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引进给企业注入活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第十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009
颗粒名称: 技术引进给企业注入活力
分类号: K295.23
页数: 5
页码: 107-11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德州无线电三厂引进技术给企业注入活力促进企业发展的情况。
关键词: 德州 企业 无线电三厂

内容

京杭运河和津浦铁路紧紧地依偎着穿过德州市区,德州无线电三厂的前身就座落在古运河畔一所煤场的旁边。1971年开始建厂,原属德州发电厂的一个电力变压器制造车间,有职工58名,几排低矮的平房,设备简陋,产品单一。每到春季,整个厂区淹没在黑色的尘雾之中,日子过得可真难。1977年,厂区迁到德州市新湖北路,占地面积39847平方米,生产条件虽然有所改善,但是产品不定型,档次低,到1984年固定资产只有78万元,产值一直徘徊在150万元左右,利润不足10万元。由于企业产品销路不畅,有时工资都发不出,多数职工迫切要求改变现状,摆脱困境。当改革的春雷在神州大地响过之后,也给这个小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领导班子全面分析了电子产品的发展趋势,把眼光从国内转到了国外。八十年代,世界正面临新科学技术的挑战,电子工业正迎接第三次工业浪潮的到来。电子产品属技术密集型产品,具有生产周期短,更新换代快的特点,一个电子工业的领导者如果看不到这个事实,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势必被迅速发展的新科学所淘汰。当时该厂的主导产品——黑白电视机用回扫变压器,偏转线圈,因打不开市场而滞销,后来刚刚有了市场,彩电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展起来。无疑,彩电配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因为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彩电必然进入千家万户。但是,生产彩电配件,国内设备尚不能配套,必须从国外引进,没有外汇、缺乏技术、工人素质低等,这一切说明引进项目似乎是可望而不可及。有人认为:“与外国人打交道,弄不好几百万元贷款赔进去,就是把三厂的地皮搭上我们也赔不起呀!”怎么办?经过厂党支部多次研讨,决定从国外引进一条具有八十年代先进水平的生产线。这一决策很快得到了地、市领导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全厂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工的拥护。从国外引进项目,需要巨额的贷款,可当时职工工资都是厂长跑银行,靠借钱发放,这其中的困难是不言而喻的。可是,改革的大潮,新科学技术的挑战,已把他们推上了历史的舞台,即使前面是崇山峻岭也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一个正确的决策,付诸实施并非易事。作为这个基础差、技术力量薄弱的小厂实施起来更谈何容易。彩电用回扫变压器生产线,是全省唯一的引进项目,同行业厂家都想把这个项目拿到手,省里有的部门意见也不统一,个别同志把眼光放到了技术力量雄厚的青岛、淄博。曾有人这样说:“北三区的德州是个兔子没草吃的地方,还想从国外引进生产线,这不是异想天开吗?”对此,前去争取项目的厂长刘玉民挖空心思寻找根据:“条件差我们承认,但是我厂已有生产黑白电视机元件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全厂干部职工有克服一切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省政府的一位领导同志分析了厂的技术力量和生产能力,特别是被他们这种锐意进取,大胆开拓的创新精神所感动,决定把项目给德州无线电三厂。经过全面细致的市场调查和客观的价格分析,最后决定引进日本松下公司“FBT”生产线。
  1985年4月,中日双方在德州进行联合设计,并对生产线安装调试到投产全过程的各种问题达成协议。日方生产线整套设备于10月份进厂,我方负责配套设备的安装。4月30日中日双方在厂联合设计时,尚处在一无厂房,二无必要的配套设备的状态,一切从零开始,日方担心他们的设备进厂后不能马上安装调试。然而在中秋佳节到来之际,一幢具有八十年代先进水平符合生产线设计要求的生产楼拔地而起,各种附属设施都已准备就绪,保证了生产线整套设备按时进入车间。日方工作人员见后伸出大拇指连连称赞:“没想到你们有这样的速度。”
  紧张的安装调试工作开始了。厂领导要求全体技术人员和职工要虚心向日方技术人员学习,在科学面前甘当小学生;要争分夺秒,长中国人的志气,通过安装调试,尽快掌握设备性能和操作技术。厂成立了临时指挥部,刘吉昌担任生产线安装调试总指挥。这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的工程师,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的工作作风为全厂职工所称赞。在日方技术人员调试过程中,他和工程技术人员细心观察、模仿,不懂就问。有时搞不清或没有把握,便趁日方人员不在,故意把安装调试的程序打乱,日方人员不得不皱着眉头咕噜一阵子重新编好程序,进行操作,抓住这个时机技术人员便细心地将操作过程全部记下来。但是,对关键性的技术资料、图纸等,日方采取控制态度。白天,他们在现场跑前跑后,力求掌握每道工序的操作要领;晚上,在车间亲自动手操作,终于在短时间内,基本理解了生产设备的主要性能,整套生产线操作自如,并且可以随时处理运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号称世界一流的松下公司的技术人员对德州无线电三厂的干部和职工这种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赞叹不已。
  1985年11月15日,也就是“FBT”生产线进厂后的45天,第一批彩电用回扫变压器投产了,经青岛电视机厂试验,产品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质量达到日本松下同类产品的水平。心血和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果实,三厂的广大干部职工,享受到了收获的喜悦,看到了企业发展的希望,满怀激情地迎接着一个星光灿烂的未来。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第十辑

《德州文史第十辑》

本书记述了山东省德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主编的德州文史第十辑,主要记录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本地区的一些动人故事和事件;“人物春秋”,反映了本地解放前较有名气、有影响的爱国民主人士的事迹;“天涯儿女”,收录了本地远在外境他乡的儿女们的可歌可赞的业绩;“大潮浪花”,透射的是我市改革开放以来在一些领域发生的急剧变化的缩影;“文史资料”,奉献出的是日伪及国民党旧政权时期的一些珍贵史料。

阅读

相关人物

黄桂英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德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