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2917
颗粒名称: 附录一
页数: 4
页码: 177-180

内容

帖式
  旧式帖式都有固定的格式,不能滥用。具名人多谦称愚弟或愚表弟,长辈给晚辈写帖,具名处也谦称侍生××或再待生××,不能写叔、伯或祖父字样。
  (一)、讣文帖式。讣文帖用米黄色纸或白纸印制,外套封套装起。封套上写收件人的姓名住址,讣文帖正面写“讣告”二字,另一面写讣文。如下式:
  [=此处为插图:图一((折叠起来的讣文帖正面)),图二((仲展开的讣文帖里面))=]
  如系母亲死亡,则把“显考”改为“显妣”,“府君”改为“太君”,“寿终正寝”改为“寿终内寝”。如系新择坟地,则把“祖茔之次”改为“某处新阡”。如具名的子侄众多,要按辈次的服支远近顺序填写。
  (二)、请帖。请点主官、题主官、礼傧、陪宾、堪舆、文引、武引等大宾要用大红全帖,由家长或族长具名。全帖外套书写被请人的姓名,请帖式样见帖式一。请点主官写“鸿点”,请题主官写“鸿题”,请礼傧写“鸿赞”,请堪舆写“指南”,请陪宾写“鸿陪”,请文引、武引写“鸿引”。
  请总管、帐房、支屋、坐陪、监厨等职事人员要写白纸请帖,由孝子具名。式样见帖式二。
  (三)礼帖。送三时的礼帖见帖式三。如男性死亡送冥马,女性死亡则送冥牛,其它祭礼按实际品种写。
  发引时送礼的帖式见帖式四。如系几个人合送的祭礼,则在具名处并列姓名。
  (四)、谢帖。丧主收受祭礼后,要出具谢帖致谢。谢帖由丧主的男性家长具名,依次为死者的子侄等具名。如父亲亡故而母亲健在的谢帖式样见帖式五。如父母双亡则孝子具名要写“孤哀子”。如父母虽然亡故,但还有继母,则要把哀字写在右侧,见帖式六。如母亲亡故而父亲健在的,则由父亲首先具名,见帖式七。如儿子或儿媳死亡而父亲还健在者,则谢帖由其父亲首先具名,后面再依次由死者的儿孙具名,见帖式八。如果儿媳死亡,其丈夫要在老人的名字后面加上“不杖期夫××抆泪拜”字样。兄长死亡后由弟弟出具谢帖的帖式见帖式九。如弟弟死亡后由兄长具名的谢帖,则把“期服弟”改为“期服兄”,嫂子亡故由小叔子具名的帖式见帖式十)。
  [=此处为插图:图一((帖式一)),图二((帖式二)),图三((帖式三))=]
  [=此处为插图页:图一((帖式四)),图二((帖式五)),图三((帖式六)),图四((帖式七)),图五((帖式八)),图六((帖式九)),图七((帖式十))=]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本书收本书收德州教案、我所知道的德州绿营兵、日军投降前后德州的日、伪、顽、杂军队记述、宋达民其人、忆我在德州的一段经历、德州解放前夕一家三易其名的报社、记军事调处执行小组在德州、德州解放前汉族丧葬风俗、德州古瓷窑考、解放前德州儿歌选等20余篇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