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人民的优秀儿子王增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066
颗粒名称: 回族人民的优秀儿子王增琛
分类号: K827
页数: 10
页码: 58-67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德州有一个全国最大的伊斯林饭店,它叫宴宾楼大饭店。这个三星级饭店的总经理叫努鲁汗格·王增琛。“努鲁汗格”在伊斯兰的教义中就是光明的意思。这座大厦是他整个生命的杰作。
关键词: 德州市 回族 王增琛

内容

德州有一个全国最大的伊斯林饭店,它叫宴宾楼大饭店。
  这个三星级饭店的总经理叫努鲁汗格·王增琛。“努鲁汗格”在伊斯兰的教义中就是光明的意思。
  这座大厦是他整个生命的杰作。
  这个地方原是德州最肮脏、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名叫“九道弯”,所谓九道弯就是指一条胡同内曲曲折折有九个拐弯。“九道弯”,靠近德州火车站,解放前,这里附近的居民,以引车卖浆的穷苦百姓为多,也有开烟馆、办青楼、设赌局的,行商坐贾、恶霸无赖、兵痞地痞多在这里寻欢作乐。
  如今,这座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高18层的辉煌的大厦就矗立在昔日的九道弯故址之上。那阿拉伯穹顶式建筑,望之浑厚饱满,光洁古朴,而就其规模,北京的穆斯林大厦稍逊一筹,那个著名的鸿宾楼也难望其项背。作为一座伊斯兰风格的饭店,德州宴宾楼饭店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当今中国第一、亚洲第一。自1997年主楼开业以来,共接待婚宴2260桌,接待会议百余起,一年中有近10万人参观这座大厦。这是德州6万穆斯林的骄傲、中国500万穆斯林的骄傲,而做为民族大团结的一面旗帜,宴宾楼声名远播,王增琛也屡获殊荣。
  1990年,德州宴宾楼抢先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商标,使宴宾楼成为一品牌受到法律的保护。即在全国餐饮业中只能有一个宴宾楼,这个宴宾楼就是德州宴宾楼,1997年,天津的一个叫宴宾楼的饭店成了德州宴宾楼的天津分店。德州宴宾楼在规模上奠定了自己在中国穆斯林饭店中的老大地位。
  十余年间,王增琛不但创造了一个中国规模最大的穆斯林饭店,还创造了一个让世人瞩目的“宴宾楼”品牌。
  在宴宾楼大楼的两侧,迎风飘扬着几十面金黄色的旗帜,每面旗帜上用火红的大字分别写着:唯旗必夺、是先必争、团结拚搏、争创一流。那旗帜在大楼两侧左右摆开,远远地就听见在风中哗啦啦地响起,如烈焰、如掌声,此起彼伏,哦,宴宾楼,你真的是个充满豪情与血气的地方啊!
  开始时红红火火的饭店,可以举出成百上千,但是不久便偃旗息鼓的也是举不胜举,真正发展起来的只是凤毛麟角。王增琛办起的伊斯兰饭店为什么能发展成为今天的规模,成为当今华夏第一?
  (一)
  1976年以前王增琛还是德州市(现德城区)乡镇企业局下属单位线材厂的一名业务员。1976年该局组建供销公司,王增琛因成绩突出被局领导看中,到局供销公司当上了业务员。从此,他一头扎进供销工作中。在新婚的第三天晚上他就去东北搞木材,这一去就是三个月,待再与新婚妻子相见时,妻子忍不住长泪奔涌。从1977年到79年的3年间,他奔跑在大小兴安岭的深山老林中,每年呆在家中的日子不过10天,换来的是源源不断地从东北发来的木材。
  1980年乡镇企业局又组建服装公司,王增琛当上服装公司的业务科长,这年他正30岁。担任业务科长后,他积极开展业务,促成了与北京服装公司的联营。生意曾一度红红火火。但好的形势没保持多久,随着改革的深入,旧的体制再也不适应迅速发展的新形势,经营下滑。于是1984年服装公司又改为贸易公司,做起了煤炭、木材、钢铁等生意,王增琛担任了公司副经理。
  1986年,贸易公司被“海水”呛了一口,甩出的资金打了水漂。王增琛忧心忡忡。当时正赶上新一轮的购买热,于是,贸易公司决定开一个百货商场,在亏损40多万元的情况下,又贷款10万元,开始盖商场,地点就是现在的宴宾楼旧址。
  小楼刚刚封顶,王增琛沉不住气了,看到四周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商场,他开始反思,购买热究竟能持续多长,自己这个仅仅是临建单位的商场能有多大的前景?烦闷之中,他邀同是回族的公司李顺亭经理到一个回民餐馆,俩人坐下,三杯酒下肚,望着餐馆进进出出的人流,王增琛眼前霍地一亮,他似乎被一个什么东西刺激了一下,站起身来,对李顺亭说:“伙计,我们办个饭店怎么样?!”
  这是宴宾楼发展史上的一个胎音,但李顺亭却听得那么清楚,那么有力,那么生动。
  把商场改为饭店也许是最现实、最长远也是最美妙的一个想法了,因为没有哪个话题在中国能象“吃”那样长盛不衰了。
  原计划要进的各种货物被命令不进了。一天下午,一个叫张振东的退休老工程师来到基建现场看了一下,他说:“可以在一楼大厅内修个楼梯,与二楼联结起来,这样,传起饭菜来更方便。”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商场要改为饭店。
  1986年12月26日,做为贸易公司的下属单位,由王增琛任经理的宴宾楼饭庄金日开张。鞭炮声震耳欲聋,王增琛站在门口迎来送往,喜气洋洋。
  (二)
  起初宴宾楼还没有自己的冷库,王增琛开着一辆借来的农用三轮车,载着满满都是营业一天后剩下的牛羊肉,他要将那些要冷藏、冷冻的食物送到十几里外的冷藏厂。白天市区不让这种车通行,要等到晚上才能将这些肉送去。
  王增琛从冷库回来时,马守义师傅还没有睡下。
  然而,就在一个月前,老人正在济南家中含饴弄孙,享受着天伦之乐,门外王增琛却早已程门立雪。慕名而来的多着呢,马守义老人不会轻易出山的,更何况儿女们坚决反对,马守义可不管王增琛何等企盼的目光,轻轻道一句:“送客”,直让王增琛悻悻而回。
  但王增琛也真是一条汉子,您不是不愿来吗?那好,别人我还不请呢,马老先生,我请定您了!
  王增琛动用了各种关系去打通马守义的关节,一次、两次、三次,苦苦相求,马守义终于没能抵挡住王增琛的情感攻势,他打点行装,加盟了王增琛当时只有26个人的队伍。但马守义还在想着另外一个问题:自己年纪大了,又孤身在德州,今后一走,人走茶凉怎么办。而王增琛早已看出马守义的心事,他轻轻走到马守义的身边:“马师傅,您老放心吧!有我王增琛在宴宾楼呆一天,就有您老的一切,咱回民最是讲知恩图报的,我就是要做出样子让别人看看我王增琛是重情重义的人。”
  如今,马守义师傅早已告老还乡,但在宴宾楼长长的工资单上,每月都有马守义的名字,并且按时寄送。
  实际上,对老厨师马守义的重用使宴宾楼获得了巨大的回报。很多人知道宴宾楼的两道看家菜是蒜爆羊肉和黄焖鸡,其实那是最普通不过的清真菜了,所不同的只是马守义对火候的把握是常人难以望其项背的。另有两项宴宾楼所独有的东西能·使我们更能理解王增琛,那便是现在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北京烤鸭和已经影响了人们饮食习俗的色拉油。
  这两种东西的引进,除了王增琛的直接操作外,还离不开一个人,这就是李晓明。其实李晓明原本是被王增琛派去做马守义的大徒弟的,但李晓明猴精,吃不了马守义的粗暴脾气,不肯上灶。王增琛便把他派到北京学习烤鸭技术。
  李晓明高兴了,立即赶赴北京,从填鸭、宰杀、烤制、刀工到小料的配制,他学了一个遍。1987年6月,德州宴宾楼饭店的厨房加工间里搭起了几个烤炉,金黄色的烤鸭在炉内兹兹做响,当油香酥嫩的烤鸭被端到桌上时,“哇”,人们惊呼,“在德州还能吃到这么地道的北京烤鸭”!这以后,各大饭店纷纷仿效,生产自己的烤鸭,王增琛笑了。
  “要吃油,宴宾楼。”这是宴宾楼创建初期社会上流行的一句顺口溜。不论这是褒意还是贬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宴宾楼的饭菜油水大。然而几乎每一个来这里的人又都感觉到这油有些与众不同,那就是特别香,并且不腻。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不知道宴宾楼的这个秘密配方,1990年,当宴宾楼在春节期间公开向社会卖起色拉油的时候,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油里面有文章。
  其实,当初李晓明也不知道色拉这个词,1989年,他带队到北京的穆斯林大厦去学习,在那里炒菜,用的是同一个程序,一种工艺,可味道就是不一样,他开始莫名其妙,后来一问,原来是用的油不一样,那种油是穆斯林大厦专门从深圳进的,叫色拉油,是食油中最高级的一种。
  李晓明向王增琛汇报,王增琛当机立断,马上从深圳进油,到春节,整整二个车皮120吨的色拉油从深圳运来,王增琛又抓住节日的好机遇,向社会推销,那个春节,德州很多家庭用上了宴宾楼的色拉油,从此,色拉油在德州广泛使用。在色拉油的使用上,宴宾楼又争得了这个第一。
  而宴宾楼的第一又岂止是这些。
  1987年4月1日,这一天,王增琛对宴宾楼饭店成功地实行了租赁,这是德州经济改革的第一声锣音,德州地委为此几次通宵达旦地研究,因为这在德州是前无古人的创造。他们将从沈阳搞来的一份市政府的文件与宴宾楼的租赁方案反复对照后,批准了宴宾楼的改革方案。由于是第一次,租赁在相当正规和严格的监督下进行:王增琛以自己家的五间大北房和所有家产做为抵押,对宴宾楼饭店实行租赁,担保人是郝淑娟、王爱玲。她们也同样以自己的家产做抵押,这其中包括:电视机、缝纫机、以至家中的沙发、桌椅板凳等,条目明晰,并在清单上签字画押。
  租赁第一年,王增琛就创造了奇迹。360平方米、只有6个单间的宴宾楼就赢利12.7万元,还清了盖楼的贷款。1987年营业额97万元,赢利30万元,还清了贸易公司的欠款,而本是贸易公司下属单位的宴宾楼又反过来兼并了贸易公司。1988年宴宾楼营业额达到197万元,到1990年,营业额再度攀升到250万元。宴宾楼饭店以自己的实力让人刮目相看。
  正当人们向宴宾楼的奇迹投来羡慕的目光的时候,正当宴宾楼人为自己的成就而自我陶醉的时候,1990年底,一个投资600万元、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高7层的大厦在原宴宾楼的旁边悄然崛起。1991年7月,经营了四年,已经赢利近百万元的宴宾楼拆除了。半年之后,到北京、南京等地培训归来的职工们又充满自豪地走进了那所当时为德州最高层的建筑,在这里,王增琛又完成了几个德州第一:最高的建筑、最早的卡拉OK、最豪华的舞厅。
  然而,更让人瞠目的是,当这个七层的宴宾楼饭店刚刚开业半年,王增琛又东奔西走,开始实施他的更为宏伟的目标:以四星级为目标的宴宾楼大饭店。
  起初人们以为王增琛是心血来潮,然而,不久,人们发现,全国赫赫有名的主持设计北京饭店的老工程师单卓被请到了宴宾楼,在以后的日子里,人们看到一个大厦拔节般地生长,八层、十层、十二层,这时好心人开始来劝王增琛了:“别长了,多少钱啊,你下半辈子光还贷款吧!”
  说实话,王增琛心中不是没有压力,盖一个在当时德州的最高建筑,他知道人们会怎样议论他,可是面对巨大的市场压力,面对不进则退的局势,他一刻也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要让宴宾楼生存下去,就只有拼命地向前走。
  王增琛在宴宾楼的前面加了一个“大”字,他说他要建成一个全国最大的穆斯林饭店。
  1995年2月8日,计划高度为18层的宴宾楼大饭店破土动工了。
  一百多座民房的拆迁是宴宾楼人自己干的。每天,小伙子用带着血泡的手走进操作间,再给客人们做一顿美味佳肴。
  那些盖楼的青砖是宴宾楼的小伙子们自己搬来的,他们把砖一块块铺在宴宾楼大厦的根基上,也把自己的心牢牢地和宴宾楼连在了一起。
  那些打地基时的泥浆是宴宾楼人自己运走的,要包给施工单位得要付10万元的施工费。他一不做二不休,自己花钱买了一部大货车,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里,宴宾楼人自己动手一铲一锨地将泥浆运走,他们从不计报酬,不计得失,没有怨言。这次,宴宾楼人不但节省了资金,还赚了一部货车。
  这就是宴宾楼精神!这个至今还在高喊“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口号的总经理说“人不能光为钱而活着,活着就在争口气,只有这样才能活得充实”。
  1997年7月1日,高18层、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的德州宴宾楼大饭店正式开业,王增琛又夺得了几个德州之最:最高的大楼、最早的保龄球馆、最早的室内游泳馆、最早的室内旱冰场。而更有意义的是,王增琛实现了自己的一大夙愿:宴宾楼大饭店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
  现在他感慨当初这个楼盖矮了,不是吗?靠近交通要道的优越的地理位置,使这个有200套房间的饭店几乎天天爆满。
  今天的宴宾楼已经成为宴宾楼(集团)有限公司,下设实业公司、建筑公司、矿泉水公司等,公司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德城区的第一利税大户,1996年上缴利税100万元,1997年为116万元、1998年则达到158万元,1999年,王增琛完成200万元。
  十年间,宴宾楼从一个仅有二十几名员工、建筑面积360平方米、固定资产10.58万元的小店,发展成一个有员工600名,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5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几项数字对比分别比原来增长了30倍、83.3倍和1500倍。王增琛也以自己卓越的成就被选为山东省政协委员和德州市政协委员,全国优秀企业家。
  1999年1月15日,开业仅一年的宴宾楼大饭店被省旅游局正式评定为三星级饭店。
  (三)
  宴宾楼之所以有今天,宴宾楼的职工们说是宴宾楼人用宴宾楼精神铸造的,而这宴宾楼精神又是王增琛爱与严的结晶。
  宴宾楼大饭店娱乐中心经理寇晓华,26岁,女,身高1.79米,人称寇子。娱乐中心包括9个KTV包房,一个大舞厅和桑那中心。在娱乐中心工作,什么人都能碰到。一个女孩子在这里干经理,确实难。有一次,她不想干了,于是不辞而别,跑到天津的一个朋友家里呆了半个月。静下心来反复考虑,她首先觉得对不起王总,再者,三百六十行,总得有人去做,要说难,谁不难呀?于是她又回来了。刚一到饭店,她心里很害怕,不知道该怎样对总经理解释这件事,也不知道经理会怎样批评她、处分她。但王总一句批评的话也没说,只对她说:“人生在关键的时刻一定要把握住自己,在这个地方,我要对你的前途负责,也要对你的父母负责。”并告诉她,她走了以后自己一直为她带班。寇晓华哭了。以后工作一直干得很好。
  洪林英,女,24岁,餐厅二部经理助理。3月28日,是黄道吉日,这一天有五个家庭在宴宾楼举办婚宴,每天早晨王增琛都6点钟就来到店里,上午七点半,他见两名餐厅的职工骑着自行车闯进大门,而公司规定,进出公司门口是必须下车的,王增琛让刚好来上班的餐厅经理助理洪林英监督两名职工做反省,但洪林英考虑到当天很忙,等王增琛刚一离开,她便带着两名职工说说笑笑地上楼来了。王增琛见到后,大为震怒,让洪林英站着反省自己的过失。洪林英对此心服口服。她说:“没有王总的严字,就没有宴宾楼的今天。王总的严是对全体人员的,不是对我自己,而且王总自己先做到了。现在有几个父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往饭店里送,但我们这里就不一样,家长们挤破头地把孩子往宴宾楼送,为什么?就是这里能出息人。办饭店,什么样的人都会遇到,有时你就觉得这里就是花花世界,可对于在这里工作的这些人来说,却是铁板一块。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这就是宴宾楼的形象,老实说,这个形象一多半就是王总个人的形象。因为他本人身正,所以他说起话来就有威信,有力量。这就是宴宾楼这个品牌的份量。”
  现在,王增琛创办的全国最大的穆斯林饭店——宴宾楼大饭店,正在伴随着祖国改革的步伐向着更加宏伟的目标前进。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本书德州文史第三辑记述的是今日德州、委员撷英、历史足音、英模风采、往事追怀、人物春秋、名人轶事、史海勾沉、血泪史痕、艺苑史话、乡风民俗、文史长廊、德州农业发展概述、繁荣的德州商贸流通、蓬勃发展的德州个体私营经济、京福高速公路德州南联接线工程建设纪实、激流奋进勇争先——记德州市政协委员德棉集团总经理王加毅、刘秉章与他的“四字经”和“四部曲”、勇在潮头竞风流——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苗建中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李长征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王增琛
相关人物
寇晓华
相关人物
洪林英
相关人物
1995年2月8日,...
相关事件
1997年7月1日,...
相关事件
1999年1月15日...
相关事件
德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