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起复辟沉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辛亥革命在山东》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2721
颗粒名称: 泛起复辟沉滓
分类号: K258.3
页数: 3
页码: 24-26
摘要: 本文记述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也强烈冲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赖以进行统治的政治基础。帝国主义为恢复昔日的统治秩序,竭力为旧的政治僵尸扬幡招魂。德帝国主义侵占下的青岛,成为它们策划复辟阴谋的一个重要据点,成为历史沉滓兴风作浪的一块乐土。
关键词: 复辟 清王朝 尊孔文社

内容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也强烈冲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赖以进行统治的政治基础。帝国主义为恢复昔日的统治秩序,竭力为旧的政治僵尸扬幡招魂。德帝国主义侵占下的青岛,成为它们策划复辟阴谋的一个重要据点,成为历史沉滓兴风作浪的一块乐土。
  武昌起义爆发后,德国胶澳总督便同山东巡抚孙宝琦的代表,巡警道潘延祖密商侦探防范革命党人的办法,计有:严查水路登岸及各客栈留住之人;饬洋行不准将军火卖给华人;派探访随时赴胶济铁路各等车查访;丈岭、青州两站备兵车三辆以便临时应用;有关保护铁路和地方治安的急电一概免费等等,精心布置了对付革命活动的措施。为了加强防范,德人在青岛浮山、湛山、东镇等地构筑了一系列炮台,甚至将侵略势力扩张到距青岛百里之外的田横岛,图谋扼住水陆咽喉,将青岛建成避开中国革命风云的独立王国。
  济南独立前,德国代表柯达士主动唆使山东巡抚孙宝琦,让他“无庸”把各国的“中立”放在心上,清军“尽可”利用胶济铁路运兵。后来,清军果真得到利用胶济铁路运输的方便。
  1912年2月底,窃取民国政权的袁世凯拒绝南下就职,策划“兵变”骗局时,帝国主义国家派兵襄助,德人也由青岛派军队入京,为袁世凯助威,迫使革命党人取消了定都南京的计划。
  清王朝覆亡,封建贵族、官僚、政客犹如丧家之犬,携眷卷资蜂涌青岛,德国当局为他们提供了逃避革命的避难所。据记载,辛亥革命后,移居青岛的封建遗老遗少有恭亲王溥伟,军机大臣那桐,官僚买办、邮传部大臣盛宣怀,学部副大臣劳乃宣,东三省总督赵尔巽,直隶总督陈夔龙,两江总督张人骏,闽浙总督周馥,云南总督李经羲,资政院总裁李家驹,弼德院副院长邹嘉来等多人。
  溥伟是恭亲王奕訢的长孙,奕訢死后继承王位。辛亥革命后,在清廷讨论是否接受优待皇室条件的御前会议上,他坚决反对退位,“退位诏”颁布后,一怒迁居青岛,成为复辟小圈子的中心人物。
  盛宣怀是清末屈指可数的官僚买办,充任邮传部大臣时制定了铁路国有政策,激化了国内矛盾。辛亥革命后,他窜至青岛,德人派兵予以保护。在青期间,为挽救清政府煞费苦心,他向袁世凯献计,要袁以“奇兵向上海进”,继而攻打苏州、南京,效法清兵攻打太平天国的故伎。
  学部副大臣劳乃宣与德国传教士尉礼贤一道创办了“尊孔文社”,将遗老遗少们组织起来,策划复辟清王朝的阴谋诡计,发泄对辛亥革命的仇恨。劳乃宣写了《共和解》正续两文,公然宣称应“还政于清”。尉礼贤代表德皇给清王室成员写信,表示支持复辟。
  清王朝被迫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寓居青岛的封建遗老遗少们效忠清王朝之心未因其倒台而消损,他们一有时机就蠢蠢欲动,经常聚会密议,与大连等地的宗社党等复辟狂频繁联络,遥相呼应,以“恢复君权,实行立宪”为策略口号,四处煽风点火,掀起了一股股浊流。
  中外反动势力沆瀣一气,以青岛为基地,以复辟清王朝为宗旨,吹吹打打地演出了一幕幕丑剧。但是,历史是不以这帮反动角色的意愿为转移的,他们的复辟梦很快被粉碎,帝国主义也未能在青岛长期统治下去,在民众的呐喊声中,青岛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知识出处

辛亥革命在山东

《辛亥革命在山东》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展现了从初期同盟会员的酝酿活动到促成山东独立及各市县的起义和光复,短短几年中,接连不断,此伏彼起,声震北方大地。它是全国辛亥革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揭示了山东革命的特有风貌与在全国革命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山东革命者为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为中华振兴、社会进步而创造的光辉历史。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成美
责任者
马庚存
责任者
郑友成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