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会议途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城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2935
颗粒名称: 青州会议途中
分类号: K266
页数: 6
页码: 34-39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48年春德县县政府通知去青州参加山东教育研究会会议途中的事迹。
关键词: 青州会议 途中 事迹

内容

1948年春,德县县政府通知去青州(益都)参加山东教育研究会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许效农、李泽普、刘基业、韩中有、华连岐、于正心、梁绣章和我,由县文教科长梁键同志带队。当时济南、青岛还由敌人占领,从济南到青岛胶济铁路沿线各城市和山东广大农村都先后解放了。
  由德县县政府所在地王官庄出发,经陵县、临邑、商河,在济阳的仁风渡黄河,再路经青城、高青、桓台、索镇、临淄等地,辗转到了青州城。这时黄河以南的城镇刚刚解放,墙壁上的反动标语还未清除。由于国民党的反动宣传,部分城乡群众对共产党干部还有某些疑惧。几百里的长途跋涉,还遭到几次土匪和国民党散兵的骚扰与袭击,最后,总算安抵目的地。
  途中在仁风渡黄河和陶唐口遭济南敌机轰炸,又算是“死里逃生”。
  当我们走到仁风镇黄河渡口,据当地群众介绍,济南国民党飞机常来黄河渡口轰炸过往军民,轰炸时间大都在黎明前后。于是,当晚我们就住宿在黄河沿岸的一个小村。次日,天刚蒙蒙亮,我们到渡口和一位摆渡的老船工大爷联系,摆渡船工有两人,是长期在黄河岸边撑船的能手。木船在河边水中先逆流而上,至中游船工猛力划拨,接近南岸前,使船顺流划至南岸渡口。木船刚越过滔滔中流时,忽听到西南上空飞机轰鸣声,霎时间,一架敌机到了渡船的头顶上,接着敌机向渡船投掷两枚炸弹,一颗投在船的后边,似乎未炸,一颗在船的右侧爆炸了,轰隆隆一声巨响,木船被河水和气浪冲击向左翻了,有几个人被甩在了河里,有几个人则抓住船尾飘流,好在这时的木船已接近南岸,到了浅水处,两名老船工和有几位同志会泅水,大家相互搀扶爬到岸边,没有一人伤亡。敌机吼叫着向东北方向飞走了,船工见他的船歪在水里,但没有炸毁,两人朝着敌机飞走的方向骂了几句,坐在河滩上笑了。我们几个人拧干了衣服,向船工道谢,交付了船钱后,又匆匆上路了。
  过黄河走到青城吃早饭,年龄最大的李泽普同志说:“我们这次过河,真算有惊无险,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说不定敌机再投炸弹时把王耀武也投下来哩!”
  又一天,走到一个比较偏僻荒凉的地方叫陶唐口。这个地方村落稀疏,遍地沙丘,土公路两侧连续不断的有一些射击掩体。据我们分析,可能是败退的国民党军队为掩护撤退时挖掘的,都是些直上直下,仅容一人,深度一米多的圆坑。我们走在这前不靠村后不靠店的沙丘地带,时近中午,天气炎热,又饥又渴,我的两脚磨起水泡,一瘸一拐,十分疼痛。梁键同志指着前面一个隐隐约约的村庄说:“到前边吃饭、休息,国民党几百万军队我们都能打败,区区几个臭脚泡何足挂齿?”
  我们正边走路边说笑间,忽然又听到嗡嗡声,抬头一望,从西南方向又飞来一架敌机。我们迅速疏散,都分别蹲在了土公路两旁的射击掩体里。这时敌机飞到我所在的掩体圆洞垂直上方,似凝立不动,在这几秒钟的刹那间,我忽然灵机一闪,爬出这个圆洞,飞速地滚向南边的另一个圆洞,身体刚刚蹲下,就听“轰”的一声,飞机掷下的炸弹爆炸了。这颗炸弹不偏不倚正炸在我原来蹲着的那个圆洞上,这时我两耳被震得有些耳聋,脑袋也有微疼麻木,似停止了思维。稍停一会,感觉有些憋气,原来这两个圆洞距离不远,炸弹把那个洞炸了一个土坑,溅出的沙土把我埋在了这个圆洞中。我的思维清醒后,猛一使劲,将头露出来。这时,飞机早飞走了,其他几个同志都在洞里出来走向我的身边,见我没被炸伤,都非常高兴。大家劝我在坑边坐着休息了半小时,见我头上、脸上尽是黄沙土,好象化装的丑角一样。许效农同志开玩笑说:“英民同志真不简单,和古代土行孙一样,会土遁,你教会我们,再遇到飞机轰炸,咱就集体土遁。”
  在青州会议的行军途中,遇到两次飞机轰炸,都化险为夷。回忆往事,倒也津津有味。
  青州会议距今五十多年,那时聚集在青州的有两个会议,一是“教育研究会”约四千人;一是“建设研究会”约四千人,总计八千人。还有陈毅领导下的华东野战军,驻扎在云门山区;有华东局、山东省和各行署机关。由于党政军民在青州一带,集中很多,所以济南国民党的反动报纸大肆宣传“共匪云集益都”。当时我们也能看到敌伪报纸,每班一份,籍以研究他们的动向,他们被我军围困时,就吹嘘孤城“固若金汤”;他们败退时就说:“主动转移”或边打边退安抵济南……。山东省除济南、青岛外,各地城乡都被我军解放,国民党军政人员、敌伪时期的汉奸、特务,还有土改被斗的地主、恶霸、黑团土匪等逃亡到其省城济南。那时群众说济南是“三面八路一面匪,一城司令半城兵”。三面八路说法是指三面被我包围,一面匪是指吴化文的军队占据一方。也说:“李延年,延年不益寿,王耀武,耀武不扬威”。总之,敌人岌岌可危,我们解放济南指日可待了。集中八千人,召开“两个研究会”,实际也是准备解放济南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们渤海行署所属的教育会议人员,被分布位在青州十中。这期间,常由山东省和渤海行署的一些领导同志做各种内容的报告。期间,做报告、讲话最多的是山东省教育厅厅长白滔同志,反复讲解教育工作的重要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为1948年恢复和发展山东教育,奠立了良好的基础。
  济南解放前夕,在青州“两个会议”上,挑选500人,组成“华东军事管制委员会政治部宣传队”,由省政府的李澄之同志带队,浩浩荡荡向济南行进,这时济南战役已经打响了。
  以上是旧中国和战争年月中极为平常的事,在那苦难的旧社会和日寇侵华的年代里,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日日夜夜在死亡线上挣扎,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为解放祖国而英勇献身!
  倏忽间,今年我已经八十岁了,回忆历经坎坷艰险的一生,断断续续地以通俗的土言土语,写下这么几个片断,从心灵上寄托一下为祖国捐躯的同志们和饱经忧患已故父老乡亲的哀思和怀念!
  这都是一些实际经历,所以也想到留下一点资料,如能被后人看到,或者能有一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作用。

知识出处

德城文史

《德城文史》

本书从岁月回眸、春秋随笔、古迹寻踪、文史纵横等方面记述了德城的文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