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先”字当头抓技改,确保技术领先的竞争优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096
颗粒名称: 三、“先”字当头抓技改,确保技术领先的竞争优势
分类号: F327.52
页数: 3
页码: 152-154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德州一棉改革纪实“先”字当头抓技改,确保技术领先的竞争优势情况。
关键词: 德州市 一棉公司 改革

内容

德州一棉近15年最大的变化当属生产规模与装备水平:1984年只有50000枚纱锭,1908台有梭织机,固定资产仅为2200万元,而且工艺落后,设备老化,只能生产中低档纯棉纱和粗支布;1998年却发展成为一个拥有环锭110000枚、气流纺2000头和1300多台有梭织机,32台片梭织机,375台喷气织机,固定资产达6.6亿元的大型企业,而且技术装备达到了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具备了生产各种成份的高支纱、特种纱以及不同织物组织的坯布、长丝织物和色织产品的能力。
  德州一棉的技改是成功的,其成功之道就在于: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促进产品升级为目的,科学确定技改投向和数量,量力而行,滚动发展,并在具体运作上较好地把握了六条原则:一是整体装备能力做到生产工艺、生产品种、机械性能、生产能力和主辅机与检测仪器综合配套。“七五”期间,他们在大胆引进2000头气流纺、96台特宽幅喷气织机及其配套设备的同时,对原工艺流程进行了填平补齐,并投资400多万元配套引进了国际上先进的质量检测仪器,建立起中心试验室,从而使生产技术水平与检测技术水平得到了同步提高。二是本着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的原则,努力做到技术装备与原料结构相适应,他们投资470万元成套引进的2000头气流纺纱机就是根据自身即将大批量开发生产高支纱、必将形成大量下脚棉的需求而搞的,实施这一项目后不仅每年回用下脚棉600吨,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当年便收回了全部投资。三是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速度。他们在设备引进中,紧紧跟踪世界技术新潮流,做到既立足当前,又着眼未来。在1988年开始引进280喷气织机时,市场上的宽幅布并不旺销,但通过各方面信息综合分析,其潜在市场需求很大,结果投产后不到一年,宽幅布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560万元的贷款只用了两年多时间就全部还清。四是经济实用原则,在不影响整体功能发挥的前提下,能用国产设备替代的尽量不引进,能引进部件解决问题的就坚决不整机引进。他们利用引进V型气动加压牵伸装置进行的3万锭国产细纱机嫁接改造与整机引进相比,不仅节约了近1/3的技改费用,而且改造后的细纱机的质量指标完全可以达到国际市场上的技术标准。五是锲而不舍不停步,始终保持企业的技术领先优势。“九五”期间他们又把握市场脉搏,投资1500多万美元和4000多万配套人民币先后引进了用于生产长丝织物的87台喷气织机和用于色织生产的100台多臂混纬喷气织机及其配套设备,其规模之大,技术之先进在国内同行业均属少见。六是超前培养人才,为技改项目顺利实施筹足技术后备力量。例如,针对纺织装备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他们在引进设备之前二年便开设了电子、机械、微机等电大班、中专班以及在岗职工技术培训,先后培养出各种专业人才500多名。由于人才培养超前化,不仅保证了引进设备的顺利安装、调试、开车,而且对挖掘引进设备的先进性能产生了积极影响。他们在引进喷气织机上开发生产的某一高密品种被织机制造厂的专家称之为“中国的专利”。
  事实告诉人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谁拥有领先的技术,谁就能够抢占制高点,赢得竞争的主动权,并最终取得胜利。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本书德州文史第三辑记述的是今日德州、委员撷英、历史足音、英模风采、往事追怀、人物春秋、名人轶事、史海勾沉、血泪史痕、艺苑史话、乡风民俗、文史长廊、德州农业发展概述、繁荣的德州商贸流通、蓬勃发展的德州个体私营经济、京福高速公路德州南联接线工程建设纪实、激流奋进勇争先——记德州市政协委员德棉集团总经理王加毅、刘秉章与他的“四字经”和“四部曲”、勇在潮头竞风流——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苗建中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姜中元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德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