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题词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城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2922
颗粒名称:
题词页
页数:
1
内容
“柳湖书院”介绍
柳湖书院,原名“醇儒书院”,又名“董子书院”。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位于今德州市德城区第三中学南端,系德州历史上一大著名古迹。它历经明、清两代,可谓桃李满天下,人才遍域中。
据德县志载:明正统六年(1441),德州知州韦景元修学宫掘地得“董子读书台”石刻,询其故址复建;弘治十二年(1499)巡抚熊翀鼎重筑“读书台”,专祠八楹,前后厢房十二楹。万历四十三年(1615)知州马明瑞移建于卫河东浒,即今三中南处,易其名“醇儒书院”。院内湖水荡漾,流水漪涟,藤萝乌柏,柳绿草青,菏花映天,叠石为山,规模宏广巨丽,有讲堂、斋室各四楹,膳室、茶寮各一座,房舍六十余间。因前数武为“董子祠”,亦四楹,有坊题“天人大儒”,又名“董子书院”。清康煕四十八年(1709)山东督粮道朱廷祯于“醇儒书院”筑亭、种柳,又名“柳湖书院”。时延文士较艺其中,盛极一时。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董子台初等小学”。后因战乱兴燹毁掉,今遗迹荡然无存。
田贵宝
知识出处
《德城文史》
本书从岁月回眸、春秋随笔、古迹寻踪、文史纵横等方面记述了德城的文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