中实行了工资总额包干同经济效益挂钩浮动的试点。主要是对企业指定工资总额上交利税的比例,作为工资利税率。随着企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职工工资按规定的工资率浮动,减人不减工资额,增人不增工资额。一九八四年济南有20个试点企业,当年完成产值比上年增长16.35%,实现利润增长15%,上缴利税增长17.8%,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一九八五年全省扩大了试点范围,由原来的51个增加到124个企业。这一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国家价格、税收、原材料供应等方面的关系未完全理顺的情况下,客观条件的变化对企业影响很大。实行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挂钩后,客观因素一有变化就直接影响到职工工资,一旦变化较大,工资也就或者大幅度增加,或者大幅度减少。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

《当代中国的山东》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的自然环境和行政区划情况,并有着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还有反帝反封建的光荣传统。山东省在曲折前进的二十七年中,创造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反动过土地制度改革、抗美援朝及镇压反革命以及“三反”、“五反”的运动,取得了“三反”、“五反”运动的胜利。完成了社会主义的改造,进行了“大跃进”的挫折和国民经济的调整,十年动乱的山东发生过全省大动乱,局势出现起伏以及大反复大倒退的时期。接下来中国山东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