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友三之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132
颗粒名称: 石友三之死
分类号: K828
页数: 7
页码: 341-347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石友三,祖籍长春,1891年生人,字汉章。因其为人阴险、奸诈,杀人不眨眼,外号“石闫王”。又因其先投吴佩孚,后投冯玉祥,继而又投蒋介石,不久又反蒋,后又投蒋,人称“倒戈将军”。
关键词: 石友三 “石闫王” 卖国贼

内容

石友三,祖籍长春,1891年生人,字汉章。因其为人阴险、奸诈,杀人不眨眼,外号“石闫王”。又因其先投吴佩孚,后投冯玉祥,继而又投蒋介石,不久又反蒋,后又投蒋,人称“倒戈将军”。台儿庄战役之后,时任国民党第十集团军总司令兼六十九军军长的石友三,展转到鲁西北和冀东南一带活动,经常与八路军搞磨擦,在我市宁津一带犯下滔天罪行,险被八路军歼灭。在该集团军副司令兼一军长高树勋的接应下才幸免于难。
  石友三野心很大,朝思暮想要扩军。一次他发现了一块肥肉——老伙计大名地区专员丁树本的三个旅,不但武器精良,军需物资也特别雄厚。他要将其吃掉,化为己有。可是当石友三与高树勋协商时,高坚决不同意,他说:“都是西北军的老朋友,不能这样办!”石见高不同意,自觉拥有重兵,就想将其吃掉。正在运筹如何纳降之际,丁树本率部逃之夭夭。石断定,这是高给丁透了风;由此认为高有异心。也许天要灭丁,丁树本率军逃出狼窝后,却不慎又掉进虎口,他带领三个旅刚逃到瓦岗寨,正好和日本鬼子的精锐遭遇,三个旅一下子全部被鬼子报销了。
  石友三早就想投日反蒋,独霸一方,虽知高有异心,还是想拉其归顺。可是多次明说暗劝,均遭高树勋坚辞:“宁作亡命鬼不作卖国贼。”于是石友三恼羞成怒,阴谋向高军下毒手。因石高力量基本相当,于是石与其心腹文奇和兄弟石友信密谋,借刀杀人。石派人与日寇多次密谋,石部提供高部的活动情报,鬼子出人马,将高军击垮后,石要所获全部人马和武器。
  高树勋明白石友三阴谋投靠日本,但因其曾提拔过自己,不忍与石闹得太僵。其态度是既不随从,也不反对。此时高军,还在定陶一带打游击,搞得鬼子焦头烂额。
  驻济南的鬼子第十二军长范田,据石部提供的高部情况,决定搞一次长途偷袭。40年5月9日,范田作总指挥,纠集了山口32师团(此团驻兖州)、35师团(此团驻开封)和驻安阳的陵木旅团,计两万余人,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象三把利剑,借黑色的夜幕直向驻定陶一带的高营袭来。
  这一早晨,天刚朦朦亮,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鬼子先攻击高军总部驻地大陈楼以西的黄店。黄店驻了高军一个团,因鬼子来势凶猛,装备精良,高军一无准备,二皆使些敲大门的武器,哪能抵挡得住!全团被鬼子消灭了,团长刘秀岭阵亡。唇亡齿寒,外围一破,驻大陈楼的高军总部受到威胁,守卫大陈楼的徐静港团,与鬼子浴血奋战了两个多小时后也被击垮。鬼子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又直向大陈楼村内猛攻,经过一场白刃战之后,高树勋见伤亡太大,即下令撤退。高的总指挥部是在围墙下挖的洞,高是借洞向外挖通后,从壕沟中逃出的。随之逃出的有文书张寒如、参谋长朱朋轩和参谋科长张越万。刚逃出洞不远,见鬼子的七辆坦克正向村里攻击,几个人迅即绕行,但因心中惶恐,沟崖又陡,高和众谋僚迟迟爬不上去,最后还是张寒如先爬上崖头。他从麦子地里拔了一把麦子,忙将麦子递过去,下边的人拽着麦穗一个个上了崖。一行四人总算逃出来了。这次高军损失惨重。死2000多人,伤不计其数。军需处30多人只跑出两个,钱一分也没有带出来。高树勋在总结教训时,惨痛地说:“从来还没曾有过这样的惨败。”言毕掩面而泣。
  高树勋被鬼子击溃后,即退到曹县一带调整。高眼里淌着泪,心里淌着血。
  石友三本来满以为这次高树勋定会全军覆没,他将不费吹灰之力将高的全部人马、武器化为己有,不料,高树勋一没被杀,二没被生擒,人马不过损失了近半而已,不由大失所望。为了不败露马脚,石友三先派人到高营安慰了一番,又亲自前去慰问,其实真正目的不过是前去刺探军情。石为防不测,没直接去高营,而是在离高营不远的地方召见高。高树勋见到石友三这位老上司、老搭档,不知是因遭到惨败而羞愧,还是因差点儿命归黄泉而恼怒,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石友三却将袖一拂,仰天哈哈大笑,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建候兄何须如此!今日我令人给你捐了两万块钱来,缺什么尽管报告——”石友三洋洋说笑着,忽然把脸一沉说:“不过建候兄,听说这次险遭全军覆没的惨局主要是令侄没有顶住所致,希望你能大义灭亲,以安慰几千名死伤将士的地下之灵!”
  正在感激零涕的高树勋,闻言不由大吃一惊,忙辩解道:“此皆误传,谩说一个小营长顶不住,即是我们两个团,使着这敲大门的枪,也不是一样遭惨败吗?”
  石友三顿表不悦。过了片刻,石即要回总部。高见挽留不下,就为石友三送行。送行之间,高树勋又向石友三提出请求,要石供给一部分武器弹药。石友三沉吟了一下就答应了,只是提出让高派人自己去运回来。
  高树勋对石友三想处决自己的亲侄子,虽心怀愤慨,但心想这位老上司可能是听了谣传,好在并没有形成事实。总之,这时高树勋对石友三还是没有敌意的。在这危难之际慷慨相助,还有何人呢?然而高树勋却万没料到这次惨败,正是这位老上司所至。
  高树勋按与石友三的约定,派尹旅长率李团去铁路以西保安山接运军火。可是当尹李二人率团刚刚过了铁路,鬼子就从后边尾随而来。因李团战斗力较强,鬼子攻了几次没攻动,就用上毒瓦斯,李团伤亡大部,尹旅长受重伤。李团长将尹旅长送往医院后,即给高树勋拍电报,对鬼子获得情报如此快提出疑问,怀疑是石部搞的鬼。
  40年秋的一天,石友三从濮阳来电,令高军向石的六十九军靠拢,并指令途中如遇日军飞机,即在地上用红布铺成一个“土”字,可免遭空袭。据此,高树勋断定石友三与日寇已正式合谋,很快就会公开投敌叛国。此令即告他石已投日,又暗示他如不降服,将遭消灭。高报之一笑,仍然安兵不动。
  这天,高树勋正在室内练毛笔字,忽接石部请柬,邀高前去参加石的婚礼。石这位年近半百的人要和他的女秘书林尉君结婚了。众皆反对高去。高也知此去凶多吉少。可是又一想自己与石并无私仇,至于貌合神离,那是因为政见不同,我去参加他的婚礼,他能害我?何况我如不去,岂不让人耻笑我胆小如鼠?
  从高军驻地柳下屯到石军总部濮阳不过40余里。届时高树勋一行4人,快马轻装直奔石的总部濮阳。闻报,正沉浸在新婚喜悦里的石老总,脸上不由掠过一丝诡密的奸笑,随即令一八一师师长张雨亭前去迎接。张雨亭和高树勋都是原西北军的,有私交。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张雨亭岂能不知自己的上司要谋害高树勋呢!张与高握手相迎,暗自抓紧他的手臂抖着,小声道:“建候兄何故冒此风险?快,速速离去!”高不由暗自一惊,心里骂道:“好个石闫王,果真是要加害于我!”高点点头,以表会意。在将马缰绳交给侍从时,令其不要远离!
  高树勋一面随张雨亭向礼堂走,一面谈笑风生地向一些侍官打着招呼,然而此时他的心里却象有一窝小老鼠扑扑地跳着。
  礼堂里早已人声鼎沸,鼓乐齐鸣。新郎和新娘正行着结婚大礼,石友三见高树勋进来,向高招了招手即扭过头去向娇妻介绍来人,小娘子不肖一顾地撇了撇小嘴儿。高并没前去恭贺,而是抱了些两响在大厅外点上了。几个两响响后,他向石军需处借来两千块大洋,又扔又洒,象天女撒花,将雪白的银元扔了满地。那位娇滴滴的新娘子也跟着轰抢起银元来了。顿时大厅里你推我搡,热闹非凡……,那位满地撒金抛银的高副总司令,却趁机逃走了。
  当石得知高借机溜掉之后,十分懊恼,将其心腹一顿臭骂。为免打草惊蛇,石并未声张此次败谋之事。从此,无论用什么借口召高树勋来石总部,高再也不来见了。
  石友三要反蒋投日独霸一方,事情已露马脚。这时他正任察哈尔省政府主席兼39集团军总司令。由于石高二人政见不合,第十集团军的番号基本上不复存在了。石友三为了实现他的大业,又扩军两个师。同时设立了侍卫室,自己开始印发纸币,并开设了县长培训班。此时石与日寇已草签协议,准备41年元旦宣布反蒋投日。
  石友三对高军这股力量,虽知得之不易,但又觉弃之可惜,又因近在咫尺,如果反目为仇,对自己的独立大业自然会有威胁,怎么办?于是石友三想到了离本部不远的第一路游击总指挥孙良成。他和高都是老西北军,此人老谋深算,颇有些韬略,于是石友三带着几个随从去找孙良成讨计策。
  孙良成对石友三远接高迎,辞退了左右问石友三:“汉章兄军务如此繁忙,何故有闲暇光临?”石友三面带难色地说:“少润兄有所不知,我与建候供职多年,本是两相无猜,只是因为有人另有所谋,在我们之间造成了些误会,从此就是不见面了,我这正司令怎么当?”
  孙良成闻言一拍大腿,笑道:“嗨嗨…我心思啥大事哩,这有何难!咱们原先都是冯玉祥将军培养出来的,都是老西北军的朋友,患难之交,有啥过不去的?拿出大将风度来,他不来你去,见了面一哈哈不就完了吗!”
  石友三心有余悸地思谋着说:“少润兄说得在理,我也是这么想,不过……”
  “不过嘛?”孙良成大包大揽地说:“保险没有事儿,建候那个仁厚劲儿难道你不知道?要不放心我陪你去!不过,以后得了地可别忘了兄弟哟。”石友三大悦,笑着答应道:“那是自然。”
  于是石友三和孙良成二人商定,12月1日去高营,并给高拍去电报告知。
  石友三总部有一高参叫汪健,是蒋介石的高级联络参谋。他对石友三阴谋反蒋投日的事情早已电告了重庆。重庆方面也早已指令由该战区司令卫立煌处理。卫立煌接令后即决定调石友三为河南省主席兼三十九集团军军长。可是石友三知其有谋坚辞不授。此时,汪健忽然得息石友三将赴高营活动。即向卫立煌请示,卫立煌立即批复,电令:由高树勋司令缉拿石友三。
  石军总部的政治部主任张元俊和高参汪健都是重庆安插在石部的特工人员。汪张二人持卫立煌的电令来到高营。二人问高树勋:“石友三要投敌叛国怎么办?”高树勋说:“上头有令照办!”二人即出示了卫立煌的命令:“由高树勋司令缉拿石友三”。高树勋接过命令看了看,毫不含乎地说:“照办!”
  40年的12月1日,孙良成陪石友三带着一个骑兵连,耀武扬威地来到了高营。高即令三军列队欢迎。
  高树勋将石友三和孙良成领进客房后,即令侍从上茶。孙良成打着哈哈说;“健候,茶好歹没关系,你说咱今天吃啥吧?”高树勋笑笑说:“少润兄和石老总来了,你说吧?你说吃啥咱就吃啥!”孙良成看看石友三说:“那就请石总点吧。”石友三依然心事忡忡地搪塞说:“呵呵……吃啥也行啊。”
  “那好。我去安排一下。”高树勋说着起身就出去了。
  不大一会儿,有一侍从端着茶壶和茶碗来了。提壶人提起茶壶给石倒水,石正拿着笔在纸上胡画着什么,没理会倒水人。只见倒水人突然一把抓住石的手腕就拧,石惊恐地吼道:“干什么?!”闻声随之从外边又窜进几个人来,三下五除二,就把石五花大绑起来。
  孙良成急得象火烧了屁股,惊慌失措地喊道:“这是怎么回事呀我去找建候去——”喊叫着就溜出客房。
  此时,高树勋正提着手枪,从客房旁向东匆匆走去。孙良成即随之而去。
  石友三被押在特务营后,自知大事不好,便绝望地吼喊着:“过去他是我的兵,我提他当的连长,他是兵……你们可千万记住啊!”
  高树勋拘捕了石友三以后,马上就给卫立煌通电请示,回电是:“就地正法。”于是,这位一代奸雄,有名的“倒戈将军”本想以害人发迹,不想却以被害灭迹。他被几个人用套白狼的办法送上了西天,一堆黄土埋葬了他要独霸一方的美梦。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本书德州文史第三辑记述的是今日德州、委员撷英、历史足音、英模风采、往事追怀、人物春秋、名人轶事、史海勾沉、血泪史痕、艺苑史话、乡风民俗、文史长廊、德州农业发展概述、繁荣的德州商贸流通、蓬勃发展的德州个体私营经济、京福高速公路德州南联接线工程建设纪实、激流奋进勇争先——记德州市政协委员德棉集团总经理王加毅、刘秉章与他的“四字经”和“四部曲”、勇在潮头竞风流——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苗建中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张越万
责任者
刘志春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石友三
相关人物
吴佩孚
相关人物
冯玉祥
相关人物
蒋介石
相关人物
高树勋
相关人物
丁树本
相关人物
石友信
相关人物
范田
相关人物
刘秀岭
相关人物
张寒如
相关人物
朱朋轩
相关人物
张越万
相关人物
林尉君
相关人物
张雨亭
相关人物
孙良成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