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先父王铭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2682
颗粒名称: 缅怀先父王铭章
分类号: K827
页数: 6
页码: 42-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作者父亲王铭章的生平及事迹。
关键词: 王铭章 生平 山东省

内容

今年(1988年——编者注)3月17日,是先父殉国50周年纪念日。特恭撰此文,以彰忠烈。
  北上抗日
  1937年7月7日,日军无端寻衅,炮击宛平城。我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团结御侮,揭开了全民抗战的帷幕。当时华北战局逆转直下。除9月我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战中歼灭日军3000余人,大快人心外,津浦线上国民党军队节节南退。山东韩复榘为保全个人实力,所部10万大军,一撤再撤,许多城市相继失守,致日寇以破竹之势,长驱直入,席卷冀鲁察,全国为之震动。
  先父自“西安事变”后,对中共“停止内战,枪口一致对外”的抗日救国主张,衷心拥护。1937年5月“答表弟谢君书”云:“接来书,欣悉吾弟有志深造,赞佩不已,后有机当为吾弟图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内战从此结束,今后全民全军精诚团结,枪口一致对外,洗雪国耻,此诚国家民族之幸,亦吾济戎行殷切之宿愿。此间正按中央整军方案,进行部队编练,以期达到枕戈待战,朝令夕发共赴国难。”北上抗日出师前9月12日在驻地德阳慷慨誓师,先父在军民万人大会上,以悲壮激昂的语调,向与会军民表示:“寇深国土,国难当头,我一定要用热血报国的实际行动,来赎回20年来参加内战危害人民的罪愆。”接着返回新都,辞别家乡父老。在临行前的晚上,他把一家人叫在一起说:“……现在日寇深入国土,国家危在旦夕,我军率先请缨出川抗日,已奉电批准。我知道,打日本帝国主义,是我弱敌强,当然要付出很大代价,何况川军的编制不足,武器装备低劣为国军之最,这次出征非三年二载,我的决心是不成功则成仁。我身为军人,战死在为国为民的疆场上,也是死得其所。……”
  1937年9月中旬,先父率部北上抗日,10月上旬到达西安火车站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热情洋溢的欢迎,群众还赠送了大批慰问品。全体官兵受到莫大鼓舞,士气倍增。但是由于统帅部一心要借对内对外的战争,企图把收编的“杂牌”部队消灭,排除异己。所以平时扣发军饷,战时不给补给,待该部在战争中消耗殆尽时,中央就吃掉这个番号发展“嫡系”。所以各部队长官也深知其情,因此在国难当头,愿打硬仗的也提心吊胆。为此,蒋、阎、蒋(西安行营主任蒋鼎文)互相推诿,枪支、弹药装备没有得到任何补充。此时,正值雁门关失守,晋北吃紧,二十二集团军单衣草鞋奔赴第一线。军次太原,忽闻娘子关告急,又奉令转往晋东驰援娘子关。先父率两旅向娘子关急进。在东、西回村与敌遭遇。以装备窳劣之川军,对装备精良之日寇,虽火力十分悬殊,但该师官兵,激于爱国义愤,均能忍受一切痛苦,发扬了与敌拚搏到底的爱国精神。后又奉令掩护娘子关友军撤退。娘子关一战,我军伤亡达半。后奉令在洪洞、沁阳之间韩侯岭休整布防。驱逐敌之留守骑兵部队,收复了平遥县城。
  太原失守,敌以快速部队向溃军追击,川军随大军后退,遇沿途的晋军军械库,便破门而入,自行补给。被阎锡山污蔑为川军是“抗日不足,扰民有余”的土匪军。电请统帅部将川军他调。
  驰援鲁南
  1938年2、3月间,占我济南、泰安之敌第十二军团,纠集矶谷第十师团、一○六师团,配属空军、重炮、坦克等兵种七八万人从邹县峰山之线,沿津浦线南侵,企图与向临沂进攻之敌板垣第五师团3万余人,分两路一举直下我淮海重镇——徐州。
  2月下旬日寇板垣师团,并附属山炮一团,骑兵一旅,攻临沂。我守军庞军团据城死守,激战数日,敌我伤亡枕藉。板垣亲自督战,我临沂守军渐感不支,连连来电告急。时我方除张自忠的五十九军外,又无兵可调。原在1931年,蒋、冯、阎中原大战时,庞、张都是冯系健将,彼此情同手足。不意庞氏受蒋的暗中收买而倒戈反冯。此时在共同的敌人面前,为了雪国耻、报国仇,张自忠将军毅然抛弃个人前嫌,令部队急行军于3月12日下午赶到临沂郊外。翌晨,与守城部队取得联系,约定时间内外夹攻。板垣师团不支,仓皇撤退。临沂之战告捷,是台儿庄大捷前的一次序幕战。
  徐州位于陇海、津浦铁路的交会点,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据险可守,实为兵家必争之地。日寇企图打通津浦线,会师徐州,从而贯通南北战场,直接威胁我抗战中心——陪都武汉。
  台儿庄是山东省峰县的一个小镇,位于津浦线、台枣支线及台潍公路的交会点,扼运河咽喉,是徐州的门户,在军事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津浦北段之敌,矶谷第十师团和板垣第五师团,兵分3路,由右左及津浦正面进攻。因韩复榘不抵抗,而正面之敌,沿津浦线日益向南推进。
  临沂一战告捷,敌之左臂为我军砍断,粉碎了日寇第十师团、第五师团会师台儿庄的计划。而第十师团,乘韩不抵抗,由津浦正面孤军深入,企图沿台枣支线突进,一举而下徐州,夺取打通津浦线的首功。值此紧要关头,四十一军军代表兼一二二师师长先父王铭章将军受命于危难之际——“固守滕县三日待援”。
  血战滕县
  3月上旬,敌寇在邹县、兖州大量增兵,敌以小部队及飞机在我前沿阵地反复侦察,准备大举进犯。
  先父早怀以不成功则成仁,以死报国之志,出师前对家人“予立遗嘱”,德阳誓师壮怀激烈似易水悲歌,所部将士亦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以仅有川造步枪、少数土造轻重机枪、迫击炮、手榴弹和大刀的4000步兵,奋挡拥有飞机几十架、坦克二三十辆、山、野、榴弹炮几十门的日军3万余人,浴血奋战4天半,战至弹尽援绝,流尽最后一滴血。
  3月14日至3月17日,自攻城战开始,日军向滕县炮击达4万发炮弹以上,敌机轮番轰炸,城墙轰塌10几处,我军民用粮袋、盐包抢堵,敌步兵在机枪和坦克的掩护下发起上百次冲锋,登城渗入之敌,均屡被消灭。由于我军武器装备窳劣,乃充分发挥近战武器的威力——手榴弹、大刀。我守军将战区拨来的手榴弹万箱(每箱50枚)全部耗尽后,乃用迫击炮弹抽去保险针而代之猛掷敌群。
  我全体守城将士在先父的勉励下,同心同德,以有敌无我的决心,与城共存亡。城破后一片焦土,先父以下官兵几乎全部殉城,而残余守军和未及运出的伤员,均人自为战,直至18日上午,洒尽热血,无一被俘。是役全军伤亡官兵达5000余人,一二二、一二四两个师部的全体将士除两三人外均壮烈殉国。战况悲壮空前,显示了我中华男儿同日寇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滕县一役,开创了川军以寡敌众,以弱敌强的光辉战例,大振我军士气,大灭日寇威风。如日寇随军记者佳滕芳子报道:“1938年初,我军攻占济南后,组织赖谷旅团混成支队,以步兵两联队配合相当数量的炮兵、坦克、飞机继续南进,在泰安、兖州等处,均未遇到抵抗,但到滕县后,遇到四十一军之一二二师顽强抵抗三天我军遭受很大损伤。”
  在滕县攻防血战正酣,守军迫切待援的时刻,拥有精兵10万的机械化部队的汤恩伯军团(中央军)、五十二军、八十一军于15日到达临城,孙震总司令与其恳商增援滕县,而遭拒绝。孙乃将总部唯一的特务营抽调3个连增援滕县,致令滕县孤城孤军,苦战无援乃至全军覆没。
  先父在滕县血战中,曾致孙震总司令最后3电:
  “立到,临城,军长孙〇密,黎明敌即以大炮向城猛攻,东南城角被冲破数处,王麟团长负伤,现正督师死力堵塞中。职王铭章印。”
  “立到,临城,军长孙〇密,敌以炮火猛轰我城内及东南城墙,东门附近又被冲毁数段,敌步兵登城,经我反击,毙敌无数,已将其击退,若友军深夜再无消息,则孤城危矣。职王铭章印。”
  “立到,临城,军长孙〇密,独座山(滕县东南10余里,汤军团预定到达点)友军本日仍无枪声,想系为敌所阻,目前敌用重炮、飞机从晨至午不断猛轰,城墙缺口多处,敌步兵屡次登城,屡被击退。职意委座成仁之训,及开封面谕嘉慰之词,决以死拚,以报国家、以报知遇。职王铭章印。”
  以上电文足见先父报国必死之衷,故能以装备低劣之部队,奉令即行,毫无瞻顾,转战晋东,战功卓著,远道驰援鲁南,而以数千疲备之师(包括滕县武装警察、保安部队)抗击10倍之强敌,据城死守,重围中指挥若定,击退日军上百次冲锋。将士裹伤死战,弹尽援绝,先父最后率残部与敌巷战,身中7弹倒地,犹连呼“杀!”壮哉!主将慷慨洒热血,将士悲壮抛头颅!如此全军与城共存亡,悲壮绝伦的战役,在抗战史中实属罕见。
  由于党和政府的关怀,1984年民政部追认先父为革命烈士,颁发了烈士证书。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40周年前夕,省府与部队协商,在原陵园纪念堂西扇头重建了墓碑。在他殉国的地方,滕州市人民政府已为将军建立碑亭,以表忠烈。去年四川新都县人民政府为恢复先父铸像的提案已获批准,最近新都县人民政府决定将先父墓碑、铸像一并重建在新桂湖公园。供人民瞻仰,教育子孙后代。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为山东省革命斗争时期文史资料汇编,包括毛泽东主席首次来济南、忆山东省首次民间旅游团赴苏联、朝鲜、访苏回忆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王道鸿
责任者
王道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王铭章
相关人物