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军队文化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2870
颗粒名称: 二、军队文化教育
分类号: E251.3
页数: 10
页码: 25-3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冯玉祥将军教兵的军队文化教育,采取了一系列的富有成效的措施,并编辑许多类型书籍如《曹秽论战》、《肥水之战》、《茂陵之战》、《张巡守睢阳》、《李愬夜袭蔡州》、《马援征交趾》、《李广射虎》、《祖狄闻鸡起舞》、《田单以火牛破燕军》、《张良纳履》、《韩信食漂母》、《大树将军冯翼》等等历史掌故。
关键词: 山东 军队 文化教育

内容

由于将军重视官兵的文化教育,采取了一系列的富有成效的措施。他根据官兵文化程度的高低,编辑印刷许多类型的书籍,使官兵阅读,有的内容甚至要求背诵。并根据官(也根据级别)兵文化程度不同,规定学习、阅读的范围,提出按时考试(校阅)的具体办法。适应文化水平较高者的学习书籍有:《饮冰室文集》、《左传》、《曾胡治兵语录》、《军人读本》、《精神书》、《告往勖来篇》、《义勇小史》、《步兵教课程》等等,以及为文盲或半文盲编写的《六百字课》、《八百字课》等书。
  《义勇小史》的内容亦是选自史书上的文章。所选的,多是善于统兵,善于作战,英勇顽强,身先士卒,见义勇为的英雄人物的事迹。如《曹秽论战》、《肥水之战》、《茂陵之战》、《张巡守睢阳》、《李愬夜袭蔡州》、《马援征交趾》、《李广射虎》、《祖狄闻鸡起舞》、《田单以火牛破燕军》、《张良纳履》、《韩信食漂母》、《大树将军冯翼》等等历史掌故。
  《军人读本》是给具有较高水平的官兵所编辑。其内容多选自《战国策》、《左传》、《史记》、《汉书》以及《古文观止》中的若干优秀文章。如《郑伯克段于鄢》、《马援戒兄子严敦书》以及唐、宋以来的文章:《六国论》、《辩奸论》、《原毁论》、《朋党论》、《赤壁赋》、《卖赋者言》、《前后出师表》等。有些文章,当时要求能够背诵,直到现在我还能背诵若干好文章的佳句。
  《曾胡治兵语录》是蔡松坡将军练兵所编辑的读物。冯玉祥将军由于钦仰蔡将军,所以把这本书列为必读之书。每年的年终校阅,均把此书列为必要考试的课本之一。
  《精神书》是专为对官兵进行精神教育的书,此书是条文式的,要求背诵。这本书是由将军亲自主持,由石敬亭及秘书选辑的一本书。其中分为:爱国精神、道德精神、军纪精神三篇。北伐时,又曾补革命精神一篇。《精神书》的内容,有引自古典文学的,也有根据军队教育的需要而编纂的。至于革命精神,很明显则是根据当时革命的要求而增补的。
  《步兵教课程》是给士兵编辑一种问答式的读物。之所以用问答式,主要为使士兵容易记忆并实践。该书文字简练,通俗易懂,把士兵应具备的军事知识均包括在内。如各种武器,特别是步兵武器的构件、名称,目测的方法,射击的要领,地形识别,地物利用等等,这本书的内容是条文式的,也要求背诵。
  《告往勖来篇》一书,顾名思义,可知其是把曾发生的事,告诉了当时的官兵,勉励其不断上进的一本书。十六混成旅,当时在中国是颇有名气的一支不大的部队。由于训练严格,在当时的军队中一般认为是有纪律,有教养,保国卫民的军队。冯在当旅长时,不少外国人颇慕其名,既然是一支不错的军队,自然会有许多为人称颂的事迹,好人好事(在当时的看法)屡见不鲜,因此把很多实实在在的事迹与人物
  的善行,编辑成册,名曰;《告往勖来篇》,用以教育后来入伍的官兵。当然,这书的内容也有因犯纪律而受到惩处的例子,使后来者引为鉴戒。与此书有类似之处的《十六混成旅纪实》则着重写简史,是一般参考的书。
  至于为文盲或半文盲编写《六百字课》,《八百字课》则是教士兵认字的,着重于常用字,或者简浅易懂的小文章。
  总之,为了教育官兵,除了当时制定的军事书籍外,将军编辑了若干种书,对官兵进行深造教育,官兵获益甚多。余身受其益,自然印象较深,长久不忘。
  考试制度
  军队编写的各种书,有的是作一般阅读的,有的则是要求背诵的,如《军人读本》、《精神书》、《步兵教课程》等书。至于个人能背诵多少篇、多少条,由自己订计划。一般都希望能多背诵一些,以示自己在学习上的进度,也能表示自己的上进心。
  每年当一元复始之际,要求官兵自定“新决心”。也就是由自己,根据阅读能力,领会、理解和记忆的条件,订出在一年中读什么书,读多少篇(条)能背诵多少篇(条)。文盲或半文盲能认多少字。在器械体操方面,则要定出自己要练会的动作,如摇动转回、曲身上倒立、打车轮等等。每人把自己学习进度计划,作为一元复始的《新决心》,写在统一印制的决心书上。要把决心书贴在自己的铺头上,以便天天看,日日对照,也便于上级的检查。由于采取了这种方法,自觉、自愿、自订措施,学习就成为一种风气。
  除此之外,将军每与官兵(特别是学兵)见面时,往往要询问学习的进度。如读什么书,读多少篇,甚至当面就叫背诵,以资考核。这种方法,对官兵的学习、学术的进步,起了颇有效的督促与鼓励作用。
  由于他见面就问学习情况,所以被单独召见的军官或学兵,都在晋见前,做好被考问的准备。当然每次召见,不一定询问学习情况。
  将军十分重视部队的学习,形成了习惯。故官兵学习的自觉性、上进心是很高的,学习的气氛是很浓厚的。官兵的军事学术和文化知识均能持久长进。文盲而能认字,甚至能书写信件或报告者有之;由粗浅的阅读能力,而能博览群书者亦有之。官兵虽然在学习时感到非常紧张,但由于学到了本领,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文化,不但不以紧张为苦,反而感到其乐无穷。增强上进心,表现出朝气蓬勃,精神活泼的好面貌,每个人在前进中都抱有希望。
  教育方法
  西北军的教育方法,是多种形式的。除了操练、授课、业余阅读外,还用唱歌的形式进行教育,使士兵获益于娱乐中。
  为了使士兵熟悉战斗中某些要求与要领,编有各种歌曲,兹举例如下:
  《利用地物歌》
  “战斗时,重射击,杀敌为第一;留神小排,指挥地域,不可擅离;发扬我火力,能歼敌。”这是教育士兵树立善于利用地物,听小排的规定,首先歼灭敌人,而后才能保存自己的思想。
  《节省子弹歌》
  “射击瞄准最为先,第一须知省子弹;瞄得不准万不发,发时必中一当千,弹不虚发好男儿,千万千万莫等闭。”因为西北军在粮餉枪械弹药方面均非常困难,故编节省子弹歌,以进行教育。同时还提出一个口号:“一粒子弹当作性命看。”这就增强了士兵节省子弹的思想。
  《战斗动作歌》
  “战斗动作切要,皆须确实施行。一闻前进命令,奋勇不顾敌火。战友伤亡,取其子弹,无命令,不得顾之。如无命令,不得顾之!”这是教育士兵在战斗中,最重要的是射杀敌人,不能因为战友陣亡或负伤擅自离开射击岗位。但是,看见战友伤亡了,已没有战斗力了,自己便主动把他的子弹取过来,用以杀敌。如果没有命令,自己不能离开火线去救护战友。这主要是为了保持火线的战斗力。
  《站岗歌》
  冯玉祥将军对全军中卫兵的教育甚注意。对卫兵的要求亦严格。这个歌的歌词,共分数段,举三段不同内容的歌词列下:
  1、“我卫兵,护全军,守职务,振精神,枪支子弹莫离身,更需要,时时谨慎十分,莫叫敌人扑近身,站岗时要小心。站岗时要小心,站岗时要小心,莫叫敌人扑近身,站岗时要小心。”
  2、“我卫兵,护全军,守职务,振精神,夜黑
  风嚎,雨有声,更需要,时时谨慎十分,莫叫敌人扑近身,站岗时要小心……”
  3、“我卫兵,护全军,守职务,振精神,细柳营中拦汉文;更需要,时时谨慎十分,莫叫敌人扑近身,站岗时要小心……”
  这第三小段,是很有意义的一段历史故事。汉文帝时,大将周亚夫,率所部驻扎在“细柳”(现在西安西南方向的一个营地)。有一天,汉文帝带领护从人员来到“细柳营”,营门的卫兵不准进入。汉文帝的护从将领对卫兵说:“是皇帝到了,怎能不让进呢?”卫兵说:我们只知道听将军的命令,而不闻天子之召。汉文帝于是给周亚夫将军下了召书,周亚夫给卫兵下达了准许皇帝进入军营的命令,卫兵才放皇帝进入。汉文帝乘马进入营门,尚须按辔徐行,卫兵不许可驰骋。周亚夫把汉文帝接入营内,文帝对亚夫说:“我到几处营地,均长驱直入,毫无阻拦,来到细柳,卫兵恪尽职守,防卫甚严,足见将军训练有素,一旦战斗,必能克敌。”西北军不但把故事编为军歌,还经常讲这个故事,以增强军队的警惕性。
  《吃饭歌》
  每饭前,连队先唱此歌,然后就餐。歌词如下:“这些饮食,人民供给,我们应该为民努力。帝国主义,国民之敌,救国救民,吾輩天职。”最初歌词的第一句是“盘中粒粒都是辛苦”,最末一句是“盘中餐,万人赐,救国救民吾輩天职”。饭前唱歌的目的很明显,是使士兵知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唯艰”的道理,进而启发保国卫民的精神。这种教育方法,针对性很强,因而颇见效果。
  早晨起床后,连队立即集合唱“早起歌”。歌词是:“黑夜过去,天拂晓,朝日上升,人起早;为国家,立功劳,热血我最高,懒惰非英豪。”然后再重复首句“黑夜过去天拂晓,朝日上升人起早;枕戈待旦,拂晓出战,革命快成功了。”
  除以上所列举的歌子外,还有《行军歌》、《爱民歌》、《新兵歌》、《国耻歌》、《射击军纪歌》等。另有一支《夜战歌》亦甚重要。是以唐代节度使李愬乘大雪夜袭蔡州的历史故事为背景编写的。唐宪宗时,节度使李愬率军讨淮西,当时诸军讨淮西四年不克。李愬名位素微,淮西人多轻视之,不为备。愬夜半乘大雪纷飞之际,夜袭蔡州,克之,擒吴元济。《夜战歌》,就是根据这一故事编的,以教育军队注意夜战,不畏风雪,奇袭致胜。这样,既教育官兵重视在恶劣天气,夜战取胜精神,又能学得历史知识,至今思之,颇堪回味。
  冯玉祥将军对官兵的军事教育,文化教育,以及作风的教育等,其方式方法是多样的,内容是丰富广泛的。针对不同情况,编写简明扼要的歌词,官兵既容易理解,又便于记忆,所以收效甚好。在当时的军队中,他的方法,也可以说是寓教育于娱乐,使士兵既活跃情绪,又从中受益,不失为具有独创精神的进步方法。

知识出处

文史资料

《文史资料》

本书记述了山东省彭秉信同志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南京)执教和任研究员二十年。一九七○年该学院撤销,始离休济阳。彭秉信同志虽已是年逾八旬的老人,却“活到老,学到老”,把“亦学亦写”当作养生之道。他热心于县政协的文史资料工作,克服诸多困难,撰写了《冯玉祥将军治军忆要》这部回忆录。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