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德州瓷窑之谜初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2913
颗粒名称: 宋代德州瓷窑之谜初解
分类号: K878.5
页数: 6
页码: 148-15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宋代德州瓷窑之谜的初解,德州瓷窑,久有传闻,所出瓷器,留存颇多。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陶瓷馆里挂有一张《中国古代瓷窑分布图》,就标有山东省的博山和德州。窑址座落于德州何处?说法不一,有说在陵县,有说在德州,究竟在何处?其规模范围,均未见文字记载。近代从地形地貌以及出土的大量瓷片和完整器物探索、考证、推断,瓷窑址有可能座落在德州市原州城内西北隅(小西门里以南,水市街以西)一带。
关键词: 宋代 德州瓷窑

内容

德州瓷窑,久有传闻,所出瓷器,留存颇多。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陶瓷馆里挂有一张《中国古代瓷窑分布图》,就标有山东省的博山和德州。窑址座落于德州何处?说法不一,有说在陵县,有说在德州,究竟在何处?其规模范围,均未见文字记载。近代从地形地貌以及出土的大量瓷片和完整器物探索、考证、推断,瓷窑址有可能座落在德州市原州城内西北隅(小西门里以南,水市街以西)一带。
  原州城内西北隅,水市街(今胜利街)西,小西门(原广川门)里街(今胜西街)南,是一片高低不平状似丘岭的废墟,破砖乱瓦,杂草丛生。小西门里通道是夹在废墟中间的道沟,废墟低处一米左右,高处却有数米。有几家住户,也是断垣残壁,坯墙土房,茅屋柴扉,破烂不堪。但旧州城中居民却有些人视其为宝地,每逢夏秋,大雨过后,地层表面,冲出大量瓷片,并杂以完整的碗、盘、碟、盅、盏、俑、铜镜、铜钱等物。故有不少人趁此前来寻宝:一些古董商,不断前来收购,给价高昂;有些人专门从事挖瓷。苗家胡同董某,因脱坯取土经常在该地挖古瓷。州城解放前他曾与六人合伙挖出一尊缺头和脚的“将军”瓷像,当即卖给了孙七儿,得大洋60元。孙七儿表示,如挖着头再给60元。八仙庙街赵姓,水市街张姓,都在此挖过瓷,受益不少。
  瓷片分布范围:自小西门里至卫署街、马道街,延至水市街南头约万余平方米,折15市亩之多。
  州城解放后,随着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城墙早已拆除,废墟也被铲平,建起了连片的工厂、住宅,遗址遂被压在下面。在历年的基建施工破土中,在这一带出土了大量瓷片、瓷碗、瓷盘、瓷碟、瓷盅、瓷盏、瓷壶、瓷灯、瓷俑等成品、半成品和烧瓷用的支烧以及铜镜、铜钱、铁锅、铁锁等物,尤以1980年10月,德州液压元件厂基建施工时出土的瓷器最多。
  出土的瓷器中多系浅蓝釉和白釉,兼有三彩。种类繁多,以碗居首。搜集到的计达六种之多。现将其分述如下:
  一、碗有六种:(一)、直口卷唇,(二)、深腹弧壁,(三)、浅圈足,(四)、直口深腹,(五)、弧壁,(六)、小圈足过肩。大小不一,大者上口径20厘米,深13厘米;小者上口径10厘米,其形若盘。器外都有明显的刀削痕迹,制作粗糙。大部为浅蓝釉、白釉素瓷;少量内壁下部绘有细线条花纹,外壁涂黑彩。
  二、盘,白釉,形若浅碗,敞口浅腹,唇微收敛,浅圈足过肩,外壁腹下与圈足无釉。大小不一。
  三、碟,白釉,折腰浅腹,半底,小于盘。
  四、盏,白釉、敞口斜壁,小圈足,施薄釉,白中透黄,下腹露胎。
  五、灯,折沿宽平,浅腹,圈足上有凸棱,用黑彩点绘兰草纹,罩薄釉,露圈足。
  六、瓷俑七种:
  (一)、女舞俑、发髻高耸,两鬓贴发,正面平视。身着长衫覆地,腰系衣带飘垂。手持花瓶,置于右胸,左手下垂于前。过体施化妆土,前端衣纹微见朱彩墨痕,发髻用黑彩罩盖,未上釉,属半成品。
  (二)、三髻男童俑,头绾三髻,发髻系红带,圆脸朱唇,双目平视。身穿红珠衫,绿色合领开襟。两臂举起,右手持槌,左手提锣,作击锣状。
  (三)、女童俑,仅存头及肩部。头梳单一高髻。双鬓罩耳。二目平视,朱唇。内着交领衣,外罩绿领开襟红衫。
  (四)、老年男俑,仅存头部。头戴二层台缺翅乌纱帽。面部丰满,五绺黑须,双目平视,神色威严。身穿圆领红袍。
  (五)、老年女俑,黑发绾于脑后,绿色扭冠包头。两鬓贴发,双目平视,高鼻朱唇。
  (六)、双髻男童俑,仅存头、肩。身穿绿领开襟红衫,头上双髻从中分开,髻上系红带,扬眉睁目。釉色青白,光润明亮。
  (七)、女持盒俑,内衬白短衣,下着长裙覆地,外罩窄袖开襟红长衫,衣带飘垂。脚微露于裙外,双手持一圆形小盒。
  七、葫芦瓶、小口,束腰,平底。瓶颈及肩部施绿彩,下施白釉。高38厘米。
  八、小执壶、喇叭小口,短流细柄,鼓腹,凹圈足。通体施酱釉,上施黄彩。通高29厘米。
  九、狮塑,模制,胎料赤褐色,通体施绿釉。昂首蹲坐。高5.6厘米。
  十、黑釉瓷篮,小口,鼓腹,似绳编花篮提系。内外施黑釉,器下露胎。通高4.5厘米。
  十一、支烧、圆形,状若铜钱,略厚。径两厘米半,厚半厘米。碗、盘施釉入窑再烧时垫于两器之间,一般垫三个,呈品字形。出土成品内底部都有支烧痕迹。
  十二、铜镜、成摞出土,一摞十数个,每个径20厘米,单沿卷唇,厚不足一厘米。一面平光,一面铸饰花纹图案。
  十三、铁锅,直径30厘米,深20厘米,直壁平底。
  十四、铁锁,圆形,穿簧。
  十五、铜钱,有“太平通宝”、“天禧通宝”、“皇宋通宝”、“治平通宝”、“崇宁通宝”等。
  另外,还发现有烧土、塌土,均在地表面一米以下。
  究上所述,出土器物与地形地貌,经本邑文物工作者和文物爱好者以及山东省博物馆专家反复研究考证,意见有二:其一,沿河码头商店,理由是运河原流经小西门外,河决溢洪店铺倒塌形成。其主要依据是有锅、锁、灯,碗盘成荮,铜镜成摞。其二,窑址,其主要依据是面积大,瓷片多,有支烧,半成品和燃土、塌土。
  我们认定为瓷窑址,但不排除码头商品,码头居西,窑址居东,因出土的锅、锁、灯、铜镜在西部,半成品、支烧、烧土、塌土在东部。遗憾的是没有进行专业性探索挖掘,搞清全面资料,故不能提供窑室结构、形状、数量,制作工艺流程等翔实情况。
  关于窑址年代,该地出土的铜钱,最晚是宋徽宗时期的“崇宁通宝”;瓷器上绘有艳丽的红、绿、黄彩,属二次烧制的釉下彩,这类工艺称为“宋加彩”。在部分瓷器底部虽烧制有“泰和”、“正大”等年号,故仍称其为“宋代瓷窑址”。
  1989.8.
  清代山东的州府
  十府:①登州府、②莱州府、③青州府、④兗州府、⑤沂州府、⑥曹州府、⑦济南府、⑧东昌府、⑨泰安府、⑩武定府。
  二直隶州:①济宁州、②临清州。
  九散州:①东平州、②宁海州、③德州、④胶州、⑤莒州、⑥洑州、⑦滨州、⑧平度州、⑨高唐州。
  注:1.此系清雍正朝划分,晚清胶州又划为直隶州。
  2.直隶州不归府管,直属山东省布政司。散州都属府管,不辖县。直隶州下辖有县,如济宁下辖济宁、金乡、嘉祥、鱼台四县。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本书收本书收德州教案、我所知道的德州绿营兵、日军投降前后德州的日、伪、顽、杂军队记述、宋达民其人、忆我在德州的一段经历、德州解放前夕一家三易其名的报社、记军事调处执行小组在德州、德州解放前汉族丧葬风俗、德州古瓷窑考、解放前德州儿歌选等2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凤鸣
责任者
胡树林
责任者
孙世英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