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星闪烁在古远河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第十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008
颗粒名称: 新星闪烁在古远河畔
分类号: K295.23
页数: 13
页码: 107-11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德州无线电三厂在经济腾飞的年代成为古运河畔最耀眼的一颗新星的详细内容。
关键词: 德州 无线电三厂 企业

内容

德州无线电三厂本是一家无名气的小型企业,在经济腾飞的年代,他们捷足先登,跨入了国家二级企业的行列。截止1990年底,5年累计实现产值1.43亿元,创利税1528万元,分别是技术改造前15年总和的9倍和13倍,成为古运河畔最耀眼的一颗新星。
  技术引进给企业注入活力
  京杭运河和津浦铁路紧紧地依偎着穿过德州市区,德州无线电三厂的前身就座落在古运河畔一所煤场的旁边。1971年开始建厂,原属德州发电厂的一个电力变压器制造车间,有职工58名,几排低矮的平房,设备简陋,产品单一。每到春季,整个厂区淹没在黑色的尘雾之中,日子过得可真难。1977年,厂区迁到德州市新湖北路,占地面积39847平方米,生产条件虽然有所改善,但是产品不定型,档次低,到1984年固定资产只有78万元,产值一直徘徊在150万元左右,利润不足10万元。由于企业产品销路不畅,有时工资都发不出,多数职工迫切要求改变现状,摆脱困境。当改革的春雷在神州大地响过之后,也给这个小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领导班子全面分析了电子产品的发展趋势,把眼光从国内转到了国外。八十年代,世界正面临新科学技术的挑战,电子工业正迎接第三次工业浪潮的到来。电子产品属技术密集型产品,具有生产周期短,更新换代快的特点,一个电子工业的领导者如果看不到这个事实,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势必被迅速发展的新科学所淘汰。当时该厂的主导产品——黑白电视机用回扫变压器,偏转线圈,因打不开市场而滞销,后来刚刚有了市场,彩电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展起来。无疑,彩电配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因为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彩电必然进入千家万户。但是,生产彩电配件,国内设备尚不能配套,必须从国外引进,没有外汇、缺乏技术、工人素质低等,这一切说明引进项目似乎是可望而不可及。有人认为:“与外国人打交道,弄不好几百万元贷款赔进去,就是把三厂的地皮搭上我们也赔不起呀!”怎么办?经过厂党支部多次研讨,决定从国外引进一条具有八十年代先进水平的生产线。这一决策很快得到了地、市领导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全厂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工的拥护。从国外引进项目,需要巨额的贷款,可当时职工工资都是厂长跑银行,靠借钱发放,这其中的困难是不言而喻的。可是,改革的大潮,新科学技术的挑战,已把他们推上了历史的舞台,即使前面是崇山峻岭也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一个正确的决策,付诸实施并非易事。作为这个基础差、技术力量薄弱的小厂实施起来更谈何容易。彩电用回扫变压器生产线,是全省唯一的引进项目,同行业厂家都想把这个项目拿到手,省里有的部门意见也不统一,个别同志把眼光放到了技术力量雄厚的青岛、淄博。曾有人这样说:“北三区的德州是个兔子没草吃的地方,还想从国外引进生产线,这不是异想天开吗?”对此,前去争取项目的厂长刘玉民挖空心思寻找根据:“条件差我们承认,但是我厂已有生产黑白电视机元件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全厂干部职工有克服一切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省政府的一位领导同志分析了厂的技术力量和生产能力,特别是被他们这种锐意进取,大胆开拓的创新精神所感动,决定把项目给德州无线电三厂。经过全面细致的市场调查和客观的价格分析,最后决定引进日本松下公司“FBT”生产线。
  1985年4月,中日双方在德州进行联合设计,并对生产线安装调试到投产全过程的各种问题达成协议。日方生产线整套设备于10月份进厂,我方负责配套设备的安装。4月30日中日双方在厂联合设计时,尚处在一无厂房,二无必要的配套设备的状态,一切从零开始,日方担心他们的设备进厂后不能马上安装调试。然而在中秋佳节到来之际,一幢具有八十年代先进水平符合生产线设计要求的生产楼拔地而起,各种附属设施都已准备就绪,保证了生产线整套设备按时进入车间。日方工作人员见后伸出大拇指连连称赞:“没想到你们有这样的速度。”
  紧张的安装调试工作开始了。厂领导要求全体技术人员和职工要虚心向日方技术人员学习,在科学面前甘当小学生;要争分夺秒,长中国人的志气,通过安装调试,尽快掌握设备性能和操作技术。厂成立了临时指挥部,刘吉昌担任生产线安装调试总指挥。这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的工程师,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的工作作风为全厂职工所称赞。在日方技术人员调试过程中,他和工程技术人员细心观察、模仿,不懂就问。有时搞不清或没有把握,便趁日方人员不在,故意把安装调试的程序打乱,日方人员不得不皱着眉头咕噜一阵子重新编好程序,进行操作,抓住这个时机技术人员便细心地将操作过程全部记下来。但是,对关键性的技术资料、图纸等,日方采取控制态度。白天,他们在现场跑前跑后,力求掌握每道工序的操作要领;晚上,在车间亲自动手操作,终于在短时间内,基本理解了生产设备的主要性能,整套生产线操作自如,并且可以随时处理运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号称世界一流的松下公司的技术人员对德州无线电三厂的干部和职工这种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赞叹不已。
  1985年11月15日,也就是“FBT”生产线进厂后的45天,第一批彩电用回扫变压器投产了,经青岛电视机厂试验,产品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质量达到日本松下同类产品的水平。心血和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果实,三厂的广大干部职工,享受到了收获的喜悦,看到了企业发展的希望,满怀激情地迎接着一个星光灿烂的未来。
  积极消化吸收尽快实现国产化
  1986年4月,日本松下公司“FBT”生产线投产不到半年,一个非常严重的危机出现了,生产线因无米下锅“断炊”。彩电用回扫变压器所需原材料、原器件达41种,生产线投产后,一直依赖于日本进口,用职工的话说:“这是外国人的机器,吃外国人的粮食。”国家外汇短缺,依靠外国人过日子的后果应验了。
  生产线停产后,职工们议论纷纷。“这样下去,巨额贷款何年何月才能还清”。针对这种情况,厂领导及时召开了全厂职工大会,稳定思想情绪,组织力量研究措施,加速原材料的国产化。这是科学技术上一个很大的飞跃,必须有过硬的科技人才,技术资料,必须使国产化材料达到进口材料的质量水平。这其中每一个环节所遇到的困难和阻力都是难以想象的。
  厂里成立了以总工程师为首的国产化领导小组,这个小组是德州无线电三厂的科技群星。
  当时,全国生产彩电用回扫变压器原材料、原器件的科研单位和生产厂家很多,其质量、性能、规格不尽相同,需要严格鉴定。科技人员开始了几千里地的长途跋涉,从南方到北方,由这个城市到那个城市,不停地对比、分析筛选。在那些日子里,星期天、节假日,已在他们的日历上钩掉了。根据从各地掌握的情况,他们首先从整理资料入手,又频繁地与外商接触,取得样品样本。他们先后与北京化工研究所、天津609厂等40多个单位建立了密切协作关系,同时广泛与同行业兄弟单位进行技术交流。到1988年底,他们已试用了36种原材料和原器件,占材料成本的91.2%,国产化程度达到了85.3%,为国家节约外汇265万美元。
  国产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他们在抓好硬件消化吸收的同时,注重各种软件的开发与创新。引进生产线,当时只能生产松下型M11系列BSC22—N01、BSC23—N01两种产品。工程技术人员积极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完善工艺条件,优化工艺方法,自行研制开发出了三大系列近40种产品。全国联合优化设计产品BSC—C61A/B,首先在该厂研制成功,并且通过了部级设计、生产定型,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逐步实现了从原材料、原器件到生产工艺、产品设计制造的国产化。目前,国产化程度已达到96%以上,国内青岛、熊猫、长虹、牡丹等名牌彩电都用该厂生产的回扫变压器,创了部优、国优,夺得了金银牌。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和国外先进设备技术的引进,使厂领导清醒地认识到,企业的发展靠产品,产品的发展靠技术,而技术的发展靠人才,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因此,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也是德州无线电三厂一条成功的经验。
  该厂在人才引进方面,可谓别具一格,甚至不惜代价。在生产线安装之前,厂里就作出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决定,通过招聘广告,与地、市人才交流中心挂勾等形式,用一系列优惠条件把具有专业知识的工程技术人员招聘进厂。但是,一个企业的权力毕竟是有限的,改革的浪潮虽然席卷了全国,但并没有冲垮某些人头脑中的陈腐观念,单位所有制,部门所有制,把人束缚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因而给招聘工作带来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为此,厂里规定,对那些在原单位专业不对口,知识才能无法施展的专业技术人员,先与所在单位联系协商取得同意后,办理手续;手续不全的技术人员,只要本人有真才实学,持三证(户口、毕业证、粮证),三厂也可以接收。于是,那些有志于振兴德州电子事业的科技工作者,怀着一腔热情纷纷前来了。但作为国家的技术干部,在组织问题上总不能长期“悬”着,必须得到组织人事部门的承认,厂里开始找组织部、人事局,刘玉民厂长一次又一次地跑市委、市府,最后,市里决定:没有档案建立档案,是党员的接上组织关系。解除了某些技术人员的后顾之忧。几年时间,已有近40名工程技术人员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他们有了用武之地,可以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飞翔。对招聘来的工程技术人员,厂里每人安排一套住房,子女全部入学。许多人被推上领导岗位。热情的关注与爱护,真诚的尊重和理解,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
  为促进企业技术进步,该厂一方面多渠道引进人才;一方面从各类院校招收具有专业知识的大中专毕业生。同时,舍得花钱培养人才,开发智力,不仅给工程技术人员订购大量的科技杂志和报纸,还经常购买一些科技资料,凡被批准外出进修、培训的科技人员,一切费用全由厂里负担,学习期间享受在职职工的一切待遇。同时,举办了两届《电子工程》专业电大班。几年来,培养了10名电大毕业生,先后主动联系8人次进修深造,并选派7人赴日本考察学习。目前,这个不足500人的中型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已占全厂职工的26%,其中高级工程师5名。厂里对老知识分子坚持“三多”:即多鼓励、多重用、多肯定。做到在思想上不歧视,工作上委派重任,使用上敢放手。使他们既感到组织的信任和温暖,又感到自己身担重任的光荣,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该厂的青年知识分子有两类:一类是工农兵大学生;一类是八十年代的大学生。虽然他们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但他们都有着显露才华和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希望有一个施展才能的天地。因此,厂里对他们坚持12字方针:发挥特长、因势利导、支持鼓励。几年来,德州无线电三厂一支技术力量较强的科研队伍逐步发展壮大起来。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已走在了全国同行业生产厂家的前列,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其中新产品占全部销售量的90%,一跃成为国内举足轻重的彩电配套厂家。
  调整产品结构依靠新产品站稳市场
  自1989年下半年以来,电子产品市场发生了急剧变化,国家彩电计划压缩了40%,同行业厂家竞争到了白热化程度。面对这种严峻形势,他们没有墨守成规,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对市场进行分析预测,走出去,了解第一手信息,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作出了“以科技为先导、加快技术开发、依靠新产品站稳市场、走出低谷”的治厂决策。
  厂里抽调14名科技骨干,成立了电子研究所。为了搞好适应性开发,他们采取了将科技人员和业务人员工作“捆”在一起的作法,产品设计和销售收入挂勾,业务人员提供信息,科技人员提供新产品,然后,根据产品销售收入提取奖金,从而加快新产品研制的速度,适应了市场需要。在产品研制开发上,以新(品种新)、快(研制速度快)、优(质量优)取胜,先后与青岛电视机厂、780厂、714厂、辽宁无线电八厂等建立了密切协作关系,联合开发新产品,取得了产品领先一步的主动权。1990年上半年,研制的高附加值产品M12系列51cm、53cm平面直角和47cm细管颈彩电用回扫变压器,投入批量生产后,在市场上独占鳌头,订货合同超过生产能力的一倍。厂电子研究所成为一支研制新产品的“快速部队”。1990年9月,780厂急电,需彩电用回扫变压器BSC25—01A,设计人员昼夜奋战,仅7天就把产品送到用户手中,比同类产品生产厂家提前90余天,用户一次订货就达20万只。他们的产品之所以在彩电市场疲软的情况下畅销不衰,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产品质量达到用户满意。该厂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宗旨,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建立了一套严密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工作中做到严把“三关”:一是原材料进厂关;二是生产工艺关;三是产品出厂关。落实《质量奖惩条例》,把产品质量的优劣与职工的责任、基本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被用户称为“信得过”产品。松下型M11系列BSC22—N01、BSC23—N01连续三年保持省优、部优称号,并且打入国际市场,四种主导产品1990年4月获得国家质量认证委员会合格证书。在强手如林的市场竞争中,他们仍立于不败之地。90年完成产值3828万元,创税413万元,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列全国同行业前茅。目前,他们在保持M12系列和U0系列产品优势的基础上,着重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全国优化机型“TDA”机芯用回扫变压器,产品已通过了广州电器设备厂上机试验,马上可以投入批量生产。计算机高压振荡变压器,已送美国通用电器公司鉴定,无振铃型和投影电视机用回扫变压器,正在加紧研制。该厂发展成为回扫变压器“基地厂”的愿望,将指日可待。
  1990年10月,企业开始新一轮承包,原任副厂长刘吉昌,被任命为新一轮企业承包领导人。他为人正直,不但懂技术,善管理,而且事业心强,具有创新意识,颇受上级领导和全厂干部职工的信赖。他深知,创业难,守业也难,在现有水平上,求得发展更难。然而,他不负众望,勇敢地挑起这付重担。1991年是“八五”计划的第一年,虽然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但,彩电市场仍没有走出低谷,企业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各方面的不利因素依然困扰着企业。困难和不利对有志者是一种动力,他对未来充满信心,有一个长远的企业发展规划,力争三年承包固定资产达到3000万元,跨入国家大型二企业行列。年产量突破百万只大关,出一流产品,创一流效益,逐步走上现代化管理轨道。为增强企业实力,继续进行技术改造,准备从国外引进一套先进设备,预计生产大楼1991年10月分竣工,扩大产品出口,走合资经营和外向型企业发展之路。新引进项目无振铃型“FBT”生产线,已同香港中旅货运有限公司、深圳宏华电子有限公司达成协议,三家联合经营,尽快形成规模经济。德州无线电三厂,这颗鲁西北电子工业的新星,必将放出更加绚丽多彩的光辉。
  1991年2月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第十辑

《德州文史第十辑》

本书记述了山东省德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主编的德州文史第十辑,主要记录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本地区的一些动人故事和事件;“人物春秋”,反映了本地解放前较有名气、有影响的爱国民主人士的事迹;“天涯儿女”,收录了本地远在外境他乡的儿女们的可歌可赞的业绩;“大潮浪花”,透射的是我市改革开放以来在一些领域发生的急剧变化的缩影;“文史资料”,奉献出的是日伪及国民党旧政权时期的一些珍贵史料。

阅读

相关人物

黄桂英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德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