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酱园的历史沿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2697
颗粒名称: 玉堂酱园的历史沿革
分类号: F426.82
页数: 7
页码: 154-160
摘要: 济宁玉堂酱园从1714年创办至1946年1月济宁第一次解放,经历了戴家经营,孙、冷合资,孙家独营3个阶段,历时231年。济宁古为运河中段水陆交通枢纽,北通京津,南贯江淮,客商集聚,素有“小苏州”之称。玉堂诞生后,主要经销江南小菜,也自制少量酱油、黄酱、醋等。戴家经营了两代,共69年。后拍卖了玉堂酱菜铺。1946年2月17日,玉堂酱园在市工会组织下,召开与资本家孙笃丞说理大会。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1月,玉堂建立了劳资双方协商委员会,劳方代表有任绪连、杨永福、张玉山、蒋福龙、贾作玉参加,资方代表是孙寿田、袁奉莪。“协委会”下设3人组成的金库,劳方梁中昌、贾作玉参加,资方孙
关键词: 玉堂酱园 食品工业 历史沿革

内容

济宁玉堂酱园从1714年创办至1946年1月济宁第一次解放,经历了戴家经营,孙、冷合资,孙家独营3个阶段,历时231年。
  1、戴家经营时期(1714年——1783年)
  济宁古为运河中段水陆交通枢纽,北通京津,南贯江淮,客商集聚,素有“小苏州”之称。1714年,来济宁经商的苏州船户戴某,看准了济宁经商的地理优势,即在市区的南门外商业区买了一块地,盖起3间灰厦门面,垒了泥制柜台,开起酱菜铺,门面字号“姑苏戴玉堂”。玉堂诞生后,主要经销江南小菜,也自制少量酱油、黄酱、醋等。戴家经营了两代,共69年。后拍卖了玉堂酱菜铺。
  2、孙、冷合营时期(1783年——1905年)
  1783年,济宁富商冷长连联合清朝官吏孙玉庭(家居济宁,任两江总督),买下“玉堂”,定名“姑苏玉堂”(又名玉堂酱园)。并置地扩建,增加作坊,招工百人,扩大生产,开始了孙、冷合营玉堂时期。
  从1783年至1850年的67年中,孙、冷股东委任精明强干、懂技术的梁圣铭任玉堂总经理。梁圣铭注意改进技术,先后创制了数10种露酒和酱菜。为了创制豆腐乳和新品种酱菜,他派一个聪明的工人装哑巴到江南某酱园学徒一年,对学来的技术又加改进,使味口、色泽高出江南。玉堂产品“味压江南”即由此而来。梁圣铭非常注重管理,制订了“规矩牌”制度,用以提高效率,并用“出票”办法,扩大资金,囤积原料(曾一次购粮90万斤、购蒜30万斤)。他还总结了经营经验,写了《生意论》一书。由于梁圣铭善于经营,玉堂发展很快。当时,工人由100人增至300人,作坊增至数百间,全部资金达39万吊,比原来投资的千两白银增长近300倍;年营业额达10万吊,产品曾至50余种。此时是孙、冷合资的“黄金时代”。
  1850年,梁圣铭病故,股东先后委任孟某、李模贞等人任经理,由于经营不善、股资巨耗,清廷苛捐,25年时间内竟亏赔殆尽,仅剩资本2万吊。
  从1875年,股东提拔大伙计陈守和任总经理。他袭用梁的办法,又扩大投资,开展多种经营,改进生产技术,生产的酱菜、酒类,南北风味兼有,产品十分畅销。1886年,军机大臣孙毓汶被当朝御史以“既为官又经商与民争利”为由,参了一本。孙得知后,也写了申奏,他把玉堂的买卖报告给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把玉堂园说成是:一个制钱的买卖,便利于民,一个制钱买两样小菜,还要加点香油。后来,慈禧太后传见孙毓汶,听其面陈后,便派官赴济宁查证,回奏说玉堂一个制钱的买卖是实言,朝廷便不再追究。由此,玉堂因祸得福。1886年,慈禧太后“旨命”孙毓汶将孙家“小菜”送进宫来。玉堂酱菜进贡皇宫后,打开坛罐,光泽鲜艳、芳香扑鼻、甜而不腻、咸而不浊、脆酥味美。慈禧太后品尝后,连连赞称,并赐送酱菜的林大松挂七品官衔,封随去的厨房师傅为“御厨师”,定玉堂酱菜为贡品,每年送进皇宫。朝中官员听到后,也让人来济宁购买。玉堂酱园趁机把货物运送济南、天津、北京去卖,深得时人青睐。不久,玉堂酱菜畅销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玉堂酱园从此名扬四海。但后期,由于陈守和挥霍无度,清政府加剧搜刮和股东撤股,造成资金周转困难,营业萧条,玉堂成了虚有其名的空架子。
  1905年,陈守和病故,孙家股东孙静峰进店主事,冷家退股去山西开矿。
  3、孙家独营时期(1905年——1946年)
  1905年至1920年,孙静峰任总经理,使玉堂进入中兴时期。他启用能人,整顿内务,把生产工序改为“七行八作”(注),扩大资金周转,保名牌,创新品。1910年,玉堂的远年酱油、什锦萝卜、佳制冬菜,在南京召开的“南洋劝业会”上获优等奖章;在1914年的“山东省第一届物品展览会”上,玉堂产品参展42种,有35种获奖(其中,16种酒、16种酱菜和特品冬菜、远年酱油均获最优等金牌奖,黄嫩甜酱获优等银牌奖);特别重要的是,据1915年《中国参与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纪实》记载:济宁玉堂与万国春酒、宴嘉宾酒、冰雪露酒、金波酒、酱油获5块金牌,酱菜获奖词。
  从1921年到1946年1月济宁第一次解放前夕,孙笠樵、孙野农、孙笃丞先后任总经理,皆经营平淡。1936年,玉堂资本为60万吊。1938年1月,玉堂惨遭日寇抢掠,损失达1万余元(银币)。1940年,玉堂资金尚有50万元。这以后由于日伪搜刮,再加上经营不善,到1944年1月盘点,玉堂仅余6万多元。1945年8月日寇投降,国民党反动势力窃据济宁,孙笃丞送礼应酬,玉堂付出一大笔交际费,生产继续下降。直到1946年1月,玉堂随着济宁的第一次解放,才开始发生新变化。
  4、济宁第一次解放至合营前的私营时期(1946年——1952年)
  1946年1月19日,济宁第一次解放,玉堂进入新阶段。
  1946年2月17日,玉堂酱园在市工会组织下,召开与资本家孙笃丞说理大会。会后,工人代表与资本家达成了5项保证工人福利待遇的协议。4月,中共济宁五区区委组织委员唐素来玉堂酱园建立党组织,吸收任绪连、李传科、单心田、张玉山等同志入党,建立了中共济宁玉堂酱园支部,唐素兼任支部书记,任绪连任副书记。接着,组织了20个人的民兵钢枪队,杨永福任队长,任绪连任指导员。在党支部指导下,钢枪队成员团结资本家,带动工人,发展生产,办好企业。
  孙笃丞害怕玉堂变革,把大量银圆装入酱油坛子运往当时的敌占区徐州,办“同懋货栈”,共抽资1万多元。孙笃丞走后,一切事务由资方代理人袁奉莪主持。玉堂酱园的党组织努力与资方代理人袁奉莪搞好关系,并在人民政府支持下,从冀南银行贷抗钞100万元,从济宁贸易公司赊粮食3万斤,同时又从资本家抽逃的资金中截回42两黄金,使玉堂绝处逢生。
  1946年9月,国民党卷士重来,又占据了济宁,孙笃丞从徐州回到玉堂主事,党组织转入地下工作,一部分党员回乡。
  1947年7月17日,人民解放军围攻济宁,孙笃丞逃进城里。国民党借口搞“城防”,把玉堂酱园东西方向(即城外老运河南岸)3华里商业区放火烧掉,玉堂被索、烧、抢、砸达3天3夜,烧毁房子200多间,黄酱、酱油遍地淌,其损失达10万余元。玉堂储存原料、成品、半成品的西酱园是玉堂的“命脉”。当国民党兵要烧西酱园时,护场的钢枪队成员据理斗争,使之免遭火焚,为玉堂保留了一部分物资。当时,玉堂所剩资产总值只有10万元,玉堂酱园缸底朝天,无货可卖,几乎停业。
  1948年7月14日,济宁第二次解放。10月,中共玉堂酱园支部恢复,任绪连任党支部书记,邓盛群任副书记。11月8日,玉堂的工会组织诞生了,张桂荣任工会主任,张玉山任副主任。当时,玉堂保留的产品从50种下降到10余种。资本家、总经理孙笃再次携带资金去徐州做生意,让其兄孙寿田担任总经理。孙寿田说:“就这一缸子酱,吃完算完。”他借口扩大资金周转,变卖生产工具,拉拢高级职员大吃大喝。党组织及时教育孙寿田,批评他的消极情绪,又主动团结他,对这个私营企业采取保护政策这年的第四季度,玉堂营业稍有好转。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济宁市人民政府领导下,玉堂党支部、工会,教育、帮助资方孙寿田、袁奉莪消除抵触、怀疑、观望情绪,主动团结资方恢复营业,这一年收支基本平衡。
  1950年1月,玉堂建立了劳资双方协商委员会,劳方代表有任绪连、杨永福、张玉山、蒋福龙、贾作玉参加,资方代表是孙寿田、袁奉莪。“协委会”下设3人组成的金库,劳方梁中昌、贾作玉参加,资方孙亚波参加。党支部、工会认真贯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的“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通过政府贷款扶持和加工定货等,恢复了原来的门市部,还在兖州设立了门市部。工人主动送货,还主动降低生活费,调整内部组织,明确职责,主动团结资本家。12月,济宁市人民政府公布《私营企业重估财产调查资金办法》,玉堂成立了由劳、资双方组成的财产重估小组,重估后的财产净值为12万多元。当时,党支部、工会派职工代表贾作玉到徐州“同懋贷栈”找孙笃丞,索回小宝21个(一个小宝是一小两金子,相当于100块银元)。实行这些措施,推动了生产。但孙寿田、袁奉莪仍消极经营,大吃大喝。孙笃丞收买金库管理人员,暗地抽逃资金,孙家其他股东也经常到企业大闹生活借款,致使一度好转的企业又面临危机。
  1951年,在市委、市政府指导下,通过党支部、工会的努力,资方同意调整劳资关系,劳资双方达成了6条提高职工福利待遇的协议。在财务管理上,经与资本家协商,组织了新的会计处。11月,市政府派增产节约工作组进玉堂帮助工作。市工商联给玉堂全年评税1.1万元。孙笃丞在徐州得知玉堂的情况,对工人阶级地位的变化及工人对资本家的监督很不满,他说:“工人进店学徒,人托人,脸托脸,我不点头进不来,现在耀武扬威啦!”孙寿田对“劳资协商会议”、“生产业务会议”很不感兴趣,提出“冗员太多,维持不住啦,应解雇工人。”孙的这一套被工会制止了。
  1952年1月15日,市委、市政府派工作组进玉堂搞“五反”,工人对资本家揭发说理,工作组帮助资本家学习政策,资方人员坦白交待。经查证,资本家违法事实有4条:(1)为志愿军生产的香干有一部分变质,是偷工减料造成的;(2)偷税漏税(1949年一1951年)26506元;(3)行贿501元;(4)盗窃国家资财300元。市委、市政府对资本家提出严肃批评,对其定为“基本守法户”。孙寿田受到了教育,他说:“‘五反’对孙家是个拯救,爱国守法才有出路。”4月,孙寿田将孙家解放前买的藏在家里的一部柴油发电机拉进了玉堂。
  从解放到1952年这段私营时期,玉堂生产经营权利仍在资本家手里,虽然政府和玉堂的党组织、工会采取了一些发展生产的措施,但由于资方对党的政策抵触,采取抽逃资金、放松经营的办法与政府对抗,致使玉堂至1952年底仅有流动、固定资金(净值)61000元,而这年亏损61530元,已业不抵债。玉堂到了非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不可的时候了。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为山东省革命斗争时期文史资料汇编,包括毛泽东主席首次来济南、忆山东省首次民间旅游团赴苏联、朝鲜、访苏回忆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王伯福
责任者
傅振鸾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