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县大队一连遇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城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2933
颗粒名称:
县大队一连遇难
分类号:
K265
页数:
6
页码:
25-30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45年8月15日日寇投降前夕由于思想麻痹,军事失误,遭受到了敌人的联合袭击,使县大队一连全体指战员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关键词:
日寇
投降
军事失误
内容
1945年8月15日日寇投降前夕,1415部队的鬼子知道已到末日,提前逃到德州城里集结待命。这时边临镇据点内只剩下汉奸伪军二百余人。汉奸头子有董树斋、陈少发、陈冠五、王善同、孙连科等人,这些人都是当地的惯匪,做恶多端的亡命之徒。他们自知边临镇解放后,人民群众不会轻易饶恕他,所以就铁了心和抗日军民对抗到底。
此时,德县全境所有敌伪据点、炮楼,都被我拔除,只剩下了边临镇。七月下旬的一天,德县县大队包围了这个据点。当时我们县大队有三个连,大队长冯三荣同志的布署是,以一个连的兵力占据贾庄、东小庄、侯庄向边临镇攻击,两个连的兵力在闫庄、宋庄两村之间通往德州的公路两旁设伏,待敌伪军向德州城撤退逃跑时,聚而歼之。这样可减少我方损失。
战斗前,县、区政府筹备了部队给养和担架队。八区区长王新清同志告诉我,上级确定叫我携同县大队粮秣干部负责收受粮米柴草和各乡、村送来的慰劳品,做好食宿供应工作。群众交来的粮草物品都登记入帐,以便在秋后交纳的公粮中扣除。
包围边临镇后的当天下午战斗开始,敌我两方枪声响成一片,至夜幕降临时,抢击仍时断时续直到夜半。由于县大队有将伪军撵出据点在外设伏的计划,所以并未向敌人冲锋攻击,而且主攻部队只一个连,人力、弹药均不占优势。岂料,敌人在第二天黎明前,没有直接向德州城方向逃窜,却偷偷出边临镇小西门向西北方向逃跑。这些急急如丧家犬,忙忙如漏网鱼的汉奸们,先跑到桑园镇车站,然后又逃到德州城。待我们的侦察员报告这一情况时,他们已跑出十余里,我们派出一个连追逐未果而回。
敌人逃跑后,县大队进驻边临镇,用两天时间组织群众将西街和南门的炮楼彻底扒掉,并扒了部分圩子墙和填平部分圩墙外的沟壕。
就在这日寇即将投降,解放了德县农村最后一个敌伪据点,万众欢腾的时刻,由于思想麻痹,军事失误,遭受到了敌人的联合袭击,使县大队一连全体指战员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我们县大队进驻边临镇的第三天早晨,大队长冯三荣同志和他的一名通讯员叫着我一同到边临镇东门外一华里的边临镇大桥,当时因为德县最后一个敌伪大据点也解放了,心情十分愉快。这样边走边谈,走到大桥东头的龙王庙高台上;当时脑子里并没有想到在敌人已面临土崩瓦解的时刻,还会隐蔽集结,卷土重来。我们三人站在庙台上,我给冯三荣同志正在介绍东下洼的一些村庄,忽然,冯队长举着望远镜说:“不好!东南方向有敌人!”这时我也影影绰绰看到东南方王杠庄跑出来一些马队。王杠庄距边临镇只有六华里,马队眨眼间就能到达。这时边镇街里的战士都正在上早操,他们不知道这个敌情。原来派出东南方向的两名侦察员,因到王杠庄之后,敌人已由南边进村,他俩碰到敌人已无回旋余地,所以迅速插到群众家里,从王杠庄到边镇大桥是一片辽阔平川,已不能回来报信了。
我们三人飞快地跑回边临镇,刚到东门将门关闭,敌人的马队已到了东小庄,敌步兵也到了边临镇桥。敌兵分两路,一路直接袭击边临镇街,一路跑向西北,在夏庄南边的一片松树林里截击。
冯队长到边镇后,火速命令二、三连出边镇小西门向西北撤退,一连出北门迎击敌人进行掩护。这时,敌兵已到了边临镇十字街,与没来得及撤退的战士和炊事员拼杀,由于寡不敌众,当即有七、八名战士光荣牺牲。
一连指战员百余人,边打边退,当走到由贾庄通向夏庄约半里长的道沟里时,遭遇到了事先在松林里伺机等待截击的日伪军。煞时间,敌人的轻、重机枪齐鸣,我们的人被敌人炮火封锁在道沟里。
部队转移时,我跟随一连出的北门,身上带了些帐目、条据之类,我们共同走到夏庄道沟时,一连连长张建洪同志说:“英民同志,你没有带枪,行动方便,赶快跑几步冲出敌人的封锁线,如能见到八区区队,叫他们鸣枪接应一下!”听罢,我即跑步到部队前边,跑到“高家夹道”南头的一堵短墙下蹲下,这时步枪、机枪声,手溜弹爆炸声,响成一片,难辨敌我。激战近一小时,边临镇西北方向已无动静,估计二、三连已安全转移。在激烈的枪声中我看到张连长连续两次发起冲锋攻击,均被敌人炮火压的抬不起头来。最后一次见到张建洪同志站起身来,手举匣枪,高声大喊“冲啊!”就在这时一颗罪恶的子弹打在了张连长身上。连长的牺牲,军心有些焕散,全连也牺牲了大约有近一半的战士。于是连队战士弓腰持枪跳出道沟向村内转移,但是道口已被敌人机枪封锁,所有从这里跳出转移的同志,都牺牲在敌人的枪下。
我见此情景,即迅速由“高家夹道”向北跑,再折向东,跑到马颊河,跳进水里,在一片芦苇中蹲下。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大约近一小时村里没有了动静,我爬上岸来,拧干衣服上的水,慢慢观察着走进村里。原来敌人进村后匆匆忙忙抢了些衣物,牵了几头牲畜,就到边镇集合去了。我急忙走到南道沟战场,见一连的战士横躺竖卧地惨死在那里,也见到连长张建洪同志的尸体,当时悲愤之情难以言表。
我们的县大队这次惨遭失败,事后分析,主要是在取得胜利面前思想有些麻痹,另外,县大队在敌人溃逃后,不应全部进驻在边镇街内,部队应驻扎在边镇周围村庄,或者一分部驻扎在近村,形成犄角之势。这是我们游击战、运动战长期的经验做法,这次却忽略了。
我自己这次随军行动,听了连长张建洪同志的嘱托与劝告,提前跳出了敌人的封锁圈,否则,也要同一连的同志同归于尽了。
张建洪同志和一连的战士,他们一直活在我的心中,他们的英雄形象和我伴随了一生!
知识出处
《德城文史》
本书从岁月回眸、春秋随笔、古迹寻踪、文史纵横等方面记述了德城的文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