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寇扫荡的背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075
颗粒名称: 一、日寇扫荡的背景
分类号: K295.2
页数: 2
页码: 80-81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日寇侵占武城县后。疯狂镇压人民的抗日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遵照毛主席建立巩固的抗日根据地的指示,由陈再道(司令员)、宋任穷(政委)率领的东进抗日纵队,深入晋冀鲁豫边区,开辟革命根据地。并在农村逐步建立抗日民主政府,1941年1月成立了武城县抗日政府。
关键词: 日寇 扫荡 背景

内容

1938年9月,日寇侵占武城县后,炮楼林立。由民族败类组成的招抚队,疯狂镇压人民的抗日斗争。1939年3月1日又建立了伪政权及武城警务局,局址设在老城镇大运河东岸。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遵照毛主席建立巩固的抗日根据地的指示,由陈再道(司令员)、宋任穷(政委)率领的东进抗日纵队,深入晋冀鲁豫边区,到南宫县一带,开展游击战争,开辟革命根据地,并在农村逐步建立抗日民主政府。1941年1月成立了武城县抗日政府,6月正式建立了武城县公安局。第一任公安局局长梁振芝,27岁,南宫县十里铺人;其通讯员刘英华,17岁,老城镇沙庄人;公安队指导员赵黎荒,老城镇沙庄人。从武城县大队调过一个排30人,为公安队。武器装备很差,全局仅有两只短枪,20多枝步枪,每人10发子弹。生活也很艰苦,每人每天一斤半小米,月津贴2元。1941年正处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日伪汉奸很嚣张,敌强我弱。公安工作不能公开,局址不固定,也是游击式,常在青纱帐里审案子。主要活动在清河、武城、故城之间。公安局主要任务:一是除奸反特,二是保卫首脑机关,三是配合正规部队拔除日伪军据点,分化瓦解敌人。当时武城公安局辖两个区,二、三区都在武城运河以西,现故城县中南部。运河东是敌占区,不易活动。1941年夏,抗日根据地沿清凉江开辟到儒林一带。百团大战后,开始秋季战役时,形势渐渐好转。县大队政委王新(武城县李家户辛庄人)、代理县长戚夯(武城县杨庄乡戚庄村人)带领的武城县大队由一个连发展到两个连,计一百多人,公安局发展到50多人。县大队公安局配合正规军19团、21团、骑兵团拔掉敌人许多据点,11月份又拔掉了河西街(现故城建国镇)、武官寨、何柳屯三个重要据点。公安局逮捕、枪毙了一些汉奸、恶霸、土匪,做了许多分化瓦解敌人的工作。运河抗日根据地扩大了。自此武城一带,军民情绪高涨。武城县运河西成了冀南区党委、冀南区行署、冀南军区的主要立足点。为了巩固运西抗日根据地,进一步开辟运东抗日根据地,武城县大队、公安局配合冀南军区不断向运东渗透,开展抗日游击活动,使日伪军日愈恐慌。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本书德州文史第三辑记述的是今日德州、委员撷英、历史足音、英模风采、往事追怀、人物春秋、名人轶事、史海勾沉、血泪史痕、艺苑史话、乡风民俗、文史长廊、德州农业发展概述、繁荣的德州商贸流通、蓬勃发展的德州个体私营经济、京福高速公路德州南联接线工程建设纪实、激流奋进勇争先——记德州市政协委员德棉集团总经理王加毅、刘秉章与他的“四字经”和“四部曲”、勇在潮头竞风流——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苗建中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韩风声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武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