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书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第十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2989
颗粒名称: 人和书局
分类号: K295.23
页数: 6
页码: 24-29
摘要: 本文记述了人和书局不仅是经营笔墨纸砚等学习用品和公职人员办公用品还幕后干着鲜为人知的一番大事业的具体情况。
关键词: 人和书局 魏俊杰 抗日

内容

人和书局座落在德州城南门里大街路东“鸿陛魁”靴鞋店前院的四间北房内。北房高脊出厦木棂门窗,既宽敞又明亮。四间北房分东西各两间,西两间是市民(商人)住房,东两间是人和书局的“门脸儿”和柜房(解放后,将门市迁至路西九章布店南邻)。
  人和书局自东自营,掌柜的是我三叔魏畅达,当时人称“三掌柜”。我是学买卖的(即学徒)。人和书局正式挂牌前只是在“鸿陛魁”的大门洞靠北墙放两张床,床上摆些笔、墨、纸、砚。墙上拉着绳子,挂有仿影、字帖等。床下的木箱里放有成套的对外租赁书籍,如《彭公案》、《施公案》、《三侠剑》、《雍正剑侠图》等。后来业务发展,积累了本钱,便搬至院内营业。
  人和书局只有一间房当门面,柜台、货架因陋就简。主要经营笔墨纸砚、字帖仿影、镇纸仿圈、算盘、石板等学习用品和公职人员办公用品。同时经营私塾学童读的启蒙课本《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和年龄较大的学生读的《上论》、《下论》、《大学》、《中庸》、《上孟》、《下孟》、《告子》、《诗经》、《千家诗》、《尺牍》等。人和书局的主要顾客是学生和社会各界的小职员。营业最忙的时间是每天中午和傍晚。星期天更是人来客往络绎不绝。
  人和书局门面很小,出出进进的又多是些学生,引不起人们的注意。然而在书局幕后却干着鲜为人知的一番大事业。
  我的原籍是河北省深县,我家世世代代都是种田人。大约在清光绪末年,我父亲来德州,靠老乡关系在“鸿陛魁”前院租了两间北房,制做猪胰子,做起小生意。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以后来德州城做生意,清明节以后回家种地。
  1939年,深县已建立了冀中解放区根据地。这年春天,我三叔和延年叔(他们是堂叔伯兄弟)不断在一起谈论什么,一谈就是大半夜。后来我才知道,延年叔已不是庄稼汉,而是冀中军区贸易局的采购员了。没过多久,三叔和我背起行李卷徒步到了德州城。以后,延年叔也来了,从穿戴到言语行动,都像个大商号的生意人。老哥儿三个一连谈了好几天,晚上我们住在一起。一天晚上,三叔让我把我父亲叫来,延年叔掏出一叠日本票子交给三叔说:“三哥,现在你们都是城里人了,在城里生活可不像在咱乡下,吃烧穿戴处处用钱,另外要注意人际关系,四邻八舍要和气,商会、同行要常跑。要赶快请人整理好门面,开办书局。办妥后马上给我写信,时间越快越好。”
  1939年9月,人和书局挂起牌子开业了。开业后,延年叔常来德州,每次来都住在人和书局。有一天晚上,三叔和延年叔在书局的内屋谈了大半夜,我在外间屋睡不着,断断续续地听延年叔告诉三叔两件事:一是延年叔把货物从天津发往德州自强街中亚货栈,然后由货栈把货物送到咱书局,既不要你们的本钱,也不用你们费力气去取货,只要你们把“贵重货物”保管好就行了。二是别疼钱,要多动点脑筋,把南门口伪警察所的上上下下疏通好,然后再通过他们或用别的办法,把小西门口守城的警备队的二鬼子打通关系。……不久,三叔便和南门口伪警察所的某警长搞通了关系,并交上了朋友。之后,一些伪警察,还有警备队的小头目常到人和书局,进门一口一个“三掌柜”,叫得挺热呼。当然,临走要捎着三十二十(日本票)的,双方哈哈一笑了之。
  八月节前的一天夜里,三叔把我从梦中叫醒,让我坐在厦子下听着点,并说:“如果有人来就问间干什么的,别的什么也不用说。”说完他便到小北屋去了。天亮时,他和延年叔回到柜屋倒下便睡着了。
  两三天后的一个傍晚,院里停了几辆独轮车,三叔把推车子的人一一让进柜屋。我一看有俺村的叔叔大爷,也有不认识的生人。我一面为大伙倒洗脸水,一面忙着冲茶。大伙喝了几杯茶,三叔领着他们吃饭住宿去了。夜间十点多钟,三叔叫上我把小屋的货物抬出来,一件一件装在五辆独轮车上。他看了又看,查了又查,最后满意地笑了笑,回到屋里喝着水对我说:“明天咱爷俩把这几车货物送走。上午你先看门,我送他们出南门。我回来后,你去小西门口找石班长,把一封信交给他,等车子推过铁路道口你再回来。记住,一是别害怕,二是要小心。”
  我躺在床上说啥也睡不着,翻来复去地思虑这些事。那时我并不知道共产党、八路军是怎么回事,只知道家乡好,家乡人亲,日本鬼子杀人,二鬼子不是好人。第二天上午八九点钟,三叔先去了伪警察所,然后每隔20分钟或半小时便有一辆独轮车吱吱扭扭地推出南门,经线市街、马家大井、西方庵、剪子股街,直奔顺城街。等三叔回来后,我便抄近路到了小西门口,找到石班长说明来意,并说“三掌柜”叫我送来一封信。石班长拆开信封口往里一瞧,连忙塞进衣袋里说:“走,看看去”。当石班长和我出城后,五辆独轮车已停在城门口等待检查。石班长围着车子看了看,一个推车人把车上的木箱掀开让石班长检查。石班长草草一看,便招呼站岗的伪军说:“你们查过了没有,净是些小孩子念书写字的玩艺儿,有啥可检查的!”说罢,向推车的人们摆了摆手说:“走吧走吧,别忘了下次来的时候给弟兄们带点好吃的。”推车人应声“好办”,五辆车经小锅市,沿运河大堤直奔北厂大王庙渡口。过了摆渡便是河北省的辖区,这时推车的人们才算真正放了心。在四里屯找了个僻静地方吃饱喝足,调整了各车的货物,领路车在前,沿景县、武邑,转转悠悠,用了两天多的时间到了冀中贸易局办事处,顺利地完成了到敌占区购买抗日军民急需的办公用品的任务。
  有一次我问三叔:“小车队来咱柜上买的啥?还让咱亲自把他们送过小西门岗哨?”三叔说:“是要紧东西哩。”我说:“怎么我一点也看不出?”三叔说:“过些日子我让你开开眼。”没过多久,三叔把我叫进小北屋,让我看一刀一刀的元书纸,每刀纸的中央都有一个方洞。我好奇地问三叔:“这是怎么回事?”三叔把一刀一刀的纸摞在一起让我看,我还是不解其意。三叔指指纸中央的方洞,把钢扳、腊纸、油墨及油印机零件装进洞里,然后把两三刀不挖洞的纸盖上,再照原样用竹扳子夹齐,用藤条拧好,翻过来,调过去,问我“怎么样”?我点了点头。三叔很严肃地告诉我说:“这些东西咱们自己还制造不了,敌人对解放区又进行封锁,可是没有它不行,解放区下发的文件、宣传品,以及小学生念的课本都靠这些东西印刷,你说要紧不要紧?”我连忙说:“实在很重要”。
  此后,每次帮三叔干活,我都十分认真、小心、谨慎。那时我才十四、五岁,虽然年龄小,但我知道这事干系重大,要保守秘密,从未向任何人讲述过此事。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第十辑

《德州文史第十辑》

本书记述了山东省德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主编的德州文史第十辑,主要记录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本地区的一些动人故事和事件;“人物春秋”,反映了本地解放前较有名气、有影响的爱国民主人士的事迹;“天涯儿女”,收录了本地远在外境他乡的儿女们的可歌可赞的业绩;“大潮浪花”,透射的是我市改革开放以来在一些领域发生的急剧变化的缩影;“文史资料”,奉献出的是日伪及国民党旧政权时期的一些珍贵史料。

阅读

相关人物

魏俊杰
责任者
田金鹏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魏畅达
相关人物
魏俊杰
相关人物
德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